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

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

“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诗句出处:《云龙山观烧得云字》;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陨霜知已杀,坯户听初焚。
束缊方熠燿,敲石俄氤氲。
落点甘泉烽,横烟楚塞氛。
穷蛇上乔木,潜蛟蹑浮云。
惊飞堕伤雁,狂走迷痴麏。
谷蛰起蜩燕,山妖窜夔羵。
野竹爆哀声,幽桂飘冤芬。
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
火牛入燕垒,燧象奔吴军。
崩腾井陉口,万马皆朱幩。
摇曳骊山阴,诸姨烂红裙。
方随长风卷,忽值绝涧分。
我本山中人,习见匪独闻。
偶従二三子,来访张隐君。
君家亦何有,物象移朝曛。
把酒看飞烬,空庭落缤纷。
行观农事起,畦垅如缬纹。
细雨发春颖,严霜倒秋蕡。
始知一炬力,洗尽狐兔群。

【注释】:

悲:

①哀痛;悲伤。《礼记· 问丧》:“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韩非子·和氏献璧》:“子奚哭之悲也?”(奚:为何。)②同情;怜悯。柳宗元《捕蛇者说》:“(蒋氏)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戚:悲哀。)③眷恋。《汉书·高祖纪下》:“游子悲故乡。”

同:

①会合;聚集。《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yōu)鹿麌(yǔ)麌。”(麀:母鹿。麌麌:兽群聚貌。)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泾渭同流,清浊异能。”②古代诸侯按时朝见天子之礼。《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如:或者。端:玄端;诸侯祭服。章甫:黑色冠名。相:主持赞礼者。)③相同;与“异”相对。《吕氏春秋·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④共;共用;同一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文天祥《正气歌》:“牛骥同一皂。”(皂:通“槽”。牛马槽。)⑤统一;同一。《三国志 · 吴书 ·吴主传》:“同船济水。”《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伦:伦常纲纪。)⑥偕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⑦参与。《武经总要》前集:“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疑。”(任:责任;职位。)⑧和谐;安定。《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谋闭:停止用计谋。外户:从外面关的门。)⑨整齐。《诗经 ·小雅·车攻》:“我马既同。”⑩古代土地面积单位,方百里为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11)古代乐律中的阴律,又称“吕”。《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

秋:

①谷物成熟。《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麦秋至。”②秋天的庄稼。赵汝鐩《耕织叹》:“香穗垂头秋登场。”③秋季,农历七至九月。李绅《悯农二首》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④一年的时间段。《史记·梁惠王世家》:“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⑤时刻;时候。《宋史·宗泽传》:“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⑥喻白色。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⑦形容飞的样子。《汉书·礼乐志》:“飞龙秋,游上天。”也作“秋秋”。《荀子·解蔽》:“凤凰秋秋。”

照:

①[动]照耀。《周易·恒》:“日月得天而能久~。”②[名]日光。杜甫《秋野》之四:“远崖秋沙白,连山晚~红。”③[动]看镜中的影子。《晋书·王戎传附王衍》:“在车中揽镜自~。”④[动]察看。《后汉书·冯勤传》:“忠臣孝子,览~前世,以为镜诫。”⑤[动]按照,依照(后起意义)。《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人口,不论男妇。”

快:

①喜悦;痛快。《孟子·梁惠王上》:“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抑:还是。构:结。)《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去而不快。”(文信侯:指秦国的吕不韦。)②称心。《北史·刘延明传》:“吾有一女,欲觅一快女婿。”③放纵;放肆。《战国策·赵策二》:“恭于教而不快。”④迅速。《晋书·王湛传》:“此马虽快,然力薄不堪苦行。”(堪:经得起。)古诗《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⑤豪爽;爽快。《三国志·蜀书·黄权传》:“黄公衡,快士也。”《旧唐书·张延赏传》:“武人性快。”⑥锋利。《齐民要术·杂说》:“调习器械,务令快利。”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快快]肆意。《荀子·荣辱》:“快快而亡者怒也。”《淮南子·缪称》:“桀、纣日快快以致于死。”

若:

①从;顺从。《诗经·大雅·烝民》:“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②选择。《诗经·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是:指仲山甫。)③好像;如同。《庄子·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④代词。1. 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史记·项羽本纪》:“虞兮虞兮奈若何?”2.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论语·宪问》:“君子哉若人!”⑤连词。1.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其不才,君可自取。”2.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或者”。《汉书·惠帝纪》:“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免之。”⑥词尾。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愀qiǎo然:容色变动的样子。超若:怅惘的样子。)[若夫]至于。范仲淹《岳阳楼记》:“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夏:

(一)①华夏;诸夏。最初的中原古部族名。又指中原地区,后指中国。《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靡:顺服。)②大。景差《大招》:“夏屋广大。”③大的房屋。后作“厦(shà)。”《楚辞·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④古朝代名,相传为夏后氏部落领袖禹所建立。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⑤一年四季的第二季。农历四月至六月。《诗经·小雅· 四月》:“四月惟夏。”⑥五彩。《周礼·春官·巾车》:“孤乘夏篆,卿乘夏缦。” (二)jiǎ [阳夏]古县名。秦置。

燎:

(一)①放火烧。《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迩:近。)②烘干;烘烤。《后汉书·冯异传》:“光武对灶燎衣。”③烧焦。《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二)liào 火炬,火把。程敏政《夜渡两关记》:“寒风暴起,束燎皆灭。”(束燎:捆着的火把。)《诗经·小雅·庭燎》:“庭燎之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 的相关文章

化作相思一片愁。2年前 (2022-11-10)
才百馀年又梦华。2年前 (2022-11-10)
卷却湘裙薄薄纱。2年前 (2022-11-10)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2年前 (2022-11-10)
梅花知不知。2年前 (2022-11-10)
尘缘误。2年前 (2022-11-10)
休说。2年前 (2022-11-10)
宇宙正清幽。2年前 (2022-11-10)
孤馆昏还晓。2年前 (2022-11-10)
清彻。2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2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