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名言》

    收录163464

从来强弱不限域,任人岂论小与大。

力量强的、 力量弱的不以地域为限, 从来如此, 任用人才岂能论他的名气大小呢?...

仁与义,合焉之为德,离焉之为贼。不义之仁,尤于不仁;不仁之义, 尤于不义。

仁和义, 符合它的就是美德, 背离它的就是邪恶。没有义的仁, 更甚于不仁; 没有仁的义, 更甚于不义。...

天下未尝无人,而患于不用;又患于用之而徙。

天下不是没有人才, 让人忧虑的在于不善于使用人才; 又坏在任用了人才又随便调动他、 干涉他。...

礼以治身,仁在其中矣;礼以为国,法在其中矣。

用礼来修身, 仁义已经包含在这中间了; 用礼来治国, 法规已经包含在这中间了。...

国家当危乱之日,未尝无能任事之人,而尝患于不用;用矣,患不专;用之专且效矣,患于轻徙其官,使之有才不得遂其用,以至于败,而国随之。

国家处在危乱的时候, 不是没有能够担当国事的人才, 而常常是毁在不会使用人才上; 用了, 又毁在不信任; 任用了, 也很信任, 并且效果很好, 又怕随意调离官职, 使他们有才能不得尽其所用, 以至于坏了事情, 使得国家的危乱不能解除。...

肯替别人想, 是第一等学问。

凡事肯替别人着想, 是比什么学问都重要的。...

信能守约,恭能远耻,近于礼义也。

诚实能够保持俭约,谦逊能够远离耻辱,这样就会接近仁义。...

人不办天下事, 皆可为无弊之论, 若身当天下事, 虽圣人不能保所用之无佥 (qian千) 邪。盖办事只以得才为主, 事成后若彼罪著, 再为区处而已。

人不承办国家大事, 都可以当作没有什么过错来评论, 如果亲身担当了国家大事, 即使是圣人也不能保证所用的人才当中没有奸邪之人。 办理大事以求得人才为主, 事成之后如果那些奸邪之人罪恶明显, 再分别处置他们就是了。...

仁义起发是恻隐羞恶, 及到那人物上, 方见得爱与宜, 故曰“爱之理,宜之理”。

能启发仁义的是同情与羞恶之心, 推及到某一人的身上, 才能看得出爱心与恰到好处。所以说:“爱的原则,就是恰到好处的原则”。...

顺心理而直行,和于人心而己心适矣;安而利,孰得而挠之!退让为节,直清为守, 合斯二者而后可以言礼。

只要合乎内心的情理, 就径直去做, 这样既适合人心, 而且自己内心也很安适;如此既安适又有益的事,谁能够阻止它呢!谦逊、 正直都是美好的节操, 将二者结合以后便可以谈论礼了。...

用人必考其终, 授任必求其当。

使用人才一定要考察他最后功绩如何, 授予职务一定要讲求他能力是否可以担当。...

才不胜, 不可居其位; 职不称, 不可食其禄。

才能不能胜任的话,不可身居那个官位;为官不称职的话,不可享受那个俸禄。...

此身傥(倘)未死,仁义尚力行。

我的生命如果还没有死去, 便还要努力去做仁义之事。...

义协, 则礼皆可以经世, 不必出于先王。理达, 则言皆可以喻物,不必授之故典。

义礼协合,那么用礼都可以治理人世,不一定非要出自先王。道理通达, 那么话语都可以说明白事物, 不一定非要借用典故。...

才犹兵也,用之伐罪吊民,则为仁义之师。用之暴寡凌弱,则为劫夺之盗。 是故君子非无才之患, 患不善用才耳, 故惟有德者能用才。

人才犹如军队一样, 用来讨伐有罪的统治者或慰问被压迫的百姓, 就是仁义的军队。 用来欺负伤害弱小者, 就成为劫国夺财的强盗了。因此, 君子并不担忧没有人才, 而是担忧不善于使用人才啊, 所以, 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善于使用人才。...

