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古代诗文名篇 > 散文·徐弘祖文《游黄山后记》

散文·徐弘祖文《游黄山后记》

散文·徐弘祖文《游黄山后记》

戊午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邨。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岗,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 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澄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初五日 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幽然。别澄源下山,至前岐路侧,向莲花峰而趋。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既陟而磴绝,疑而复下。隔峰一僧高呼曰:“此正莲花道也!”乃从石坡侧度石隙,径小而峻,峰顶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从其中迭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下上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一里,得茅庐,倚石罅中,方徘徊欲升,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久之,返茅庵。凌虚出粥相饷,啜一盂。乃下至岐路侧,过大悲顶,上天门。三里,至炼丹台,循台嘴而下。观玉屏风、三海门诸峰,悉从深坞中壁立起。其丹台一冈中垂,颇无奇峻,惟瞰翠微之背,坞中峰峦错耸,上下周映,非此不尽瞻眺之奇耳。还过平天矼,下后海,入智空庵,别焉。三里,下狮子林,趋石笋矼,至向年所登尖峰上,倚松而坐,瞰坞中峰石回攒,藻缋满眼,始觉匡庐、石门,或具一体,或缺一面,不若此之闳博富丽也。久之,上接引崖,下眺坞中,阴阴觉有异。复至冈上尖峰侧,践流石,援棘草,随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峰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日暮,返狮子林。

初六日 别霞光,从山坑向丞相原。下七里,至白沙岭,霞光复至,因余欲观牌楼石,恐白沙庵无指者,追来为导。遂同上岭,指岭右隔坡,有石丛立,下分上并,即牌楼石也。余欲逾坑溯涧,直造其下,僧谓:“棘迷路绝,必不能行,若从坑直下丞相原,不必复上此岭,若欲从仙灯而往,不若即由此岭东向。”余从之,循岭脊行。岭横亘天都、莲花之北,狭甚,旁不容足,南北皆崇峰夹映。岭尽北下,仰瞻右峰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二僧也。下至坑中,逾涧以上。共四里,登仙灯洞。洞南向,正对天都之阴,僧架阁连板于外,而内犹穹然,天趣未尽刊也。复南下三里,过丞相原,山间一夹地耳。其庵颇整,四顾无奇,竟不入。复南向循山腰行五里,渐下,涧中泉声沸然,从石间九级下泻,每级一下,有潭渊碧,所谓九龙潭也。黄山无悬流飞瀑,惟此耳。又下五里,过苦竹滩,转循太平县路,向东北行。

(据乾隆刻本《徐霞客游记》,下同)



徐弘祖字振之,号霞客,生于明万历十四年丁丑十一月二十七日,据周宁霞按《二千年中西历对照表》查核,生年应为1587年1月4日。一般均认为是1586年。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无意仕途,爱漫游。从二十一岁(1607)泛舟太湖起,至五十四岁(1640)重病返家止,有三十多年漫游各地,问名山访奇水探险洞,“苦游不住铁鞋穿,踏倒昆仑又向前”(唐泰《天游曲》),考察祖国山河的奇伟奥秘,足迹遍及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十六个省。因其酷爱旅行,不辞辛苦,经常餐霞宿露,朋友送别号霞客。在旅行途中,徐霞客坚持以日记形式记录所见所闻。他逝世以后,友人和后人把这些日记整理、补缺、校订,直至1776年《徐霞客游记》正式出版。

《徐霞客游记》约六十万字,是一部宏伟博大的地理学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地系统地探索、记载岩溶地貌的巨制,“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同时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游记著作,“游记之多,遂莫过于斯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徐弘祖的游历考察一般以徐母逝世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游黄山后记》写于1618年,是前期的日记。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秦代称黟(yī依)山,传说黄帝曾游于此,故唐代改称黄山。黄山风景区分为前海、天海、西海、东海、后海五大风景区,有大大小小山峰七十二座,其中名峰三十六座,天都峰、莲花峰为最高的山峰,高峻且景佳。徐霞客1616年曾游过黄山,两年以后(1618)再游,考察了前海、天海以及后海、东海的一部分景观,以天都峰、莲花峰为主要对象。《游黄山后记》就是这次考察的日记,是历代久传不衰的著名游记。

《游黄山后记》记叙了徐霞客的黄山三日游。游记从戊午九月初三日起笔,这一日只写路途经历,未及黄山,不在游黄山的记叙重点之列。“即旧向黄山路也”一句,点题面“后”字,说明并非初游。汤口在黄山脚下,是登黄山必经之处。故从“至汤口”始开始了徐霞客的黄山三日游。

