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喜与莱公同盛旦,官居鼎鼐相传。

喜与莱公同盛旦,官居鼎鼐相传。

喜与莱公同盛旦,官居鼎鼐相传。

“喜与莱公同盛旦,官居鼎鼐相传。”诗句出处:《临江仙二四首》;是宋朝诗人宋无名氏的作品。

爱日新添春一线,化工先到寒梅。不随桃李傍熙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姑射仙人标格韵,凝墙粉谢香腮。数家清弄笛声衰。愁人不怨听,自向枕边来。

长记秋来多好处,清凉遍满人间。天教收拾孕真贤。何时初度日,明日是中元。 喜与莱公同盛旦,官居鼎鼐相传。未应此地借蕃宣。来年开宴处,人在凤池边。

称觞喜对二阳临。况当弦月上,一醉祝千春。

促坐重燃绛蜡,香泉细泻银瓶。一瓯月露照人明。清真无俗韵,久淡似交清。正味能销酒力,馀甘解助茶清。琼浆一饮觉身轻。蓝桥知不远,归卧对云英。

结夏駸寻逾六日,蓬壶纪瑞生辰。祥烟葱郁蔼门庭。骖鸾双女侍,毓凤二雏新。暂尔勾稽淹大手,声名已彻枫宸。行膺当路荐章荣。璇源添喜庆,椿算祝遐龄。

乐奏箫韶花烛夜,风流玉女才郎。同心结上桂枝香。如鸾如凤友,永效两双双。莫把画堂深处负,笙歌引入兰房。满斟玉斝醉何妨。南山堪作誓,福禄应天长。

良月露浓仙掌润,郁葱佳气充闾。几年重席旧师儒。大椿同未老,灵寿不须扶。江左衣冠登桂籍,蝉联四世谁如。琳宫昨下凤凰书。金闺班趣缀,禁路莫踟蹰。

六月翠蓂飞六荚,流空大火将西。当年名世间生时。似光风霁月,神爽更精奇。三十成名登上第,芙蓉照水真犀。难淹逸步造丹墀。经纶须大手,谈笑入黄扉。

六月炎天收火伞,南薰洗尽烦蒸。尧蓂七荚又争青。问知陈仲举,元是此时生。别驾功名清暇日,题兴尚带屏星。黑头非晚到公卿。且倾浮蚁酒,来听祝龟龄。

陇首云收天色暮,寒光射月初开。崑荆山玉莫疑猜。琳琅疑此地,仙子不红腮。丽质霜裾真性雅,馀香暗送人来。乱将碎玉缀枝排。雪中寻不见,青萼辨奇才。

漏出春光三四朵,冰肌玉骨偏宜。乍开应笑百花迟。将军曾止渴,画角已先知。素艳不容蜂蝶采,清香自有人知。而今虽被霜雪欺。和羹终待手,金鼎自逢时。

鲁观书云方在候,颍川家庆非常。望前四日上椒觞。北堂人未老,南极夜增光。借问遐龄今几许,希年恰喜相当。愿同王母寿延长。蟠桃看屡熟,萱草镇长芳。

律按黄锺馀七日,左扉弧矢呈祥。好看一点上眉黄。台星还又照,相映寿星光。今岁生辰应迥别,趋朝已趣曹装。姓名稳稳造鸳行。来年三四月,衣锦早还乡。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亲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三叶翠蓂开子月,九天降诞文星。满堂佳气蔼祥云。称觞椒有颂,介寿酒浮春。强仕宜为攀折客,须知富贵催人。看看雁塔即联名。一门夸盛事,棠棣对灵椿。