仁, 人心也, 心之在人, 是人之所以为人, 而与禽兽草木异焉者也, 可放而不求哉?

仁爱, 是人的本心, 这种仁爱之心存在于人之中, 这就是人为什么被称作人, 而和禽兽草木不一样的原因, 难道可以抛弃它却不去追求吗?...

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 则心有所主, 非虚空以治之也。

君子用仁德来修养身心, 用礼义来修养身心, 那么内心就有一定的主张, 不用道家虚空的宇宙观来治理它。...

老不拘礼, 病不拘礼。

老人可以不必拘泥于礼节, 病人可以不必拘泥于礼节。...

终身所行, 自此五者而外无事,仁民、爱物、制礼、作乐,全此五者而已。 五者豫立, 则推行万事, 不无安利; 舍此则妄揣冥行, 事赜 (ze责) 而志乱, 吉凶、 悔

一生所从事的, 除了君臣、 父子、 昆弟、 夫妇、 朋友这 “五常”之外没有别的事了, 仁爱百姓、 热爱万物、 制定礼仪、 创作音乐,都属于这“五常”之中。五常既已树立, 那么推行万事,没有不充满安乐和好处的; 舍弃了这些, 那么只能胡乱地揣测, 就像在黑暗中...

有道之士,必礼必知,然后其智能可尽也。

对于那些懂得道理的人,一定要以礼相待,并且要了解他们,这样他们的智慧、 才能就可以全部贡献出来了。...

智者不用其所短, 而用愚人之所长; 不用其所拙, 而用愚人之所工。

聪明的人不使用自己的短处, 而使用笨人的长处; 不使用自己的拙处, 而使用笨人的巧处。...

强者力制其妄,敦行其节,动无非礼,则立身固矣。

坚强的人能够努力克制自己荒诞越轨的做法, 行为敦厚、 遵守法规,所有的行动都符合礼义,那么他树立己身必然很巩固了。...

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

使用人的智慧而消除其狡诈,使用人的勇健而消除其暴怒,使用人的仁爱而消除其贪婪。...

礼有经, 亦有权。

礼有常规, 也有变通。...

于天理达人欲, 更无转折; 于人欲见天理, 须有安排, 只此为仁恕之别。

由天性来通达人的欲望, 再不会有什么曲折; 从人的欲望中去发现天性, 必须要有一些措施, 这就要用仁爱宽容去分别。...

主刑者,民之司命也,任用可不慎乎?

主管刑罚的官吏, 手中掌握着老百姓的性命,任用这些官吏能不慎重吗?...

自古圣帝无过唐虞,然皆劳于求贤,佚(逸)于任使。惟经国大事,宜出裁断, 自余细务,责成所司。

自古以来圣明的帝王没有能超过唐虞的, 但都在求取贤才上不辞劳苦, 而在任使贤才时则很轻松了。 治理国家的大事, 应当制定出大政方针, 自己剩下来的那些细小的事务, 可责成掌管具体事务的人去管。...

敛情自约以顺爱敬之节, 心之不容己而礼行焉; 不崇己以替天下, 仁爱之心至矣。故复礼为为仁之极致, 心之德, 即爱之理也。

通过节制情绪、自我约束来顺应爱敬的礼节, 自己的心里虽然不觉得舒服,但是礼却得到推行; 不因过分推重自己而冒天下之大不韪, 仁爱之心就得以光大。 因此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礼, 就可以致力于达到仁的最高的造诣。 内心的品德, 就是爱的原则。...

强而可使服事: 辩以辩辞, 智以招请(情), 廉以摽 (biao鳔) 人。

精明强干的人才可以让他们为国效力, 比如能言善辩的人就让他做外交辞令工作, 足智多谋的人就让他做侦查性工作, 廉洁无私的人就让他做监察工作。...

资格为用人之害。

过于看重资格是使用人才的大害。...

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圣明的人启用他人做官吏,就好像杰出的木匠使用木材一样,必须取用他的长处, 去掉他的短处。...

