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世名言》

    收录163464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名言: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句意: 国家的治乱寄托在法律手段上, 是非要分明需寄托于赏罚的分明。 出处: 《韩非子·大体》...

爱人不私赏,恶人不私罚。

名言: 爱人不私赏,恶人不私罚。 注释: 私: 与公相对立, 指于法律政策之外的行为。恶(wu): 厌恶、痛恨。 句意: 喜欢一个人, 但不私自奖赏, 厌恶一个人也不随意惩罚。 出处: 《管子·枉法》...

一民之轨,莫如法。

名言: 一民之轨,莫如法。 注释: 一: 统一。轨: 法则。 句意: 统一百姓的法则, 没有比法律更好的了。 出处: 《韩非子·有度》...

饰令则法不迁,法平则吏无奸。

名言: 饰令则法不迁,法平则吏无奸。 注释: 饰: 修整。 句意: 修整条令、法律的原则不能变, 法律公正那么官吏就无所施其奸。 出处: 《韩非子·饰令》...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名言: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句意: 家中有固定的产业, 虽到饥荒的年头不会挨饿; 国家有恒定的法律, 虽有危难却不会灭亡。 出处: 《韩非子·饰邪》。...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名言: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注释: 阿(e): 不公正。 句意: 国家的太平强盛由于法律的实施, 国家的纷乱衰弱由于不公正。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巧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

名言: 巧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 句意: 有很灵巧的眼睛与伶俐的手艺, 不如粗拙的圆规与曲尺能纠正圆形与方形的误差。 出处: 《管子·法法》...

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

名言: 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 句意: 法令英明那么忠臣们一定很勤奋努力, 惩罚坚决那么奸邪的臣下就会消灭。 出处: 《韩非子·饰邪》...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名言: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注释: 奉法: 执法。 句意: 国家没有永远是强盛, 永远是衰弱的, 执法的人强, 国家就强;执法的人弱, 国家就弱。 出处: 《韩非子· 有度》...

明主使其群臣, 不游意于法之外, 不为惠于法之内。

名言: 明主使其群臣, 不游意于法之外, 不为惠于法之内。 注释: 使; 使用, 使唤。游意: 随心所欲。 句意: 英明的君主使唤他的群臣, 不在法律之外随心所欲地指使他们,也并不因为他们做好了法律规定的份内事而加惠他们。 出处: 《韩非子·有度》...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

名言: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 句意: 所议的该肯定的事不能树立起来, 所议的该否定的事不能废止,有功而不能奖赏, 有罪而不能惩罚, 象这样而能够治理好天下百姓的, 从未有过。 出处: 《...

法败则国乱。

名言: 法败则国乱。 注释: 败: 败坏。 句意: 如果法律毁坏, 那么国家就混乱。 出处: 《韩非子·难一》...

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

名言: 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 注释: 务: 一定。 句意: 凡是法令更改, 那么有许多利害关系都要改变, 利害关系一变,那么老百姓一定要变。 出处: 《韩非子·解老》...

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名言: 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注释: 心治: 随自己的意志来治理。尧: 传说中的古代明君。正: 整饬, 治理好。 句意: 放弃了法律手段而凭自己的心思来治国, 那么象尧这样的贤明君主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出处: 《韩非子·用人》...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名言: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注释: 辞: 辩护。 句意: 法律所加的罪名, 聪明的人也无法为之辩护, 勇武的人也不敢争执。 出处: 《韩非子·有度》...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名言: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句意: 治理一个大国而多次地改变法令, 那么老百姓就要受苦了。 出处: 《韩非子·解老》...

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

名言: 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 注释: 法道: 尊重道德。信密: 真诚。经: 道路、途径, 这里可作办法讲。 句意: 宪律制度必须要尊重道德原则。号令必须要明确, 赏罚必须要真诚, 这是正其百姓的办法。 出处: 《管子·...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名言: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注释: 生法: 制定法律。废: 停止、舍弃。 句意: 圣明的君主能制定法律, 但不能舍弃掉法律而把国家治好。 出处: 《管子·明法》...

法度行则国治,私利行则国乱。

名言: 法度行则国治,私利行则国乱。 句意: 法律制度实施起来国家就治理得好, 只顾私利行事国家就乱了。 出处: 《管子· 明法》...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名言: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注释: 吏: 这里当动词管理讲。规矩: 校正圆形与方形的两种工具。今名圆规与直角曲尺, 此指规范。绳墨: 木工用来拉直线的绳线。 句意: 法律政令, 是治理百姓的一种规范、准绳。 出处: 《管子·七臣》...

