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世名言》

    收录163464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名言: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句意: 鸟飞得再远也一定会飞回故乡, 狐狸要死时一定将头朝着他的 窝。 出处: 屈原《楚辞·九章·哀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名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注释: 太息: 叹息。 句意: 我常为民众的多苦多难而感到伤心而叹息, 掩泣。 出处: 屈原《离骚》...

受国之诟,是谓死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名言: 受国之诟,是谓死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注释: 受: 承受。诟(gou): 责怨。不祥: 灾难。 句意: 能承担全国的责骂而不埋怨的, 这个人就是国家的主管者; 能把国家的灾难承担下来而化解的, 这个人就可以统治天下了。 出处: 《老子·章》...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名言: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注释: 恶(wu): 憎恨。 句意: 对于国家有利的就喜欢它, 对于国家有害的就憎恶它。 出处: 《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

名言: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 注释: 守: 操守、品德。 句意: 君子尊奉的品德是搞好自身的修养来影响周围, 使天下太平。 出处: 《孟子·尽心下》...

爱民如身。

名言: 爱民如身。 注释: 身: 自己。 句意: 爱护百姓就像爱惜自己一样。 出处: 汉·荀悦《申鉴·杂言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句意: 尊重我的老人长辈, 推及到尊重所有人的老人; 爱护我的小辈推及到爱护所有人的小辈。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名言: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注释: 意: 思想, 心愿。行: 举止。厚: 深、重, 这里也作高讲。乐民: 使民乐。 句意: 没有比爱民的思想更为高尚的思想, 也没有比使人民快乐的行为更加高尚的行为了。 出处: 《晏子春秋· 内篇问下七》...

得志加泽于民,不得志修身于世。

名言: 得志加泽于民,不得志修身于世。 注释: 泽: 恩泽, 好处。 句意: 得志了就应当使人民得到好处, 不得志时就好好地在世上注意自身的修养。 出处: 《孟子·尽心上》...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名言: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注释: 以: 因为。 句意: 要以天下之乐而乐, 以天下之忧而忧。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

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

名言: 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 注释: 先去: 身先士卒的意思。 句意: 敌寇来犯时, 应身先士卒带头杀敌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出处: 《孟子·离娄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名言: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句意: 国家之急难要放在首位, 然后计较个人的私仇。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于魏阙之下。

名言: 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于魏阙之下。 注释: 江海: 江海、江湖, 都是借指一般平民百姓所居处的地方。魏阙: 指朝廷。魏阙本来是指宫门两边的高台。 句意: 置身在普通百姓的行列之中, 但心中想的却是朝廷中的国家大 事。 出处: 《庄子·让王》...

将受命之日忘其家

名言: 将受命之日忘其家 句意: 将军在接受任命的这一天起, 就已经把自己的家庭放在次要的地位了。 出处: 《尉缭子·武议》...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名言: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注释: 惮: 害怕。皇舆: 国王坐的车驾, 比喻成为国家政权。 句意: 哪里是我怕自己遭殃祸, 实在是恐惧着国家的衰败啊! 出处: 屈原《离骚》...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名言: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句意: 有利于公家的事, 知道了就去做, 这是忠心的表现。 出处: 《左传·僖公九年》...

国家所借以进贤退不肖者, 铨衡也。

名言: 国家所借以进贤退不肖者, 铨衡也。 注释: 铨衡: 铨, 选择, 衡: 称量, 引申为评估衡量。铨衡, 是封建社会对于官吏考核制度的代称。 句意: 国家之所以能够提升贤良有才干的人和罢斥腐败无能的人, 是因为有考核制度。 出处: 明·许誉卿语, 清...