数朵寒梅方破腊,良宵新月初生。晓来闺阁庆生辰。天孙应降诞,德迈孟光贤。喜配伯鸾真得耦,乘龙产凤齐名。称觞岁岁祝长年。瑶池桃未熟,南极婺星明。

天佑炎图生国瑞,蓝田暂屈英僚。始知昴宿降璇宵。中元前五日,七夕後三朝。江教风流临此政,少年潇洒奇标。行看峻擢相熙朝。功名前稷契,寿算等松乔。

香雾菲微笼薄晓,帘栊爱日如春。谪仙游戏到寰瀛。金枝推独秀,宝籍著长生。锦轴疏恩怡寿母,朱轮光映难兄。会看家庆日增荣。雁联鸳序立,彩戏衮衣新。

欣遇月圆先两日,称觞对二阳来。

要问南枝消息早,一阳恰喜方回。望前二日验云台。祥光呈五色,瑞彩上三台。生机一脉何尝息,正看用世真才。调羹手段此胚胎。文明观盛会,直待六阳来。

玉貌香腮天赋与,清姿不假铅华。素芳寻在五陵家。欲知春信息,庾岭一枝斜。别有玲珑潇洒处,月梢淡影笼遮。休教羌笛一声嗟。宫妆犹未似,留取意无涯。

竹里行厨草草,花边系马匆匆。使君移传意何穷。儿童随骑火,猿鹤避歌钟。梅雪自欺舞态,烛花先放春红。酒醒人散夜堂空。殷勤松上月,独照老仙翁。

祖德绵绵盛,家声烨烨传。流光重庆子生贤。想见朝来庭户、起非烟。对客延汤饼,呼童散彩钱。休夸骨瘦与神全。看取犀庭玉角、已朝天。

昨夜新阳回候馆,芳菲正满霜林。此时珍赏重千金。谁知红粉艳,还有岁寒心。风动霞衣香散漫,酒醺丹脸深沈。妖娆偏称美人簪。一枝无处赠,折得自孤吟。

以上宋无名氏作品《临江仙》共24首

【注释】:

喜:

(一)①快乐;高兴。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喜庆的事。《史记·天官书》:“卿云,喜气也。”③爱好;喜爱。《吕氏春秋·疑似》:“褒姒不说,喜之。”④习惯或适合于某种环境条件。苏轼《格物粗谈·树木》:“松喜干,桧喜翼。”⑤容易发生。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五:“夏喜暴雨,冬则积雪,行人由之多致难艰。” (二)xī①游戏;嬉戏。《墨子·号令》:“五日官(阅),各上喜戏、居处不庄、好侵侮人者。”②通“”。酒食。 《诗经·豳风·七月》:“馌(yè)彼南亩,田畯(jùn)至喜。”(馌:给耕作者送饭。田畯:古代劝农的官。)③通“熙”。光明。扬雄《剧秦美新》:“百工伊凝,庶绩咸喜。”

与:

(一)①给予;授予。《论语·雍也》:“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原思:孔子弟子。宰:官名。粟:指俸禄。)②帮助。《战国策·齐策一》:“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③赞许。《论语·述而》:“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④结交;亲附。《荀子·王霸》:“不欺其与。”(其与:指所结交的国家。)⑤盟国;友邦。《荀子·王制》:“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之:其。人:指贤士。)⑥党与;共事人。《后汉书·寇荣传》:“于人少所与,以此见害于权宠。”(权宠:权臣;宠臣。)⑦介词。相当于“跟”。《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⑧连词。1. 相当于“和”。《汉书·贾谊传》:“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2.[与其]表示比较。《论语·八佾》:“与其奢也,宁俭。”⑨对付。《史记·燕召公世家》:“庞煖易与耳。”(二)yú 语气词。1. 用在句尾表示疑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文信侯:指吕不韦。专:专权。)2. 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礼记·中庸》:“舜其大知也与!”(知:智。)以上意义后作“欤”。 (三)yù 参加。《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师:军队。)

莱:

①藜。植物名,嫩叶可食。《诗经·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莱。”《韩非子·难势》:“此味非饴蜜也,必苦莱亭历也。”(亭历:一种野菜。)②杂草;长满杂草的荒地。《韩诗外传》卷一:“环堵之室,茨之以蒿莱。”《孟子·娄离上》:“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③除草。《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④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黄县东南。《左传·襄公六年》:“齐侯灭莱。”⑤休耕的田地。《周礼·地官·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

公:

①公正;公平。《吕氏春秋·去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祈黄羊可谓公矣。”②公共的;公家的。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二圣北狩之痛,盖国家之大耻而天下之公愤也。”③公然;公开地。贾谊《论积贮疏》:“残贼公行,莫之或止。”(残贼:害。)④公家,与“私”相对。《诗经·豳风· 七月》:“献豜于公。”⑤通“功”。功劳。《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玁狁,以奏肤公。”⑥古代五等爵的第一等。《孟子·万章下》:“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又为诸侯的通称。《礼记·丧服大记》:“公之丧,大夫俟练,士卒哭而归。”(练:丧服。)⑦古代朝廷官阶的第一级。《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后泛指朝中职掌权者。李白《行路难》:“汉朝公卿忌贾生。”⑧对男子的敬称。《史记·陈涉世家》:“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当斩。”⑨旧称亲属中的尊长。1.称祖父。《吕氏春秋·异用》:“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荷(hè)杖而问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问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搏杖:扶杖。)2. 称父亲。《战国策·魏策一》:“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3.称丈夫之父。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循:顺从。姥:婆婆。)⑩称雄性的禽兽。《齐民要术·作酱法》:“母蟹脐大,圆,竟服下,公蟹狭而长。”

