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美文 > 随笔小品文鉴赏 > 《为征服冬天而斗争》

《为征服冬天而斗争》

冰雪掩盖着大地,天阴凄凄的——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来到了。冬天用刺骨的北风、连绵不断的大雪、零下三十度的奇寒无情地鞭挞着人类。

但是,人在抵抗着冬天。

人用厚厚的大衣、手套、棉鞋、有耳檐的帽子、围脖把自己武装起来。

人也把自己的房子武装起来。生一个热呼呼的炉子,外面虽然是大风雪,屋子里面却是小春天。

甚至像盖房子那样的事情也不大受到严冬的影响了。以前,建筑工人到冬天就得失业,现在你瞧瞧,许多工地上盖起了棚子,生着炽烈的炉火,地基照样打,混凝土照样灌。人把冬天撵到棚子外面去了。

娇嫩的植物也不怕冬天来摧残它们了。人盖起了一座座地下的房子,房顶露在地面上,镶着玻璃,让阳光进去。冷空气却“此路不通”。你要是走到这些房子里去瞧瞧,鲜红的西红柿,嫩绿的黄瓜,青翠的扁豆,仍然生长在温暖的气候里。

还有一种被人叫做“气象侦察员”的人,他们警惕地监视着冬天暴君的行动。天气之所以格外寒冷,是因为从北极、西伯利亚一带送来了冷气流的缘故,人们管这些冷气流叫“寒潮”。在它还离得远远的时候,广播电台就告诉人们知道。这样,人们就可以想出各种办法来抵御,恰像一个参谋部预先知道敌人的行动而采取措施一样。

冬天,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横行霸道了。从前,人们经常受它的威胁,如今,人们用全副武装去抵抗它。

人们想尽办法减少它的危害。

可是,能不能够进攻冬天,把它征服呢?能不能够有那么一天,我们让冬天教我们支配,听我们使唤呢?

看起来这个问题是不好回答的。要知道,冬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好几十亿年了。你到西伯利亚去尝尝冬天的滋味吧,那里有一个地方,最冷时可以降到摄氏零下七十三度!或者看看巴巴宁写的《在北极》吧,那里冰块厚到好几米,简直可以在冰块上面盖楼房哩。

但是,人类手上有了两件强大的法宝。

假设我们有那么一个锅炉,用来烧开里面的水,不是普通的煤炭、汽油或木炭,而是一种叫“铀235”的元素放射出来的原子能,那末,大约一个火柴盒子那么大的一块铀所发出的热,就跟燃烧四千八百吨煤或三十万加仑汽油一样。在原子能电力站中,就是用原子能把水烧开,同时把产生的水蒸气送去推动蒸汽涡轮的叶片,这样就产生了电力。

但是,应用蕴藏在物质内部的巨大能量的科学,目前才刚刚开始。科学家还只能从一些像铀、钍、钚等放射性元素中放出原子能来,而这样放出来的能量只不过是物质内部蕴藏的能量的一小部分。在将来,科学家将要释放各种各样物质内部全部的能量。那时候,路旁一块普通的石头供给我们的能量就可能比世界上现有全部发电站发出的电力还要多。你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因为任何一公斤物质中所含的原子能,就相当于两百七十万吨煤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哩!

人类手上还有第二件强大的法宝,就是太阳能。

太阳是个炽烈的、硕大的气体球,它每秒钟正发出相当于一亿三千万亿吨煤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自然,太阳所发出的巨大的能量绝大部分都散射到空间去了,只有二十亿分之一落到地球表面,而落到地球表面的又有百分之四十五让大气层直接反射出去了。虽然如此,每秒钟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能仍然相当于燃烧三百二十五吨煤所得到的热量。

被地面吸收了的太阳能中,一部分已经被我们利用了。例如,约百分之三十是用来使水蒸发,然后又以雨雪的形式落下来,其中有一小部分已被水力发电站利用;约百分之二用来使空气流动,产生风,也有小部分风力被利用了;还有一部分太阳能为植物吸收,生成碳水化合物,维持地球上的生命。但是,太阳能很大一部分是浪费了的,它甚至还引起麻烦。例如,中亚细亚的沙漠,由于太阳光的强烈照射,夏季中午温度竟达摄氏八十度!

科学家正在研究怎样把还未被利用的太阳能收集起来。比如说,造一面大反射镜,集中太阳光到一点,把水烧开;或者建立能够储积太阳热能的温室,温室中就不用生炉子;甚至可以把夏天的太阳热能储蓄到冬天,慢慢放出来,成为天然的暖气等。

可是,能不能够把太阳能跟原子能应用来征服冬天呢?