百政之举,非财不行。

名言: 百政之举,非财不行。 注释: 百政: 各种各样的事业。 句意: 治理国家各种各样的事, 都非要钱不可。 出处: 清·康有为《政论集·废省论》...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名言: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注释: 苟: 如果。社稷: 指国家。 句意: 如果有利于国家, 就甘愿付出生命。 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

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

名言: 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 注释: 争: 争相效力。 句意: 国家大事, 数百人争相效力尚嫌不够, 但坏起事来, 只要几个人就足够了。 出处: 明·韩文语,清·张廷玉等《明史·韩文传》...

救国之大略,必在改革之刚断。

名言: 救国之大略,必在改革之刚断。 注释: 大略: 最根本的策略。刚断: 坚定而决断。 句意: 救国的最根本的策略, 在于坚定决断的不断改革。 出处: 清·康有为《政论集·请裁绿营》...

国之将亡也, 先自戕其善类。

名言: 国之将亡也, 先自戕其善类。 句意: 一个国家将要灭亡的时候, 总先是(统治者) 自己把一批优秀分子杀害。 出处: 清· 张廷玉等《明史· 杨琏等传赞语》...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名言: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句意: 克勤克俭地为国, 克勤克俭地为家。 出处: 《尚书·大禹谟》...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

名言: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 注释: 进、退: 指做官或不做官。 句意: 在当官的时候, 就想着要尽忠尽力, 不做官了就想着如何弥补自己以往的过失, 这样的人就是国家的卫士。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

物久则废, 器久则坏, 法久则弊。

名言: 物久则废, 器久则坏, 法久则弊。 注释: 法: 这里指治理国家的整套制度。 句意: 东西用久了就不用它, 器物用旧了就要坏掉, 治国之法用旧了就会产生不足与弊端。 出处: 清·康有为《政论集·上清帝第二书》...

危国若实,安国若虚;盛世若不足,衰世若有余。

名言: 危国若实,安国若虚;盛世若不足,衰世若有余。 句意: 国家危难时应当镇定, 有如实力充盈的样子; 国家平安时应当居安思危, 有如面临危难那样小心; 强盛的时候, 应当象过穷日子一样注意节俭, 衰弱的年头, 要显示出富足的气势, (不因时势艰难而...

治国之有法, 犹治病之有方也, 变病则方亦变。

名言: 治国之有法, 犹治病之有方也, 变病则方亦变。 注释: 方: 指药方。 句意: 治理国家有法度, 就好像治病有药方一样, 病变了药方也要变国家的情况发展变化了, 治国的办法也要变。 出处: 清·康有为《政论集·上清帝第一书》...

当变不变,鲜为不害。

名言: 当变不变,鲜为不害。 注释: 鲜: 少。害: 这里可作灾祸讲。 句意: 当变而不变, 很少不成为灾祸的。 出处: 清·康有为《政论集·变则通通则久论》...

可以托六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名言: 可以托六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注释: 六尺之孤: 指年幼的君主。百里之命: 百里, 指国家。节: 关节, 关头。 句意: 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于他, 可以将国家的命运寄托于他; 他在任何紧急的关键时刻不会改变原来的志向。...

天下变法之事, 未有全利而无弊者。

名言: 天下变法之事, 未有全利而无弊者。 句意: 国家改革变法的事儿, 不可能只有利而没有一点弊的。 出处: 清· 康有为《政论集· 钱币疏》...

兴一利不如除一弊。

名言: 兴一利不如除一弊。 句意: 兴一利不如革除一弊。 出处: 清·袁枚《随园食单》...

能生民能养民者为善政。

名言: 能生民能养民者为善政。 句意: 能使百姓休养生息的, 就是最好的统治。 出处: 《孙中山全集·上李鸿章书》...

兴大利不顾小害。

名言: 兴大利不顾小害。 句意: 要兴办大事业不能顾及因此而带来的小损失。 出处: 清·康有为《请开清江浦铁路折》...

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名言: 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注释: 这是写楚国斗谷于菟做令尹后的爱国行为。后紧缩成为一个成语“毁家纾难”。纾: 缓解。 句意: 自己捐献出全部家产以缓解楚国的危难。 出处: 《左传·庄公三十年》...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戈矛,与子同仇!

