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诗句出处:《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

【注释】:

水国:

江河纵横的地方,多指江南。宋之问《秋莲赋》:“既有芳兮蓑城,长无依兮~~。”

国:

①国家。《周礼·春官·诅祝》:“作盟诅之载辞,以叙国之信用。”(诅祝:官名。盟诅:大事为盟,小事为诅。国:指天子之国。)②周代的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史记·高祖本纪》:“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晋书·陶侃传》:“侃季年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未亡一年,欲逊位归国。”(止足:知止知足。未亡:死前。逊位:辞官。)③国都;京城。《左传 · 隐公元年》:“大都不过参(sān)国之一,小九之一。”(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九之一:九分之一。)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④地区;乡土。罗邺《雁二首》之一:“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liǎo)花开水国愁。”(蓼:草名,此指水蓼。)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⑤国人。《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饶:

①富足;丰富。《史记·陈丞相世家》:“平既娶张氏女,赍用日饶。”②剩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③多。李白《江上寄巴东故人》:“瞿塘饶贾客。”④土地肥沃。贾谊《过秦论上》:“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宝:珍视。)⑤增添。汤显祖《邯郸记·生寤》:“还饶一把火儿。”⑥宽恕;饶恕。鲍照《拟行路难》之十七:“日月流迈不相饶。”⑦让。陆游《秋声》:“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弓力劲。”⑧连词。相当于“任凭”、“尽管”。杜牧《猿》:“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白头。”

英:

①花。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②美好。《三国志·魏书·程昱传》:“刘备有英名。”③精华;文采;辞藻。韩愈《进学解》:“含英咀华。”④杰出的;超众的。《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⑤杰出的人物。《史记·淮阴侯列传》:“异姓并起,英俊乌集。”⑥通“瑛”。玉的光泽。张衡《四愁诗》之一:“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⑦古国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西南。⑧皮衣上的装饰物。《诗经·郑风·羔裘》:“羔裘晏兮,三英粲兮。”(晏:鲜艳华美。)

奇:

(一)①奇异的;罕见的;不寻常的。《老子》:“人多技巧,奇物滋起。”②美妙。陶潜《移居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③美好的景色。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④出人意料,变幻莫测。《老子》第五十七章:“以奇用兵。”⑤特指奇才。《三国志·吴书·贾诩传》:“诩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有(张)良(陈)平之奇。”⑥指怪异。《史记·封禅书》:“(少翁)乃为帛书以饭牛,详(yáng)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详:通“佯”。假装。)⑦赞赏;称奇。王安石《赠陈君景初》:“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⑧副词。非常;极。《世说新语·贤媛》:“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阮卫尉:阮共。德如:阮侃。) (二)jī ①单数;与“偶”相对。《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二年》:“(文宗)始复旧制,每奇日未尝不视朝。”②零数。《汉书·食货志》:“(货布)首长八分有奇。”③命运不好。《史记·李将军列传》:“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

潜:

①在水下活动。《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②隐没;隐藏。《诗经·小雅·鹤鸣》:“鱼潜在渊。”③秘密;暗中;悄悄。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④水名。汉水支流,即今湖北潜江市东南的芦洑河。[潜心]静心专注。《宋史·杨时传》:“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属:撰写。)

光:

①光亮;光辉。《墨子·尚贤中》:“若日之光,若月之明。”李白《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明亮;光明。《楚辞·九章·涉江》:“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③光采;风采。《庄子·盗跖》:“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也指华美。《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④光荣;荣耀。《汉书·礼乐志》:“下民之乐,子孙保光。”司马迁《报任安书》:“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⑤时光;光阴。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青轩:官员坐的有青绸障蔽的车。)⑥景物;景色。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⑦发扬光大。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⑧光滑。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jué),刮垢磨光。”(抉:挑出,剔出。)⑨指礼乐文物。《周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卧:

①伏几休息。《荀子·解蔽》:“心,卧则梦。”②睡。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③躺着。《世说新语·尤梅》:“桓公卧语曰。”④寝室。《汉书·韩信传》:“张耳、韩信未起,(汉王)即其卧,夺其印符。”(即:就在。符:调兵的凭证。)⑤禽兽趴伏。李白《寻雍尊师隐居》诗:“花暖青牛卧。”⑥平放着。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四:“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绿沉枪:用深绿漆过的长柄枪。)⑦隐居。李白《送梁回归东平》:“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

幽:

(一)①昏暗;深暗。《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迁:迁移。乔:高。)②隐晦;深奥。《荀子·正论》:“上周密,则下疑玄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研求幽邃。”(邃:精深。)③深沉;沉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④隐藏的;不公开的。曾觌《海野词·信传玉女》:“幽期密约,暗想浅颦轻笑,良时莫负,玉山倾倒。”(玉山:喻品德容仪。)⑤囚拘;监禁。司马迁《报任安书》:“身幽囹圄之中。”⑥幽雅;幽静。王羲之《兰亭集序》:“是足以畅叙幽情。”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⑦旧指阴间。宋玉《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些:语气词。)⑧古州名。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一带。[幽默]幽静无声。《楚辞·九章·怀沙》:“眴(shùn)兮杳杳,孔静幽默。”(眴:同“瞬”。目转动。孔:甚。) (二)yǒu黑色。《诗经·小雅·隰桑》:“其叶有幽。”

草:

①草本植物的总称。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是岁:这年。)②未开垦过的荒地。《韩非子·显学》:“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也。”(厚民产:增加人民的财产。)③粗劣。《史记·陈丞相世家》:“以恶草具进楚使。”④创始;起稿。《南史·蔡景历传》:“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⑤底稿;稿子。杜甫《晚出左掖》:“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⑥汉字形体的一种。陆游《作字》诗:“书成半行草,眼倦正昏花。”⑦雌性的(家畜)。《三国志·魏书·杜畿传》:“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草草]忧虑劳神貌。《诗经·小雅·巷伯》:“劳人草草。”(劳: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的相关文章

桂水横烟不可涉。2年前 (2022-11-10)
又偷滴。2年前 (2022-11-10)
化作相思一片愁。2年前 (2022-11-10)
海棠风、蓦地寒峭。2年前 (2022-11-10)
才百馀年又梦华。2年前 (2022-11-10)
卷却湘裙薄薄纱。2年前 (2022-11-10)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2年前 (2022-11-10)
欢极。2年前 (2022-11-10)
倦鬓理还休。2年前 (2022-11-10)
休说。2年前 (2022-11-10)
孤馆昏还晓。2年前 (2022-11-10)
清彻。2年前 (2022-11-10)
幽涧泉,鸣深林。2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2年前 (2022-11-10)
去程浩渺空阔。2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