同:

①会合;聚集。《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yōu)鹿麌(yǔ)麌。”(麀:母鹿。麌麌:兽群聚貌。)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泾渭同流,清浊异能。”②古代诸侯按时朝见天子之礼。《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如:或者。端:玄端;诸侯祭服。章甫:黑色冠名。相:主持赞礼者。)③相同;与“异”相对。《吕氏春秋·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④共;共用;同一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文天祥《正气歌》:“牛骥同一皂。”(皂:通“槽”。牛马槽。)⑤统一;同一。《三国志 · 吴书 ·吴主传》:“同船济水。”《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伦:伦常纲纪。)⑥偕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⑦参与。《武经总要》前集:“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疑。”(任:责任;职位。)⑧和谐;安定。《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谋闭:停止用计谋。外户:从外面关的门。)⑨整齐。《诗经 ·小雅·车攻》:“我马既同。”⑩古代土地面积单位,方百里为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11)古代乐律中的阴律,又称“吕”。《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

盛:

(一)①兴旺;兴盛。《韩非子·解老》:“有死生,有盛衰。”②繁茂;茂盛。《庄子·山木》:“见大木枝叶盛茂。”③多;丰盛。《后汉书·井丹传》:“更致盛馔乃食。”④大;极度。《国语 ·鲁语上》:“使君盛怒,以暴露于弊邑之野。”⑤隆重。《北史·高闾传》:“岂可圣明之辰而阙盛礼。” (二)chéng ①装在祭器中作供品的谷物。《左传·桓公六年》:“粢(zī)盛丰备。”(粢:供祭祀用的谷物。)②把物品装进器皿中。《庄子·逍遥游》:“以盛水浆。”③容器。《礼记·丧大记》:“食粥于盛。”④容纳;包容。《吕氏春秋·君守》:“身以盛心,心以盛智。”

旦:

①天明;早晨。《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天,日。《战国策·赵策四》:“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③特指初一日。《南齐书·礼志上》:“秦人以十月旦为岁首。”[旦旦]1.天天。《孟子·告子上》:“旦旦而伐之。”2. 诚恳貌。《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城旦]秦汉时刑法之一。即判处白天巡边,夜晚筑城。《史记· 秦始皇本纪》:“黥(qíng)为城旦。”(黥:古代面部刺字之刑。)

官:

①官府;官署;办公的地方。《礼记·玉藻》:“在官不俟(sì)屦(jù),在外不俟车。”(俟:等候。屦:以麻葛制成的鞋。)柳宗元《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②政府的;公有的。《汉书·盖宽饶传》:“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③官职;官位。《管子·立政》:“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④官吏。《周易·系辞下》:“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论语·宪问》:“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⑤为官;做官。《晋书 · 王允之传》:“臣子尚少,不乐早官。”又使当官。曹操《论吏士行能令》:“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⑥感觉器官,指耳目口鼻心。《庄子·养生主》:“官知止而神欲行。”

居:

(一)①坐。《论语·阳货》:“居,吾语女。”(语yù:告诉。女rǔ:汝。)《礼记· 曲礼上》:“居不主奥。”(奥:室内西南角。)②居住。《论语·子罕》:“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③住处。《诗经·小雅·雨无正》:“正大夫离居。”《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居,不告而退。”④停;留。《新书·大政下》:“待士而以敬,则士必居矣。”柳宗元《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不居,乃记之而去。”⑤处于。《周易·乾》:“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辎zī车:有帷的车。)⑥闲居;闲处。《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⑦当;任。戚继光《将官到任宝鉴》:“居官不难,听言为难。”⑧占;占据。《中说·天地》:“封域之制无广地,不居良田。”(封域:指墓地。)《礼记·王制》:“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⑨收藏;积蓄。《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蔡。”(蔡:乌龟壳。)《史记·吕不韦列传》:“此奇货可居。”⑩过了。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之前,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史记·李将军列传》:“居久之,孝景崩。”(孝景:汉景帝。崩:帝王死亡。)(二)jī语气词。相当于“乎”。《诗经·邶风· 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诸:语气词。)