名言: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戈矛,与子同仇! 注释: 王: 指“天子”, 即周朝的统治者。戈矛: 泛指武器。 句意: 谁说我没有战衣, 我与你可以合穿一件战袍, 天子要兴兵出征打敌人, 我整治好武器, 咱们的仇敌是同一个人! 出处: 《诗经·...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名言: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注释: 履: 鞋子。期: 这里作要求讲。 句意: 鞋子不能要求一样大小, 只要求合脚; 治理国家也不能要求只有同一的办法, 要求有利于老百姓就行。 出处: 清·魏源《古微堂内集·治篇》...

治治世而用重典,治乱世而用轻典,譬如拯溺而锤之以石,救焚而投之以薪。

名言: 治治世而用重典,治乱世而用轻典,譬如拯溺而锤之以石,救焚而投之以薪。 注释: 典: 法律, 刑罚。 句意: 治理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而用很严酷的法律, 治理一个动乱不安的社会而用很宽大的法律, 就如同救溺水的人给他缠上一块石头, 救火而投上一...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名言: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注释: 这是元明之交时谋士朱升对朱元璋献的策。 句意: 在群英逐鹿, 争夺天下之际, 当首先积蓄好力量, 缓称王, 不做众矢之的。 出处: 明· 朱升语, 清· 张廷玉《明史· 朱升传》...

国之将兴也,百官有司貌若违异,而心则同于尽职;国之将亡也,百官有司貌若谐和,而心则各为竞进。

名言: 国之将兴也,百官有司貌若违异,而心则同于尽职;国之将亡也,百官有司貌若谐和,而心则各为竞进。 注释: 竞进: 指升官。 句意: 国家在兴旺之际, 职责不同的百官看上去时有不同意见, 但他们的内心都同样是为了尽职; 国家要走向败亡之时, 职责不...

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矣。

名言: 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矣。 句意: 用人应当用他的长处而不用他的短外, 如果要求一个人事事都会, 那么世上就找不到这样可用的人。 出处: 明·薛暄《读书录》卷二...

言路者,国家之命脉也。

名言: 言路者,国家之命脉也。 注释: 言路: 广设进谏之路。 句意: 广设进谏之路, 是国家生存的命脉。 出处: 明·李文祥语,清·张廷玉等《明史·李文祥传》...

治世君臣警戒之辞多, 衰世君臣谀说之辞多。

名言: 治世君臣警戒之辞多, 衰世君臣谀说之辞多。 注释: 警戒之辞: 相互间劝勉的话。谀说之辞: 讨好迎逢的话。 句意: 治理得好的时代, 君主臣下们常是讲些警戒劝勉的话; 世道衰败的年头, 君臣们就只常讲些讨好迎逢的话。 出处: 明·薛暄《读书录·...

用良匠者必胥良材,用大贤者必胥大位。无良材,则良匠不足以成器;无大位,则大贤不足以成治。

名言: 用良匠者必胥良材,用大贤者必胥大位。无良材,则良匠不足以成器;无大位,则大贤不足以成治。 注释: 胥: 等待。又与“须”通。 句意: 用好的工匠一定要有好的材料, 用有大贤大德之人必定要有很高的职位给他。没有好材料, 那么即使良匠也做不出...

天下政权出于一则治,二三则乱。

名言: 天下政权出于一则治,二三则乱。 注释: 一: 统一。 句意: 天下政权法令统一就治理得好; 这样那样的不统一, 天下就乱了。 出处: 明·张芹语,清·张廷玉等《明史·张芹传》...

民不习教化,但知有刑政,风俗难乎其淳矣。

名言: 民不习教化,但知有刑政,风俗难乎其淳矣。 注释: 但: 仅仅, 只。 句意: 老百姓不学道理, 只知道有刑法政令(禁止做哪些事), 这样下去, 风俗就很难淳厚。 出处: 明·薛暄《读书续录·卷五》...

