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世名言》

    收录163464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名言: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句意: 想要相信人家, 一定要首先自己相信自己; 想要了解别人, 一定要首先自己了解自己。 出处: 《吕氏春秋·先王》...

除患无至,易于救患。

名言: 除患无至,易于救患。 注释: 无至: 还未来临。 句意: 在祸害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着手消除它, 这样就能够避免祸患的产生。 出处: 《战国策·燕策》...

世治则以卫身,世乱则以身卫义。

名言: 世治则以卫身,世乱则以身卫义。 句意: 国家治理得安定而有秩序, 正义伸张, 那么自身的一切都会受到保障; 国家混乱不堪, 公道不行, 那么就应该用生命去捍卫真理和正义。 出处: 《淮南子·缪称》...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名言: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注释: 怍(zuo): 惭愧。 句意: 抬头无愧于天, 低头无愧于人。 出处: 《孟子·尽心上》...

太刚则折、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乃得道之本。

名言: 太刚则折、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乃得道之本。 注释: 卷: 弯曲。 句意: 太坚硬的东西易折毁, 太柔弱的东西易弯曲, 刚柔相济, 就能领悟道的真谛。 出处: 《淮南子·汜论训》...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名言: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注释: 非: 否定, 此指批评。是: 肯定, 此指表扬。当(dang): 合适。 句意: 对我的批评恰如其分的人, 是我的老师; 对我的表扬恰如其分的人, 是我的朋友; 阿谀奉承我的人, 则是我...

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名言: 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注释: 越人: 他国人。韩非是韩国人, 越人就是他国人。 句意: 真心使别人得到利益, 即使素不相识的人也容易和睦相处; 存心使别人得到害处, 即使父子之间也会彼此背离而且互相埋怨。 出处:...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名言: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注释: 服: 佩带。 句意: 兰草长在远离人烟的山谷里, 并不因为没有人佩带它就不发出芳香; 君子做符合正义的事, 也不因为别人不知道就停止不干。 出处: 《淮南子·说山》...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名言: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注释: 卒(cu): 突然发生的事情。 句意: 如果心中没有周密的考虑, 就不能应付突然发生的事情。 出处: 《墨子·七患》...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名言: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注释: 竟: 同“境”。 句意: 进入到别国去就要了解当地禁止什么, 进入国都就要了解其当地风俗习惯, 进入其家就要了解有什么忌讳。 出处: 《礼记· 曲礼》...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名言: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注释: 醴: 甜酒。接: 交接, 交往。 句意: 君子之间的交往象水一样恬淡、清澈; 小人之间的交往充满了象甜酒一样的表面热情。 出处: 《礼记·表记》...

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名言: 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句意: 聪明的人一定先估量他的能力能否达到, 然后才去做某件事。 出处: 《墨子·公孟》...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名言: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注释: 不肖: 不好。 句意: 看他结交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 他的品德好坏就可以知道了。 出处: 《管子·权修》...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往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名言: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往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省(xing): 反省, 内...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

名言: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 注释: 慧: 聪明。辩: 善于谈说。伐: 自夸。 句意: 聪明的人把自己的能言善辩藏在心里, 而不是嘴上滔滔不绝; 有能力的人不标榜自己的贡献。 出处: 《墨子·修身》...

不苟訾,不苟笑。

名言: 不苟訾,不苟笑。 注释: 訾(zi): 诋毁。苟: 随便。笑: 讥笑。 句意: 不随便诋毁别人, 也不应当随便讥笑别人。 出处: 《礼记·曲礼》...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名言: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注释: 里: 古时居民的基层组织, 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这里用作动词“居...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名言: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句意: 正因为不与人争, 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 出处: 《老子》二十二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名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注释: 殆: 疲惫。 句意: 克服无止境的贪欲, 就会避免羞辱; 走路知道适当的休息, 就不会精疲力...

非其所欲,勿施于人。

名言: 非其所欲,勿施于人。 句意: 不是别人所想要的, 不要施加给别人。 出处: 《管子·小问》...

得人者,卑而不可胜。

名言: 得人者,卑而不可胜。 句意: 得人心的人, 即使地位卑下, 也是不可战胜的。 出处: 《管子·侈靡》...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名言: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句意: 自己想树立的也帮助别人树立, 自己想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 出处: 《论语·雍也》...

