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世名言》

    收录163464

为治者不在多言。

名言: 为治者不在多言。 注释: 原文后面的一句是“顾力行何如耳”。 句意: 治理国家的人, 不在于说话多少。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名言: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句意: 国家安危(的关键) 在发布怎样的政令, 国家存亡(的关键) 在于任用什么样的人。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楚元王世家》...

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名言: 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注释: 修饰: 指繁文虚饰。 句意: 治理国家以使百姓安居为根本方略, 不以繁文虚饰为首要之务。 出处: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又称蒋琬》...

王者以民人为天, 而民人以食为天。

名言: 王者以民人为天, 而民人以食为天。 注释: 天: 这里作至高无上, 最为重大讲。 句意: 君王应以老百姓作为最重大的事来操心; 而老百姓则以吃饭为最重大的事来操心。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郦食其列传》...

朝有变色之言,下则有争斗之患。

名言: 朝有变色之言,下则有争斗之患。 注释: 朝: 朝廷。变色之言: 指争吵。 句意: 朝廷上有争吵, 下面就会有派系争斗的祸患。 出处: 汉·班固《汉书·匡衡传》...

治国家者,先择佐然后定民。

名言: 治国家者,先择佐然后定民。 句意: 治理国家的人, 先选择好辅佐自己的助手, 然后再使老百姓安居。 出处: 晋·傅玄《傅子·授职篇》...

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名言: 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注释: 法: 效法、学习。制: 治理。 句意: 一味效法古代的学说, 不足以用来治理当今的国家。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名言: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句意: 国家虽大, 一味好战, 必然招致亡国之祸; 国家虽太平无事, 忘了战略警戒, 就必然会出现危险的局面。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任人之道也专,致人之道也博。任人之道专,故邪不得间;致人之道博故下无所壅。

名言: 任人之道也专,致人之道也博。任人之道专,故邪不得间;致人之道博故下无所壅。 注释: 专: 专一, 这里可理解为小心谨慎。间: 参与。壅: 阻塞。 句意: 在选择任用人时一定要小心,招集人才的原则是要求多。用人小心, 那么邪曲不正的人就不会被...

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名言: 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注释: 治身: 养身。 句意: 养身之道, 力求在养神, 治国之道, 务求举拔人才。 出处: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便宜十六策·举措》...

人君之大患也,莫大于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于近物而暗于远图。

名言: 人君之大患也,莫大于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于近物而暗于远图。 句意: 作为国君, 最大的毛病, 莫过于在小事情上十分仔细周到而忽略了大的原则, 只审察眼前的事而对将来的事情缺乏长远的安排。 出处: 魏·徐干《中论·务本》...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名言: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句意: 法令之所以不能顺利执行, 是因为上面的人带头犯法。 不私而天下自公。(汉· 马融《忠经·广至理章》) 句意: (执政者) 不偏私, 天下自然就都奉公守法了。 出处: 汉·司马迁《商君列传》...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名言: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句意: 国家也同人的身体一样, 心腹器官健壮, 四肢部位有些小毛病,总没有什么大问题。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牡畿传》...

正其本,万物理。

名言: 正其本,万物理。 注释: 正: 使……端正。理: 指上轨道, 有条理。 句意: 根本端正了, 一切都会上轨道。 出处: 汉·班固《汉书·杜周传》...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名言: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句意: 治理天下要用崇高的品德而不以小恩小惠来取悦世人。 出处: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答惜赦》...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名言: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句意: 安定时不忘危难, 强盛时要想到衰败。 出处: 汉·班固《汉书·陈汤传》...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名言: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注释: 烦: 繁琐。 句意: 治理国家的大政不能繁琐, 一繁琐就会引起混乱; 治理国家具体的小事不可怠惰, 一怠惰就会使这些事荒废。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

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名言: 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句意: 为君的要戒止自己权欲, 为臣的要戒止自己的利欲。 出处: 汉·荀悦《申鉴、杂言上》...