人心者, 国家之命脉也。

名言: 人心者, 国家之命脉也。 句意: 人心的向背, 是国家存亡的关键。 出处: 明· 海瑞语, 清· 张廷玉等《明史· 海瑞传》...

有言责者, 计万世是非, 不计一时荣辱。

名言: 有言责者, 计万世是非, 不计一时荣辱。 注释: 有言责者: 指应该站出来讲话的人。能够在统治者面前进言的人。计: 考虑、计较。 句意: 有进言职责的人, 考虑的是永恒的是非, 而不计较一时间的荣辱。 出处: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淳风》...

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

名言: 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 注释: 附: 依赖。依附。 句意: 君主一定要先自依附于百姓, 百姓然后也归依君主。君主一定是先自脱离了人民, 然后人民才与他离心离德。 出处: 明·庄元臣《叔苴子·外编·卷一》...

求治之道, 莫先于正风俗。

名言: 求治之道, 莫先于正风俗。 句意: 求治理国家的方法, 没有比端正社会的风气习俗更重要的了。 出处: 明·钱唐语, 清· 张廷玉等《明史·钱唐传》...

好见小利、妨于政。

名言: 好见小利、妨于政。 句意: 喜欢计较小利, 就会对大政有妨碍。 出处: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虞戴德》...

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

名言: 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 句意: 国家以百姓为根本, 百姓安定国家就安定。 出处: 明·明成祖朱棣语,出清·夏燮《明通鉴》卷一八...

因喜用赏,赏必不当;因怒用罚,罚必不当。故王者无私喜无私怒,然后赏罚当而天下平。

名言: 因喜用赏,赏必不当;因怒用罚,罚必不当。故王者无私喜无私怒,然后赏罚当而天下平。 注释: 私喜、私怒: 这里可理解为个人的恩怨喜怒。 句意: 因为高兴了就奖赏; 奖赏一定不会恰当; 因为自己不高兴而惩罚下属, 惩罚也一定不当; 所以做君王的人不...

浮言废行, 浮行废事, 浮事废政, 浮政废世。

名言: 浮言废行, 浮行废事, 浮事废政, 浮政废世。 注释: 浮: 不切实际, 虚...

夫治,可以缓图,不可以急取;可以休养致,不可以督责成。

名言: 夫治,可以缓图,不可以急取;可以休养致,不可以督责成。 注释: 图: 谋求。休养: 这里作调理讲。 句意: 治理要成功, 只可以逐渐谋求, 而不能急于求成, 只可以慢慢调理得到, 而不能用命令的手段来达到。 出处: 明·邓继曾语,清·张廷玉等《...

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

名言: 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 句意: 用人一定要考核他的最后业绩, 委任官员务必要任用能胜任的。 出处: 明·张居正《陈六事疏》...

养民生,复民性。禁民非——治天下之三要。

名言: 养民生,复民性。禁民非——治天下之三要。 注释: 养: 供给, 供养。性: 本性。这里专指淳厚朴实的性情。 句意: 供给百姓生活的需要、恢复百姓淳厚质朴的天性, 禁绝百姓反对的事,———这是治理国家的三大关键之事。 出处: 明·薛暄《从政名言...

乱世思才,治世思德。

名言: 乱世思才,治世思德。 句意: 天下动荡混乱时, 希望有才干的人出来平定之; 天下安定治理之际, 希望多出品德高尚之人进一步带动全社会前进。 出处: 明·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答丁右武》...

世之治乱,在赏当其功,罚当其罪,既无不治。

名言: 世之治乱,在赏当其功,罚当其罪,既无不治。 句意: 国家的治乱, 在于奖赏与惩罚得恰如其分(做到这点)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出处: 元·脱脱《宋史·宋琪传》...

