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代小品文 > 《杂帖(二则)》 - 〔东晋〕王羲之

《杂帖(二则)》 - 〔东晋〕王羲之

〔东晋〕王羲之

甲夜,羲之顿首:向遂大醉,乃不忆与足下别时,至家乃解。寻忆乖离,其为叹恨,言何能喻。聚散人理之常,亦复何云。唯愿足下保爱为上,以俟后期。故旨遣此信,期取足下过江问。临纸情塞。王羲之顿首。

雨寒,卿各佳不?诸患无赖,力书,不一一。羲之问。

——《全晋文》

〔注释〕 甲夜:初更时分。 过江问:过江后的音讯。 佳不:即“佳否”。 无赖:无聊赖。 力书:勉力写成此信。 不一一:不一一备述。

古代的书信曾写于绢帛之上,所以书信又称帖。杂帖就是应付日常事务的简短书信,类似今日的便笺。开初大多用于传递信息,像首开其端的崔瑗的《杂帖》,诸葛亮的《远涉帖》,阮籍的《搏赤猿帖》等就是。到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父子手中,就赋予了它们更多的艺术特质,而成了玲珑剔透的书信小品。他们大多写的是些家人细故、戚友交往、馈赠酬答等生活琐事,然而随意写来,却自然有致,令人情思摇荡,就像美酒那么醇烈,清泉那么甘甜。加之他们的书法“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亲朋若获此一帖,真要重于金石珠玉了。

据《全晋文》所载,王羲之的杂帖多达五百以上。这里选的是向朋友表述友情的两则。

第一则是送别一个朋友后的追补信。作者在某时某地送走了一位要好的朋友,由于在离筵上喝醉了酒,连朋友是怎么上路的都模糊不清了。回到家里,酒醒过后,才想起与朋友没有说上几句话就分手了,实在不应该,于是当即在灯下提笔写下此帖,打发仆人追送。其实帖中也没有说什么要紧的话,只是表示此次分离着实令人伤怀,怅恨之情不可言喻。然而聚散也是人理之常,不可过于难过,有聚就会有散,有散还会有聚,有散时的痛苦,才会更珍惜聚时的欢乐。这自然是安慰朋友,也是安慰自己。只是旅途的艰难困苦,叫人放心不下,希望能得到过江以后的音讯。话虽寥寥数语,却动了真感情。写帖者尚感到“临纸情塞”,受帖者难免要见字落泪了。

第二则更为短小,总共才十八个字。大概是在一个雨天里,正在患病的王羲之因难耐其寒而颇有点不舒服了,由此而想到自己的知心朋友不知能否适应这种天气,于是挥笔写下几个字问问情况,顺便也将自己身体不佳的状况相告。自己身体不适而想到别人的痛痒,事情自然是至细至微的,然而正是这细微处才体现出平日里休戚与共、息息相通的友情。所以这18个字在朋友的心灵中所产生的震撼,恐怕敌得上千言万语的倾诉。

在一般人看来,王羲之在这里写的似乎都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其中没有非说不可的话。可是王羲之却不这么看,他觉得很有价值,很有意义。这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他本人的艺术家气质是很有关系的。当时的知识分子都非常看重生命本身的价值,认为一个人能够生活在这世界上实在是一种幸运,应当珍惜它,爱护它,不让它受到外事外物的束缚与伤害,于是饮酒以图享乐,服散以求长生,清谈以表现自我,鄙弃礼法以保真全性。同时还追求一种艺术化的人生,让生活充满诗情画意,也让诗文书画切入生活。这就是魏晋时代所崇尚的所谓名士风流。王羲之就是一个典型的名士,他的这些杂帖为名士风流增添了新的内涵。清谈家不是“以约言厌人心”,以妙言穷玄理吗?这种杂帖又何尝不是言约义丰、语短情长呢?只是一个出于口头,一个见诸笔端;一个重在析理,一个重在表情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杂帖(二则)》 - 〔东晋〕王羲之”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