轻虑者不可以治国, 独智者不可以存君。

名言: 轻虑者不可以治国, 独智者不可以存君。 注释: 轻虑者: 思想简单而草率的人。独智者: 只相信自己的人。 句意: 思想简单草率行事的人不能用他治国, 只相信自己的人不能用他辅弼君王。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

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明君察而治情通矣。

名言: 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明君察而治情通矣。 注释: 道: 这里作原则、法则讲。劝: 鼓励。宣: 宣告。 句意: 国家治理的法则是: 鼓励大家提意见, 明确宣告让大家讲话, 然后英明的君王就能明白该如何做, 这样就可治理得很顺利了。 出处...

功莫美于去恶而为善。

名言: 功莫美于去恶而为善。 注释: 功: 功业。美: 这里可作至极讲。 句意: 没有比去恶为善更加大的功业了。 出处: 汉·贾谊《新书·修政语上》...

为治者,不待自善之民。

名言: 为治者,不待自善之民。 句意: 治理国家的人, 不期待有天生善良驯服的老百姓。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大论》...

君功见于选吏,吏功见于治民。

名言: 君功见于选吏,吏功见于治民。 句意: 君王的功绩从选择官吏中可以见出; 官吏的功绩在于治理百姓。 出处: 汉·贾谊《新书·大政下》...

知贤之途莫近于考功,

名言: 知贤之途莫近于考功, 注释: 考功: 古代对官员政绩的检查称为考功。 句意: 发现贤才最方便的途径没有比考功更快捷的了。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考绩》...

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

名言: 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 句意: 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 决策者不轻易用兵, 下面的部队却不放松武备。 出处: 汉·刘向《说苑·指武》...

居马上得之, 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名言: 居马上得之, 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注释: 马上得之: 指以武力取得天下。宁(ning): 难道, 哪里。 句意: 以武力夺取了天下, 难道也可以用武力来治理天下吗?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

不务治民事而务治民心。

名言: 不务治民事而务治民心。 注释: 务: 力求。民事: 这里作纠纷讲。 句意: 不求治理老百姓间纷争之事, 而当力求治理好老百姓的思想。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

治国者譬若乎张琴然, 大弦急则小弦绝矣。

名言: 治国者譬若乎张琴然, 大弦急则小弦绝矣。 注释: 张琴: 给琴上弦。大弦: 低音弦。急: 这里当紧讲。小弦: 高音弦。绝: 断。 句意: 治理国家就象给琴上弦一样, 如果把低音的弦上得很紧, 那么高音的弦就要绷断了。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

任贤惟固、恤民惟勤。

名言: 任贤惟固、恤民惟勤。 注释: 恤: 体贴。 句意: 任用贤人要坚定地信任他, 体贴百姓要坚持经常。 出处: 汉·荀悦《申鉴·政体》...

吏不以多断为良。

名言: 吏不以多断为良。 句意: 当官的并不以多判决讼事就算得好。一定要执行法令。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名言: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注释: 制: 控制, 制服。 句意: 事先有了准备, 就能制服敌人; 没有准备, 就会被敌人制服。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固险》...

养寿之士先病服药, 养世之君先乱任贤。

名言: 养寿之士先病服药, 养世之君先乱任贤。 注释: 先病: 在病之先。养世: 治理好天下。养作调理讲。 句意: 注意养身的人在病未发之前就吃药, 能调理好天下的君王在祸乱未发生之前就任用贤人来治天下。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思贤》...

残贱民人而欲治者,非良吏也。

名言: 残贱民人而欲治者,非良吏也。 注释: 残贱: 伤害。 句意: 要想治理好而又伤害了百姓的, 算不得是好官。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大论》...

无礼而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

名言: 无礼而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 注释: 此为刘向录战国时晏婴的话。礼: 封建社会中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统称为礼。婴: 晏婴自称。 句意: 不用礼而能治理国家的, 我没有听说过。 出处: 汉·刘向《说苑·修文》...

