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手弄柔条人健否,尤忆当时雅趣。

手弄柔条人健否,尤忆当时雅趣。

手弄柔条人健否,尤忆当时雅趣。

“手弄柔条人健否,尤忆当时雅趣。”诗句出处:《贺新郎》;是宋朝诗人陈亮的作品。

修竹更深处。映帘栊、清阴障日,坐来无暑。水激泠泠如何许。跳碎危栏玉树。都不系、人间朝暮。东阁少年今老矣,况樽中有酒嫌推去。犹著我,明流语。大家绿野陪容与。算等闲、过了薰风,又还商素。 手弄柔条人健否,尤忆当时雅趣。恩未报、恐成辜负。举目江河休感涕,念有君如此何愁虏。歌未罢,谁来舞。

【注释】:

弄:

巷子;胡同。《南齐书 · 郁林王纪》:“帝竟无一言,出西弄,杀之。”

柔:

①软;弱。与“刚”相对。《周易·说卦传》:“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苏轼《满庭芳》:“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柯:枝。)②温婉和顺。《管子·四时》:“柔风甘雨乃至。”③安抚;怀柔。《诗经·大雅·民劳》:“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条:

①树名。山楸。《诗经·秦风·终南》:“终南何有? 有条有梅。”②细长的树枝。《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汝坟:汝水大堤。枚:树干。)③长的;长条的。《尚书·禹贡》:“厥草惟繇,厥木惟条。”(繇:茂盛。)④条理;秩序。《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纲:鱼网的总绳。)⑤条款;分项。《战国策·秦策一》:“科条既备,民多伪态。”(科:条文。)白居易《与微之书》:“其余情况,条写如后。”⑥通达。《汉书·礼乐志》:“声气远条凤鸟翔。”(声气:指祭祀的歌声及牲体的香气。)⑦量词。用于长形的或分项目的。《汉书·刑法志》:“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大辟:死刑。)张鷟《朝野佥载》:“与之绳万条,以为钱贯。”

健:

①强壮;有力。《韩非子·六反》:“夫欲得力士而听其自言,虽庸人与乌获不可别也。授之以鼎俎(zǔ),则罢(pí)健效矣。”(夫:助词。乌获:古代力士。别:区别。鼎、俎:鼎,古代食器;俎,古代礼器,均较重。罢:通“疲”。效:分明。)温庭筠《碌碌古词》:“羸牛生健犊。”(羸:瘦弱。)②健康。《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好自将爱,一年便健。”白居易《偶作》:“闻客病时惭体健,见人忙处觉心闲。”③能力强。《后汉书·袁绍传》:“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勃然:发怒。惟:只有。)《战国策·秦策二》:“楚客来使者多健,与寡人争辞,寡人数穷焉。”④指人和事物处于旺盛状态。韦庄《秋霁晚景》:“墙头山色健,林外鸟声欢。”杨慎《诗品·张安国》:“笔酣兴健。”(兴:兴致。)⑤善于;擅长。李公佐《古〈岳渎经〉》:“渔者健水。”⑥浓;深。杨慎《诗品·张安国》:“笔酣兴健,顷刻即成。”

否:

(一)副词。表示否定或不同意。①相当于“不”、“不这样”。《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凡此饮酒,或醉或否。”②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丞相:指赵高。)③用于应对,独立成句。《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许子必织布而后衣(yì)乎?’相曰:‘否,许子衣(yì)褐。’”(二)pǐ①闭塞;不通。《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否者,闭而乱也。”②困顿。潘岳《西征赋》:“岂地势之安危,信人事之否泰。”③邪恶。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④同“鄙”。卑劣;鄙陋。《盐铁论·复古》:“穷夫否妇,不知国之虑。”⑤六十四卦之一。《周易·否》:“象曰:天地不交,否。”

尤:

①过错;罪愆。《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②责怪;责备。《左传·襄公三十年》:“非相违也,而相从也,四国何尤焉!”③优秀的;突出的。《庄子·徐无鬼》:“夫子,物之尤也。”④特指女子容貌绝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弃)长而美……公见弃也,而视之,尤。”(弃:人名。公:指宋平公。)⑤亲近;爱昵。罗隐《春日湘中题岳麓寺僧舍》:“欲共高僧话心迹,野花芳草奈相尤。”⑥副词。尤其;更加。《汉书·辛庆忌传》:“居处恭俭,食饮被服尤节约。”

忆:

①思念;回想。《木兰诗》:“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潘阆《忆余杭五首》之一:“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②记得;记住不忘。《梁书·昭明太子传》:“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元稹《连昌宫词》:“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杨与李:指杨国忠、李林甫。)

