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经典文言文翻译 >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王阳明)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王阳明)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王阳明)原文及译文

原文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翻译

    古代的教育,是以人伦道德为内容教学生。后来兴起了记诵词章的风气,先王的教育之义就消失了。现在教育儿童,只应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专门的功 课。培养的具体方法,则应当引导他们吟唱诗歌来激发他们的志趣;引导他们学习礼仪,以严肃他们的仪容;劝导他们读书,以开启他们的智慧。现在,人们常常认 为吟唱诗歌、学习礼仪不合时宜,这都是庸俗鄙薄的见识,他们这些人怎么知道古人立教的本意呢!
    一般说来,儿童的性情是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约束,就像草木刚开始发芽时,如果让它舒展畅快地生长,就能迅速发育繁茂,如果摧残它就会很快枯萎。现在 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们顺着自己的兴趣,多加鼓励,使他们内心喜悦,那么他们自然就能不断进步。有如春天的和风细雨,滋润了花草树木,花木没有不萌芽发育 的,自然能一天天地茁壮生长。如果遇到冰霜的侵袭,那么它们就会萧条破败,一天天地枯萎。所以凡是通过吟唱诗歌来引导孩子们,不只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志趣, 也用来在吟唱诗歌中消耗他们蹦跳呼喊的精力,在音律中宣泄他们心中的郁结和不快。引导他们学习礼仪,不仅是为了严肃他们的仪容,也是借此让他们在揖让叩拜 中活动血脉,在起跪屈伸中强健筋骨。教导他们读书,不仅是为了开启他们的智慧,也是借此使他们在反复思索中存养他们的本心,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弘扬他们的 志向。所有这些都是用来顺应他们的天性,引导他们的志向,调理他们的性情,潜消默化他们的粗俗愚顽的秉性,这样使他们逐渐接近礼而不感到艰难,性情在不知 不觉中达到了中正平和。这才是先王立教的深意。
    至于现在的人教育儿童,每天只是用标点断句、课业练习督促他们,要求他们严格约束自己,却不知道用礼仪来引导他们,只知道要求他们聪明,却不知道培 养他们的善良之心,只知道鞭挞束缚他们,像对待囚犯一样。于是,他们把学校看作是监狱而不愿去,把老师看作是强盗和仇人而不愿见,伺机逃避、掩饰遮盖来达 到他们嬉戏玩耍的目的,作假撒谎来放纵他们的顽劣鄙陋本性。于是,他们得过且过,庸俗鄙陋,日益堕落。这是驱使他们作恶却又要求他们向善,这怎么可能呢?
    我的教育理念,本意就在这里。我恐怕世人不能体察,认为我很迂腐,况且我就要离开了,所以特别加以叮咛嘱咐。你们这些教师,一定要体察我的用意,永远遵守,不要因为世俗言论就更改废弃我的规矩,也许可以成就“蒙以养正”的功效吧!切记切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王阳明)” 的相关文章

景清借书(泽山杂记)12个月前 (05-14)
风俗通义·穷通12个月前 (05-15)
周书·贺兰祥传12个月前 (05-15)
送丁琰序(曾巩)12个月前 (05-15)
患盗论(刘敞)12个月前 (05-15)
袁州州学记(李觏)12个月前 (05-15)
新唐书·秦琼传12个月前 (05-15)
明史·杨慎传12个月前 (05-15)
陆贾传(说苑)12个月前 (05-15)
宋史·侯可,字无可12个月前 (05-16)
廉希宪事略|沈孔禹12个月前 (05-16)
扬州郭猫儿12个月前 (05-16)
鲁有恶者12个月前 (05-16)
伐树记|欧阳修12个月前 (05-16)
孔子世家赞|史记12个月前 (05-16)
屈原列传(史记)12个月前 (05-16)
孟德传|苏辙12个月前 (05-16)
北山移文(孔稚珪)12个月前 (05-17)
送李材叔知柳州|曾巩12个月前 (05-17)
晋书·周访传12个月前 (05-17)
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濂12个月前 (05-17)
季梁谏魏王(战国策)12个月前 (05-17)
与崔群书(韩愈)12个月前 (05-17)
隋书·裴政传12个月前 (05-17)
周书·长孙俭传12个月前 (05-17)
焚驴志(王若虚)12个月前 (05-17)
吉州学记(欧阳修)12个月前 (05-17)
陶渊明传(萧统)12个月前 (05-17)
先王父马赞(莫与俦)12个月前 (05-17)
山居斗鸡记(袁宏道)12个月前 (05-18)
明史·陈寿传12个月前 (05-18)
晋书·华恒传12个月前 (05-18)
圣琵琶传闻(皇甫氏)12个月前 (05-18)
旧唐书·程知节传12个月前 (05-18)
明史·李如松传12个月前 (05-18)
晋书·向雄传12个月前 (05-18)
张万福传(韩愈)12个月前 (05-18)
南史·杨公则传12个月前 (05-18)
画竹(郑燮)12个月前 (05-18)
清史稿·张伯行传12个月前 (05-19)
南史选译·阮孝绪传12个月前 (05-19)
答毕仲举书(苏轼)12个月前 (05-19)
旧五代史·李思安传12个月前 (05-19)
唐才子传·方干12个月前 (05-19)
武夷精舍记(韩元吉)12个月前 (05-19)
访徐福墓记(黎庶昌)12个月前 (05-19)
明史·蔡道宪传12个月前 (05-19)
明史·陈镒传11个月前 (05-20)
三国志·廖立传11个月前 (05-20)
后汉书·梁鸿列传11个月前 (05-20)
新唐书·贾耽传11个月前 (05-20)
晋书·张方传11个月前 (05-20)
南唐书·柴克宏传11个月前 (05-20)
新唐书·元结传11个月前 (05-20)
明史·文徵明传11个月前 (05-20)
南齐书·崔慰祖传11个月前 (05-20)
清史稿·潘耒传11个月前 (05-20)
宋史·方信孺传11个月前 (05-20)
后汉书·王常传11个月前 (05-20)
元史·耶律楚材传11个月前 (05-20)
元史·阎复传11个月前 (05-21)
吕氏春秋·务本11个月前 (05-21)
钱泳《赈灾》11个月前 (05-21)
欧阳修《原弊》11个月前 (05-21)
宋史·王存传11个月前 (05-21)
宋史·陆佃传11个月前 (05-21)
明史·明玉珍传11个月前 (05-21)
元史·王结传11个月前 (05-21)
元史·贾居贞传11个月前 (05-21)
金史·本纪第一·世祖11个月前 (05-21)
三国志·魏书·曹休传11个月前 (05-21)
宋史·杨大雅传11个月前 (05-22)
明史·王崇古传11个月前 (05-22)
袁宗道《读渊明传》11个月前 (05-22)
新唐书·杨恭仁传11个月前 (05-22)
南史·张行信传11个月前 (05-22)
史记·陈豨传11个月前 (05-22)
宋史·萧注传11个月前 (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