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古代诗文名篇 > 王之涣诗《鹳鹊楼》

王之涣诗《鹳鹊楼》

王之涣诗《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据中华书局本《全唐诗》,下同)

鹳鹊高楼位于蒲州(今山西永济),依山傍河,为登临胜地。四句五言诗用极浅显的语言组成二联对仗。黄昏景色,自古易于引起人们的离愁别绪和对人生短暂的叹息,《鹳鹊楼》做的却是使人耳目一新的翻案文章。首句“白日依山尽”就气势雄浑壮阔,颇为不凡;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接写楼下滚滚黄河东流大海,白日高山因之更加雄阔。近景、远景、静景、动景自然融合。在此背景上出现的流水对第二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由大而小,由景及情,写诗人登楼时的情怀。什么情怀? 意气风发,高瞻远瞩,信心百倍,前途无限。由于情怀昂扬,气象万千,所以渺小的人在时空面前毫不怯弱,于是人和白日、高山、黄河、大海等雄奇客观事物之间的距离无形中就缩小了。极大的宇宙和微不足道的人间取得了和谐,创造出了和谐的美。

如果从创作心理去看,王之涣写这两首诗时,显然从主观上对自然景物作了抽象化,诗中情景交融,生命感发意象,意象又感发生命,注入了作者情怀的倾向性。从鉴赏心理的角度来说,诗中的物象也不是通常意义下的自然景物,而是被作者涂上了“盛唐气象”,具有特殊内涵的意象,不同的读者对这特殊的景物和作者情怀的感受会千差万别,但不可能对诗中壮阔的气象毫无反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颇有与夕阳一争高低长短之势。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绝对不变的,诗人和鉴赏者各自的联想也不存在僵死的确切性,然而倾向性则是明显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王之涣诗《鹳鹊楼》” 的相关文章

韩愈文《师说》7个月前 (10-16)
辞赋·九歌《山鬼》7个月前 (10-16)
韦庄词《思帝乡》7个月前 (10-16)
尚书《无逸》7个月前 (10-16)
何逊诗《相送》7个月前 (10-16)
辞赋·九歌《湘君》7个月前 (10-16)
李白诗《蜀道难》7个月前 (10-16)
乐府民歌《西洲曲》7个月前 (10-16)
李商隐诗《霜月》7个月前 (10-17)
白居易词《忆江南》7个月前 (10-17)
李白词《忆秦娥》7个月前 (10-17)
庾信赋《小园赋》7个月前 (10-17)
高适诗《燕歌行》7个月前 (10-17)
曹丕诗《燕歌行》7个月前 (10-17)
聂夷中诗《咏田家》7个月前 (10-17)
元结文《右溪记》7个月前 (10-17)
词·醉落魄《咏鹰》7个月前 (10-17)
曹丕诗《杂诗二首》7个月前 (10-17)
刘桢诗《赠从弟》7个月前 (10-17)
元稹诗《织妇词》7个月前 (10-17)
李煜词《虞美人》7个月前 (10-17)
刘琨诗《重赠卢谌》7个月前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