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故大全 > 文化典故 > 喝酒要喝“女儿酒”

喝酒要喝“女儿酒”

        在江浙一带农村流传一句俗谚:“嫁人要嫁真心郎,喝酒要喝女儿红”。所谓的“女儿红”又称“女儿酒”。这种酒是父母在女儿出生后,将自己家里酿造的或者是从市面上买来的上等好酒用坛子装起来,埋入地下,待女儿长大成人出嫁时,再将其取出,于嫁女的酒宴上供客人饮用。由于这种酒在地下少则要埋上十七八年,多则二十几年,所以成为真正的陈年老酒。这种酒,颜色清亮,味道香醇,口感柔绵,回味悠长。在婚宴上饮用“女儿红”,不但意义深长,而且因酒味纯美,宾客喝得高兴,所以婚宴的喜庆气氛更为浓烈。因此,不管谁家嫁女,一定要用真正的“女儿红”招待宾客,否则被视为不吉利,这种人家的女儿嫁到男家后是要受歧视的。
        提起这种“女儿酒”,还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呢!
        相传宋朝时,在钱塘江边有一个官渡埠,官渡埠有一位姓古名源清的青年,为人心地善良,忠厚朴实,在当地是一个人见人夸的好青年。古源清粗识文字,家有薄产,除了经营几亩田地外,还在渡口办了一个小酒店。父亲在世时,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后来父亲去世了,女方父母便企图赖婚,想将女儿改许一家富家子弟,只是由于女儿坚决反对,才未能如愿。但是,他们又借故将婚期一拖再拖。
        古源清知道是岳父母嫌贫爱富,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经营好自己的田产和店铺,力争尽快发家致富。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由于古源清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因此,不但家未发起来,反而日趋败落。但是,古源清却不急不躁,一仍旧律。
        有一次,他到渡口搭船过江,看见很多人围着一个衣衫褛褴的乞丐,正在议论纷纷,忙跑了过去,一看乞丐已经饿昏倒地,忙将他扶回自己的酒店,用饭菜招待。乞丐吃饱了,喝足了,千恩万谢,便准备离去。古源清见他年纪与自己相仿,便劝说道:“这位大哥,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找一件正当事情做一做呢?讨米要饭虽然轻松,但毕竟不是正当职业,而且也不是长久之计呀!”
        乞丐听了他的话,没有吭声,只是一味流泪。古源清知道他必有隐情,不由仔细打量起这个乞丐来。见他虽然全身脏兮兮的,但是皮肤却白皙细嫩,而且举止文雅,彬彬有礼。他心想,这个乞丐绝非一般的好吃懒做之辈,一定是遭到意外的不幸才落到这一步。于是,他对乞丐说:“你这样四处乞讨,何日才是尽头?这样吧,如果你不嫌弃,就留在鄙店,帮我打点生意,虽说工钱不多,但总比沿街乞讨强多了吧!”
        乞丐一听,忙双膝跪地谢恩。
        古源清找来一套干净衣服,让他洗了个澡换上。乞丐洗过澡,换上干净衣服,焕然一新,与刚才的他判若两人。
        古源清问他:“你自己说吧,在鄙店你干什么活比较合适?”
        乞丐说:“小人别无所长,但粗识文字,记个账、抄抄写写的还勉强凑合。”
        古源清一听,心下高兴。他说:“那太好了,小店正缺少一位管账先生,那就委曲你了……啊,不知先生该怎么称呼?”
        乞丐说:“小人姓陶,名范……”
        古源清不由一怔,什么?陶范,谐音不是“逃犯”么?这个名字多不吉利呀!但是,他转念一想,意识到乞丐是借报姓名之机,向他暗示自己是个逃犯。那么,他到底是一名什么样性质的逃犯呢?他不好进一步追问。他心想,人家初来乍到,就能向自己透露是“逃犯”,这已经很不错了,何必再去打破砂锅问到底?何况“逃犯”又怎么啦?逃犯里,受冤枉的有的是,从这个人的文质彬彬的模样看,谁能肯定他不是受冤枉的?他决定留下陶范。
        陶范为人聪明机灵,除管账外,还主动帮古源清操持整个酒店的生意,从进货到定价,他都要过问,还经常帮古源清出主意想办法,而且账目清楚,一丝不苟。在他的帮助下,酒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赢利越来越大。古源清十分高兴。他认为陶范是个人才,为了不耽误陶范的前程,他决定拿出一笔钱,让陶范自己也在官渡镇再开一家店铺。但是,陶范坚决不同意,不然,他就离开官渡埠。古源清无奈,只好作罢。
        由于有了陶范的帮助,古源清的酒店越办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的岳父岳母见此也改变了对古源清的看法,就让他同自己的女儿成亲了。
        古源清自己成了家,见陶范的年纪并不比自己小多少,便决定也为他找个媳妇。他知道陶范为人很讲义气,不愿平白无故的受人恩惠,如果自己提出要为他成个家,必然又会遭到拒绝。于是,他便想先跟他结拜为兄弟,然后以兄长的名义为他成家,便名正言顺,他想拒绝也拒绝不了啦。一天,他将陶范请到家里来,对他说:“陶先生,我有个请求不知当提不当提?”