大人不考功,则子孙惰而家破穷;官长不考功,则吏怠傲而奸宄兴。

名言: 大人不考功,则子孙惰而家破穷;官长不考功,则吏怠傲而奸宄兴。 注释: 考功: 检查实绩。奸宄(gui): 乱在外称奸、乱在内称宄。 句意: 大人不(对子女) 检查他们的作为, 那么子孙就怠惰而致使家道破落穷困; 官长如不(对下属) 检查工作, 那么下属...

失众心, 足以亡。

名言: 失众心, 足以亡。 句意: 失掉了民众信赖之心, (政权) 就足以倾复。 出处: 汉·刘向《说苑、敬慎》...

非威不立, 非势不行。

名言: 非威不立, 非势不行。 句意: 没有威望, 就不能确立自己的主张, 没有权势, 就无法推行自己的主张。 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序》...

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名言: 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注释: 吁嗟: 痛苦的呻吟声。王道: 和平仁慈的治国之道。 句意: 只要有一个人发出痛苦的呻吟; 都表示王道还有不足之处。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救边》...

政教积德,必致安泰之福;举错数失,必致危亡之道。

名言: 政教积德,必致安泰之福;举错数失,必致危亡之道。 注释: 致: 得到。举错: 同“举措”。这里指举拔官吏。 句意: 政治教化能养成一种好的道德观念, 那就一定会得到国泰民安之福; 如果选用人才举拔官吏一错再错, 那就一定导致国家走上危亡的道路...

当公法则不阿亲戚。

名言: 当公法则不阿亲戚。 注释: 当: 担当。阿(e): 讨好、偏袒。 句意: 承担着为国执法的重任, 就不能偏袒亲戚。 出处: 汉·刘向《说苑·至公》...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

名言: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 句意: 世人不忧虑没有法令, 而担忧有了法令不能执行。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王良登车, 马不罢驽; 尧舜为政, 民无狂愚。

名言: 王良登车, 马不罢驽; 尧舜为政, 民无狂愚。 注释: 王良: 传说中春秋时期一个善驾车的人。罢(pi): 与“疲”通, 指瘦弱的马。驽(nu): 劣马。狂: 指不受管束。 句意: 让王良来驾马车, 驾车的马匹就不再是劣马, 让尧舜(那样善于治国的人) 来...

善为政者积其德。

名言: 善为政者积其德。 注释: 积其德: 施加种种恩惠。 句意: 善于治理国家政事的人, 常施加种种恩惠于人。 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

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

名言: 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 句意: 不能自己拿主意, 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决断的, 这就有祸了。 出处: 汉·刘向《说苑·君道》...

爱子弃法,非所以保国也。

名言: 爱子弃法,非所以保国也。 句意: 因为爱儿子而抛弃了国法, 不是保护国家的做法。 出处: 汉·刘向《说苑·至公》...

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设之以禁。

名言: 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设之以禁。 注释: 苦: 痛恨。 句意: 治理国家的人, 一定要先知道老百姓所痛恨的是什么, 能引起祸患的因素是什么, 然后想方设法禁止这些事。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民必胜之。

名言: 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民必胜之。 句意: 自古至今, 凡是与人民为敌的, 人民必然会战胜他, 只是时间有长有短而已。 出处: 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要在安国家、利人民, 不苟文繁众辞而已。

名言: 要在安国家、利人民, 不苟文繁众辞而已。 注释: 要: 重要的, 关键。苟: 仅仅满足于。 句意: 重要的是使国家安定, 人民有利, 不要仅满足于条文充足和话说得又多又好听。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

名言: 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 注释: 苛: 严厉苛刻。 句意: 水混浊后鱼在其中就觉得难受, 法令太苛刻了老百姓会反抗作乱。 出处: 汉·刘向《说苑·政理》...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以化。

名言: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以化。 注释: 唐虞: 唐尧、虞舜, 传说为古代贤君。 句意: 有功的不赏, 有罪的不加惩治, 即使是尧、舜那样的贤君也不能教化天下。 出处: 汉宣帝《赐王成爵秩诏》...