令未布而罚及之,则是上妄诛也。

名言: 令未布而罚及之,则是上妄诛也。 注释: 妄诛: 乱杀人, 乱惩罚。 句意: 法令尚未颁布而惩罚却来了, 那便是执政的人乱惩罚人。 出处: 《管子·法法》...

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

名言: 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 句意: 以法律来惩罚罪行, 那么老百姓即使犯法去死, 也不会生怨。 出处: 《管子·明法解》...

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

名言: 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 注释: 意: 指民心。上: 指统治者。 句意: 刑罚虽然多而民心并不畏惧,有法令而不能实行;杀戮处死的很多,但大家心中并不服,那么统治者的地位就危险了。 出处: 《管子·牧民· 四顺》...

盗贼不胜则良民危,法禁不立则奸邪繁。

名言: 盗贼不胜则良民危,法禁不立则奸邪繁。 注释: 不胜: 形容数量十分多。立: 制订。 句意: 盗贼横行, 良民就感到危险; 法律禁令不制订, 奸邪就特别多。 出处: 《管子·正世》...

求多者其得寡,禁多者其止寡,令多者其行寡。

名言: 求多者其得寡,禁多者其止寡,令多者其行寡。 句意: 贪求多的得到的少, 禁止的内容多真正止得了的就少, 法令太多真正实施的就少。 出处: 《管子·法法》...

上杀不辜, 则道正者不安, 上失有罪, 则行邪者不变。

名言: 上杀不辜, 则道正者不安, 上失有罪, 则行邪者不变。 注释: 道正者: 循规蹈距的人。行邪者: 行为不端正的人。变: 改正。 句意: 统治者杀无罪的人, 循规蹈矩的人就会感到不安, 统治者放过了有罪的人, 那么行为不端的人就不会改正。 出处:...

视时而立仪。

名言: 视时而立仪。 注释: 仪: 法律制度。 句意: 看时势而制定法律制度。 出处: 《管子·国准》)...

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

名言: 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 注释: 身: 是指统治者自身。 句意: 禁令能起到克制自身的作用, 那么法令下去老百姓都会执行。 出处: 《管子·法法》...

令已布而赏有从, 则是使民不劝勉, 不行制, 不死节。

名言: 令已布而赏有从, 则是使民不劝勉, 不行制, 不死节。 注释: 劝勉: 努力奋发。行制: 控制自己的行为。死节: 为节操而死。 句意: 法令已经颁布而(法令规定的种种) 奖赏不兑现, 那是使老百姓不努力奋发, 不知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肯为节操而死...

以规矩为方园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教治民则安。

名言: 以规矩为方园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教治民则安。 注释: 规矩: 画园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为: 画, 动词。法教: 法律, 教化。 出处: 《管子·形势解》...

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者其法乱。

名言: 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者其法乱。 注释: 私勇: 勇于私斗的人。私智: 自以为是“聪明人”。 句意: 一个国家勇于私斗的人多了。相应的他的军队兵力就弱; 官员如自以为是, 那么他的法律就乱套了。 出处: 《管子·禁藏》...

凡国无法则众不知所为。

名言: 凡国无法则众不知所为。 句意: 凡国家没有法律, 那么人们就不知怎样做才好。 出处: 《管子·版法》...

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则民受赏而无德也。

名言: 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则民受赏而无德也。 句意: 以法律来惩办罪行, 那么老百姓就是去死也不会怨尤, 以法律来衡量功绩, 那么老百姓接受奖赏却不一定是德行高尚的。 出处: 《管子· 明法》...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以差短长。

名言: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以差短长。 注释: 巧: 弄虚作假。欺: 骗。 句意: 有法律制度存在, 就不能以弄虚作假来蒙混; 有衡量轻重的秤在称量, 就不能骗人轻重, 有寻丈长短可以测数的, 就不...

制法仪,出号令,然后可以一众治民。

名言: 制法仪,出号令,然后可以一众治民。 注释: 法仪: 法律制度。一: 统一。 句意: 制定法律制度, 公布出命令, 然后就可以统一群众管理百姓。 出处: 《管子·法法》...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

名言: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 注释: 法法: 按照法律办事。毋常: 无常、反常。法不法: 法律不象法律。 句意: 不按照法律办事那么事情就不正常, 法律如果不象法律, 那么政令就行不通。 出处: 《管子·法法》...