将来会有一天,当寒冷的冬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开启了蓄积着太阳热能的仓库,于是,整座城市,整个乡村以至整个北方地区都笼罩着暖和的空气,就像春天一样。于是,在我国广大的北方,也像华南一样,可以一年种三季稻子,于是……

然而,还要抵抗北极吹来的冷气团。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干脆把冷气团消灭掉。如果能够把冷气团的温度提高二十度,就行了。要办到这件事,得花五十四吨铀。

这价钱太贵了。得想另外的办法。比方说,能不能把冷气团撵跑呢,撵到没有人住的高原上,海上?

我们知道冷气团是比较重的,因为空气既然比较冷,一定也比较密。这样,冷气团就要走向空气比较稀疏的地方,也就是比较暖和的地方去,这些地方我们叫做“低压区”。

可以派出一队飞机,带上铀原料,到辽阔的海上,让铀原料放出原子能来,于是,这个地方的空气变热了,生成了一个人工的低压区。就好像一个大抽风机一样,这个低压区把冷气团吸到海面上。

再也没有寒潮光临我们的国土了。

造一个人工低压区比较简单,只消三十四公斤铀。如果到了科学能够释放任何物质内部全部能量的时候,撵跑一个冷气团只用三十二克任何一种物质就够了。

能不能够干脆把两个寒冷的发源地——北极和南极取消呢?

要把北极的温度提高五十度,南极的温度提高六十度,那么巨大的冰块就会融化。但是,要使这么广阔的面积温度提高五六十度,得花费巨大的热量。

可以在北极和南极上空,造几个原子能放射站,就像人工的太阳一样,在漫长的寒冷的黑夜,这些人工的太阳继续照耀着,温暖着那寒冷的寂寞的土地。

而赤道上多余的太阳能可以设法输送到两极去,太阳能跟原子能并肩向冰块作斗争。

当然,消灭了千年不化的两极冰层,可不是简单的事,世界大洋的水位会增高好几十米,好些沿海城市都会淹掉——但是,以这个作为代价,人却永远地征服了冬天。

到了那个时候,地球仪上将取消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取消北极圈和南极圈。太阳的照射角度再也不能决定我们地面的温度了,因为人类学会把射来的太阳能按照我们的需要送来送去,还学会用原子能来制造人工太阳。

1955年1月5日(《辅导员》)





赏析科学小品是一类以科学技术或自然探索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它不同于一般随笔小品之处在于作者在具有一个宽广的艺术视野的同时,还要有一个深邃的科技视野。要在区区千字的短文中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一方面,并以此为圆点,向外辐射,追今访古,以广大的气魄展示其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这实在是极难做到的事情。然而,郑文光的《为征服冬天而斗争》却恰如其分地做到了这一点。

构思是科学小品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为征服冬天而斗争》使用了非常严格的逻辑构思,使整个短文仿佛具有了某种张力。文章以一个暴虐的严冬作为开场,层层递进地展现出人类在抗击寒冷的斗争中所走过的艰辛历程。从简单的衣物、火炉到原子能、太阳能的开发,一个十分漫长的从消极抵抗到积极防御的活动过程,被作者的寥寥几笔,清晰地勾勒出来。无疑,你会感到,一但开卷,你就无法中途停顿,非饮卷而终不可。没有扎实的文字功力和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这样的效果恐怕无法达到。

在语言上,《为征服冬天而斗争》也具有突出的特点,作者长期从事科学幻想小说的写作,他的语言清新淡雅,具有浓重的抒情色彩。他擅长语句的长短变化,潜心于段落的节奏。全文33个自然段中,属于单句的段子有12个,占三分之一强,这在极大程度上使文章简洁而富有力量。此外,不断变换的连接词更是使短文回转自如,匠心别具。

无论是哪一种艺术,都必须传达某种情感。有些人乐于渲染心灵的恐惧;另一些人则乐于咀嚼人生的苦难,但郑文光的作品,从来饱含着热情、理想和强烈的拯救世界的渴望。在《为征服冬天而斗争》中,他将人类的技术进步无限推演,设计出了若干世纪后,由原子能为动力的小太阳升起于地球极地的壮丽景象。这种幻想、现实、科学理想与技术现实的交融,充分表达了潜伏于作者内心世界的美好向往。

《为征服冬天而斗争》这篇小品发表于1955年,30多年过去了,世界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从今天的角度看,短文中的一些内容已显得有些陈旧过时。但是,一篇文学读物,其给人们留下的从来不仅仅是某些知识。恰恰相反,知识本身是次要的,而人类为获得和使用这些知识所进行的努力则是永恒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征服冬天而斗争》将永远激励我们奔向征服自然的美好未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惠泉吃茶记》