为治者不专注其大而但事节目, 则安危否泰之大端失之目睫矣;用人者不务取其大而专取小知,则卓荦(luo落)俊伟之才失之交臂矣。

治理国家的人不去专心一意地抓大事而只去做那些琐细小事, 那么国家的安危兴衰大事就要坏在眼前了; 使用人才的人不一心想着利用人的大才能而只看重他的小聪明, 那么杰出俊伟的人才就会当面错过而不可得。...

人若不真心存仁,将言行尽无著 (着)落处矣, 任有多少议论著述,都成“巧言”; 任有多少威仪周旋,都成“令色”, 毕竟是“鲜仁”。

人如果不真心保全仁义, 那么他的一言一行都没有依据, 任凭有多少议论著述, 都是“虚伪的语言”, 任凭有多少随从应侍,都是 “谄媚的表情”, 终究是 “缺少仁” 呀。...

博文约礼, 复礼之实功也。 以礼治非礼, 犹谋国者固本自强而外患自辑,治病者调养元气而客邪自散。

通晓古代遗文、 用礼节约束自己, 是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实在的功夫。 用礼来治理不合乎礼的, 就好象治理国家时巩固根本强大自身而使外来之患自然收敛, 治病时通过调养元气而使侵入的风寒自然消失一样。...

天下善人恒少, 不善人恒多。詖 (bi必) 而淫, 邪而遁。 私欲私意,不出于颎(jiong迥)而迭为日新,喜其新而惊为非常之美, 惊喜移情, 而遂据为己之畛 (zhen枕)

天下的好人往往很少, 而不好的人往往很多。 因此邪恶的事物或者得以放纵, 或者得以隐藏。 要让自私的念头在阳光下无法躲避, 并且每天得到更新, 由这种更新而惊喜地看到不同往常的美好, 使自己的情感随之转移, 并尽快把它化为自己的品质, 因此说“长期的习惯...

乐闻警戒,不喜导谀,则听言用人之要也。

乐于听取忠告劝戒的话, 不喜欢听附势讨好的话,是听取意见和任用人才的关键。...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大丈夫做人, 主持正义决不躲避困难, 面对祸患必能忘掉自身私利, 舍生行义, 视死如归。...

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 任人之工, 不强其拙。

贤明的君王任用人才时, 谄媚奉承的人不会靠近身边, 循私枉法的人不会把持朝政; 用人的长处, 不强求他的短处; 任用人的熟巧之处, 不强求他的笨拙之处。...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也。

石头可以击破,但不能改变其坚硬的性质;硃砂可以磨碎,但不能改变其鲜红的本色。坚硬和鲜红,是它们本来就有的品质……豪杰们洁身自好,并不能被玷污,也就像石头的坚硬、硃砂的鲜红一样, 是他们的本性呀。...

今有千里马于此, 非得良工, 犹若弗取。 良工之与马也, 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枹(fu浮)之与鼓。夫士亦有千里, 高节死义, 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得)千里者,

现在虽然有千里马在这里, 然而如果没有善于相马的人, 仍然不能取用。善于相马的人和千里马, 只有互相依靠才能各有所成,就像是鼓槌和鼓一样。读书人中也有像千里马一样的人才,他们气节高尚, 愿为正义而死, 这就是他们驰骋千里的志向。 能使读书人驰骋千里的,...

仁者无敌, 是绝大兵法。

仁德是没有敌手的, 这是一种最好的用兵之法。...

千秋龟鉴示兴亡, 仁义从来为国宝。

龟甲可以占卜, 镜子可以对照, 他们都可以显示千秋的兴亡历史, 而从中得到的规律就是仁义从来都是立国之宝。...

芝兰生于深林, 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香草生长在深林之中,并不因为没有人发现便不散发清香;君子修养道义、树立品德, 并不因为处境困窘便改变操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荣华富贵不能迷惑其心, 贫穷潦倒不能改变其志, 强暴武力不能屈服其节。...