鼎:

①古代煮或盛食之器。一般为圆腹三足两耳,有的为方形四足,大小不一。《庄子·徐无鬼》:“吾能冬爨(cuàn)鼎而夏造冰矣。”②(鼎有三足)比喻三方分立。《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近者汉之衰末,三家鼎立。”③上古以鼎为传国之宝,陈列于宗庙,后世遂以鼎象征国家政权和王位。《宋书·武帝纪中》:“鼎祚(zuò)再隆。”④比喻三公及卿相等最高官爵,像三足托鼎,肩负国家重任。《后汉书·谢夷吾传》:“宜当拔擢,使登鼎司。”(拔擢:选拔。司:官府。)⑤盛大;显贵。左思《吴都赋》:“其居则高门鼎贵。”⑥副词。正;正在。《汉书· 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

鼐:

大鼎。《诗经·周颂·丝衣》:“鼐鼎及鼒(zī)。”(鼒:小鼎。)参“鼎”。

相:

(一)①互相;相互。《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②递相;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吕氏春秋·疑似》:“为高葆祷于璐,置鼓其上,远近相闻。”③质地;实质。刘峻《辩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于当年,韫(yùn)奇才而莫用。”(髦:俊杰。韫:藏。)[相对]相向。元稹《与李十二夜饮》:“寒夜灯前赖酒壶,与君相对兴(xìng)犹孤。”(二)xiàng ①察看;仔细看。《诗经·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②占视。迷信者看外形而断定人与事的吉凶祸福。《荀子·非相》:“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③相貌;形貌。《荀子·非相》:“形相虽善而心术恶。”④辅佐;扶助。《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⑤官名。1. 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史记·魏世家》:“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贤相。”2.汉代另指诸侯国的实际执政者,地位相当于郡太守。《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又使为相。《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仁宗至和二年》:“帝新相文彦博、富弼,意甚自得。”⑥司仪赞礼者。《淮南子·主术》:“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导。”(行人:古时的外交官。)⑦选择。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自古相女配夫,新状元花生满路。”

传:

(一)①传递。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②传授。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③流传;传播。桓宽《盐铁论·非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之十:“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卷:指书写用的纸、帛。)④表达。江总《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诗》:“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丝:指琴。)⑤临摹。杜荀鹤《八骏图》:“丹雘(huò)传真未得真,那知筋骨与精神。”(丹雘:红色颜料。真:原貌。)[传道]1.转述;传说。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三:“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2.传授儒家圣贤之道。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后也指宗教宣传教义。[传灯]1.佛家指宣传佛法。佛法犹如明灯,可以消除迷惑,故称。崔颢《赠怀一上人》:“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2.指佛像前或人将死时置于脚后的长明灯。杜甫《望牛头寺》:“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传衣]传授师法;继承师业。李商隐《谢书》:“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二)zhuàn ①驿站的房舍,供过往旅客及车马中途休息的地方。《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又泛指客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舍相如广成传。”(舍:使居住。广成:传舍名。)②驿站所备的车马。《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③出入关卡的凭证。《汉书·宣帝纪》:“民以车船载谷入关者,得毋用传。”(毋:勿。)又泛指官府的凭证。《后汉书·陈蕃传》:“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投:弃掷。)④解说经义的文字。⑤传记。如《二十五史》均有人物列传。刘知几《史通·列传》:“传之为体,大抵相同,而述者多方,有时而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喜与莱公同盛旦,官居鼎鼐相传。” 的相关文章

又偷滴。2年前 (2022-11-10)
化作相思一片愁。2年前 (2022-11-10)
海棠风、蓦地寒峭。2年前 (2022-11-10)
才百馀年又梦华。2年前 (2022-11-10)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2年前 (2022-11-10)
尘缘误。2年前 (2022-11-10)
欢极。2年前 (2022-11-10)
倦鬓理还休。2年前 (2022-11-10)
休说。2年前 (2022-11-10)
清彻。2年前 (2022-11-10)
幽涧泉,鸣深林。2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2年前 (2022-11-10)
去程浩渺空阔。2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