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古籍古文》

    收录163464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太史公曰:

女无美恶,居宫见妒 [1] ;士无贤不肖 [2] ,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 [3] ,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 [4] 。缇萦通尺牍 [5] ,父得以后宁 [6] 。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 [7] ,岂谓扁鹊等邪 [8] ? 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 [9] 。 【段意】 写司马迁的愤慨...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问臣意:“所诊治病,病名多同而诊异,或死或不死,何也?”对曰:

“病名多相类,不可知 [1] ,故古圣人为之脉法 [2] ,以起度量,立规矩,县权衡,案绳墨 [3] ,调阴阳 [4] ,别人之脉各名之 [5] ,与天地相应 [6] ,参合于人 [7] ,故乃别百病以异之 [8] ,有数者(皆)〔能〕异之 [9] ,无数者同之 [10] 。然脉法不可胜验 [...

《史记·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 胶西群臣或闻王谋,谏曰:

“承一帝 [2] ,至乐也。今大王与吴西乡 [3] ,弟令事成 [4] ,两主分争,患乃始结 [5] 。诸侯之地不足为汉郡什二 [6] ,而为畔逆以忧太后 [7] ,非长策也 [8] 。”王弗听。遂发使约齐、菑川、胶东、济南、济北 [9] ,皆许诺 [10] ,而曰“城阳景王有义 [11]...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酒召客,召臣意。

诸客坐,未上食。臣意望见王后弟宋建 [2] ,告曰:“君有病,往四五日 [3] ,君要胁痛不可俯仰 [4] ,又不得小溲。不亟治 [5] ,病即入濡肾 [6] 。及其未舍五脏 [7] ,急治之。病方今客肾濡 [8] ,此所谓‘肾痹’也 [9] 。”宋建曰:“然,建故有要脊痛 [10]...

《史记·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 吴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

高帝已定天下 [3] ,七年,立刘仲为代王 [4] 。而匈奴攻代 [5] ,刘仲不能坚守 [6] ,弃国亡 [7] ,间行走洛阳 [8] ,自归天子 [9] 。天子为骨肉故 [10] ,不忍致法 [11] ,废以为郃阳侯 [12] 。高帝十一年秋 [13] ,淮南王英布反 [14] ,东并荆地 [15] ,劫...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临菑氾里女子薄吾病甚,众医皆以为寒热笃,当死,不治。

臣意诊其脉,曰:“蛲瘕 [3] 。”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 [4] 。臣意饮以芫华一撮 [5] ,即出蛲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蛲得之于寒湿,寒湿气宛笃不发 [6] ,化为虫。臣意所以知薄吾病者,切其脉,循其尺 [7] ,其尺索刺粗 [8] ,而毛美...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臣意尝诊安阳武都里成开方,开方自言以为不病,臣意谓之病苦沓风,三岁四支不能自用,使人瘖,瘖即死。

今闻其四支不能用,瘖而未死也。病得之数饮酒以见大风气 [5] 。所以知成开方病者,诊之,其脉法奇咳言曰 [6] “脏气相反者死 [7] ”。切之,得肾反肺 [8] ,法曰“三岁死”也 [9] 。 【段意】 记病案之二十四:安阳武都里成开方自以为无病,仓公曾诊断有为沓...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菑川王病,召臣意诊脉,曰:

“蹶上为重 [1] ,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 [2] ,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 [3] 。诊如前,所以蹶,头热至肩。 【段意】 记病案之十六:菑川王病,诊断为蹶病,冷敷头部,针刺穴位三次,即病愈。病因是洗了头头...

《史记·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

吴有豫章郡铜山 [3] ,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益)〔盗〕铸钱 [4] ,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 [5] ,国用富饶 [6] 。 【段意】 孝惠帝、高皇后时,刘濞在封国内采铜铸钱,煮海水生产盐,不向百姓征收赋税却很富有。 字数:132 注释 [1]会:适逢。孝惠:西汉皇帝刘盈。...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中郎破石病,臣意诊其脉,告曰:

“肺伤,不治,当后十日丁亥溲血死 [2] 。”即后十一日,溲血而死 [3] 。破石之病,得之堕马僵石上 [4] 。所以知破石之病者,切其脉,得肺阴气 [5] ,其来散,数道至而不一也 [6] 。色又乘之 [7] 。所以知其堕马者,切之得番阴脉 [8] 。番阴脉入虚里 [9]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以为蹶。

臣意诊脉,以为痺 [2] ,根在右胁下 [3] ,大如覆杯 [4] ,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 [5] ,六日气下 [6] ;即令更服丸药 [7] ,出入六日,病已。病得之内。诊之时不能识其经解 [8] ,大识其病所在 [9] 。 【段意】 记病案之二十三: 齐王还在...