夫良马固车, 使臧获御之, 则为人笑, 王良御之, 而日取(趣)千里。车马非异也,或至乎千里,或为人笑:则巧拙相去远矣……夫欲追速致远,不知任王良;欲进利除

好马坚车, 如果让奴婢驾驶, 那么定被人笑; 如果让王良这样善御的人驾驶, 则定能日行千里。 车马并没有什么不同, 有的可以远行千里, 有的则要被人耻笑: 这是由于灵巧和笨拙相差太大了……想要迅速赶到远方,却不知道任用王良;想要取得利益,免除灾害, 却不知道...

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zhe哲)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

古时善于用人的人,一定遵循自然的法则,顺应人们的心理,明确赏罚的制度。 遵循自然的法则, 那么只需用很少的力量便可以建立功业; 顺应人们的心理, 那么即使刑罚减少也可以使法令施行; 明确了赏罚制度, 那么像伯夷那样有高尚节操的人和像盗跖那样的恶人就不会...

仁者如春风之被物,膏雨之润物,故曰仁人之生理也。

仁德就像春风吹拂万物、 春雨滋润万物一样, 所以说仁德之人能够阐明事物的真理。...

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守护什么最为重要?守护自身的节操最为重要。...

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 贤不肖异处矣。

不要认为任职时间长就有功, 通过实际考察, 确实有德有才的方授予高位。 根据他的才能授予相当的官位, 根据他的品德确定适合的职务, 那么廉耻就能够分明, 贤者与不贤者就不会混同在一起。...

地不同生(性),而任之以一种,责其俱生不可得;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徧 (遍)成。责焉无已,智者有不能给,求焉无餍, 天地有不能赡也。

田地有不同的土质,如果在不同的土质上种植同一种作物,责求它们都能够生长, 那是不可能的; 人们有不同的特长, 如果让他们去做同一类事情, 就不能要求他们都能够成功。 如果求全责备的话, 那么最聪明的人也无法做到; 如果贪得无厌的话, 那么以天地之广大也无法...

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有任一而太重,或任百而尚轻。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特长, 每一件物都有它的形状, 有的人担任一项工作却嫌太重, 有的人担任上百项工作却还嫌轻。...

以气血胜人者, 小人之强也; 以义理自胜者, 君子之强也。

用冲动的感情战胜他人的, 是小人的刚强; 用正确的道理来战胜自己的弱点的, 是君子的刚强。...

人主之患, 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 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

君主的弊端, 在于虽然委任人以官位却不能使用他, 虽然使用他却和一些不了解他的人在一起瞎议论他。...

智莫大于知人。

在聪明人的举动中, 没有比了解一个人更重要的了。...

夫骥之才千里, 非造父不能使; 禹之知万人, 非舜为相不能用。 ……骥, 举之在伯乐, 其功在造父。 造父摄辔 (pei佩), 马无驽良, 皆可取道。 周公之时, 士

良马有日行千里的本领, 如果不是善于驾驭车马的造父就不能驭使; 大禹有超过万人的智慧, 如果不是舜选拔任用就没有施展的机会。 ……良马, 其发现在于伯乐的荐举, 其功用的发挥在于造父的善驭。 造父驾驭时, 无论劣马、良马, 都能行路。 周公的时候,士无论是...

公生明, 偏生暗。

公正就会明察, 偏颇就会暗于事理。...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对于我内心所喜爱的事物, 就要坚持追求, 即使为此而死亡多次也并不后悔。...

世治则以义卫身, 世乱则以身卫义。 死之日, 行之终也, 故君子慎一用之。

如果社会得以治理, 就用道义来保卫自己; 如果社会黑暗腐败,就用生命去保卫道义。直到死亡的一天,才是行动的结束。因此君子始终谨慎如一地遵行正义之道。...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人生各有自己的爱好,我只爱修洁品行并能长期保持下去。即使身受酷刑也不能改变, 难道我的心志能被吓住吗?...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食不媮(偷)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

与其失去了道义而得到名誉, 宁可处于困境而保持高节; 吃东西不苟且, 即使不饱也感到很饱, 穿衣服不苟且, 即使不暖也感到温暖。...