士必悫而后求智能者焉。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迩。

名言: 士必悫而后求智能者焉。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迩。 注释: 士: 在春秋战国时, 指学有所长而为统治者服务的一个社会阶层。悫(que): 忠诚, 忠厚。迩(er): 近。 句意: 对受过教育而有专长的人, 首先要求他必须忠诚正直, 然后才要求他聪明能干...

无礼而好陵人,怙富而卑其上,弗能久矣。

名言: 无礼而好陵人,怙富而卑其上,弗能久矣。 注释: 怙(hu): 仗恃, 卑: 卑贱, 这里作动词用“小看”。 句意: 没有礼节而喜欢凌驾别人之上, 仗恃富足而看不起他的长上, 这样交往是不能长久的。 出处: 《左传·昭公元年》...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名言: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注释: 量: 估量, 估计。鲜: 少。 句意: 先估计自己的力量, 然后行动, 就会少犯错误。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年》...

既来之,则安之。

名言: 既来之,则安之。 句意: 既然来了, 就要安心。 出处: 《论语·季氏》...

君子之于物,无所苟而已。

名言: 君子之于物,无所苟而已。 注释: 苟: 马虎。 句意: 有德行的人对待事物只是不马虎罢了。 出处: 《春秋谷梁传·僖公十六年》...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名言: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注释: 仕: 做官。卷而怀之: 指收藏起自己的本领。 句意: 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 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 出处: 《论语·卫灵公》...

寡交多亲,谓之知人。

名言: 寡交多亲,谓之知人。 句意: (交朋友要择人) 虽然朋友少但多是知己, 这才叫了解人。 出处: 《管子·戒第》...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名言: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注释: 怨: 埋怨。尤: 责怪。 句意: 克服缺点错误应该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不必要求别人, 这样再有缺点, 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上不能埋怨天, 下不能责怪人, 只能怪自己。 出处: 《礼记·中庸...

疏八珍之谱, 以为知味, 不如庖丁之一啜。

名言: 疏八珍之谱, 以为知味, 不如庖丁之一啜。 注释: 啜(chuo): 喝, 吃。 句意: 疏理各种珍贵的食品的菜谱, 认为是知道味道了, 还不如厨师亲口尝一尝。 出处: 清·魏源《默觚·学篇》...

试验愈固,理愈靠实,印证愈多,理愈坚确。

名言: 试验愈固,理愈靠实,印证愈多,理愈坚确。 句意: 试验和验证得越稳定、越多, 理就越可靠,越准确。 出处: 近代·严复《西学通门径功用说》...

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

名言: 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 句意: 混乱到极点就可以产生秩序, 黑暗到极点就会产生光明, 这是天道。 出处: 清·洪秀全《原道觉世训》...

山居难以论舟行之险。

名言: 山居难以论舟行之险。 句意: 住在山边是很难和他谈论船上航行的艰险的。 出处: 清·魏源《默觚下》...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

名言: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 句意: 摒除谗言远离女色, 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提倡美好的品德。 出处: 《礼记·中庸》...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名言: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注释: 豫: 准备。 句意: 一切事情有准备就会成功, 无准备就会失败。 出处: 《礼记· 中庸》...

君子失诸正鹄,及求诸其身。

名言: 君子失诸正鹄,及求诸其身。 注释: 鹄: 箭靶。 句意: 君子射箭没有射中靶子, 能够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出处: 《礼记· 中庸》...

必有忍, 其乃有济;有容, 德乃大。

名言: 必有忍, 其乃有济;有容, 德乃大。 注释: 忍: 容忍, 含忍。乃: 就。济: 成功。容: 包容。 句意: 一定要容忍, 才能成功; 要包容, 行德才能扩大。 出处: 《尚书·君陈》...

有对之中,必有一主一辅。

名言: 有对之中,必有一主一辅。 句意: 成对的事物里, 一定有一个是主要的事物另一个是次要的事物。 出处: 清·魏源《默觚·学篇》...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名言: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句意: 如果没有做什么有愧于人的事, 那么我们对于上天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出处: 《诗·小雅·何人斯》...

其所验也贵多,故博大;其收效也必恒,故悠久。

名言: 其所验也贵多,故博大;其收效也必恒,故悠久。 句意: 用来作检验的事物越多, 它所包函的绝对真理的成份就越大; 某一理论经过实践检验的时间越长, 它越接近绝对真理, 因此, 它指导实践的历史越悠久。 出处: 近代·严复《救亡决论》...

