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代小品文 > 《智过君子》 - 〔明〕江盈科

《智过君子》 - 〔明〕江盈科

〔明〕江盈科

语云:“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余邑水府庙,有钟一口。巴陵人泊舟于河,欲盗此钟铸田器,乃协力移置地上,用土实其中,击碎担去。居民皆窅然无闻焉。

又一贼,白昼入人家,盗磬一口,持出门,主人偶自外归,贼问主人曰:“老爹,买磬否?”主人答曰:“我家有磬,不买。”贼径持去。至晚觅磬,乃知卖磬者,即偷磬者也。

又闻一人负釜而行,置地上,立而溺。适贼过其旁,乃取所置釜,顶于头上,亦立而溺。负釜者溺毕,觅釜不得。贼乃斥其人曰:“尔自不小心,譬如我顶釜在头上,正防窃者;尔置釜地上,欲不为人窃者,得乎?”

此三事,皆贼人临时出计,所谓智过君子者也。

——《雪涛谐史》

〔注释〕 余邑:指作者家乡湖南省桃源县。 田器:指农具。 窅(yǎo)然:深远,不闻音声。 磬(qìnɡ):古代打击乐器,形如曲尺,系用玉或石制成。 釜(fǔ):炊具,圆形,略如今日之锅。 溺:小便。

人们的大脑往往因为职业的需要或某种紧急情况全部被调动起来了,因而表现出应变能力和某种聪明才智。与此相反,如果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生活,那么多么高的智商的头脑也会萎缩。从这个角度说,“贼”,智过于“君子”,一点也不奇怪。否则这个“贼”早就会被捉拿下狱,不得混迹朝市了。而“君子”者尸位素餐者众,在哪朝哪代都是如此。他们的智慧不能不受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生活的影响。我们读完这三个故事感到可笑的不是盗贼,而是那些财物的主人。在盗贼还存在的社会中为什么不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防盗的警惕性呢?我们细分析这三个失窃的故事都与其中主人有关。第一个故事中的大钟是公共财产,而众“盗”在庙中协力移钟置地上,竟不为人所知,可见大家都没有责任心。第二个故事中的主人是毫无警惕性的,盗于白昼入人家,持磬出门,主人偶归,与盗相遇,两人还搭了话。可是主人直到晚上才发现失磬,真是麻痹已甚。第三个故事中的失釜者简直是近于愚蠢了,竟让盗贼从自己身边窃走釜,而且还甘心受其斥责,竟连一点脑筋也不动,不想一想盗贼头上顶的釜是否是自己的。由此可知一般的失盗不是由于盗贼智慧极高,而是因为失主没有警惕性或智力太低。饱食终日的“君子”们或高枕而卧,或专心玩乐,脑子中甚至没有防盗这根弦,那么盗贼也不需要很高智慧和能力,就可以窃得相当于百倍、千倍、万倍于钟、磬、釜的价值的财物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智过君子》 - 〔明〕江盈科”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