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

    收录163464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阳货) 只喜欢信而不喜欢学习,所受的蒙蔽是贼害。 “贼”:伤害于物,而捍文犯义。...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季氏) 到了壮年,血气正旺,所要戒的是好勇斗狠。...

恭则不侮。

(阳货) 对人恭敬,就不致遭到侮辱。...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 愚昧而不能勤苦求知的,则所谓“凡民”,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民”,是指知识不多的“凡民”而言。...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阳货) 只有最聪明和最愚笨的人,气质是不可能改变的。...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季氏) 孔子说:“见到别人的善处,像心里惟恐赶不上似的,见到别人的不善处,像触摸汤惟恐避开不够快似的。” “不及”:如追亡逋,只怕追不上。“探汤”:伸入热水,离去愈快愈好。...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季氏) 生下来就知道的,那是上等资质的人。经过学习然后知道的,那是次一等资质的人。勤苦力学而知道的,那是又次一等的人。 困:谓有所不通。...

不学礼,无以立。

(季氏) 不学礼,不知道怎样立身于社会?因为礼是立身于社会的根本。...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季氏) 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所要戒的是女色。...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季氏) 不当说话的时候而说话,叫做“躁”。...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季氏) 应当说话时候而不说,叫做“隐” 隐:隐匿,不尽实情。...

宽则得众。

(阳货) 待人宽厚,就可以得民心。这也是行仁道所体验的心得。...

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 杀鸡怎用得上牛刀呢? 比喻治小邑,何必用礼乐之大道。...

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季氏) 孔子说:“对人有益的喜好有三种;喜好以礼乐节制举动,喜好称道人的善处,喜好多交贤友,便有益了。”...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季氏) 不知察颜观色而轻率发言,叫做“瞽”。 “瞽”:盲目,不能察言观色。...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 人们本来的才性,是相近的;只因为教育和环境的不同,乃使品格的差异渐渐相远。 朱熹曰:“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质之佳,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季氏) 天下太平,礼、乐,用兵都由天子主持,而且政权不会落在大夫手里,所以民众自然不会非议政府。...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季氏) 和惯于迎逢不直的人交友,和工于献媚不信实的人交友,和口辩无实的人交友,那便有害了。...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季氏) 隐居来成全他的心志,出仕时行义来达成他的仁道。 “隐居”:没有出来做事的时候。“求其志”:即自乐所志的道。“达其道”:即行出平日所志的道。...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 到老年时,血气已经衰退,所要戒的是贪得无餍。 淮南诠言训:“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季氏) 交到正直的朋友,交到诚信的朋友,交到见识广博的朋友,那是有益的! 直:正直。谅:信也。...

君子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 君子所愁的在道能否实行,却不愁贫困不得食。...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 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话说得好便举荐他;同样地,不因平时对这人的印象坏,而忽视他的说话。 此章言君子用人取其善也。...

有教无类。

(卫灵公) 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均等。...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季氏) 财富平均,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怕人民稀少;人民安宁,国家必不会倾覆。...

君子贞而不谅。

(卫灵公) 君子只固守正道,不拘泥于小节。...

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 对小事不能容忍,必将败坏大事。...

辞,达而已矣。

(卫灵公) 言辞,足以表达意思就够了。此句谓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不见得能在小事上受人赏识,但他可以接受重大的任务。小人不能接受重大的任务,但在小事上却能受人赏识。” 大受,言才德足以任重也。...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 君子立身矜严而不和人争,善与人同而不阿党为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加于别人身上。...

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 各人的意见,理想如果不相同,那便无法在一起互相谋虑了。 道:指人的志行讲。...

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 在为仁的大道理上,虽面对师长,也不必谦让。 朱熹曰:“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

巧言乱德。

(卫灵公) 听巧言利口的话,会使人失去原来的操守。此句戒人慎口忍事也。...

谋道不谋食。

(卫灵公) 一个君子,只应用心力于道,不必用心于生活问题。 追求衣食等物质享受,不一定可依照自己的意思而得到。必须按照自己的地位,完成自己该做的事。...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卫灵公) 人能使道发扬光大,却不能凭借道来显耀自己。...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 一个人犯了过错而不肯改正,那才是真正的过失。 此句勉人勇于改错。...

不患寡而患不均。

(季氏) 不愁财富少,只愁财富不能平均分配。...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卫灵公) 大家都厌恶一个人,我们不必跟着厌恶,必须先察看他们厌恶得对不对。大家所喜爱的人,我们也不必跟着喜爱,必须先察看他们喜爱的对不对。...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 君子最讨厌的,就是舍去自己的贫欲不说,而还要为自己说些掩饰的话。...