万物一而立, 再而反, 三而如初。

名言: 万物一而立, 再而反, 三而如初。 句意: 万事万物最初阶段是确立, 这以后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再到后来是恢复如初。 出处: 清·龚自珍《壬癸之际胎观第五》...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名言: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注释: 乐天: 乐从天道的安排。知命: 知守性命的分限。安土: 安于故土。敦: 厚。 句意: 乐从天道的安排、知守性命的分限, 所以不会忧愁; 安于故土、讲究仁义, 所以能爱人。 出处: 《易·系辞上》...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名言: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注释: 让: 谦让, 谦逊。怠: 懈...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名言: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注释: 尺蠖(huo): 蛾的幼虫, 行动时身体向上弯成弧状, 象用大拇指和中指量距离一样, 故名。信(shen): 通“伸”。蛰(zhe): 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不食不动。 句意: 尺蠖蛾弯曲身体, 是为了伸展, 龙...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名言: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句意: 不愿意别人施加给自己的事情, 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出处: 《礼记· 中庸》...

既思其反, 又思其正, 正反既异, 其道乃见。

名言: 既思其反, 又思其正, 正反既异, 其道乃见。 句意: 既要考虑到事物的相反的方面, 又要考虑到事物的正面, 两方面不相同, 道才显现出来。 出处: 近代·康有为《论语注》...

理之诚妄,不可以口舌争也,其证存乎事实。

名言: 理之诚妄,不可以口舌争也,其证存乎事实。 句意: 道理是真诚还是虚妄, 不是用口舌争辨所能确定的, 而是需要用事实来验证。 出处: 近代·严复《〈原富〉译事例言》...

天地之中人为贵,万物之中人为灵。

名言: 天地之中人为贵,万物之中人为灵。 句意: 人是天地万物中最宝贵的。 出处: 清·洪秀全《原道觉世训》...

宇宙者,从天地日月乃至万物,皆起源于阴阳之气。

名言: 宇宙者,从天地日月乃至万物,皆起源于阴阳之气。 句意: 宇宙, 从天地日月到各种事物, 都起源于阴阳之气。 出处: 清·尹湛纳希《清史演义》...

天不能司人之命。

名言: 天不能司人之命。 句意: 天不能掌握人类的命运。 出处: 清·洪亮吉《意言·命理》...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

名言: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 句意: 天下的局势, 是渐化而成的, 天下的事情, 是积累而巩固的。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握其机, 半部有以定天下; 要之极, 一言可以行终生。

名言: 握其机, 半部有以定天下; 要之极, 一言可以行终生。 注释: 机: 精要。半部: 指半部《论语》, 古人认为半部《论语》可以治理天下。 句意: 把握精神实质, 半部书就可以治理天下, 一句话就可以实行终生。 出处: 清《续通典》...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名言: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句意: 一天一天坚持不停地走, 不怕万里之遥; 事情坚持天天不停地做, 也不怕千万件之多。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处事》...

人莫患乎蔽而自智, 任其意见, 执之为理义。

名言: 人莫患乎蔽而自智, 任其意见, 执之为理义。 句意: 人不担忧被蒙蔽而有自知之明, 任意地产生己见, 并拿来作为理义。 出处: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名言: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句意: 不亲身实践, 就好象是在水中航行而得到车, 在陆上旅行而得到船, 一点用场也没有。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终古常新唯日月。

名言: 终古常新唯日月。 句意: 只有日月才是万古常新的。 出处: 清·陈恭尹《次韵答徐紫凝》...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名言: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句意: 真知就是用来指导实践的, 不经过实践就不足称为真正的知识。 出处: 清·顾东桥《答人论学书》...

人谋可以夺天算。

名言: 人谋可以夺天算。 句意: 人的智谋可以胜过自然规律。 出处: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人谓天生百物,专以养人,不知非也。

名言: 人谓天生百物,专以养人,不知非也。 句意: 有人说天生长各种事物是用来专门养活人的, 不知道这是不对的。 出处: 清·洪亮吉《意言·万物》...

月如悬弓, 少雨多风; 月如仰瓦, 不求自下。

名言: 月如悬弓, 少雨多风; 月如仰瓦, 不求自下。 句意: 月亮象悬挂的弓那样, 少雨而多风; 月亮象仰天的瓦那样, 不用求它自己就落下了。 出处: 清·杜文澜《古谣谚》...

