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诗句出处:《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是唐朝诗人刘得仁的作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
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
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阴谷冰埋术,仙田雪覆芝。
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
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
虽怀丹桂影,不忘白云期。仁者终携手,今朝预赋诗。

【注释】:

石:

(一)①石头;石块。《列子·汤问》:“且焉置土石?”②碑碣;石刻。陆机《文赋》:“被金石以广德,流管弦而日新。”③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韩非子·说疑》:“不听钟石之声。”④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韩非子·喻老》:“(病)在肌肤,针石所及也。” (二)dàn (旧读shí) ①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墨子·鲁问》:“而任五十石之重。”②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韩愈《杂说》四:“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楼:

①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②设在高处的建筑,多用作瞭望。《左传·宣公十五年》:“登诸楼车,使呼宋而告之。”

霞:

①彩霞。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②色彩艳丽。孟郊《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霞衣相飘飘。”③通“遐”。遥远。《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营魄:魂魄。)

耀:

①照耀;照射。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景:阳光。)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②明亮;光明。《晋书·孙登传》:“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薪:柴。所以:用来。)③显示;显明。《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④炫耀。《左传·哀公二十三年》:“君命瑶,非敢耀武也。”(瑶:指智伯瑶。)⑤荣耀。韦应物《题从姪成绪西林精舍书斋》:“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单:孤单。青紫:喻高官。)

壁:

①墙;墙壁。《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②营垒。《汉书·高帝纪上》:“帝晨驰入韩信、张耳壁,夺之军。”③构筑营垒;驻守。《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gāi)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垓下:地名。)④陡峭的山崖。《隋书·豆卢勣(jī)传》:“其山绝壁千寻,由来乏水,诸羌苦之。”(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⑤边;面。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递:轮流;顺次。)⑥星宿名。二十八宿(xiù)之一。

树:

①树木。《礼记·祭义》:“树木以时伐焉。”(以时:按时,适时。)②种植。《诗经·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杞:一种树。)③培养人才。《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吾闻子善树人。”④竖立;建立。《后汉书·桓彬传》:“乃共树碑而颂焉。”⑤量词。《齐民要术·序》:“种柑橘千树。”⑥门屏风。《礼记·郊特牲》:“台门而旅树。”

分:

(一)①分开;划分。与“合”相对。《管子·立政》:“分国以为五乡,乡为之师;分乡以为五州,州为之长。”(国:都城。)②从主体分出的部分;分支。《元史·顺宗纪五》:“立中书分省于济宁。”(中书省:中央总管国家政事的机关。济宁:在山东省。)③分成;分出。《韩非子·显学》:“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④离开;分散。《庄子·渔父》:“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⑤分配;给与。《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廉,得赏赐辄(zhé)分其麾(huī)下,饮食与士共之。”(辄:总是。麾下:部下。)⑥分担;分享。扬雄《解嘲》:“分人之禄。”《三国志·吴书·陆瑁传》:“陈国陈融……等皆单贫有志,就瑁游处,瑁割少分甘,与同丰约。”(割:分给。约:节俭。)⑦区分;辨别。《庄子·齐物论》:“周与蝴蝶必有分矣。”⑧量词。《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二)fèn ①名分;职分。《礼记·礼运》:“故礼达而名定。”②资质;资历。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性灵关天分,书卷关学历。”③福分;缘分。刘禹锡《寄乐天》:“幸免如斯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④情分;关系或感情。《北齐书·封孝琬传》:“晚相逢遇,分好遂深。”⑤料想。《汉书·李广苏建传附苏武》:“自分已死久矣。”⑥甘心;服气。李肩吾《清平乐》:“燕子可怜人去,海棠不分春寒。”

枝:

①枝条。《庄子·山木》:“见大木枝叶盛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②歧出的,分支。《庄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骈拇:拇指与第二指连生。)《吕氏春秋·慎行》:“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枝属。”③肢体;四肢。《吕氏春秋 · 圜道》:“感而不知,则形体四枝不使矣。”④支撑;支持。《左传 ·桓公五年》:“蔡、卫不枝,固将先奔。”⑤抵御;抗拒。《新序·善谋上》:“足以枝于秦。”⑥量词。[枝梧]1.抗拒。《史记·项羽本纪》:“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2.支撑。《水经注·漯水》:“以木为圆基,令互相枝梧。”费昶《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鬓摇九枝花。”白居易《长恨歌》:“梨花一枝春带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的相关文章

桂水横烟不可涉。2年前 (2022-11-10)
化作相思一片愁。2年前 (2022-11-10)
梅花知不知。2年前 (2022-11-10)
欢极。2年前 (2022-11-10)
倦鬓理还休。2年前 (2022-11-10)
休说。2年前 (2022-11-10)
宇宙正清幽。2年前 (2022-11-10)
孤馆昏还晓。2年前 (2022-11-10)
清彻。2年前 (2022-11-10)
幽涧泉,鸣深林。2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2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