当:

(一)①面对;面向。王充《论衡·变动》:“盛夏之时,当风而立。”②正在某处。《墨子·兼爱下》:“然当今之时。”③相当于;抵得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张仪)乃曰:‘以一(张)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到。)④抵挡;抵抗。《战国策·齐策一》:“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⑤遮挡;挡住。《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⑥担当;承受。《宋史·萧注传》:“敢当天下大事。”⑦担任;充当。《晋书·熊远传》:“今当官者以理事为俗吏,奉法为苛刻。”⑧主管;掌管。《左传·襄公二年》:“于是子罕当国。”⑨判决定罪。《史记·蒙恬列传》:“当高罪死。”⑩适应;符合。《汉书·盖宽饶传》:“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挫:屈辱。)(11)应该;应当。《后汉书·马援传》:“穷当益坚,老当益壮。”(12)介词。引进时间或处所。相当于“就在”。《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是:此。) (二)dàng ①恰当;得当。《礼记· 乐记》:“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②当做。《战国策·齐策四》:“安步以当车。”③器物的底部或顶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千金之玉卮(zhī),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卮:酒杯。)

当时:

①当代,当世。《北齐书·郑述祖传》:“~~以为绝妙。”②dàng shí 副词。立时,立即。东方朔《十洲记》:“[祖州]有不死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活。”

时:

①季节;指四季。《论语·阳货》:“四时行焉。”②特指农时。《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③光阴;时光;时候。《吕氏春秋·首时》:“天不再与,时不久留。”④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南卓《羯(jié)鼓录》:“黄幡繟亦知音,上尝使人召之,不时至,上怒,络绎遣使寻捕。”⑤时辰;时候。《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⑥其时;当时。魏禧《大铁椎传》:“时座上有健啖者,貌甚寝。”(健啖:食量过人。寝:丑陋。)⑦机会;时机;时运。《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新唐书·武平一传》:“时不再来,荣难人借。”(荣:荣华富贵。)⑧合时;应时。《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⑨时代;时世。《吕氏春秋· 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⑩时势;时尚。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11)副词。用以表示时间。1. 表示行为不断发生,相当于“常常”、“经常”。韩愈《行难》:“圣人不世出,贤人不时出。”(不世:罕有。)2. 表示行为偶尔发生,相当于“有时”、“时而”。杜甫《自阆(làng)中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之三:“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12)通“伺(sì)”。等候。《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雅:

①正;正确的。诸葛亮《出师表》:“察纳雅言。”(察纳:考察,采纳。)②规范的。《论语·述而》:“诗书执礼,皆雅言也。”③高尚;不俗。《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才识不及预,而雅性过之。”(预:人名。)④平素;向来。《史记·高祖本纪》:“雍齿雅不欲属沛公。”(雍齿:人名。)⑤甚;很。杨恽《报孙会宗书》:“雅善鼓瑟。”(鼓:弹奏。)

雅趣:

高雅的意趣。江淹《修心赋》:“保自然之~~,鄙人间之荒杂。”

趣:

(一)①趋向;奔赴。《庄子·胠箧》:“某所贤者,赢粮而趣之。”(赢:备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蹶:挫败,垮掉。)②小步快走,表示恭敬。《吕氏春秋 ·直谏》:“葆申趣出。”③意向;志向。《庄子·秋水》:“知尧、桀之自然相非,则趣操睹矣。”(操:操守。睹:见,看到。)④兴趣;乐趣。陶潜《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水经注· 江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的确。) (二)cù ①督促;催促。《吕氏春秋·仲秋》:“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史记·滑稽列传》:“巫妪何久也? 弟子趣之。”(巫妪:巫婆。)②急速;赶快。《吕氏春秋·音律》:“申之此令,嘉气趣至。”《史记·项羽本纪》:“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手弄柔条人健否,尤忆当时雅趣。” 的相关文章

化作相思一片愁。2年前 (2022-11-10)
海棠风、蓦地寒峭。2年前 (2022-11-10)
才百馀年又梦华。2年前 (2022-11-10)
卷却湘裙薄薄纱。2年前 (2022-11-10)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2年前 (2022-11-10)
尘缘误。2年前 (2022-11-10)
宇宙正清幽。2年前 (2022-11-10)
孤馆昏还晓。2年前 (2022-11-10)
清彻。2年前 (2022-11-10)
幽涧泉,鸣深林。2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2年前 (2022-11-10)
去程浩渺空阔。2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