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

名言: 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 句意: 国家强大并不求地域广大, 而在于要求得民心。 出处: 汉·贾谊《新书》...

法不定、政多门,此乱国之风也。

名言: 法不定、政多门,此乱国之风也。 句意: 国家的法令不稳定,各个政府部门自己也发布政令, 这是使国家陷入混乱的歪风。 出处: 汉·荀悦《申鉴·政体》...

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

名言: 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 注释: 劝: 鼓励。惩: 戒止,警戒。 句意: 对受奖赏的人与事不加以提倡、鼓励, 可以看作是在制止好人好事; 对于该受惩罚的事不加以警告戒止, 这可以看成是放纵后人继续作恶。 出处: 汉·荀悦《申鉴·政体...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名言: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句意: 做事公正无私, 说一句话就能使千万民众团结一致。 出处: 《淮南子·修务训》...

明君好问,暗君好独。

名言: 明君好问,暗君好独。 注释: 好(hao): 喜欢。暗: 昏庸糊涂。独: 自作主张, 独裁。 句意: 贤明的君主喜欢征求别人意见, 昏庸的君主喜欢独裁。 出处: 汉·刘向《说苑·臣术》...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名言: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句意: 脚下受寒会伤到身体里面, 老百姓衣不蔽体, 受寒冷, 就要损伤到国家政权了。 出处: 汉·荀悦《申鉴·政体》...

德足慕,则威可立也。

名言: 德足慕,则威可立也。 句意: 如果品德足以使人仰慕, 那么他的威望也一定可以树立起来。 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

明主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名言: 明主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句意: 明智的君主听臣下的话, 必定要责问这些陈述是否有实践的价值, 考察臣下的行为, 一定是责求他的实效如何。 出处: 《韩非子·六反》...

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

名言: 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 注释: 亡国: 指被灭亡的国家。治国: 治理成功的国家。 句意: 被灭亡的国家, 也总有可以肯定而继承的制度; 治理得很成功的国家里, 也会有可以否定的习俗。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

民之化也不从其所言,而从其所行。

名言: 民之化也不从其所言,而从其所行。 注释: 化: 变化。这里指改变思想、品德、风俗、习惯等。 句意: 老百姓思想、品德、习俗的改变, 不是听从君主所说的, 而是跟从君主所做的。 出处: 《淮南子· 主术训》...

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

名言: 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 注释: 态: 弄虚作假。不定: 不知所措。求: 贪求。交争: 加倍。 句意: 为上者喜欢多名目形式, 下面弄虚作假的情况就多; 为上者不时有扰乱(政令) 的行为, 下面就会不知所措; 为上者如贪求无...

治国无法则乱。

名言: 治国无法则乱。 句意: 治理国家没有法制就会产生混乱。 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

言不苟出:行不苟行;择善而后从事。

名言: 言不苟出:行不苟行;择善而后从事。 注释: 苟: 马虎、随便。 句意: 不随便说话, 不随便做事; 选择好有益的事然后去做。 出处: 《淮南子·主术训》...

桀有得事、尧有遗道。

名言: 桀有得事、尧有遗道。 注释: 桀: 夏代一个残暴昏愦的君主。尧: 古代著名的贤君。 句意: 即使象桀那样的昏君, 也有值得肯定的措施; 象尧那样英明的君主也会有失误的。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

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名言: 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句意: 要做事, 先要看民心的可否然后再做。 出处: 《吕氏春秋·顺民》...

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名言: 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注释: 一: 指法令、政令统一。 句意: 政令统一, 国家就秩序井然, 政令不统一, 国家就混乱; 政令统一, 国家就稳固, 政令不统一, 因家就危殆。 出处: 《吕氏春秋· 不二》...

