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诗句出处:《还山贻湛法师》;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
心迹罕兼逐,岖崎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
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阴。
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
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注释】:

平:

①平坦;不倾斜。《吕氏春秋·应同》:“平地注水,水流湿。”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②整治使平。《列子·汤问》:“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公平;公正。《诗经·小雅·节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④均平;齐一。《周易·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⑤平定;平息。《左传·庄公十三年》:“会于北杏,以平宋乱。”⑥安静;安定。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⑦平常;平时。《后汉书·光武帝纪上》:“饮食言笑如平常。”⑧一般;普通。白居易《两朱阁》:“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⑨媾和;讲和。《左传·桓公八年》:“秋,随及楚平。”(随:国名。)⑩通“评”。评议。《商君书·更法》:“孝公平画。”

石:

(一)①石头;石块。《列子·汤问》:“且焉置土石?”②碑碣;石刻。陆机《文赋》:“被金石以广德,流管弦而日新。”③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韩非子·说疑》:“不听钟石之声。”④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韩非子·喻老》:“(病)在肌肤,针石所及也。” (二)dàn (旧读shí) ①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墨子·鲁问》:“而任五十石之重。”②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韩愈《杂说》四:“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藉:

(一)①垫子。《礼记·曲礼下》:“执玉,其有藉者则裼(xī)。”(裼:袒露内衣。)②铺;垫。《周易·大过》:“藉用白茅。”③坐卧在某物上。欧阳修《浮槎山水记》:“荫长松,藉丰草。”④凭借;依靠。《左传·宣公十二年》:“敢藉君灵,以济楚师。”(济:帮助。)《战国策·秦策三》:“此所谓藉贼兵而赍盗食者也。”(兵:兵器。赍jī:送东西给人。)《贞观政要·求谏》:“君欲知过,必藉忠臣。”⑤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史记·陈涉世家》:“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戍:征役。) (二)jí ①践踏;欺凌。《吕氏春秋·慎人》:“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先生。)《前赤壁赋》:“杯盘狼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②藉田。天子借民力耕种的田。《礼记·祭义》:“昔者天子为藉千亩。”③通“籍”。登记。《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一》:“(景公)命吏计公禀(廪)之粟,藉长幼贫氓之数。”(氓:民。)《墨子·号令》:“守必自异其人而藉之。”

琴:

一种古琴,拨弦乐器,用梧桐等木料做成。开始为五弦,周初增至七弦。《左传·襄公十四年》:“使师曹诲之琴。”

落:

①花叶脱落。《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沃若:润泽貌。)②落下;降下。韩愈《咏雪赠张籍》:“只见纵横落,宁知远近来。”(宁:岂。)《十五从军征》:“泪落沾我衣。”③凋落;衰谢。路荡《拔茅赋》:“荣落惟运。”(荣:荣耀。运:命运。)又衰败。《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④流落;沦落。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我落阳山。”⑤停留;停止。李子卿《府试授衣赋》:“山静风落。”⑥村落。杜甫《兵车行》:“千村万落生荆杞。”⑦宫室刚建成时举行的庆祝祭礼。《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⑧开始。《诗经·周颂·访落》:“访予落止,率时昭考。”⑨新钟等重要器物铸成时以公猪血涂抹。《左传·昭公四年》:“(叔孙为孟钟)飨(xiǎng)大夫以落之。”(飨:款待。)

泉:

①泉水,一种地下水。《周易·蒙卦》:“山下出泉。”②泉下;墓穴。钱孙贻《虔台寒食怨诗》:“几人江上共招魂,瘴海青蝇吊泉户。”(瘴海:旧指岭南有瘴雾的海域。户:门。)③阴间。骆宾王《乐大夫挽辞》:“忽见泉台路,犹疑水镜悬。”④古钱币名。《管子·轻重丁》:“凡称贷之家,出泉参千万,出粟参数千万钟。”

洒:

(一)①把水散布在地上。《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廷内,弗洒弗扫。”②使分散地落下;散播。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③分散;分。《逸周书·大匡》:“赋洒其币,乡正保贷。”④潇洒脱俗;不拘束。《新唐书·袁朗传》:“后主闻其才,诏为《月赋》一篇,洒然无留思。” (二)xǐ ①洗涤。后来写作“洗”。《庄子·山木》:“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②洗雪。《孟子·梁惠王上》:“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比:替。)(三)xiǎn [洒然]1.寒栗的样子。《素问·风论》:“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2.肃敬的样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是日观范雎之见者,群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3.整齐的样子。《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一静室窗棂西向,户榻洒然。” (四)cuǐ 高峻的样了。《诗经·邶风·新台》:“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衣:

(一)①上衣。《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裳:裙子;下衣。)②泛指衣服。《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褐:用粗毛做的短衣。卒:终。)③遮蔽身体局部的东西。《晋书·惠帝纪》:“帝坠马伤足,尚书高光进面衣,帝嘉之。”④器物的外罩。欧阳修《六一居士诗话》:“苏子瞻学士,蜀人也,尝于淯井监得西南夷人所卖蛮布弓衣,其文织成梅圣俞春雪诗。”⑤指果实的皮、膜。齐丘《陪游凤皇台献诗》:“金桃带叶摘,绿李和衣嚼。”⑥指覆在地皮表面上的某些东西。白居易《营闲事》:“暖变墙衣色。”⑦鸟羽虫翅。陆游《小园独立》:“新泥添燕户,细雨湿莺衣。”张耒《夏日》:“蝶衣晒粉花枝舞。”[衣钵]亦作“衣缽”。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盂,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杨万里《赠王婿时可》:“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钵。” (二)yì①穿(衣服)。《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许子:许行。)②给人衣服穿。《左传·昭公十三年》:“寒者衣之,饥者食之。”③覆盖。《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薪:柴草。)④包裹。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巾:

①擦拭用的布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栉:梳篦的总名。)《庄子·天运》:“盛以箧衍,巾以文绣。”②头巾,冠的一种。《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本草纲目·服器·头巾》:“古以尺布裹头为巾。后世以纱、罗、布、葛缝合,方者为巾,圆者曰帽,加以漆制曰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的相关文章

桂水横烟不可涉。2年前 (2022-11-10)
又偷滴。2年前 (2022-11-10)
化作相思一片愁。2年前 (2022-11-10)
才百馀年又梦华。2年前 (2022-11-10)
梅花知不知。2年前 (2022-11-10)
尘缘误。2年前 (2022-11-10)
欢极。2年前 (2022-11-10)
休说。2年前 (2022-11-10)
清彻。2年前 (2022-11-10)
幽涧泉,鸣深林。2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2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