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

名言: 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 句意: 罚当其罪的刑律就有威信, 罚不当其罪的, 那就是对人的侮辱。 出处: 《荀子·君子》...

赏当贤,罚当暴。不杀无辜,不失有罪。

名言: 赏当贤,罚当暴。不杀无辜,不失有罪。 注释: 当: 相符合。辜: 罪过。 句意: 奖赏要给当得上这奖赏的贤人, 惩罚也要罚当其罪。不错杀无罪之人, 也不放过一个有罪的人。 出处: 《晏子·尚同中》...

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

名言: 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 注释: 议: 商议, 评论。废: 废弛, 废弃懈...

治民一众,不知法不可。

名言: 治民一众,不知法不可。 注释: 一: 统一。 句意: 管理百姓就是要统一众人, 不知法可不行。 出处: 《管子·七法》...

上之所赏,吏之所诛也;上之所是,而法之所非也。赏罚是非,相与四谬,虽十黄帝不能理也。

名言: 上之所赏,吏之所诛也;上之所是,而法之所非也。赏罚是非,相与四谬,虽十黄帝不能理也。 注释: 上: 指君王。吏: 办事的官员。谬: 错误。理: 治理。 句意: 君王所奖赏的, 办事的官员却认为该惩罚的; 君王所肯定的, 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赏...

措钧石使禹察之, 不能识也; 悬于权衡, 则厘发识矣。

名言: 措钧石使禹察之, 不能识也; 悬于权衡, 则厘发识矣。 注释: 钧石: 钧, 三十斤为一钧。识: 同知。 句意: 放一块三十斤的石头让禹这样英明的人来审核它的重量, 也不能知道(它的确切重量)。如果将它挂在秤上称量, 那么就象头发那么轻的分量都知...

不教而诛, 则刑繁而邪不胜; 教而不诛, 则奸民不惩。

名言: 不教而诛, 则刑繁而邪不胜; 教而不诛, 则奸民不惩。 注释: 诛: 杀。这里可作惩罚讲。 句意: 不加教育而惩罚, 纵然刑律很多邪恶之事仍十分多而不能禁止;只讲教育而不加惩罚, 那么奸刁的坏人就受不到惩罚。 出处: 《荀子· 富国》...

刑罚不恕罪,爵赏不逾德。

名言: 刑罚不恕罪,爵赏不逾德。 句意: 刑罚不宽恕罪过, 封爵行赏也不应超过被封被奖者的功德。 出处: 《荀子·君子》...

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

名言: 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 注释: 一: 这里指原始之时。度: 标准。 句意: 所有的事物在产生形成时都同样处于原始状态, 所有的标准都统一于法律。 出处: 《尹文子·大道上》...

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名言: 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句意: 处理讼事无私心, 听取狱讼不偏袒。 出处: 《晏子春秋· 问上》...

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服以生陵暴。

名言: 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服以生陵暴。 注释: 威: 威慑, 镇压。陵暴: 陵, 侵犯; 暴, 暴力。 句意: 刑法, 就是用来威慑、镇压那些不驯服的人的, 但同时也因为刑法而生出许多欺凌暴力之事。 出处: 《尹文子·大道下》...

一天下者,令于天下则行,禁焉则止。

名言: 一天下者,令于天下则行,禁焉则止。 注释: 一: 统一。 句意: 统一天下的, 是那法令。令下则行, 令止则止。 出处: 《尸子·贵言》...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名言: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注释: 这段话出自《管子·法法》。在这段话之前, 管子还说了“令重于宝, 社稷先于亲戚, 法重于民, 威权贵于爵禄。”重宝: 非常珍贵的财宝。轻: 轻慢。后: 把……放在后。...

元恶不待教而诛。

名言: 元恶不待教而诛。 注释: 元恶: 元凶, 首恶。 句意: 对于首恶元凶, 不必讲教育就可杀。 出处: 《荀子·王制》...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名言: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注释: 从事者: 办事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成大事业者。法仪: 法律制度。 句意: 天下成大事业的人, 不可以没有一套法律制度。没有法律制度而能成功的是没有的。 出处: 《墨子·法仪》...

