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诗词文章 > 韦柳

韦柳

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 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 也。(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唐称韦、柳有晋宋高风,而柳实学陶者。(包恢《敝 帚稿略》卷二 《答傅当可论诗》)

柳柳州诗精绝工致,古体尤高。世言韦、柳,韦诗淡而 缓,柳诗峭而劲。此五律诗比老杜则尤工矣。杜诗哀而壮烈, 柳诗哀而酸楚,亦同而异也。(方回 《瀛奎律髓》卷四)

韦、柳冲淡萧散,皆得陶之旨趣。(倪瓒《倪云林先 生诗集》 附录 《谢仲野诗序》)

陶诗质厚近古,愈读而愈见其妙。韦应物稍失之平易,柳 子厚则过于精刻,世称陶韦,又称韦柳,特概言之。唯谓学陶 者,须自韦、柳而入,乃为正耳。(李东阳 《怀麓堂诗 话》)

(唐人) 笔下往往出于自然,无雕琢之病,如韦、柳又其 首称也。世传应物所至,焚香扫地; 而子厚虽在迁谪中,能穷 山水之乐。其高趣如此,诗其有不妙者乎? (吴宽 《匏翁 家藏集》卷四四 《完庵诗集序》)

韦左司平淡和雅,为元和之冠。至于《拟古》,如“无事此 离别,不如今生死”语,使枚、李诸公见之,不作呕耶? 此不 敢与文通同日,宋人乃欲令之配陶凌谢,岂知诗者?柳州刻削 虽工,去之稍远; 近体卑凡,尤不足道。(王世贞 《艺苑 卮言》卷四)

韦、柳之佳处在摅写委尽,绝不矜作一语。(陆时雍 《唐诗镜》)

子厚古诗,冲淡峭峻,在唐齐名苏州,苏长公至品诸韦 上。然韦诗萧散自然,去柴桑格致不远; 子厚虽骨力稍劲,其 不及韦政坐此故,由子瞻勘捉未破耳。(胡应麟《少室山 房类稿》卷一○八《跋吴履书柳诗》)

韦左司大是六朝余韵,宋人目为流丽者得之。仪曹清峭有 余,闲婉全乏,自是唐人古体,大苏谓胜韦,非也。(胡 应麟 《诗薮》 内编卷二)

唐韦述、柳芳,亦号“韦柳”。(同上书外编卷四)

唐人五言古气象宏远,帷韦应物、柳子厚。其源出于渊 明,以萧散冲淡为主,然要其归,乃唐体之小偏,亦犹孔门视 伯夷也。(许学夷 《诗源辩体》卷二三)

韦、柳五言古,犹摩诘五言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 外。学者必欲于音响、色相求之,则见其短篇仄韵为工,而于 长篇平韵如饮水嚼蜡矣。(同上)

韦、柳五言古虽以萧散冲淡为主,然旧史称子厚诗精裁密 致,宋景濂谓柳斟酌于陶、谢之中,斯并得其实,故其长篇古 律用韵险绝,七言古锻炼深刻。应物之诗较子厚虽精密弗如, 然其句亦自有法,故其五言古短篇仄韵最工,七言古既多矫 逸,而劲峭独出。乃知二公是由工入微,非若渊明平淡出于自 然也。(同上)

韦、柳虽由工入微,然应物入微而不见其工,子厚虽入 微,而经纬绵密,其功自见。故由唐人而论,是柳胜韦; 由渊 明而论,是韦胜柳。(同上)

宋人又多以韦、柳并称,余细观其诗,亦甚相悬。韦无造 作之烦,柳极锻炼之力。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排遣之意。 诗为心声,自不可强。(贺裳 《载酒园诗话》又编)

东坡谓柳柳州诗在陶彭泽下,韦苏州上,此言误矣。余更 其语曰: 韦诗在陶彭泽下,柳柳州上。余昔在扬州,作《论诗 绝句》,有云:“风怀澄淡推韦柳,佳句多从五字求。解识无声 弦指妙,柳州那得并苏州?”又尝谓陶如佛语,韦如菩萨语,王 右丞如祖师语也。(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一)

中唐韦苏州、柳柳州,一则雅淡幽静,一则恬适安闲。 汉、魏、六朝诸人而后,能嗣响古诗正音者,韦、柳也,非仅 贞元、元和间推独步矣。(田雯 《古欢堂杂著》)

“发秾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韦、柳诗之定评也。苏 州殁后,识之者仅一乐天。柳州文掩其诗,得东坡而始显。当 时虽荣,没则已焉; 文章之道,乃反乎是。(管世铭 《读 雪山房唐诗序例》)

人以王、孟、韦、柳连而称之者,以其诗皆不事雕绘也, 然其间位置自别,风趣不同。韦苏州气味不在建安下,不应以 其有田园诗便列一格。柳州诗精炼孤诣,类其为文。韦特自 然,柳多作意,在读者得之。(阙名 《静居绪言》)

韦、柳诗皆本色文字,大璞不琢,人知其美而往往易视, 殊不知难于藻饰者多矣。故历观自来名为学韦、柳者,率多浮 薄疏庸之笔。(同上)

论诗各有意见。东坡云: 韦不如柳; 渔洋云: 柳不如韦。 今读“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 迹”,觉此等妙句,在陶集中亦不多得,迥非柳州所能及。 (潘清 《挹翠楼诗话》 卷三)

韦自在处过于柳,然亦病弱; 柳则体健,以能文故也。 (姚范 《援鹑堂笔记》卷四四 《文史谈艺》)

陶、谢并称,韦、柳并称。苏州出于渊明,柳州出于康 乐,殆各得其性之所近。(刘熙载《艺概·诗概》)

韦云“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是道人语; 柳云“回风 一萧瑟,林影久参差”,是骚人语。(同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钱郎刘李

下一篇:五窦

“韦柳” 的相关文章

写渌水的诗词校考2年前 (2022-11-07)
诗人之间的名句摘抄2年前 (2022-11-07)
般若化意境与诗词创作2年前 (2022-11-07)
古诗中的乡村2年前 (2022-11-07)
月出惊山鸟2年前 (2022-11-07)
归来掩柴门2年前 (2022-11-07)
春风不改旧时波2年前 (2022-11-07)
唐代酒诗有哪些?2年前 (2022-11-07)
唐朝茶诗有哪些?2年前 (2022-11-07)
那山, 那水, 那人2年前 (2022-11-07)
原来古人也玩八卦2年前 (2022-11-07)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2年前 (2022-11-07)
春风桃李花开日2年前 (2022-11-07)
李白《静夜思》教学2年前 (2022-11-07)
谈古诗中的衬托2年前 (2022-11-07)
把酒临风岳阳楼2年前 (2022-11-07)
王杨卢骆当时体2年前 (2022-11-07)
唐代诗歌中的韩孟诗派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古风?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柏梁体?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杂体诗?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六言诗?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词余?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平仄?2年前 (2022-11-07)
如何辨平仄?2年前 (2022-11-07)
如何平仄相配?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三平尾”?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三仄尾”?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八病”?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平仄两用字?2年前 (2022-11-07)
六言绝句有哪些特征?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特拗?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四平头”?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和诗?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工对”?2年前 (2022-11-07)
唐代盛世气象的实证2年前 (2022-11-07)
诗歌评点中的审美范畴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流水对”?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假借对”?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交错对”?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扇对”?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句中对”?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合掌”?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词的领字格?2年前 (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