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

名言: 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 注释: 反古: 反对以往。礼: 指商周以来的旧礼法制度。 句意: 反对过去传统的, 不一定应该否定。一成不变遵循旧制度的, 也并不一定是全对的。 出处: 《商君书·更法》...

治乱存亡, 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 则大物不过矣。

名言: 治乱存亡, 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 则大物不过矣。 注释: 秋毫: 秋天的细草。大物: 这里作“大体上”讲。 句意: 治世与乱世, 国家的存与亡, 开始显露的迹象总象秋天的衰草一样细小, 能够看清这里细微的迹象, 那么大体上就不会有过失了。 出...

气乱则智昏,智昏不可以为政。

名言: 气乱则智昏,智昏不可以为政。 注释: 气乱: 脾气暴躁。 句意: 脾气暴躁就会致使理智昏乱, 理智昏乱的人是不可以治理国家的。 出处: 《淮南子·齐俗训》...

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

名言: 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 句意: 凡是国家要灭亡了, 有德行、懂治国之道的人一定先逃离这个国家。 出处: 《吕氏春秋·先识》...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名言: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句意: 犹豫不决的行动是不会成功的, 处事迟疑不定是不可能有效果的。 出处: 《商君书·更法》...

乱国之俗,甚多流言。

名言: 乱国之俗,甚多流言。 句意: 一个社会秩序混乱不治的国家, 种种谣言传说必然会很多。 出处: 《吕氏春秋· 离谓》...

上言若丝,下言若纶。

名言: 上言若丝,下言若纶。 注释: 上、下: 指君臣。纶(lun): 粗股的丝。 句意: 君主随便说的话, 臣下就说很重大。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

上有一善,下有二誉;上有三衰,下有九杀。

名言: 上有一善,下有二誉;上有三衰,下有九杀。 注释: 衰: 道德败坏称衰。杀(shai): 败落、降等, 意义与“衰”相近。 句意: 君主有一点好的地方, 下面的人就做得更好更多; 君主如有三分缺德, 下面的臣子就很可能加倍地堕落。 出处: 《淮南子·说...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名言: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注释: 法: 效法。周: 通“赒”, 帮助。循: 沿袭。 句意: 如果对人民有好处, 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 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 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出处: 《淮南子、汜论训》...

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

名言: 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 注释: 外: 居于。小智: 小聪明。 句意: 当大官的人, 并不要求自己去了解一些细微末节的小事, 也不想表现小聪明。 出处: 《吕氏春秋·贵公》...

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

名言: 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 句意: 人民治理得好坏的关键在于统治者, 国家的安危关键在于政策的是否合理。 出处: 《慎子、逸文》...

法不阿贵, 绳不挠曲。

名言: 法不阿贵, 绳不挠曲。 注释: 阿(e): 曲从, 讨好。绳: 指木匠用的墨线。挠: 弯。 句意: 法律不能曲从权贵的意志, 就象绳墨不能随弯曲的木头而弯曲一 样。 出处: 《韩非子·有度》...

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

名言: 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 注释: 从邪: 做邪恶之事。举过: 指出过失。 句意: 作恶残害百姓的要治罪, 进善言指出过失的人要给予奖赏。 出处: 《晏子春秋·问上》...

上失扶寸,下得寻常。

名言: 上失扶寸,下得寻常。 注释: 扶: 相当于四指宽的长度, 扶寸, 指较小的距离。寻常: 古时以八尺为一寻, 两寻为一常。 句意: 上面失去一点点权力, 下面就会得到很多的权力与好处。 出处: 《韩非子·扬权》...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名言: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句意: 执法的人贤强, 国家就强, 执法的人软弱, 国家就弱。 出处: 《韩非子·有度》...

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名言: 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注释: 治强: 安定强大。弱乱: 弱小混乱。 句意: 安定强大的国家容易确定治国的计谋, 弱小混乱的国家难于制定策略。 出处: 《韩非子·五蠹》...

