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籍名著 > 言尽意论

言尽意论

        《言尽意论》是魏晋时期的一篇反玄学哲学论文。欧阳建撰。《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均著录有《欧阳建集》二卷,均已亡佚。清严可均将该文辑入《全上古三代汉魏三国六朝文·全晋文》,清光绪年间由广雅书局刻行,1958年中华书局重印本是目前较好的一个版本。
        欧阳建(约267—300),字坚石,渤海南皮(今河北沧县)人。出身于冀州大族,“雅有理想,才藻美瞻,擅名北州”。(《晋书·石苞传》)历任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等职。曾上书历数赵王伦的罪状,劝齐王冏杀之。后被赵王伦杀害。著有《欧阳建集》 已佚失。
        《言尽意论》言简意赅,仅280字。其内容主要是论述“言”与“意”之间的关系,全文分三个层次:首先论述了世间万物及其规律的客观性。指出“夫天不言,而四时行焉;圣人不言,而鉴识存焉。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 色不俟称,而黑白以彰。”在 “名”与“实”关系上,肯定了“实”是主要的,第 一性的;“名”是次要的,第二性的。四时的运行,事物的认识、方圆的形状、黑白的颜色都是客观存在,并不依赖于名。“名”对于“实”,“言”对于“理”均不能有所增减或变更。“名之于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其次,充分肯定了“名”、“言”在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名”和“言”虽不能脱离客观事物本身而存在,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又离不开“名”和“言”。正因为“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辨”。所以“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辨物,则鉴识不显。”人们要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特殊性,就必须要有反映该事物及其规律的特殊概念和名称,“欲辨其实,则殊其名;欲宣其志,则立其称。”其三,文章又强调了“名”、“言”必须与客观事物相符合,主、客观必须一致,“原其所以,本其所由。”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必须做到“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名与实,言与理必须相一致,“意”就是物和理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意”的内容,就是名和言,名和言不能同意分别开来,所以文章得出结论: “则言无不尽矣。吾故以为尽矣。”
        《言尽意论》主要是针对着“言不尽意论”而发的。魏晋时期,贵无论玄学在思想学术领域内风行一时,“言不尽意”论就是其中的代表论点。他们认为:世界的本体是“无”,由此产生并决定了事物的形态和规律。而这个绝对本体又是一个脱离物质,脱离自然而被神化的“无”,对其只能 “善会其意”,直接冥觉。如果从象得意,或是从言得象,就会离开本体愈来愈远。“存言者,非得象也: 存象者,非得意者也。”(王弼《周易略例 ·明象》)因此只能“忘言”、“忘象”,言不尽意,理不可知。这就片面夸大了认识工具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否定主观认识客观的可能性。《言尽意论》抓住了言意之辨的核心问题,把颠倒的名实关系和言意关系加以匡正,作出了唯物的辩证的解释,驳斥了贵无论玄学及言不尽意论者在认识论上的 “不可知论”,动摇了玄学唯心主义关于有无本末之辨的理论基础。《言尽意论》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论著,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的发展,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傅子

下一篇:神灭论

“言尽意论” 的相关文章

杨辉算法9个月前 (08-29)
四元玉鉴9个月前 (08-29)
孙子算经9个月前 (08-29)
数书九章9个月前 (08-29)
梅氏丛书辑要9个月前 (08-29)
求恕斋丛书9个月前 (08-29)
四部丛刊9个月前 (08-29)
皕宋楼藏书志9个月前 (08-29)
天文气象杂占9个月前 (08-29)
革象新书9个月前 (08-29)
四库简明目录标注9个月前 (08-29)
相雨书9个月前 (08-29)
乙巳占9个月前 (08-29)
岭南遗书9个月前 (08-29)
壹事纪始9个月前 (08-29)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9个月前 (08-29)
墨海金壶9个月前 (08-29)
借月山房汇抄9个月前 (08-29)
晓庵遗书9个月前 (08-29)
守山阁丛书9个月前 (08-29)
玉函山房辑佚书9个月前 (08-29)
函海9个月前 (08-29)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9个月前 (08-29)
九域守令图9个月前 (08-29)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9个月前 (08-29)
知不足斋丛书9个月前 (08-29)
柳庭舆地隅说9个月前 (08-29)
今水经9个月前 (08-29)
雅雨堂藏书9个月前 (08-29)
静江府城图9个月前 (08-29)
澹生堂藏书目9个月前 (08-29)
中外舆地全图9个月前 (08-29)
渊鉴类函9个月前 (08-29)
津逮秘书9个月前 (08-29)
夷门广牍9个月前 (08-29)
桔录9个月前 (08-29)
韵府群玉9个月前 (08-29)
郡斋读书志9个月前 (08-29)
农桑衣食撮要9个月前 (08-29)
记纂渊海9个月前 (08-29)
闽中海错疏9个月前 (08-29)
岁时广记9个月前 (08-29)
事林广记9个月前 (08-29)
花镜9个月前 (08-29)
元亨疗马集9个月前 (08-29)
直斋书录解题9个月前 (08-29)
锦绣万花谷9个月前 (08-29)
鸡谱9个月前 (08-29)
野蚕录9个月前 (08-29)
太平御览9个月前 (08-29)
神农本草经9个月前 (08-29)
唐书·艺文志9个月前 (08-29)
脉经9个月前 (08-29)
古尊宿语录9个月前 (08-30)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9个月前 (08-30)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9个月前 (08-30)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9个月前 (08-30)
备急灸法9个月前 (08-30)
儒门事亲9个月前 (08-30)
十不二门指要钞9个月前 (08-30)
针灸资生经9个月前 (08-30)
宗镜录9个月前 (08-30)
四明十义书9个月前 (08-30)
诊家枢要9个月前 (08-30)
医经溯洄集9个月前 (08-30)
法苑珠林9个月前 (08-30)
针灸聚英9个月前 (08-30)
道典论9个月前 (08-30)
妙法莲华经文句9个月前 (08-30)
医学正传9个月前 (08-30)
濒湖脉学9个月前 (08-30)
大乘起信论9个月前 (08-30)
弘明集9个月前 (08-30)
外科正宗9个月前 (08-30)
景岳全书9个月前 (08-30)
阴持入经注9个月前 (08-30)
医贯9个月前 (08-30)
道藏辑要9个月前 (08-30)
重阳立教十五论9个月前 (08-30)
吕祖全书9个月前 (08-30)
外科证治全生集9个月前 (08-30)
医方集解9个月前 (08-30)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9个月前 (08-30)
汉天师世家9个月前 (08-30)
三元延寿参赞书9个月前 (08-30)
净明忠孝全书9个月前 (08-30)
晶珠本草9个月前 (08-30)
厘正按摩要术9个月前 (08-30)
道体论9个月前 (08-30)
理瀹骈文9个月前 (08-30)
新制诸器图说9个月前 (08-30)
多能鄙事9个月前 (08-30)
道德真经广圣义9个月前 (08-30)
漕船志9个月前 (08-30)
南船记9个月前 (08-30)
龙江船厂志9个月前 (08-30)
豳风广义9个月前 (08-30)
养性延命录9个月前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