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

名言: 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 注释: 无: 不要。同勿。身: 自己。 句意: 不要自己有过失而怨别人, 不要等刑罚已降临而呼天号地。 出处: 《荀子·法行》...

明制度于前, 重威刑于后。

名言: 明制度于前, 重威刑于后。 句意: 先要明确颁布各种制度规矩, 然后就要严肃地按照刑法来处理(违法乱纪之事)。 出处: 《尉缭子·重刑令》...

法之功莫大使私不行。

名言: 法之功莫大使私不行。 注释: 私: 这里可理解为与中央政府不一的种种法规。 句意: 法律的功效, 最大的是使各行其是的私法消灭。 出处: 《慎子·佚文》...

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

名言: 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 注释: 齐; 使统一。乖: 不顺, 不和。 句意: 法律, 就是用来统一各种分歧的, 但同时也因法律而使许多名分地位搞乱了。 出处: 《尹文子·大道下》...

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

名言: 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 注释: 矩: 即木工用的曲尺, 画直角用。 句意: 只有五寸的曲尺, 便能画出天下所有的矩形来。 出处: 《荀子·不苟》...

刑,期于无刑。

名言: 刑,期于无刑。 注释: 刑: 这里指法律。 句意: 法律的存在, 就希望能有一天不需要法律。 出处: 《尚书·大禹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名言: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注释: 狱: 诉讼案件。察: 调查。情: 合情理。 句意: 大大小小的案件, 虽然不能一一查核, 但在审理时一定要合情合理。 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

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

名言: 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 句意: 赏赐一定要加在有功之人的身上, 刑罚一定要判在有罪之人身上。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三》...

利一者害半之, 利十者害敌之, 利百者害倍之, 利千万者害十之。

名言: 利一者害半之, 利十者害敌之, 利百者害倍之, 利千万者害十之。 注释: 敌: 与……相当。十之: 是它的十倍。 句意: 求得一分私利, 就有半分的祸害跟随而来; 求得十分私利, 祸害就与它相当; 求得百分私利, 祸害就是它的一倍; 求得千万分的私利...

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名言: 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句意: 要把喜欢的与厌恶的都明白告示出来, 这样老百姓就知道什么是禁止的事。 出处: 《孝经·三才》...

歼厥渠魁,胁从罔诒,旧染污俗,咸与维新。

名言: 歼厥渠魁,胁从罔诒,旧染污俗,咸与维新。 注释: 歼: 消灭。厥: 其, 他的。渠魁: 为首的人。胁从: 被胁迫、引诱而跟从者。罔(wang): 同无。咸: 都。与: 同予。维新: 更新。 句意: 消灭首恶之人, 对于胁从就不去治罪了, 那些沾染了污浊...

赏不僭而刑不滥, 赏僭, 则惧及淫人; 刑滥, 则惧及善人。

名言: 赏不僭而刑不滥, 赏僭, 则惧及淫人; 刑滥, 则惧及善人。 注释: 僭: 过分。淫人: 坏人。 句意: 赏赐不要过分而刑罚不滥用, 赏赐过分, 就怕恩及坏人, 刑罚滥用, 就怕殃及好人。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无简不听。

名言: 无简不听。 注释: 简: 核实。听: 处理、定罪。 句意: (讼狱中) 没有事实就不定罪。 出处: 《尚书· 吕刑》...

片言可以折狱。

名言: 片言可以折狱。 注释: 片言: 不全面的话。折狱: 判决案子。这句话出于《论语·颜渊》。原句是“子曰: 片言可以折狱者, 其由也与!”孔子对于子路的鲁莽、急躁是时有微言的。这句话可理解有两层意思, 一是对子路办事的决断果敢表示赞赏, 二是对...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名言: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注释: 礼:指对于贵族的一套礼仪制度。 句意: 仪礼制度不是对老百姓而言的, 刑罚不是对上层官员而言的。 出处: 《礼记· 曲礼上》...

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

名言: 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 注释: 蠲(juan): 除去。 句意: 除去污浊, 水流就会清澈; 废去贪婪, 立身就能廉洁。 出处: 唐·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恶有衅,虽贵,罚也。

名言: 恶有衅,虽贵,罚也。 注释: 恶(wu): 哪里。有衅: 有事端。 句意: 哪里有了纠纷事端, 即使是地位很高的人, 也应受到处罚。 出处: 《国语·鲁语》...