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 一个诸侯之国,或卿大夫之家,不必忧患人民稀少,却要担心人民不能安定。...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卫灵公) 一群人整天在一起,没有讲一句正经的话;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不怨天,不尤人。

(宪问) 不埋怨上天对我苛薄,也不责怪别人不能体谅我。...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宪问) 千里马并不是称扬它的力气,而是称扬它的德性驯良。 待人处世虽然难免要凭借才干和手腕,然而最重要的还是端品励行的态度,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卫灵公) 君子以义理做为一切行事的根本。用礼节实践义,用谦逊表达义,用信实完成义,这样才算是个真君子。...

君子思不出其位。

(宪问) 君子忠于自己的立场,同时不侵犯别人的领域,把自己份内的职务做好之后,就不再管闲事了。...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一个有志节、有品德的仁人,不可因求生而损害仁德;只有牺牲以求取仁德。...

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 君子以言语超过他的行为时感觉可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卫灵公) 工匠若想要做好他的工作,必先有完善的器具。 这是比喻为仁须先有为仁的利器。为仁的利器,就是“大夫之贤者”和“士之仁者”。...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宪问) 应该以公正报答仇怨,以恩惠报答恩惠。...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卫灵公) 不可以和他说话而和他说,乃是白费言语。一个聪明的人,既不错过好人,也不白费言语。...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 律己要严,对别人的要求务必宽大为怀,那就不会有人怨恨你了。 “躬自厚”,严于律己;“薄责于人”,责人也宽。...

不逆诈,不亿不信。

(宪问) 不事前猜测别人有欺骗我的倾向,不预先揣度别人会对我失信。 “逆”即预料的意思。“亿”即臆测的意思。...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事事责备自己,小人则事事责备别人。” 求,责备的意思。...

修己以安人。

(宪问) 君子不但修养自己,并且使所有接触他的人都能安舒。...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宪问)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如果喜欢礼,老百姓自然会存有谦让之心,而知道自己的本分何在,这样一来,在上位的人就容易御使老百姓。” 子路篇: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阳货篇:“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卫灵公) 子张问如何才能处处行得通。孔子说:“一个人说话能够忠实诚信;行为能够笃厚谨敬,即在蛮夷的国家,也可以行得通。” 蛮,南方的夷人。貊,北方的夷人。...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卫灵公) 如终其一生不能留下好的名声,是君子最痛恨的事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生活上的一切,没有周密的思虑,那么,他随时可以遇到忧患的事情。” “远虑”,周密的思虑,“近忧”随时可以发生的忧患。远近二字,不当“距离”讲。...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卫灵公) 可以和他说话而不说,是错过了遇到贤人的好机会。...

下学而上达。

(宪问) 从人际关系中学习常识,并能顺应天理,日求上进。...

邦无道,危行言孙。

(宪问) 国家丧失伦理道德的时候,虽然仍旧保持正当的行为,但讲话就要格外小心翼翼,唯恐得罪小人,冒犯奸臣,惹来杀身之祸。 “危”即正的意思。“孙”即卑顺也。...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宪问) 君子喜欢遵从天理,日求上进;小人则沉滋于私欲中,日趋卑下污秽。...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 凡是有仁德的人,素行光明正大,勇气非凡,反之,勇猛无比、血气方刚的人,就未必有仁德之心了。...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宪问) 置身于贫穷的环境,而还能愉悦度日,无所怨恨,实在非常困难。享受荣华富贵而还能谦逊有礼,不妄尊自傲,倒是比较容易。...

见危授命。

(宪问) 人每逢危险关键的时候,屡因为了保全性命而抛弃任务,这种临阵逃脱的人,是君子所不屑的。一个品格完美无缺的人,绝不贪生怕死,为了完成崇高的使命,纵使牺牲自己,也没有任何遗憾了。...

忠焉,能勿诲乎?

(宪问) 对于一心所效忠的人,能不以正道来规谏、教诲他吗?...

勿欺也,而犯之。

(宪问) 侍奉君主要竭尽心力,不可虚伪欺骗,不要被人的脸色所吓阻,应该鼓起勇气,进谏规劝。...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宪问) 与人有旧约,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仍不会忘却当时所应许的诺言。 “久要”即旧约也。...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子路) 君子与人相处,可以相安无事,但却很难讨他欢心。...

君子泰而不骄。

(子路) 君子待人接物的态度,安适而不骄矜,由于他们具有如此深厚的修养,才能临阵不乱,成就大业。...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宪问) 一个明智之士,若只贪恋安逸享乐的生活,不知道尽一己之长,贡献国家,便不配称为一个志士了。 “怀居”即系恋所居而偷安耽乐。...

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 公正无欲、果敢坚忍、性情质朴、言谈迟钝,一旦具备了这四种资质,虽然还谈不上是仁者,但已接近仁者的风范了。...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 古代的学者,是为了充实自己而学习;现在的学者,则为了向人炫耀以便获得世人的好评而学习。...