        陶范说:“古老板于我有救命之恩,如何说这种话?有什么事你吩咐就是。”
        古源清说:“在官渡埠,姓古的就我一家。而我又上无兄,下无弟。陶先生来到小店后,勤勤恳恳,帮我振兴家业立下了大功。为此,我有意与你结为异姓兄弟,不知可否?”
        陶范一听,十分高兴,说道:“我早有此意,只是觉得自己般配不上罢了。”
        于是,他们当即焚香,对天发誓,愿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结拜为异性兄弟不久,古源清便将想为陶范成家的想法告诉他。陶范虽有犹豫,但最终还是同意了。
        于是,古源清便托媒人四处物色,终于挑选了一名长相好、知书识礼的姓黄的大家闺秀,征得陶范同意后,便为他们办理了婚事。
        不久,古源清和陶范的妻子相继怀孕了。
        他们都很高兴,当即为未来的子女指腹为婚。如果双方子女为一男一女,便结为夫妻,如果都是男孩,则结为兄弟,如果均为女孩,则结为姐妹。
        就在此时,皇帝老儿驾崩了,但是,由于皇帝老儿无后,朝廷就发下诏书,寻访当年因受奸臣诬陷,被定为“谋逆罪”而逃匿的皇帝的一位侄儿回京城继承皇位。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主,现在老皇帝死了,继承皇位的人下落不明,整个朝廷焦急之状可想而知了。朝廷除了四处张贴诏书文告外,还派出众多大臣四处寻访。当然,文告也贴到了官渡埠。
        这天晚上,陶范忽然对古源清跪地一拜,说道:“哥哥,请赎小弟瞒骗兄长之罪……”
        古源清一惊,忙扶起陶范,说:“贤弟快快起来,有话直说无妨……”
        陶范说:“小弟不是姓陶,而是姓赵。现在朝廷诏书寻访的人正是愚弟……”
        古源清大吃一惊,当即伏地便拜:“只怪小民有眼无珠,不知……”
        “陶范”一边扶起他一边制止他说下去:“兄长不要如此。不管我将来能不能当皇上,你永远是我的哥哥,真的,比亲哥哥还亲。你要是讲这套俗礼,便是辱骂愚弟了。”
        翌日,“陶范”便离开了官渡埠。由于妻子即将临产,加之还不知京城真实情况到底如何,所以他只好只身入京,而将妻子托付给古源清。
        “陶范”回京后,果真登上了皇位。由于百废待兴,许多政务需要处理,所以来不及派人迎接妻子入京,只是将她册封为皇后,诏告天下。不久,黄皇后临产,生了个男孩。黄皇后临产不几天,古源清的妻子也临盆了,生的是个姑娘。消息传到京城,当今皇上龙颜大喜,派大臣押送御酒千斤,送到官渡埠,同时赐给古源清黄金万两。并颁下圣旨,要古源清做好准备,他处理好朝政后,便要御驾南巡,为皇儿和古源清的女儿亲自举行定婚礼。所赐御酒,就是供定婚礼时使用。
        可是,过了很久,皇上仍没有亲驾南巡,因为他登基不久,外族入侵,无暇他顾。又过了一段时间,由于皇后要入主东宫,皇帝只好派大臣将皇后和皇子接进京城。同时诏告古源清,等打退外族入侵后,他一定要同皇后和皇儿来官渡埠同兄嫂欢聚。古源清夫妇左等右等,一直不见皇上和皇后前来,对那一千斤御酒自然不敢动用。为了使酒不变质,古源清便令家人将全部酒埋入地下。
        皇子随皇后进京不久,即被立为太子。
        后来,由于战乱频繁,尽管古源清夫妇望眼欲穿,但是,皇帝和皇后一直无暇南巡。
        一晃十八年过去了,按照老规矩,太子满了十八岁,就要选妃了。虽然皇上曾与自己有指腹为婚之约,但如今人家是一国之主,他的儿子又是法定的储君,会不会遵守当年之约呢?正当古源清疑惑之际,州官奉旨来到官渡埠,说是要在官渡埠为皇上修建行宫,因为皇上很快要到官渡埠为太子选妃。古源清夫妻一听,心下始安。
        皇帝行宫竣工不久,皇帝、皇后和太子果然来到官渡埠。
        皇帝在行宫召见了古源清夫妇。他们一到行宫,皇帝便诏谕免去跪拜之礼。皇帝见到他们,便告之自己此次来官渡埠,就是为了给太子成亲。并传令太子妃进宫见驾。
        皇帝和皇后一见太子妃貌若天仙,十分高兴,并令她同太子见面。本来,太子来前还十分担心,怕未来的太子妃长相不佳,现在看到姑娘美艳非常,自然也十分高兴。
        成亲的时候,自然要大办宴席。皇帝担心本地酒味道不佳,正要派人进京调用御酒,古源清便告诉他,当年御赐的千斤御酒尚未动用,无须再调动御酒。
        皇帝听说当年的御酒未曾动用,十分高兴,便令即日举行婚礼。
        古源清立即令家人挖出埋藏在地下整整十八年的御酒,送进行宫。
        在宴席上,当行酒吏打开酒坛时,没有料到,刹时之间,整个行宫清香四溢,一股浓郁诱人的酒香,扑鼻而来,顿使参加婚礼的文武大臣和宾客馋涎欲滴,纷纷惊呼:“好酒!真是天下少有的好酒!”