诚贤能也,然后随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使之。

如果的确是贤能的人才, 就应根据他品行的大小, 才能的高低来任命官职并使用他。...

圣达节, 次守节, 下失节。

圣贤之人通晓节操, 次等的人坚守节操, 最下等的人丧失节操。...

夫良玉未剖, 与瓦石相类; 名骥未驰, 与驽马相杂。 及其剖而莹之, 驰而试之, 玉石驽骥, 然后始分。 彼贤士未用也, 混于凡品, 竟何以异? 要任之以事业,

美玉没有剖开时, 和瓦块、 石头相似; 有名的千里马没有奔跑时, 和劣马混同。 等到破开玉石并磨亮它, 让千里马奔驰来试验它的本领, 这以后美玉和石头, 劣马和良马才有区别。 那些贤能的人在未被任用时,和普通人混在一起,究竟用什么来区别呢?要让其担任一定的...

贤者容不辱。

圣贤之人容不得别人的辱弄。...

使功不如使过。

任用那些居功自傲的人还不如任用那些虽然有过失但勇于改正的人。...

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其所长,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犹是也。物有所宜, 不废其材, 况于人乎?

聪明的人摈弃他的短处而采用他的长处,来得以达到成功,圣明的君主任用下官也就像这样。 各种物品都有它的优点, 均可发挥作用, 更何况是人呢?...

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重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君子对于细小的事不一定能看到, 但是他们的才能和品德足以担负重任; 小人虽然很看重一些琐碎细小的事, 但是也未必没有一点长处可以取用。...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保全清白, 为正直之道而死, 本来就是前代圣贤之人所看重的。...

任小能于大事者,犹狸搏虎而刀伐木也;屈长才于短用者,犹骥捕鼠而斧翦(剪)毛也。

让本事弱小的人去担任大事,就好像让野猫去斗老虎, 小刀去砍大树; 让本事强大的人委屈做小事, 就好像让千里马去捕捉老鼠, 用大斧去砍削小草。...

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为了正义而死于危难, 把死亡看成像返回家园一样。...

义之所在, 身虽死, 无憾悔。

为了坚持正义, 即使牺牲生命, 也决不后悔。...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

事情再困难, 没有比了解一个人更困难了; 事情再重要, 也没有比了解一个人更重要了。...

人之才德, 高下厚薄不同, 其所任有宜有不宜……其德厚而才高者, 以为之长; 德薄而才下者, 以为之佐属。

人的才德, 高下厚薄各有不同, 他们所担任的官职有的能胜任有的却不能胜任……那些德厚而且才高的人, 可以让他们担任某一部门的官长:而那些德薄而且才低的人,则让他们担任副职。...

众人以毁形为耻, 君子以毁义为辱。

一般人把身体有缺陷当作耻辱, 君子把义理受到损害当作耻辱。...

人各有能,因艺受(授)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要根据他的本领来授予他相应的职位。...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本来都有一死, 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 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君子独处, 守正不挠。

君子即使一个人独自生活, 也能坚守节操, 不入歧途。...

学道者宜各自知所短, 用人者宜各因其所长; 勿以师儒治郡国, 勿以方面之材责师儒; 非礼用之殊途, 乃因材之难强也。 若乃志伊学颜之君子, 固以内圣外王为准

学习各家学说的人应当各自知道自己的不足, 使用别人的人应当根据对方的优点; 不要用教书的先生去治理国家, 不要以各方面的才能去要求教书先生; 不是礼仪与具体使用不一样, 而是因为人才难以要求做到面面俱到。 如果立志向伊尹、 颜回学习的君子, 本来就将做...

渴不饮盗泉水, 热不息恶木阴。

再渴也不喝盗泉里的水, 再热也不在恶树下乘凉。...

疑则勿用, 用则勿疑。

假如对他有怀疑就不要任用他,假如任用他就不要去怀疑他。...

