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

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

“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诗句出处:《割飞二刀子歌》;是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

我家有翦刀,人云鬼国铁。裁罗裁绮无钝时,
用来三年一股折。南中匠人淳用钢,再令盘屈随手伤。
改锻割飞二刀子,色迎霁雪锋含霜。两条神物秋冰薄,
刃淬初蟾鞘金错。越戟吴钩不足夸,斩犀切玉应怀怍。
日试曾磨汉水边,掌中恄栗声冷然。神惊魄悸却收得,
刃头已吐微微烟。 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
若非良工变尔形,只向裁缝委箱箧。

【注释】:

刀:

①兵器名。《三国志· 吴书·吴主传》:“于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②用来切、割、砍、削的工具。《论语·阳货》:“割鸡焉用牛刀。”③古钱币名。形状像刀。《荀子· 富国》:“厚刀布之敛以夺之财。”④小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⑤量词。纸张计算单位。通常以一百张为一刀。沈榜《宛署杂记·乡试》:“包裹纸十刀。”

乎:

①语气词。1.用于句末,表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吧”。《论语·微子》:“子见夫子乎?”《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岂。)2. 用于句末,表感叹,相当于“啊”;“呀”。《史记· 吴起传》:“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李将军列传》:“惜乎,子不遇时!”②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荀子·劝学》:“生乎由是,死乎由是。”(是:此。指道理。)《吕氏春秋·先己》:“于是乎处不重席。”③介词。相当于“于”。《庄子·人间世》:“福轻乎羽。”枚乘《七发》:“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云林:指云梦泽。周:遍。)④词尾。附在形容词后,作用与“然”相同。《论语·八佾》:“郁郁乎文哉!”(郁郁:美盛。文:有文采。)《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刀:

①兵器名。《三国志· 吴书·吴主传》:“于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②用来切、割、砍、削的工具。《论语·阳货》:“割鸡焉用牛刀。”③古钱币名。形状像刀。《荀子· 富国》:“厚刀布之敛以夺之财。”④小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⑤量词。纸张计算单位。通常以一百张为一刀。沈榜《宛署杂记·乡试》:“包裹纸十刀。”

乎:

①语气词。1.用于句末,表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吧”。《论语·微子》:“子见夫子乎?”《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岂。)2. 用于句末,表感叹,相当于“啊”;“呀”。《史记· 吴起传》:“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李将军列传》:“惜乎,子不遇时!”②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荀子·劝学》:“生乎由是,死乎由是。”(是:此。指道理。)《吕氏春秋·先己》:“于是乎处不重席。”③介词。相当于“于”。《庄子·人间世》:“福轻乎羽。”枚乘《七发》:“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云林:指云梦泽。周:遍。)④词尾。附在形容词后,作用与“然”相同。《论语·八佾》:“郁郁乎文哉!”(郁郁:美盛。文:有文采。)《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何:

(一)①疑问代词。1. 什么。《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nóng)矣?”(那长得很茂盛的是什么?)2. 为什么。《汉书·伍被传》:“公独以为无福,何?”3. 何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②副词。1.表示反问。相当于“怎么”、“哪里”。《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身,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叹。相当于“多么”。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担。《诗经·曹风·候人》:“何戈与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负。《诗经·小雅· 无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为承受。《诗经·商颂·长发》:“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义后来写作“荷”。

烨:

①火光很盛的样子。《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烨烨震电,不宁不令。”(宁:安宁。令:善。)②光彩明亮的样子。苏轼《李宪仲哀词叙》:“其文烨然,气节不凡。”

烨烨:

光亮,光彩的样子。《诗·小雅·十月之交》:“~~震电,不宁不令。”

烨:

①火光很盛的样子。《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烨烨震电,不宁不令。”(宁:安宁。令:善。)②光彩明亮的样子。苏轼《李宪仲哀词叙》:“其文烨然,气节不凡。”

魑:

传说中的山林里能害人的神怪。泛指鬼怪。王士祯《观音岩》:“白日忽昼晦,疑逢魍与魑。”[魑魅]古代指能害人的山泽的神怪,泛指鬼怪。《左传·文公十年》:“投诸四裔,以御魑魅。”(诸:之于的合音。裔:边远的地方。)杜甫《天末怀李白》诗:“魑魅喜人过。”

魑魅:

山泽之怪。孙绰《游天台山赋》:“始往~~之涂,卒践无人之境。”也作“螭魅”。《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

魅:

①旧时迷信传说中认为物老变成的精怪。泛指鬼怪。《聊斋志异·画皮》:“(道士)呼曰:‘孽魅偿我拂子来!”(拂子:道士用的云帚。)②迷惑;惑乱。《孔丛子·陈士义》:“然内怀容媚谄魅,非大丈夫之节也。”

须:

①胡子。《史记·高祖本纪》:“美须髯。”②等待;等候。《楚辞·九歌·少司命》:“君维须兮云之际?”③需要;需。林逋《山园小梅》:“不须檀板共金尊。”④必须;应当。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⑤须臾;片刻。《荀子·王制》:“罢不能,不待须而废。”

藏:

(一)①储藏;储存。《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②收藏;保存。《墨子·天志下》:“有书之竹帛,藏之府库。”③隐藏;包藏。《韩非子· 难一》:“术者,藏之于心中。”(术:指君主控制群臣的策略。) (二)zàng ①储存东西的地方。《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②内脏。后作“脏”。王充《论衡·论死》:“人死五藏腐朽。”③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如:道藏;大藏经。

怪:

①奇异的;不常见的。《山海经·中山经》:“江水出焉,东流注于大江,其中多怪蛇。”②奇异的事物。《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又特指传说中的妖怪。宋之问《龙目滩》:“巨石潜山怪,深篁(huǎng )隐洞仙。”(潜:藏。篁:竹林。)③认为奇怪;觉得奇怪。《史记·管晏列传》:“晏子怪而问之。”④责怪;责备。《荀子·正论》:“今世俗之为说者,不怪朱、象而非尧、舜,岂不甚矣哉?”《后汉书·张衡传》:“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须:

①胡子。《史记·高祖本纪》:“美须髯。”②等待;等候。《楚辞·九歌·少司命》:“君维须兮云之际?”③需要;需。林逋《山园小梅》:“不须檀板共金尊。”④必须;应当。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⑤须臾;片刻。《荀子·王制》:“罢不能,不待须而废。”

慑:

①恐惧;惧怕。《礼记· 曲礼上》:“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后汉书·李固传》:“自胡广、赵戒以下,莫不慑惮之。”②震慑;使屈服。《淮南子·氾论》:“威动天地,声慑四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 的相关文章

桂水横烟不可涉。2年前 (2022-11-10)
又偷滴。2年前 (2022-11-10)
化作相思一片愁。2年前 (2022-11-10)
才百馀年又梦华。2年前 (2022-11-10)
卷却湘裙薄薄纱。2年前 (2022-11-10)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2年前 (2022-11-10)
梅花知不知。2年前 (2022-11-10)
休说。2年前 (2022-11-10)
孤馆昏还晓。2年前 (2022-11-10)
清彻。2年前 (2022-11-10)
幽涧泉,鸣深林。2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2年前 (2022-11-10)
去程浩渺空阔。2年前 (2022-11-10)
觉来罗帐空。2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