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饮花间数十场。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饮花间数十场。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饮花间数十场。”诗句出处:《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是唐朝诗人李中的作品。

王孙昔日甚相亲,共赏西园正媚春。
醉卧如茵芳草上,觉来花月影笼身。
烟铺芳草正绵绵,藉草传杯似列仙。
暂辍笙歌且联句,含毫花下破香笺。
南陌风和舞蝶狂,惜春公子恋斜阳。
高歌饮罢将回辔,衣上花兼百草香。
春郊饮散暮烟收,却引丝簧上翠楼。
红袖歌长金斝乱,银蟾飞出海东头。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饮花间数十场。
别后或惊如梦觉,音尘难问水茫茫。

【注释】:

昔:

①同“腊”。干肉。《逸周书·器服》:“焚菜脍五昔。”(脍:细切的肉。)②从前;往日。《盐铁论·非鞅》:“昔商君相秦也。”③陈旧;久远。钱谦益《渡河闻何三季穆之讣》:“清言酌昔酒。”④通“夕”。夜晚。《庄子·天运》:“蚊虻噆(zǎn)肤,则通昔不寐矣。”(噆:叮。)⑤通“错(cuò)”。交错。《周礼·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tiǎn)而昔。”(紾:纹理粗糙。)⑥末尾;终了。《吕氏春秋·任地》:“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昔昔]夜夜。《列子·周穆王》:“昔昔梦为国君。”

年:

①收成;年景。《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苏轼《喜雨亭记》:“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十二个月为一年。《庄子·秋水》:“汤之时,八年七旱。”③年纪;年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④帝王的年号。改年叫改元。《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改年为延康。”

常:

①恒久不变的;固定的。《孙子·虚实》:“四时无常位。”(四时:四季。)《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②一定的准则或制度。《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国语·楚语上》:“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③指由习惯而形成的常规、惯例。《管子·幼官》:“明法审数,立常备能,则治。”④特指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⑤平凡的;普通的。《史记·扁鹊传》:“扁鹊,非常人也。”⑥日常;平时。《晋书·何曾传》:“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经:治理。)⑦副词。经常;常常。《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⑧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韩非子·扬权》:“上失扶寸,下得寻常。”⑨通“尝”。曾经。《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tǎng)见(xiàn),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党:偶然。)

接:

①接触;交接。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仪礼·聘礼》:“公揖入,立于中庭,宾立接西塾。”(塾:正堂两侧的房屋。)②连接;相续。《史记· 平准书》:“汉兴,接秦之弊。”《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操:曹操。)③托住;承受。《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下脱:从上向下滑。澄源:同行游僧名。)④接住;承住。《礼记·曲礼上》:“由客之左,接下承驸。”⑤继承。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cān)伍相变,因革为功。”(武:步子。参伍:错杂。因革:因袭变革。)⑥接待。《汉书·韦贤传》:“故动作接神,必因古圣之经。”⑦结交;交好。《国语·吴语》:“两君偃兵接好,日中为期。”(偃:收藏;停止。)⑧射中。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⑨应付。《韩非子·问辩》:“若其无法令而可以接诈、应变、生利、揣事者,上必采其言而责其实。”⑩捆绑。柳宗元《童区寄传》:“反接,布囊其。”(11)通“捷”,敏捷。《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

五:

①基数,五。《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②表序数第五。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队伍行列。后来写作“伍”。《吕氏春秋·必己》:“孟贲过于河,先其五。”④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

陵:

①大土山。《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皋,如冈如陵。”②越过;逾越。《礼记·檀弓上》:“丧事虽遽不陵节。”(遽:匆忙。节:规矩。)《后汉书·冯衍传》:“不求苟得,常有陵云之志。”③升;登。郭璞《游仙诗十四首》之一:“临源挹(yì)清波,陵冈掇(duō)丹荑。”(挹:舀取。掇:拾取。丹荑:草的红色嫩芽。)④乘;凌驾。《淮南子·原道》:“乘云陵霄。”曹植《洛神赋》:“陵波微步。”⑤欺凌;侵犯。《管子·治国》:“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危:危害。)⑥磨砺。《荀子·君道》:“兵刃不待陵而劲。”(劲:坚强有力。)⑦帝王陵墓。《国语·齐语》:“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陵夷]衰微。《汉书·成帝纪》:“帝王之道,日以陵夷。”

狂:

①疯狗;狗发疯。《晋书·五行志中》:“旱岁,犬多狂死。”《汉书·五行志中》:“旱岁犬多狂死及为怪。”②发疯;精神失常。《吕氏春秋·必己》:“比干戮,箕子狂。”《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被(pī)发佯狂。”(被:披。)③狂妄;傲慢。《左传·文公十二年》:“好勇而狂。”④纵情地;无拘束地。《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⑤气势猛烈;声势大。韩愈《进学解》:“迴狂澜于既倒。”杜甫《君不见简苏徯》:“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