君子以明审用刑,而不留狱。

名言: 君子以明审用刑,而不留狱。 注释: 明审: 明白、公正的审察。刑: 指刑法。狱: 讼事。 句意: 君子执行刑法既明白公正又审察慎重, 因而不把讼事积压。 出处: 《易·族》...

不用法者,国有常刑。

名言: 不用法者,国有常刑。 注释: 不用法: 不守法。 句意: 不遵守法律的人, 国家有适用的刑罚对付他。 出处: 《周礼·地官·小司徒》...

举直错诣枉,则民服;举枉错诣直,则民不服。

名言: 举直错诣枉,则民服;举枉错诣直,则民不服。 注释: 举直: 推举选拔出正直的人或行为。枉: 弯曲, 这里可理解为不合正道。 句意: 举出正直的来矫正邪曲不正的, 那么老百姓都信服; 举出邪曲不正的来改措正直的, 那么老百姓都不服。 出处: 《论...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名言: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注释: 辜(gu): 罪。不经: 不遵守规矩。 句意: 与其要杀害一个无罪的人, 宁可自己承受不按法办事之罪。(这是对执法者判决时需要审慎而言) 出处: 《尚书·大禹谟》...

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

名言: 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 注释: 文章: 法律的条文章程。 句意: 法令章程没有建立起来的话, 就不能实施惩罚。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言: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注释: 不中: 不恰当, 不公正。 句意: 刑罚如果不公正恰当, 那么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 出处: 《论语·子路》...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名言: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句意: 掌握政权的人, 不奖赏对自己个人有功劳的人, 也不罚对自己有怨仇的人。 出处: 《左传·昭公五年》...

枉桡不当,反受其殃。

名言: 枉桡不当,反受其殃。 注释: 枉桡: 原意指弯曲的木材, 这里作不公正讲。 句意: 歪曲法律断事不公正的人, 会自食其恶果的。 出处: 《礼记·月令》...

为人上者而知俭,则樽节爱养,自不伤财害民,是俭有当于仁也;为人下者而知俭,则制节谨度,自不至纳贿窃帑,是俭有当于忠也。

名言: 为人上者而知俭,则樽节爱养,自不伤财害民,是俭有当于仁也;为人下者而知俭,则制节谨度,自不至纳贿窃帑,是俭有当于忠也。 注释: 樽(zun): 抑止。节: 节度, 用度。爱: 惜。养: 积蓄。谨度: 对用度要谨慎小心。帑(tang): 国库所藏的金帛,...

利害心憧,而是非之衡眩矣。

名言: 利害心憧,而是非之衡眩矣。 注释: 憧: 愚蠢。眩: 迷乱, 迷惑。 句意: 私利能祸害人心, 使人变得愚蠢, 使人迷惑而不能权衡是非得失。 出处: 清·陈确《瞽言》...

人见利而不见害, 鱼见食而不见钩。

名言: 人见利而不见害, 鱼见食而不见钩。 句意: 人如果只看到利益而看不到危害, 正象鱼儿只看到诱饵而看不到钓钩一样。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

名言: 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 句意: 骄横放纵从奢侈中产生, 危难灭亡则从小事中发展而成。 出处: 清·张廷玉《明史·后妃列传》...

如生平果系孝弟廉让,自然作官时不欺不贪,尽忠竭节。

名言: 如生平果系孝弟廉让,自然作官时不欺不贪,尽忠竭节。 注释: 孝弟(ti): 儒家思想核心“仁”的重要内容, 孝指对祖先、父母尽孝道,弟指顺从兄长, 也写作悌。竭:...

口义而身利者,跖不足与徒矣。

名言: 口义而身利者,跖不足与徒矣。 注释: 口义: 在嘴上讲道义。身利: 指实际的行为是追求私利。跖: 春秋战国之际农民暴动的一位领袖, 旧时把他认作强盗, 又称盗跖。这里泛指盗贼。徒: 指同类的人。 句意: 在嘴巴上大谈道义而在行动上则追逐私利的...

凡穷贪丧心者, 未有不速其殃。

名言: 凡穷贪丧心者, 未有不速其殃。 注释: 速: 招致。 句意: 凡是贪婪至穷凶极恶丧心病狂的人, 从来没有不招致祸殃的。 出处: 清· 龚炜《巢林笔谈· 穷贪者速其殃》...