武以戡乱,文以守成。

名言: 武以戡乱,文以守成。 注释: 戡: 平定。守成: 保持成果。 句意: 用武力来平定动乱, 以文治的手段来保持成果, 巩固政权。 出处: 元·姚燧《郭野斋诗集序》...

将相和调, 则士豫附。

名言: 将相和调, 则士豫附。 注释: 豫: 喜悦。 句意: 将军、丞相和衷共济, 那么各种人才就会乐于团结在他们的周围。 出处: 明·海瑞《复叶立斋, 陈熙斋诸年丈》...

上有安泰之心,下有忧危之象,世道之所由污。上有忧危之心,下有安泰之象,世道之所由隆。

名言: 上有安泰之心,下有忧危之象,世道之所由污。上有忧危之心,下有安泰之象,世道之所由...

为政在人,非其人而用之则不官。

名言: 为政在人,非其人而用之则不官。 注释: 非其人: 不恰当的那个人。不官: 不称职的官。 句意: 治理国家在于人, 用那个不恰当的人去当官, 那么肯定就不称 职。 出处: 明·李梦阳《空同子·治道篇》...

夫命令者,人主所以取信于下也。

名言: 夫命令者,人主所以取信于下也。 句意: 命令, 是君主用以来使天下信服的依据。 出处: 元·脱脱《宋史·尹洙列传》...

文臣不爱钱, 武臣不惜死, 天下太平矣!

名言: 文臣不爱钱, 武臣不惜死, 天下太平矣! 句意: 文臣不贪财, 武将肯为国捐躯献身, 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出处: 元·脱脱《宋史·岳飞传》...

为治之本,务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

名言: 为治之本,务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 注释: 勿夺时: 不要耽误了农时。 句意: 治理国家的根本, 务必要使百姓安定, 要使百姓安定, 关键在使百姓富足; 要使百姓富足, 在于不要耽误农时。 出处: 明·徐光启《农政全...

多疑之人不可与共事,侥幸之人,不可以与定国。

名言: 多疑之人不可与共事,侥幸之人,不可以与定国。 注释: 侥幸: 凭遇然幸运。 句意: 多疑的人, 不可与他共事, 抱有侥幸心的人, 不能与他一起从事建国大业。 出处: 明·刘基《郁离子·虞孚》...

天下之患,莫大于举朝无公论。

名言: 天下之患,莫大于举朝无公论。 注释: 公论: 公正的舆论。 句意: 天下最大的祸患是整个朝野没有公正的舆论。 出处: 元·脱脱《宋史·李宗勉传》...

人才进退由私门, 大非朝廷美事。

名言: 人才进退由私门, 大非朝廷美事。 注释: 私门: 私人门路, 私人关系。朝廷: 这里指国家、政府。 句意: 官员的升任与免职, 完全凭私人关系的门路, 这绝对不是对国家有好处的事。 出处: 元· 欧阳玄等《宋史· 陈俊卿传》...

屋漏迁居,路纡改途。

名言: 屋漏迁居,路纡改途。 注释: 纡: 曲折。 句意: 屋漏了就迁居, 路太曲折就另择一途。(意思是要看情形变化而改变方策) 出处: 明·仁孝文皇后《内训》...

为政者不难于治,而难于克终也。

名言: 为政者不难于治,而难于克终也。 句意: 执政的人并不难在治理上, 而难在(把每个措施) 坚持到底。 出处: 元·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下...

国家之患,在于论事者不敢尽情,当事者不敢任责。

名言: 国家之患,在于论事者不敢尽情,当事者不敢任责。 句意: 国家之患, 在讨论商定国家大事的人不敢畅所欲言, 管理国家大事的人不敢负责任。 出处: 元·脱脱《宋史·文艺列传》...

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

名言: 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 注释: 乖失: 失误。 句意: 政策法令失误, 人心就不服,即使得到(天下) 也会失去。 出处: 元·脱脱《辽史·耶律解里传》...