洪:

①湍流;激流。《汉书·司马相如传》:“夏后氏戚之,乃堙洪塞原,决江疏河,洒沉澹灾,东归之于海。”(洒:分。沉:深。澹:安。)《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②大。陆机《演连珠五十首》之十六:“臣闻赴曲之音,洪细入韵。”张衡《西京赋》:“皇恩溥,洪德施。”③古州名。隋置。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洪饮:

豪饮,狂饮。李中《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昔年常接五陵狂,~~花间数十场。”

饮:

(一)①喝。《诗经·郑风·叔于田》:“巷无饮酒。”②饮料。《史记·秦始皇本纪》:“衣服食饮与缭同。”③饮食。《战国策·秦策一》:“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④含;忍。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⑤没入;隐没。《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中石,矢乃饮羽。”(养由基:春秋时楚国大夫,以善射著称。sì:同“兕”,独角犀。) (二)yìn 给人或畜喝。《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

花:

①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②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朵。杨万里《李花》:“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始足看。”③形状像花的东西。庾信《寒园即目》:“雪花深数尺。”④不只一种颜色,有花纹的。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白居易《霓裳羽衣曲》:“四幅花笺碧间红”。⑤模糊迷乱。杜甫《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间:

(一)①空隙;缝隙。《庄子· 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节:骨节。)《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②隔阂。《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故君臣多间。”《后汉书·皇后纪上》:“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纤介:比喻微小。)③间隔。方苞《狱中杂记》:“骨微伤,病间月。”④私下;暗地。《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之:到。次所:临时住所。丛祠:神祠。)⑤离间。《汉书·霍光传》:“他人一间,女能复自救邪?”(女:汝。邪: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谗人间之,可谓穷矣。”⑥参与;介入。《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⑦搀合。杜甫《赠卫八处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⑧抄小路。《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⑨副词。断断续续。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二)jiān ①片刻。《韩非子·内储说上》:“有间,大鱼动。”②当中;中间。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③空间;期间。诸葛亮《前出师表》:“奉命于危难之间。”④量词。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数:

(一)①计算。《庄子·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栉:梳。)②比较起来最突出。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国初以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③责备;列举(罪行)。《左传·昭公二年》:“使吏数之。”④称说;诉说。《后汉书·祢衡传》:“馀子碌碌,莫足数也。”(馀子:其余的人。)施鉴《天仙子·秋闺》:“无人处,深深语,天涯往事难重数。” (二)shù ①数目。《庄子·秋水》:“号物之数谓之万。”②数词。几;几个。陈恭尹《秋日西郊宴集》:“欲洒新亭数行泪,南朝风景已全非。”(新亭:亭名。)③算术。《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④天命;气数。《史记·李将军列传》:“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⑤规律;法则。《礼记·月令》:“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⑥技艺;方术。《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三)shuò ①多次;频繁。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②副词。屡次。《孙子·行军》:“屡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 (四)cù 细;密。《孟子·梁惠王上》:“数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罟:网。洿池:池塘。)

场:

(一)①多人聚集或事情发生的地方;处所。李白《出自蓟北门行》:“推毂出猛将,车旗登战场。”②科举时代考试之所;亦指科举考试。王定保《唐摭言·升沉后进》:“欲入举场,先问苏张。”《聊斋志异·钟生》:“场毕而行母子犹及见也……明日即完毕矣,何争此一朝夕乎?” (二)cháng ①古祭神用的平地。《国语·楚语下》:“屏摄之位,坛场之所。”②翻晒作物和脱粒的平坦场地。《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③量词。用于事情的经过或行为的次数。《宋史·孝宗纪》:“淳熙五年,增铨试为五场,呈试为四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饮花间数十场。” 的相关文章

桂水横烟不可涉。2年前 (2022-11-10)
又偷滴。2年前 (2022-11-10)
化作相思一片愁。2年前 (2022-11-10)
卷却湘裙薄薄纱。2年前 (2022-11-10)
梅花知不知。2年前 (2022-11-10)
尘缘误。2年前 (2022-11-10)
欢极。2年前 (2022-11-10)
倦鬓理还休。2年前 (2022-11-10)
休说。2年前 (2022-11-10)
孤馆昏还晓。2年前 (2022-11-10)
清彻。2年前 (2022-11-10)
幽涧泉,鸣深林。2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2年前 (2022-11-10)
去程浩渺空阔。2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