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 民贫则难治也。

名言: 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 民贫则难治也。 句意: 治理国家的原则, 必定是先使百姓富足, 老百姓富足就容易治理, 老百姓穷了就难治理。 出处: 《管子·治国》...

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

名言: 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 注释: 至治: 治理得极好的国家。桴(fu): 鼓槌。 句意: 治理得极好的国家, 君臣间的关系, 就象鼓槌和鼓一样(配合起来便能发出大声音)。 出处: 《韩非子·功名》...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

名言: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 句意: 该惩罚的不能因其地位高贵而不罚; 该奖赏的不因其地位低贱而不奖。 出处: 《晏子春秋·问上》...

夫妻持政,子无适从。

名言: 夫妻持政,子无适从。 句意: 夫妻两人各持己见来处理家政, 那么做儿女的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出处: 《韩非子·扬权》...

官之失能者、其国乱。

名言: 官之失能者、其国乱。 句意: 当官的如果失去了他的职能, 那么这个国家就要乱了。 出处: 《韩非子·有度》...

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

名言: 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 注释: 愎(bi): 任性、固执。本: 根子。 句意: 贪婪任性贪图小利, 都是灭国杀身的根由。 出处: 《韩非子·十过》...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名言: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句意: 过多的仁爱, 那么法律就不能推行, 缺少威严, 那么臣下就会冒犯君王。 出处: 《韩非子· 内储说上》...

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民不能止。

名言: 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民不能止。 注释: 制: 法律。 句意: 用法律予以禁止的事, 如果(执政者) 不身先执行, 就不能制止老百姓。 出处: 《晏子春秋·杂下》...

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为之。

名言: 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为之。 注释: 沐: 洗头发。 句意: 治理国家就同洗头发一样, 虽然洗头总有掉发, 但洗总还要洗的。(意思是说有些措施可能要造成某种损失, 但为着治理的需要, 仍然要这些措施) 出处: 《韩非子·扬权》...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名言: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注释: 耽: 沉溺。女乐(yue): 女色与歌舞。 句意: 沉溺于女色、歌舞之中, 不问国政, 就要有亡国之祸了。 出处: 《韩非子· 十过》...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名言: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注释: 世: 时世。备: 措施。 句意: 时代变了, 所遇到的问题就不一样了; 面临的问题既已变了, 与之相适应的措施也要改变。 出处: 《韩非子·五蠹》...

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

名言: 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 句意: 不要因为自己高兴时就乱加赏赐, 也不要因为自己生气而随便处罚人。 出处: 《晏子春秋· 问上》...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名言: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注释: 谋: 计谋。这里作办法讲。义: 道义。因: 依靠。 句意: 合乎道义的办法一定成功, 事情依靠百姓来办, 事儿一定办得成。 出处: 《晏子春秋·问上》)...

寒者得衣,饥者得食,冤者得理,劳者得息,圣人之所期也。

名言: 寒者得衣,饥者得食,冤者得理,劳者得息,圣人之所期也。 句意: 寒冷的人能得到衣服穿, 饥饿的人能有饭吃, 蒙冤的人能得到审理昭雪, 劳累疲乏的人能够得到休息, 这是“圣人”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出处: 《鹖冠子、天则》...

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岂可谓有命哉。

名言: 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岂可谓有命哉。 句意: 国家的安全危难与治理紊乱, 完全在于君主所施行的政策, 怎么可以说是命定的呢。 出处: 《墨子·非命下》...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名言: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句意: 节俭可以导至昌盛, 纵欲放荡导至灭亡。 出处: 《墨子·辞过》...

治水者……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

名言: 治水者……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 句意: 治水的人, 得亲自研究水性, 而并不从大禹那儿去讨教。 出处: 《列子·汤问》...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名言: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句意: 对天下有利的事要使之发展, 对天下有害的事要革除。 出处: 《墨子·兼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