人之善不善, 自为祸福焉, 非天与地能祸福之也。

名言: 人之善不善, 自为祸福焉, 非天与地能祸福之也。 句意: 人是否善良, 自然会产生祸或福的, 并不是天与地能够使人受祸或受福。 出处: 清· 陈确《葬论》...

人之异于物者,人能明于必然,百物之生各遂其自然也。

名言: 人之异于物者,人能明于必然,百物之生各遂其自然也。 句意: 人有别于其他事物, 是因为人能认识掌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各种事物的生长是顺着它的自然规律的。 出处: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

名言: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 注释: 披: 披览, 展示。五岳: 原指我国的五大名山, 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里泛指一般的山。 句意: 披览画有五岳的图认为是了解了山, 还不如打柴的人走上一遭。 出处:...

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事物来乎前,虽以圣人当之,不审察不足以尽其实也。

名言: 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事物来乎前,虽以圣人当之,不审察不足以尽其实也。 句意: 事物的道理, 一定要将事物剖析到很细的地步之后才能得到理,事物来到眼前, 即使圣人碰到它, 不审察不足以尽其实。 出处: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有一兴必有一败。

名言: 有一兴必有一败。 句意: 有的事物兴旺发达, 必然有的事物就要衰败死亡。 出处: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愚者智之仆,拙者巧之奴。

名言: 愚者智之仆,拙者巧之奴。 句意: 愚蠢的人是聪明人的仆从, 拙笨的人是巧妙人的奴仆。 出处: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治事必需通观全局, 不可执一而论。

名言: 治事必需通观全局, 不可执一而论。 句意: 治理事情有必须通观全局, 不能片面地谈论。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

天下古今之人, 其大患, 私与蔽二端而已。

名言: 天下古今之人, 其大患, 私与蔽二端而已。 句意: 天下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 最大的弊病是自私和受蒙蔽这二方面而已。 出处: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形也,神也,物也,三者遇而知觉乃发。

名言: 形也,神也,物也,三者遇而知觉乃发。 句意: 形体、精神、事物, 三者相接触就产生感知。 出处: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

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

名言: 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 句意: 耳、目、鼻、口这些感觉器官接触事物; 而心是用来通悟其中的道理的。 出处: 清·戴震《原善》...

形为神用则灵,神为形制则妄。

名言: 形为神用则灵,神为形制则妄。 句意: 形体被精神所用就灵验, 精神被形体所控制就胡乱。 出处: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神化》...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

名言: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 句意: 动静, 是阴阳的动静。 出处: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易篇》...

耳目之知不足以尽道。

名言: 耳目之知不足以尽道。 句意: 凭借耳朵和眼睛而了解到的还不能穷尽道理。 出处: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

乃生生之本,亦岂待别求一物为之根柢,而阴阳五行不足生生哉!

名言: 乃生生之本,亦岂待别求一物为之根柢,而阴阳五行不足生生哉! 注释: 生生: 指事物的不断生长和变化。根柢(di): 根本。柢: 树根。 句意: 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本, 难道也要等待另外一物作为它的根本, 而阴阳五行不足于生长万物吗? 出处: 清·戴震...

动而不离乎静之存,静而皆备其动之理。

名言: 动而不离乎静之存,静而皆备其动之理。 句意: 运动时静止仍然存在, 静止时运动之理都具备了。 出处: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诚明》...

唯天生人, 天为功于人而人从天治也。

名言: 唯天生人, 天为功于人而人从天治也。 句意: 只有天生人, 天对人有功而人听从天的统治。 出处: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

人之所视为太虚者, 气也, 非虚也。

名言: 人之所视为太虚者, 气也, 非虚也。 注释: 太虚: 指气的原始状态。 句意: 人们所看作是太虚的, 是气, 而不是虚无。 出处: 清·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 太和》...

譬有人焉,履泰山之巅可以言山;有人焉,跨北海之涯可以言水……天地间之巨观,目不全收其可哉?

名言: 譬有人焉,履泰山之巅可以言山;有人焉,跨北海之涯可以言水……天地间之巨观,目不全收其可哉? 句意: 比如说有人登上了泰山之顶峰就可以谈论山, 有人跨上了北海的岸边就可以谈论水……天地间的壮观, 眼睛不是全部收入了吗? 出处: 清·戴震《戴东...

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

名言: 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 句意: 形而上就好象是说事物还未成形, 形而下就好象是说事物已经成形, 阴阳还没有生成形体和实质, 这就叫形而上。 出处: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人也者,天地至盛之征也。

名言: 人也者,天地至盛之征也。 句意: 人是天地之气极其旺盛的证明。 出处: 清·戴震《原善》...