第一日游——九月初四。从汤口起程,上黄泥岗,初见黄山景色:“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用“向时”领起诸句,表现登高前后的不同感受。此前,峰在云中;此时,峰落眼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转入石门,经过天都峰的山腰,就看到天都、莲花二峰挺拔秀丽地耸立在半空中,初点黄山主要景观之一天都峰。沿着宛转于石缝中间的小路继续攀登,到了新的高点,鸟瞰山下,一派美景收入视野:陡峭的山谷,阴暗幽深;山间的枫树、松树交错相生,是一幅灿烂绚丽的锦绣图画。接下去写登文殊院。一路上奇景异色强烈地吸引着作者,不知不觉地登上峰顶,文殊院出现在眼前。从文殊院观览天都、莲花二峰,景色秀美清新,简直可以用手兜揽过来玩赏。接着写徐霞客不顾庵僧“只宜近盼天都”的劝阻,决意游览天都,历险数次,终于登上了天都峰顶。这里只有一座石顶,像墙壁一般兀地突起有数十丈之高,澄源找到一个石坡,徐霞客攀登上去,举目环视,“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着一“抗”字,极言天都峰之高,只有莲花峰可以与它比试高低,与前文二峰独“秀出天半”照应。接着,重点写天都峰的景色。先写雾景,呈现出种种状态: 浓雾半作半止时,“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远远眺望“莲花诸峰,多在雾中”;天都峰顶的雾极为有趣,“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以“徙”、“出”二字写雾忽兴忽止、飘忽不定的状况,与作者“至”、“越”的行动相对出现,更见诗味。

写了雾景,再写松柏,“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曲挺”,绘松柏的形状;“纵横”,写众多松柏交错生长的情状。这些松柏长得虽说有胳膀那么粗大,却一律贴着石头生长,像苔藓植物一般。

写毕怪松,复写雾气。这次描绘的是风中之雾,去来无定,因此“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用“碧峤”、“银海”来状写诸峰雾气出没时的胜景,具体、形象、生动。“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笔峰一转写眺望到的山下景象。“晶晶”,用来描摹阳光明丽的气象,与上文雾中山色对比,两种景致各具奇态,和上面的写雾、写松柏,都是极言天都峰之高。最后写下山并宿于文殊院作结。

初四日游,由汤池上黄泥岗,入石门,登文殊院,游天都,止文殊院,重点写天都胜景。

第二日游——九月初五日。这天一早徐霞客从天都峰山脚出发,很快便走上登莲花峰的山路。“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既陟而磴绝,疑而复下”。这里用“凡再降升”(两次上登又下行)、“百步云梯”和“既陟而磴绝”,极写山中西行之艰难曲折。正在石阶断绝、再觅道路的时候,一位和尚指点了一条道,徐霞客循着那路走去,“乃从石坡侧度石隙,径小而峻”,道路又窄又陡,登至峰顶,“皆巨石悬峙,中空如室,从其中迭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上下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迭级直上”,描述向上登攀的情况。“奇诡”,奇异多变,用来形容阶穷洞转之后的道路的状况,好像是在楼阁中上上下下。僧人凌虚与霞客作伴,互相搀扶着臂膀,登上莲花峰顶,果然别见洞天,“其巅廓然”,由峰顶四下瞭望,全是碧蓝的天空,觉得天都峰也矮了一截。因为莲花峰住居黄山的中心地带,又高出其他山峰,所以从这里观览黄山山景,“令人狂叫欲舞”:“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既有雄伟之姿,又有艳丽之美。特别是朝阳、霁色中的山色,更令人心旷神怡,太阳初出或雨后放晴,娇艳的光辉一层一层地放射着光芒。游览莲花峰后,徐霞客在凌虚的茅棚用过粥饭便下山,经过大悲顶峰、天门峰、炼丹台,观玉屏、三海门诸峰等景点,览尽一路奇丽风光,而后将其与庐山和石门山两大风景名胜相比较,结论是: 庐山、石门总有不足之处,都不如黄山博大多姿、美丽。最后以日暮返回狮子林收束。