君子和而不同。

(子路) 正人君子与人接触的时候,随和但不同流合污,因为他不愿意违抗天理,只求顺应人心而已。...

见利思义。

(宪问) 人很容易受到物欲的挑逗,当面临这种情景时,应该仔细盘想眼前的利益,是不是违背信义?是不是符合道理?总之,要再三思考,免得误入歧途,懊悔莫及。...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宪问) 有道德的人,言行一致,所以讲起话来,头头是道,令人钦佩。但是口才敏捷,絮絮不休的人,就未必很有道德了。...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宪问) 那个人并非不重视收获,因为他只领受合乎正义的东西,所以大家也不会反对他的收...

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宪问) 那人并非沉默寡言,他只有在应当讲话的时候才开口讲话,所以大家也不会讨厌他说的话了。(公明贾的话)...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宪问) 那个人并非不懂得笑的情趣,他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才笑逐颜开,所以大家不至于会憎恶他的笑容。(公明贾的话)...

爱之,能勿劳乎?

(宪问) 真正爱护一个人,并不是放纵他,使他任性胡为,而是要让他多尝受一些苦头,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体会人生的各种经验,学习坚忍不拔的精神,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 眼界短浅、只会贪图目前利益的人,通常成就不了大事业。因为他在小利上面耗费太多,以致于坐失大好契机,不克而终。由于他不能掌握要诀,稳操胜算,是故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由此可见小人作风如何的愚蠢了。...

先之劳之。

(子路) 昂然挺立地引导人民,为了争取人民的幸福,任劳任怨,努力不懈,这就是为政者的居心了。...

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子路) 举用你所赏识的贤才,循着这个选贤与能的方针,别人就不会舍弃你所不知道的才智之士,反而纷纷推荐给你,好使他们有发挥抱负的机会,为万民谋求福利。...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子路) 如果执政的人本身都不能依循正道,以身示范的话,又怎能去指导人民,纠正人民呢?...

君子以文会友。

(颜渊) 君子之交,以诗书、礼乐的修养,做为朋友情谊的基...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子路) 为政者,必须以身作则,力求符合常理道德,人民也自然受到他的影响,就是他不下达命令,人民也会自动自发地求仁求善,使社会风气为之淳朴敦厚。...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子路) 南方流传一句谚语:一个人如果缺乏恒心,就不能当巫医。一个不能坚守志节的人,简直是无药可救了。...

执事敬。

(子路) 平日做事要必恭必敬,不能失之粗心大意,因为往往非常细微的事情,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影响大局,造成终身的遗憾。...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子路) 奉守国君的命令,不论行使何方,都谨言慎行,勤勉有加,才不会辜负君主的期望和赏识,并尽力维护国君的权势和声誉,使声威远播,四海诚服。...

为君难,为臣不易。

(子路) 贵为一国之君,要彻底完成天职,实在非常困难。作臣子的要先克尽职守,不怠惰侮慢,也并不是一桩轻而易举的事。...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子路) 君子之人对于自己所不懂的事,最好闭嘴不要多言。...

欲速则不达。

(子路) 执行政令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反而会耽误大事。一心一意想要赢得功名,而惊慌匆遽地采取激进的手段,常常造成低劣的反效果,弄得不可收拾。于是无法达成目标,致使前功尽弃,永无翻身的余地。...

行己有耻。

(子路) 对于自己的过失,有羞耻反悔的心,无时无刻不自我警惕,自我策励!...

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子路) 不可以期望这句话必然如此,因为这样做太冒险了。人类并没有预知未来的超然能力,况世事难料,人情无常。不能妄加断言某某事情会产生什么效果,某某事将如何如何,这种浮躁轻率的举动,恐怕不是君子所应当效法的吧?...

近者说,远者来。

(子路) 治理国家,首先当使周遭的人士,对你的治绩满意而欢欣。除了这些接近你的部属之外,远方的民众也会感佩你的仁政,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顺你,拥戴你作他们的领导者。...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路) 唉,这些人才短量浅,怎能算得了什么人物?!用一斗或一斗两升那般竹器便得以衡量的小人物,有什么资格成为政治家呢!...

以友辅仁。

(颜渊) 以朋友的学问道德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并改善,使友情具有辅助进德修业的功效。借着酒肉、游戏而结交的朋友,对你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应该趁早疏远他们,并珍惜真正的友谊。...

虽多,亦奚以为?

(子路) 没有用途的东西,尽管数量很大,也一无是处。同理,修治了很多课业,饱读了万卷书籍,但不能在实际日常生活上,加以运用,成为废物,那么岂不是白读了书?!浪掷了大好光阴?!...

必也正名乎!

(子路) 掌管政事的人,第一个步骤要使每个人正名分,意即匡正君臣的名分、父子的名分等。名符其实之后,再施展一切治国的计划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