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无端更借樵风送。

无端更借樵风送。

无端更借樵风送。

“无端更借樵风送。”诗句出处:《菩萨蛮十一首》;是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

芭蕉衬雨秋声动。罗窗恼破鸳鸯梦。愁倚□帘栊。灯花落地红。枕横衾浪拥。好夜无人共。莫道粉墙东。蓬山千万重。

彩舟载得离愁动。 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粉香映叶花羞日。窗间宛转蜂寻蜜。欢罢卷帘时。玉纤匀面脂。舞裙金斗熨。绛襭鸳鸯密。翠带一双垂。索人题艳诗。

炉烟微度流苏帐。孤衾冷叠芙蓉浪。蟋蟀不离床。伴人愁夜长。玉人飞阁上。见月还相望。相望莫相忘。应无未断肠。

绿窗残梦闻鶗鴂。曲屏映枕春山叠。梳□发如蝉。镜生波上莲。绛裙金缕褶。学舞腰肢怯。帘下小凭肩。与人双翠钿。

绿杨眠後拖烟穗。日长扫尽青苔地。香断入帘风。炉心檀烬红。兰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许放春慵。景阳临晓钟。

曲门南与鸣珂接。小园绿径飞胡蝶。下马访婵娟。笑迎妆阁前。鹧鸪声几叠。艳艳金蕉叶。未许被香鞯。月生楼外天。

虚堂向壁青灯灭。觉来惊见横窗月。起看月平西。城头乌夜啼。兰衾羞更入。敧枕偷声泣。肠断数残更。望明天未明。

章台游冶金龟婿。归来犹带醺醺醉。花漏怯春宵。云屏无限娇。绛纱灯影背。玉枕钗声碎。不待宿酲销。马嘶催早朝。

朱甍碧树莺声晓。残醺残梦犹相恼。薄雨隔轻帘。寒侵白纻衫。锦屏人起早。惟见馀妆好。眉样学新蟾。春愁入翠尖。

子规啼梦罗窗晓。开奁拂镜严妆早。彩碧画丁香。背垂裙带长。钿筝寻旧曲。愁结眉心绿。犹恨夜来时。酒狂归太迟。

以上贺铸作品《菩萨蛮》共11首

【注释】:

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端:

①正;直;端正。《魏子》:“形端则影直。”又公正。贾谊《治安策》:“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②事物的一头或一方。《孙子兵法·势篇》:“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③开头;发端。王安石《荀卿》:“知己者,智之端。”④缘由;来由。陆机《君子行》:“祸集非无端。”⑤量词。布帛长度单位。倍丈为端。一说六丈为端,又说一丈六尺为端。《盐铁论·力耕》:“中国一端之缦。”⑥审视;细看。司空图《障车文》:“且子细思量,内外端相,事事相称,头头相当。”⑦副词。1. 正好。张说《破阵乐》:“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2.终究。蔡伸《满庭芳》:“端不负平生。”3. 究竟。陆游《幽事》:“余年端有几?”

更:

(一)①改变;更换。《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②替换。《吕氏春秋·仲春纪》:“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牺牲:祭祀用的牲畜。圭:玉器名。皮币:毛皮和缯帛。)引申为交替。《汉书·万石君传》:“九卿更进用事。”③经历;经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更日久则涂干而椽燥。”④抵偿;抵押。《史记·平准书》:“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悉:竭尽。)⑤古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一更约二小时。岳飞《小重山》:“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二)gèng 副词。①相当于“再”、“又”。《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直:同“值”。)杜甫《石壕吏》:“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②相当于“愈”。更加。《史记·管晏列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借:

①向别人借取。《左传·定公九年》:“(阳虎)尽借邑人之车。”②借出。《论语·卫灵公》:“有马者,借人乘之。”③帮助。《史记·游侠列传》:“以躯借交报仇。”(交:指友人。)文天祥《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恨东风,不借世间英雄。”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之六十七:“风借帆方疾。”(疾:速。)④凭借;依靠。《史记·伍子胥列传》:“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雪:洗刷。)⑤嘉勉;推重。《隋书·刑法志》:“武帝敦睦九族,优借朝士。”司马光《答彭寂朝议书》:“辱书奖借太过,期待太厚,且愧且惧,殆无所容。”⑥连词。假使。常“借使”、“借如”、“借若”连用。也作“藉(jiè)”。《过秦论》:“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犹未有倾危之患也。”元稹《遣病》:“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

樵:

①木柴。晁错《论贵粟疏》:“伐薪樵,治官府。”②打柴。《左传·昭公六年》:“禁刍牧采樵。”③打柴者。王安石《谢公墩》诗:“问樵樵不知,问牧牧不言。”④通“谯”。谯楼。建在城门上用以瞭望的楼。《汉书·赵充国传》:“为堑垒木樵。”(堑:壕沟。垒:壁垒。)

风:

(一)①空气流通的现象。《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②吹风;让风吹。《孟子·公孙丑下》:“有寒疾,不可以风。”③比喻快速如风。《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④气势;势头。《晋书·刘毅传》:“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⑤教化;教育。《周书·齐炀王宪传》:“宣风导礼。”⑥风气;风俗。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陆游《游山西村》:“衣冠简朴古风存。”⑦景象;景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⑧风度;风格。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⑨歌谣;民歌。《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骤:屡次。)⑩走失;散失。《尚书·费誓》:“马牛其风。”(11)病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典略》:“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12)讽诵。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先须读《楚辞》,朝夕讽詠,以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汉书·赵广汉传》:“广汉闻之,先风告(杜)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审。)[风骚]《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的合称。《宋书·谢灵运传论》:“莫不同祖风骚。”(祖:效法。)也泛指诗文。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翰:笔。)

送:

①送;送行。《荀子·礼论》:“宾出,主人拜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轮台:地名。)②目送。《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逆:迎。)③运送;传送。《墨子·杂守》:“外宅粟米畜产财物诸可以佐城者,送入城中。”王安石《元日》:“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酒名。)④赠送。《仪礼·聘礼》:“宾再拜稽首送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无端更借樵风送。” 的相关文章

海棠风、蓦地寒峭。2年前 (2022-11-10)
才百馀年又梦华。2年前 (2022-11-10)
卷却湘裙薄薄纱。2年前 (2022-11-10)
梅花知不知。2年前 (2022-11-10)
欢极。2年前 (2022-11-10)
倦鬓理还休。2年前 (2022-11-10)
宇宙正清幽。2年前 (2022-11-10)
孤馆昏还晓。2年前 (2022-11-10)
幽涧泉,鸣深林。2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2年前 (2022-11-10)
去程浩渺空阔。2年前 (2022-11-10)
画屏烘、兽烟葱蒨。2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