善言治者,语道不语法,道行而法自寓其间矣。

名言: 善言治者,语道不语法,道行而法自寓其间矣。 句意: 善于治理的人, 注重道德而不太注重法律, 道德被推行了, 法律的种种规定自然会在道德中体现出来。 出处: 明·庄元臣《叔宜子》卷二...

天下之大患,在于人之不得言,而得言者不以言。

名言: 天下之大患,在于人之不得言,而得言者不以言。 注释: 得言: 有机会说话。 句意: 国家最大的祸患, 在于人们得不到说话的机会, 而有机会说话的人, 又闭口不言。 出处: 元·余阙《题宋顾主簿论朋党书后》...

不革其旧,安能从新?

名言: 不革其旧,安能从新? 句意: 不革除掉旧的东西, 怎么能追求新的? 出处: 宋·朱熹《上蔡先生语录·卷中》...

为治以知人为先。

名言: 为治以知人为先。 注释: 为治: 从事治理。 句意: 从事治理以识人才为首要之事。 出处: 元·脱脱《宋史·范如圭列传》...

国之命, 如人之命。人之命在元气, 国之命在人心。

名言: 国之命, 如人之命。人之命在元气, 国之命在人心。 注释: 元气: 维持生命的精神。 句意: 国家的生命, 就象人的性命一样。人的生命在于元气, 国家的生命在于民心。 出处: 宋·扬万里《壬辰轮对第一札子》...

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

名言: 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 注释: 必本诸身: 一定先从自身做起。 句意: 治理国家, 一定先从自身做起, 他自身的行为不端正而能治理好国家的, 那是没有的。 出处: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畅潜道录》...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名言: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注释: 积威: 指外来的或国内的某种强大的势力。劫: 胁迫、控制。 句意: 治理国家的人, 不应当被外来的威势所控制。 出处: 宋·苏洵《苏老泉文集·六国论》...

守国在政,行政在人。

名言: 守国在政,行政在人。 句意: 维护国家(的关键) 在于政策。实施政策(的关键) 在于人。 出处: 宋·李觏《李觏集·庆历民言三十篇》...

任官者,宁以事胜人,无以人胜事。

名言: 任官者,宁以事胜人,无以人胜事。 注释: 胜: 超过。 句意: 设置官职, 宁可事多人少, 决不能人多事少。 出处: 宋·杨万里《冗官》...

有天下者,以知人为难,以亲贤为急。

名言: 有天下者,以知人为难,以亲贤为急。 注释: 知人: 识人。亲贤: 亲信任用贤人。 句意: 掌握有国家政权的人, 以识人为最难之事, 以亲信任用贤人为最要紧的事。 出处: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游定夫所录》...

可则因,否则革,权时之宜也。

名言: 可则因,否则革,权时之宜也。 注释: 因: 承藉, 继承。 句意: 可以用的就继承, 不可用的就要改革, 这是衡量时势之后所作的处置。 出处: 宋·李季可《松窗百说·因革》...

大吏不正而责小吏,法略于上而详于下,天下之不服,固也。

名言: 大吏不正而责小吏,法略于上而详于下,天下之不服,固也。 注释: 略: 宽。详: 严密。 句意: 大官吏不端正而要求小官吏行为端正; 律法对于上层人物宽而对于下面要求很严, 全国的人心不服, 这是自然的事。 出处: 宋·杨万里《驭吏·上》...

自古国家所患、无大于在位者不知学。

名言: 自古国家所患、无大于在位者不知学。 注释: 患: 忧、怕。在位者: 指统治者。 句意: 自古以来国家所忧所怕的, 没有比在位的人都不知要学习更为严重的了。 出处: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又上皇太后书》...

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

名言: 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 注释: 本: 根本。 句意: 治理国家以端正社会风气, 获得各种有才能之士为根本。 出处: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请修学校尊师儒取士札子》...

