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诗句出处:《寄题岘山羊公祠堂》;是宋朝诗人范仲淹的作品。

休哉羊叔子,辅晋功勋大。
化行江汉间,恩被疆埸外。
中国倚而安,治为天下最。
开府多英僚,置酒每高会。
徘徊临岘首,兴言何慷慨。
此山自古有,游者千万辈。
堙灭皆无闻,空悲岁月迈。
公乎仁泽深,风采独不昧。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卓有王源步,文学伟当代。
借麾来襄阳,高怀极恬退。
山姿列云端,江响拂天籁。
行乐何逍遥,览古忽感概。
不见叔子祠,芜没民畴内。
千金赎故基,庙貌重营绘。
襄人复其祀,水旱有攸赖。
太守一兴善,比户皆欢快。
源叔政可歌,又留千载爱。

【注释】:

于:

(一)①介词。相当于“在”。表动作的时间、处所。《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左,越于车下。”(越:坠。)②介词。相当于“对”、“对于”。表动作对象。《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③相当于“向”。表示趋向。《战国策·东周策》:“秦假道于周以伐韩。”④相当于“至”、“到”。表示方向和目标。《尚书· 盘庚上》:“盘庚迁于殷。”(迁:迁都。)⑤相当于“过”。表示比较。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⑥相当于“自”、“从”、“由”。表示起始。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青蘋:水草名。末:顶端。)⑦相当于“给”。《汉书·扬雄传下》:“东方朔割炙(zhì)于细君。”(炙:烤肉。细君:妻。)⑧相当于“被”。表被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二)wū(乌)。叹词。表呼声或赞叹。《尚书·大禹谟》:“禹曰:‘于,帝念哉!’”(念:常常想。)

今:

①此时;现在。《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战国策·赵策四》:“老夫今者殊不欲食。”《左传·襄公二年》:“(崔子)今不来矣。”②现代。与“古”相对。《礼记·中庸》:“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反:违反。)《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③今日。《诗经·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庶:多。士:指未婚男子。迨dài:及;到。)④当今。《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⑤将要;将会。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⑥不久。《史记·申屠嘉列传》:“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⑦假如;如果。《史记·项羽本纪》:“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堕:

(一)①落下;掉下。杜牧《题桃花夫人庙》:“可怜金谷堕楼人!”(金谷:晋石崇的园名。堕楼人:指石崇爱妓绿珠,在石崇被捕时在园中跳楼而死。)②通“惰”。懈怠;懒散。《韩非子·显学》:“侈而堕者贫,力而俭者富。”(侈:奢侈,指挥霍财物,过分享受。力:勤劳。俭:节俭。) (二)huī 同“隳”。毁坏。《春秋·定公十二年》:“叔孙州仇帅师堕郈(hòu)。”(叔孙州仇:鲁大夫。郈:叔孙氏采邑,此指郈邑的城墙。)引申为废弃。《淮南子·修务》:“故名立而不堕,此自强而成功者也。”

碑:

①竖石。1.立于宫前用来观测日影的竖石。《仪礼·聘礼》:“上当碑南陈。”2.立于宗庙院内拴牲畜的竖石。《礼记·祭义》:“既入庙门,丽于碑。”(丽:系。)3. 立于墓穴边用以引棺椁下葬的石头。《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②石上刻着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刘勰《文心雕龙·诔碑》:“自后汉以来,碑谒(jié)云起。”(碣:石碑。)

观:

(一)①看;观看。《周易·系辞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姚鼐《登泰山记》:“是日观道中石刻。”泛指看。②观察;细看。《论语·颜渊》:“质直而好义,察颜而观色。”(质:品质。)③观赏。范仲淹《岳阳楼记》:“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韩非子·存韩》:“秦王饮食不甘,游观不乐。”④显示;给人看。《左传·襄公十一年》:“围郑,观兵于南门。”《国语·周语上》:“先王不耀德不观兵。”⑤景观或景象。范仲淹《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二)guàn ①古代宗庙或宫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亦称阙。《左传·僖公五年》:“遂登观台以望。”②台榭。《后汉书·梁冀传》:“修缮楼观,数年乃成。”③京观的省称。古代战胜者为夸耀武功,而把敌人尸骨收集起来,封土成为高大土堆,称为京观。许敬业《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封尸筑观,王城于是乂安。”(乂安:太平无事。)④道观;道教的庙宇。刘禹锡《玄都观桃花》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之:

①到……去。《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晋、卫:皆诸侯国名。)《汉书·高帝纪》:“沛公引兵之薛。”(沛公:刘邦。薛:地名。)②直到。《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mǐ)它。”(矢:发誓。靡它:没有他心。)③代词。1. 指代人和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它)们”。《左传·隐公元年》:“(姜氏)爱共叔段,欲立之。”(共叔段:人名。)《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时:按时。习:演习。)2.指示代词。“这”、“这个”。《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④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诗经· 召南·羔羊》:“羔羊之皮。”2. 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料想。涉:进入。)3.用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相当于“是”。《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4.用于句中或句末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鼓:击鼓。)《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bó)然兴之矣。”(浡然:兴起的样子。)

益:

①水漫出器。引申为水涨。后作“溢”。《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yōng)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表:标志;作记号。澭水:古水名,在今山东濮县境。暴:突然。循:顺着。涉:徒步过河。溺:淹。)②增多;增加。与“损”相对。《韩非子·定法》:“五年而秦不益一尺之地。”③富足;富裕。《吕氏春秋·贵当》:“其友皆孝悌纯谨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荣矣。”④利益;好处。《论语 · 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⑤资助;补助。《战国策·秦策二》:“甘茂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⑥副词。表示程度加深并发展。1. 表示前后比较。相当于“更”、“更加”。《文子·上礼》:“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2.表示渐进。相当于“渐”、“逐渐”。《汉书·苏建传附苏武》:“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愈:痊愈。)⑦古州名。汉置。在今四川省境内。⑧通“嗌”。噎住。《吕氏春秋·审时》:“得时之稻……舂之易而食之香。如此者不益。”

钦:

①敬佩;仰慕。《礼记·内则》:“钦有帅。”嵇康《琴赋》:“钦泰容之高吟。”②[钦钦]1.忧思的样子。《诗经·秦风·晨风》:“忧心钦钦。”2.钟声。《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3. 弯曲的样子。《后汉书·周燮传》:“燮生而钦颐折頞,丑状骇人。”(颐yí:腮;下颌。頞è:鼻梁。)4.通“吟”。呻吟。《山海经·西山经》:“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

戴:

①加在头上的。《礼记·曲礼上》:“父之雠(chóu),弗与共戴天。”(雠:仇人。)《荀子·正名》:“乘轩戴絻。”②拥护;尊敬。《三国志· 吴书·朱桓传》:“士民感戴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的相关文章

桂水横烟不可涉。2年前 (2022-11-10)
化作相思一片愁。2年前 (2022-11-10)
海棠风、蓦地寒峭。2年前 (2022-11-10)
才百馀年又梦华。2年前 (2022-11-10)
梅花知不知。2年前 (2022-11-10)
休说。2年前 (2022-11-10)
宇宙正清幽。2年前 (2022-11-10)
孤馆昏还晓。2年前 (2022-11-10)
清彻。2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2年前 (2022-11-10)
去程浩渺空阔。2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