        皇帝闻到酒香,也惊诧不已,忙问古源清道:“皇兄,这真的是朕在十八年前所赐的御酒吗?”
        古源清答道:“正是皇上当年所赐御酒。”
        皇帝忙令斟酒,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只觉甘甜爽口,芳香扑鼻,酒味醇厚,清冽绵软,回味悠长。他作为一国之君,喝过的美酒不计其数,但却从未喝过如此好酒。因此,他连饮几口,抹了抹胡须,连连赞道:“好酒好酒!天下少见的好酒!”说罢,令文武大臣开宴,尽情畅饮。“今天是太子成婚的喜庆之期,各位爱卿尽管开怀畅饮,不必拘泥俗礼,一定要吃好喝好!”
        众大臣纷纷举杯,整个宴席上,立即响起了一片惊叹之声:“好酒!天下少见的好酒!”
        众大臣纷纷问皇上:“万岁,这种美酒叫什么名字呀?”
        皇上一时回答不出,又问古源清:“皇兄,这真的是我送来的那一千斤御酒吗?”
        古源清答道:“是的。”
        皇上感到不解:“可是,那种酒我也喝过,好是好,但比起现在所喝的酒则相差甚远。皇兄是否又重新勾兑过,或又加入了什么原料?”
        古源清说:“确实没有重新勾兑,也没有加入新的原料。只是久等不见圣上驾到,担心酒味变质,便将全部御酒埋入地下……”
        皇帝一听,悟出了道理,知道这种酒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在地下埋藏了整整一十八年的结果。于是,他回答那些大臣道:“众爱卿不是问这种酒叫什么名字吗?我告诉你们,这种酒就叫‘女儿红’或者叫‘女儿酒’。”
        众大臣一听,纷纷叫道:“好名字!好名字呀!”
        一个大臣又问道:“万岁,为什么这种酒叫‘女儿红’呢?”
        皇上说:“因为自从女儿一生下来,做父母的就将美酒埋入地下,等女儿将来成亲时饮用。它寄托了父母对女儿的祝福,希望女儿出嫁后日子能过得红红火火……”
        皇帝的话可是“金口玉言”呀!自此之后,各家各户只要是生下女儿,做父母的就会立即将自家酿造的或买来的上等好酒埋入地下,等女儿出嫁时,再取出招待宾客。这种酒就叫“女儿红”或“女儿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喝酒要喝“女儿酒”” 的相关文章

万年青11个月前 (06-03)
中国结11个月前 (06-03)
11个月前 (06-03)
11个月前 (06-03)
水仙11个月前 (06-03)
11个月前 (06-03)
祭雷11个月前 (06-03)
杀牛祭祖11个月前 (06-03)
彝族摔跤的来历11个月前 (06-03)
苗族划龙船的来历11个月前 (06-03)
京郊的花会传说11个月前 (06-03)
门俗的故事11个月前 (06-03)
头上系白布的由来11个月前 (06-03)
白头巾的由来11个月前 (06-03)
围围巾的故事11个月前 (06-03)
竹筒酿酒11个月前 (06-03)
腌汤菜的典故11个月前 (06-03)
哭摇摇嫁11个月前 (06-03)
凿衣试才11个月前 (06-03)
土家族的哭嫁歌11个月前 (06-03)
四月兔日祭娅拜11个月前 (06-03)
达努节11个月前 (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