下一篇:《鸡》

“《为征服冬天而斗争》” 的相关文章

《“我投降”》2年前 (2022-10-26)
《落花时节》2年前 (2022-10-26)
《秦腔》2年前 (2022-10-26)
《参星与商星》2年前 (2022-10-26)
《美好的感情》2年前 (2022-10-26)
《搬家》2年前 (2022-10-26)
《故乡情》2年前 (2022-10-26)
《关于游记》2年前 (2022-10-26)
《鉴湖、绍兴老酒》2年前 (2022-10-26)
《阿丽小姐》2年前 (2022-10-26)
《丁香花下》2年前 (2022-10-26)
《天山路》2年前 (2022-10-26)
《山水篇》2年前 (2022-10-26)
《吃酒》2年前 (2022-10-26)
《海南杂忆》2年前 (2022-10-26)
《记郁达夫》2年前 (2022-10-26)
《琐忆》2年前 (2022-10-26)
《记北京大学校园》2年前 (2022-10-26)
《寄语风陵渡》2年前 (2022-10-26)
《鸡》2年前 (2022-10-26)
《夜雨谈龙》2年前 (2022-10-26)
《过同蒲路》2年前 (2022-10-26)
《奔流》2年前 (2022-10-26)
《公寓生活记趣》2年前 (2022-10-26)
《茶馆》2年前 (2022-10-26)
《同志》2年前 (2022-10-26)
《两个除夕》2年前 (2022-10-26)
《西行散记》2年前 (2022-10-26)
《再渡阴山》2年前 (2022-10-26)
《最后的一天》2年前 (2022-10-26)
《谈渔猎》2年前 (2022-10-26)
《竹刀》2年前 (2022-10-26)
《一只小羊》2年前 (2022-10-26)
《徒步旅行者》2年前 (2022-10-26)
《谈癖》2年前 (2022-10-26)
《秦嫂子》2年前 (2022-10-26)
《夜谈》2年前 (2022-10-26)
《论读书》2年前 (2022-10-26)
《北大河》2年前 (2022-10-26)
《缄情寄向黄泉》2年前 (2022-10-26)
《芦沟晓月》2年前 (2022-10-26)
《云南看云》2年前 (2022-10-26)
《死》2年前 (2022-10-26)
《忆韦素园君》2年前 (2022-10-26)
《与佩弦》2年前 (2022-10-26)
《《革命军》序》2年前 (2022-10-26)
《“随笔”随谈》2年前 (2022-10-26)
《我和单车》2年前 (2022-10-26)
《去老舍茶馆》2年前 (2022-10-26)
《旅德随感录》2年前 (2022-10-26)
《成陵归来漫思录》2年前 (2022-10-26)
《记清水人形》2年前 (2022-10-26)
《登高杂说》2年前 (2022-10-26)
《吆喝》2年前 (2022-10-26)
《访少陵原》2年前 (2022-10-26)
《老赶不上趟》2年前 (2022-10-26)
《遗嘱》2年前 (2022-10-26)
《绀弩还活着》2年前 (2022-10-26)
《愿化泥土》2年前 (2022-10-26)
《探监》2年前 (2022-10-26)
《老舍的风格》2年前 (2022-10-26)
《废墟的召唤》2年前 (2022-10-26)
《无声的遗言》2年前 (2022-10-26)
《向沙漠进军》2年前 (2022-10-26)
《谈时间》2年前 (2022-10-26)
《机汲记》2年前 (2022-10-26)
《参观小鸡出壳记》2年前 (2022-10-26)
《官和贿》2年前 (2022-10-26)
《在遥远的海岸上》2年前 (2022-10-26)
《鸡鹅巷与裤子裆》2年前 (2022-10-26)
《春天的步声》2年前 (2022-10-26)
《黄河》2年前 (2022-10-26)
《沙漠之夜》2年前 (2022-10-26)
《窗》2年前 (2022-10-26)
《日家的火葬》2年前 (2022-10-26)
《栗和柿》2年前 (2022-10-26)
《圣母》2年前 (2022-10-26)
《沫若在长沙》2年前 (2022-10-26)
《沙滩》2年前 (2022-10-26)
《秋外套》2年前 (2022-10-26)
《山屋》2年前 (2022-10-26)
《船上的民族意识》2年前 (2022-10-26)
《山核桃》2年前 (2022-10-26)
《向着暴风雨前进》2年前 (2022-10-26)
《小麻雀》2年前 (2022-10-26)
《蝉与纺织娘》2年前 (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