限以资例,则取人之路狭;不限资例,则取人之路广。

名言: 限以资例,则取人之路狭;不限资例,则取人之路广。 注释: 资例: 资格。 句意: 限制资格来用人, 那么取人之路就很狭窄; 不限资格(凭能力)来用人, 那么取人之路就广了。 出处: 宋·欧阳修《再论台官不可限资考札子》...

欲立强于天下者,无如得人。

名言: 欲立强于天下者,无如得人。 注释: 无如: 没有比得上。 句意: 要想以强国的姿态立于天下, 那就没有比得上人才更重要的事了。 出处: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议贡举状》...

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名言: 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注释: 善善: 喜欢好的。恶恶: 讨厌恶的。 句意: 喜欢好的而不能推行它; 讨厌恶的却不能除去它, 国家就因为这样而亡败。 出处: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功名论》...

善为天下者务寝兵。

名言: 善为天下者务寝兵。 注释: 寝: 止息。兵: 战事, 干戈相争。 句意: 善于治理国家的君王一定着力止息战事。 出处: 宋·胡宏《胡子知言·阴阳》...

用法自大吏始,而后天下心服。天下心服,则何法之不可尽行,何赃之不可尽禁也哉!

名言: 用法自大吏始,而后天下心服。天下心服,则何法之不可尽行,何赃之不可尽禁也哉! 句意: 实行法治从大官开始, 而后才能使天下百姓心悦诚服, 天下百姓都心服了, 那么还有什么法令不能彻底执行, 还有什么贪赃之事不能禁绝呢! 出处: 宋·杨万里《驭...

君贵明,不贵察;臣贵正,不贵权。

名言: 君贵明,不贵察;臣贵正,不贵权。 注释: 贵: 难得。难能可贵。 句意: 当君王的人, 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明白事理, 而并不在他的事事审察。当臣子的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正直, 而并不在他的权位。 出处: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畅潜道录》...

为政:不在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名言: 为政:不在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注释: 来: 招徕, 招致。 句意: 治理国家, 不在乎发挥你一个人的长处, 难能可贵的是要招致吸收天下所有的善者。 出处: 宋·朱熹《四书集注》注《孟子·告子下》语...

不宜忧而忧者国必衰,宜忧而不忧者国必危。

名言: 不宜忧而忧者国必衰,宜忧而不忧者国必危。 句意: 不必担心的事而偏去担心, 这样治理国家, 国家一定衰败, 需要担心的事却偏不担心, 这样治理国家, 国家一定危险。 出处: 宋·刘去华《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

处事者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

名言: 处事者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 注释: 处事者: 指当官的。急: 最要紧。 句意: 当官的人为最要紧的并不是聪明而以尽力、忠心为最重要。 出处: 宋·吕本中《官箴》...

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名言: 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句意: 事情的成功, 并不是成在成功那一天, 因为一定有一个起因; 祸乱的暴发, 不是发生于暴发的那一天里, 也必定有预兆与事前的迹象。 出处: 宋·苏洵《管仲论》...

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 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

名言: 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 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 注释: 所从出: 由这几个方面而造成。 句意: 财物不够丰富、兵力不够强盛、官吏的选择不得当,这三个方面都是造成国家危亡的原因。 出处: 宋· 苏轼《思治论》...

为政之道,莫若至公。

名言: 为政之道,莫若至公。 注释: 至公: 极端公正、无私。 句意: 治理国家的办法, 没有比公正、无私更重要的了。 出处: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上皇太后疏》...

以法毒天下者, 未有不反中其身。

名言: 以法毒天下者, 未有不反中其身。 注释: 毒: 荼毒、残害。 句意: 以法律来残害天下的, 到头来没有不害了他自己的。 出处: 宋· 苏轼《苏东坡集· 始皇扶苏》...

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

名言: 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 注释: 人主: 君王。 句意: 知道他有德行能力而不能起用他, 知道他道德败坏行为不端而不能罢免他, 这是做君王的人要引以为戒的事。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四六《汉纪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