第三日游——九月初六日,这是在游览天都、莲花峰之后,继续观赏沿途景致,诸如牌楼石、罗汉石、丞相原、九龙潭等,着墨不多,与前者相较,主次分明。

《游黄山后记》写作上有三个特点。

(1)突出主体景观,绘出各自特色。人称黄山有四绝: 怪石、云海、奇松、温泉。徐霞客描绘天都、莲花,正是从这些绝处落墨。写天都峰,突出写云与松柏。天都峰上云雾缭绕,松柏横生。这里的松柏与众不同,确为奇松怪柏,有的弯曲,有的挺直,纵横交错,这里的云雾,把人们带入飘飘忽忽、云腾雾罩的神话般境界。《游黄山后记》中对黄山云海的描摹,落笔不凡,而且是几副笔墨同时勾抹。第一笔勾勒动态的雾景,“浓雾半作半止”,作时,对面的人和物视而不见;止时未施笔墨,给读者空出一片联想的天地。第二笔涂抹出来的是眺望莲花诸峰时的情景,林立的山峰多在山雾朦胧中。第三笔更见其妙,也是动中写雾,却另换笔墨,以游者感觉状雾,“予至其前,则雾从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写得情趣横生,雾像顽皮的孩子和游人嬉戏,左躲右闪,前藏后隐,游人本在雾中,却似乎难与雾同驻,读着这般描写,不禁叫人神往,真的想登天都,看看那飘逸神秘的雾景。第四笔勾画雾气中的黄山胜景,也是写其动态美,但笔法又是一变,在雾气去来无定的特定环境中状写雾景: 雾去时,群峰显露,满眼峰峦,满眼松柏,一派青翠苍郁的景象;雾来时,千峰万岩为雾气吞没,眼前剩下一片茫茫的云海。碧峤一银海,银海一碧峤,变幻莫测,参差有致。第五笔忙中偷闲,不描云海,且绘山下景色,那里与山中全然不同,一派日光晶晶的明朗艳丽的景象,以此衬托山中雾景,妙笔生花,因有“日光晶晶”的“区宇”,与时为碧峤、时为银海的黄山云海交相辉映,使景色绚丽多姿,同时有碧峤的浓绿,银海的洁白,绿、白、红三色涂抹得黄山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描绘天都风光,笔墨用于写奇松,状云海,而写莲花峰的景色却几乎是专写山石了。登上了巅,顶上的一块大石头“悬隔二丈”,无法通过,僧人凌虚取来梯子方才度过,展现在眼前的却是开阔、空旷的山巅,在乱石穿空的黄山里它显得多么奇特。登上莲花峰顶,眺望黄山诸峰,方知莲花峰是黄山中最高的山峰,“天都亦俯首”,莲花峰“独出诸峰上”,实为黄山第一峰。徐霞客的结论,修正了历来把天都峰作为黄山最高峰的说法。令人惊异的是今人通过科学勘测证实了徐霞客的考察结果,实在难能可贵。在黄山的制高点上观览黄山胜景,自然大饱眼福,作者以“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几笔,大勾大抹,绘出一幅诱人的图画。“岩壁环耸”,寥寥四字,活画出莲花峰周围的山势,峰多而险峻;然后以一“遇”字领起,虚写一笔,状写朝阳、霁色之时的景观,也是只出四字“鲜映层发”。“鲜映”写出红彤彤的阳光照耀下的浓艳的山色,已是炫目耀眼,更著“层发”二字,使“鲜映”的景色飞动起来,那艳美的光彩,层层铺展,流光溢彩,令人赏心悦目。

(2) 以天都、莲花为重点,铺写游迹所至的种种景色,构成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黄山景观。

《游黄山后记》描绘天都峰、莲花峰别费匠心。但作者并未停留于此,而是以它们为中心,把笔触进一步伸向黄山的诸多景观。《游黄山后记》把黄山五大风景区的代表性景物几乎都涉及了,贯穿诸景的线索,便是作者的游迹。循着作者的游踪所至,一边描绘黄山其他景点,一边记叙旅程的奇险。这样与着重描绘的天都峰、莲花峰相映衬,点面结合,相得益彰,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整体感受,获得了全方位的审美效果。

(3) 以绘景为主,渗入写人、抒情,把景与人和情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增大了容量,加强了感染力。《游黄山后记》在绘景过程中写了三位僧人,澄源、凌虚和霞光,而且分布很均匀,三日游中,每一日出现一位。他们的言谈和主动当向导,以粥待客等助人为乐的精神,给景物描写增添了生机,为游记增添了情趣。同时,作者在状写景物的过程中顺适文势,施以抒情笔墨,增加了感情色彩。如在“几达天都侧”,看到黄山如画时,写了一段抒情意味很浓厚的话:“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江山的热爱之情。此后又补一笔“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使热爱之情愈加浓烈。文中还常常在叙写中嵌入一两笔抒情、议论,使得景中有情,情景并生,饱蘸感情。

这篇游记,以游迹为线索,把黄山种种景点编织起来,构成一幅以天都、莲花为主体的黄山诸胜雄伟壮丽的长轴画。“山川条理,胪列目前”(《徐霞客游记·潘耒序》),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江山的热爱与赞美,表现出作者百折不回地探奇寻胜的勇敢而坚毅的精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散文·徐弘祖文《游黄山后记》” 的相关文章

杜牧诗《山行》6个月前 (10-16)
韩愈诗《山石》6个月前 (10-16)
辞赋·九歌《山鬼》6个月前 (10-16)
辞赋·九章《涉江》6个月前 (10-16)
辞赋·九歌《湘君》6个月前 (10-16)
庄子《养生主节录》6个月前 (10-17)
白居易词《忆江南》6个月前 (10-17)
陶渊明诗《咏荆轲》6个月前 (10-17)
庾信赋《小园赋》6个月前 (10-17)
张籍诗《野老歌》6个月前 (10-17)
高适诗《营州歌》6个月前 (10-17)
杨衒之文《永宁寺》6个月前 (10-17)
皮日休诗《橡媪叹》6个月前 (10-17)
韩愈文《杂说》6个月前 (10-17)
郭璞诗《游仙诗》6个月前 (10-17)
李煜词《虞美人》6个月前 (10-17)
刘桢诗《赠徐幹》6个月前 (10-17)
李白诗《长干行》6个月前 (10-17)
韩愈文《原道》6个月前 (10-17)
李白诗《远别离》6个月前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