不知人之短, 不知人之长, 不知人长中之短, 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者,取人之长,辟(避)人之短; 教人者, 成人之长, 去人之短也。

不了解人的短处,不了解人的长处,不了解人长处中的短处,不了解人短处中的长处, 那么就不可使用人, 也不可教育人。 使用人, 要取用他的长处, 避免他的短处; 教育人, 要成就他的长处, 摈弃他的短处。 只有完全了解自己的短处以后才能帮助别人去掉短处, 只有不依...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道谀也;正言直行,指人之过,非毁疵也。

君子崇尚他人的品德,传播他人的美名,但却不阿谀逢迎;言行正直, 指出他人的过错, 但却不诽谤污蔑。...

正直者, 顺道而行, 顺理而言, 公平无私, 不为安肆志, 不为危激行(当为“易行”)。

正直的人,做事遵循正道,说话符合正理,公平没有私心,不因为处在安定的境地而放纵心志, 不因为处在危险的境地而改变节操。...

用人之法, 当用其长。 优于德行者, 当使之掌教职, 以成就人才; 长于文学者, 使之居文学之职, 不必强之以政事; 长于政事者,使之居政事之职,不必强之以文

使用人的方法,应当是使用他的长处。道德品行优秀的人,应当让他掌管教育的职务, 来培养成就人才; 擅长文学的人, 让他处在文学的职位上, 不必强求他去从事政治; 擅长政事的人, 让他处在从事政治的职位上, 不必强求他去做文学。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每个人都...

重任,必强脊膂(lu旅)之人遒(乃)能胜。

重要的工作, 一定是性格刚强的人才能够胜任。...

察能而授官者, 成功之君也; 论行而结交者, 立名之士也。

考察对方的能力而授予他官职, 这是成就功业的君主; 判断对方的品行以后才与之结交, 这是能建立美名的贤士。...

知人则不失人,不失人则天下安矣。

能够识别人才就不会失去人才, 不失去人才那么天下就能安定了。...

无波古井水, 有节秋竹竿。

做人要像古井里平静的水一样思想清静, 要像秋天竹子的竹节一样保持气节。...

某观人不在言行上,不在功过上,直截是雕出心肝。

我观察一个人并不在他的言论行动上,也不在他的功劳和过错上, 而是要直接深入到他的内心思想上。...

烈士不忘死, 所死在忠贞。

坚贞不屈的人是不会因为怕死而不敢想到死的, 而是要为坚守忠诚、 保持节操而死。...

夫士有忠义之行,践绳墨之节,其于平日,乃无异于众人;及至处患蹈难,而志气贞刚,然后知其殊也。

士有忠义的行动, 做事合于法度, 在平常日子, 和一般人并无区别; 等到遇到患难的时候,却能保持志气的正直刚正, 这样才能知道他的不同于一般。...

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

人才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 使用时发挥他的长处, 那么他的才能就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 使用得不合适, 那么他的才能就不能表现出来。...

天生一人, 必有一人之用。

天生一个人, 必定有一个人的用处。...

临难不顾生, 身死魂飞扬。

面临危难, 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 虽然为此而死, 烈士的英魂却飞扬天下。...

平康正直, 夫如是故全。

平顺、 安康、 正直, 做到这几点, 故能处于不败之地。...

今吾勿问其性,且问其知。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

现在我并不要去讯问他的秉性,只是审核对他的了解情况。只了解他的实际而不了解他的名称, 或者只了解他的名称却不了解他的实际, 却不是真正的了解呀。...

大节勿污千载史, 少时便尽百年身。

临难时要保持高尚的节操而终不玷污千年的历史, 年轻时要轰轰烈烈做尽一生的事业。...

宁以义死, 不苟幸生。

宁愿为了仁义而死, 不愿苟且偷生。...

药来贼境灵何用, 米出胡奴死不炊。

敌人送来的药再灵,自己就是病死也不用;敌人送来的粮食,自己就是饿死也不吃。...

贤者, 君子也; 佞人, 小人也。 君子与小人本殊操异行, 取舍不同。

德才兼备的, 是君子; 巧言谄媚的, 是小人。 君子和小人的节操和言行本不相同, 他们行动的准则也有着根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