昼夜分两端,而天之运行一;生死分两端,而神之恒存一。

名言: 昼夜分两端,而天之运行一;生死分两端,而神之恒存一。 句意: 昼夜分为两端, 而天的运动是一致的; 生死分为两端, 而精神永存是一致的。 出处: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

空静之理, 愈谈愈惑; 空静之动, 愈妙愈妄。

名言: 空静之理, 愈谈愈惑; 空静之动, 愈妙愈妄。 句意: 空洞的静止的道理, 越是谈论它越是会使人迷惑; 空洞的静止的动态, 愈是美妙就越是虚妄。 出处: 清·颜元《存学编》...

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

名言: 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 句意: 阴阳五行就是道的实体。 出处: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人之异于禽兽者,以有礼义也。

名言: 人之异于禽兽者,以有礼义也。 句意: 人有礼义, 这是人区别于禽兽之处。 出处: 清·戴震《原善》...

流行而不失其序,是即理也,理不可见,见之于气。

名言: 流行而不失其序,是即理也,理不可见,见之于气。 句意: 流行而不失去秩序, 就是理; 理不能够看见, 而从气中显示出来。 出处: 清·戴震《孟子师说·浩然》...

天道,阴阳五行而已矣。

名言: 天道,阴阳五行而已矣。 句意: 天道就是阴阳五行罢了。 出处: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不知不能行,不行不可谓真知。

名言: 不知不能行,不行不可谓真知。 句意: 没有感知就不能行动, 不行动就不能说真正感知了。 出处: 清·李塨《大学辨业》卷二...

以气化而言,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相为仇。

名言: 以气化而言,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相为仇。 句意: 从气的化生方面讲, 阴阳各成物象, 相互为对; 刚柔、寒温、生杀, 一定是相反相成的。 出处: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

艰者必先也, 先其难而易者从之, 易矣。

名言: 艰者必先也, 先其难而易者从之, 易矣。 句意: 艰难的事必须先做, 先做了艰难的事, 容易的事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就很容易了。 出处: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卷三...

知非先, 行非后, 行有余力而求知。

名言: 知非先, 行非后, 行有余力而求知。 句意: 感知不一定在前, 实践不一定在后, 实践有余力而探求其内在的道理。 出处: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

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

名言: 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 句意: 气之外再没有虚托孤立的理。 出处: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恃聪明闻见,而不存神以体实理——必成乎妄也。

名言: 恃聪明闻见,而不存神以体实理——必成乎妄也。 注释: 聪明: 指听觉好、视觉好。 句意: 凭借自己的听觉灵敏而听, 视觉清楚而看, 但不用大脑思考与体验实理, 一定是理论脱离实际的。 出处: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乾称》...

功者,人所有事于天之化,非徒任诸天也。

名言: 功者,人所有事于天之化,非徒任诸天也。 句意: 人们要成就某一事物, 就要研究与了解自然的变化, 不能单单是听任于自然。 出处: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洪范》...

气原是有理底,尽天下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名言: 气原是有理底,尽天下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注释: 底: 的, 助词。 句意: 气原是有理的, 尽天下之间的事物没有不是气, 即没有不是理。 出处: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耳目受物, 而心治物。

名言: 耳目受物, 而心治物。 句意: 耳目接受事物而心统治事物。 出处: 清·王夫之《庄子通·人间世》...

耳与声合,目与色合,皆心所翕辟之牖也,合故相知。

名言: 耳与声合,目与色合,皆心所翕辟之牖也,合故相知。 注释: 翕(xi): 合, 收敛。辟: 开。牖(you): 窗。 句意: 耳朵和声音相接合, 眼睛和颜色相接合, 都是心用来开合的窗子, 相合因此相知。 出处: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

“不可知”只是不易见, 非见之而不可识也。

名言: “不可知”只是不易见, 非见之而不可识也。 句意: “不可感知”仅仅是不易看见, 不是看见了而不能认识。 出处: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并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

名言: 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并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 句意: 接触事物的目的, 就是要思维和耳目并用, 学问为主而思辨作辅助。 出处: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人于所未见未闻者, 不能生其心。

名言: 人于所未见未闻者, 不能生其心。 句意: 人对于所没有见到没有听到的东西不能产生思想。 出处: 清·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 乾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