古来贪酷二字连缀而言,贪则鲜有不酷,酷则鲜有不贪者,盖酷正所以济其贪也。

名言: 古来贪酷二字连缀而言,贪则鲜有不酷,酷则鲜有不贪者,盖酷正所以济其贪也。 注释: 鲜: 少。济: 助成。 句意: 自古以来贪婪和残酷是连在一起说的, 贪婪的人少有不残酷的,残酷的人也少有不贪婪的, 这正是残酷可以助成贪婪的缘故。 出处: 清·...

惜食惜衣岂为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名言: 惜食惜衣岂为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句意: 珍惜粮食珍惜衣服哪里是因为吝惜财物, 根本原因是为了珍惜幸福; 追求名声追求利益关键在于严格要求自己, 而不能企求他人。 出处: 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六...

官儿不打送礼的。

名言: 官儿不打送礼的。 句意: 当官的人不会责打送礼行贿的人。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百十一回...

官能清则冤抑渐消, 吏能廉则风俗自厚。

名言: 官能清则冤抑渐消, 吏能廉则风俗自厚。 注释: 抑: 委屈。 句意: 当官的能保持清廉, 冤枉委屈都会逐渐消失; 当官的能保持廉洁, 世风民俗自然都会淳厚。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不可少》...

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

名言: 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 注释: 饕(tao): 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诐。”颜师古注:“贪甚曰饕。” 句意: 贪婪钱财而招致耻辱, 不如保持俭朴廉洁的品格。 出处: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俭》...

好官必不爱钱。

名言: 好官必不爱钱。 句意: 一个品行高尚的官吏一定是不贪爱钱财的。 出处: 清·吴汝纶《与儿书》...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名言: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句意: 身后尚有余路时, 就想不到要缩缩手脚; 当眼前无路可走时, 再想回头就来不及了。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名言: 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注释: 比比: 到处, 处处。 句意: 可叹啊, 象虎狼一般凶狠的贪官污吏, 世上处处皆有。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

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

名言: 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 注释: 载: 充满。狼: 喻贪婪的下属。 句意: 有的官自以为廉洁, 责骂贪婪之人充满道路, 但他放纵贪婪的下属自己却还不知道。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

能贵不能贱,遂为物所攻。

名言: 能贵不能贱,遂为物所攻。 注释: 物: 指各种可以享受的东西。攻: 击倒, 打倒。 句意: 能享受富贵荣华, 不能处身于贫贱困苦, 那就会被各种可以用来享受的东西击倒。 出处: 清·张自超《咏怀》...

欲心难厌如溪壑, 财物易尽若漏卮。

名言: 欲心难厌如溪壑, 财物易尽若漏卮。 注释: 厌: 满足。壑(he): 山谷深沟。卮(zhi): 盛酒的器皿。 句意: 贪婪的心象山谷深沟一样难以填满, 钱财宝物象放进无底的器皿一样极易散...

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

名言: 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 注释: 辞: 推辞, 躲避。 句意: 对自己有好处, 对众人有害处, 有道德的正人君子不追求这样的好处; 对自己有害处, 对众人有好处, 有道德的正人君子不躲避这样的害处。 出处: 清·陈确《...

千里做官,只图吃着。

名言: 千里做官,只图吃着。 注释: 着: 穿衣。 句意: 不远千里去做官, 图的只是吃穿好。 出处: 清·胡式钰《语窦》...

贪人败类,其子必无廉清。

名言: 贪人败类,其子必无廉清。 注释: 败类: 坏人。《诗经·大雅·桑柔》:“大风有隧, 贪人败类。” 句意: 生性贪婪品行不好的人, 他们的子女也不会清廉有节。 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除贪》...

明大节于当时, 立清风于身后。

名言: 明大节于当时, 立清风于身后。 句意: 活的时候辨明为人的节操, 死了以后也能长保清廉的名声。 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禁锢奸臣子孙》...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 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 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 则天下其有不乱, 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名言: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 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 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 则天下其有不乱, 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注释: 而: 如果。其: 哪里。 句意: 大凡不廉洁的人没有什么东西不拿, 不知羞耻的人没有什么事不做。一...

利不在官则在民。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

名言: 利不在官则在民。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 注释: 专: 独占。 句意: 利益不属于官就属于老百姓。百姓得到利益, 财物来源就会通畅, 对官也有好处; 官独占利益, 财利的来源就会阻塞, 对百姓一定有损害。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