《史记·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 孝文时,吴太子人见,得侍皇太子饮博。

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 [4] ,博,争道 [5] ,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 [6] ,杀之 [7] 。于是遣其丧归葬 [8] 。至吴,吴王愠曰 [9] :“天下同宗 [10] ,死长安即葬长安 [11] ,何必来葬为 [12] !”复遣丧之长安葬 [13] 。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王中子诸婴儿小子病,召臣意诊切其脉,告曰:

“气鬲病 [2] 。病使人烦懑,食不下,时呕沫 [3] ,病得之(少)〔心〕忧,数忔食饮 [4] 。”臣意即为之作下气汤以饮之 [5] ,一日气下 [6] ,二日能食,三日即病愈。所以知小子之病者,诊其脉,心气也 [7] ,浊躁而经也 [8] ,此络阳病也。脉法曰“脉来数疾去...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阳虚侯相赵章病,召臣意。

众医皆以为寒中 [2] ,臣意诊其脉,曰:“迵风 [3] 。”迵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 [4] 。法曰“五日死。”而后十日乃死。病得之酒。所以知赵章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脉来滑 [5] ,是内风气也 [6] 。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者,法五日死,皆为前分界法 [7] 。后...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诊脉,曰:

“风瘅客脬 [1] 难于大小溲,溺赤。”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即前后溲,再饮病已,溺如故。病得之流汗出。者,去衣而汗晞也 [2] 。所以知齐王太后病者,臣意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湿然风气也 [3] 。脉法曰“沉之而大坚,浮之而大紧者,病主在肾” [4] 。肾切...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

臣意往,饮以莨药一撮 [2] ,以酒饮之,旋乳。臣意复诊其脉,而脉躁。躁者有馀病,即饮以消石一齐 [3] ,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 [4] 。 【段意】 记病案之十四:菑川王妃子难产,仓公给药一撮用酒服下,即产。再诊脉,发现还留有病,又让服药一剂,排出余血。...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中御府长信病,臣意入诊其脉,告曰:

“热病气也 [2] 。然暑汗,脉少衰 [3] ,不死。”曰:“此病得之当浴流水而寒甚 [4] ,已则热 [5] 。”信曰:“唯,然 [6] !往冬时,为王使于楚 [7] ,至莒县阳周水 [8] ,而莒桥梁颇坏,信则揽车辕未欲渡也 [9] ,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 [10] ,吏即...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北宫司空命妇出於病,众医皆以为风人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阳脉。

臣意诊其脉,曰:“病气疝 [3] ,客于膀胱,难于前后溲,而溺赤。病见寒气则遗溺 [4] ,使人腹肿。”出於病得之欲溺不得,因以接内。所以知出於病者,切其脉大而实,其来难 [5] ,是蹶阴之动也 [6] 。脉来难者,疝气之客于膀胱也。腹之所以肿者,言蹶阴之络...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大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

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 【段意】 记病案之十三:齐国中大夫患龋齿病,仓公针灸穴位,给药含漱,五六日病愈。病因是感受风邪、张口睡觉及吃食物后不漱口。 字数:127 注释 [1]中大夫:官名,光禄勋的属官,掌议论。龋(qu)齿:病名,牙齿釉质被破坏,形成空洞...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济北王召臣意诊脉诸女子侍者,至女子竖,竖无病。

臣意告永巷长曰 [3] :“竖伤脾,不可劳 [4] ,法当春呕血死 [5] 。”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竖何能 [6] ?”王曰:“是好为方 [7] ,多伎能 [8] ,为所是案法新 [9] ,往年市之民所 [10] ,四百七十万 [11] ,曹偶四人 [12] 。”王曰:“得毋有病乎 [13]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济北王病,召臣意诊其脉,曰:

“风蹶胸满 [2] 。”即为药酒,尽三石 [3] ,病已。得之汗出伏地 [4] 。所以知济北王病者,臣意切其脉时,风气也 [5] ,心脉浊。病法“过入其阳 [6] ,阳气尽而阴气人 [7] 。”阴气人张 [8] ,则寒气上而热气下 [9] ,故胸满。汗出伏地者,切其脉,气阴 [10]...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中尉潘满如病少腹痛,臣意诊其脉,曰:

“遗积瘕也 [2] 。”臣意即谓齐太仆臣饶、内史臣繇曰 [3] :“中尉不复自止于内 [4] ,则三十日死。”后二十馀日,溲血死 [5] 。病得之酒且内。所以知潘满如病者,臣意切其脉深小弱,其卒然合合也 [6] ,是脾气也 [7] 。右脉口气至紧小 [8] ,见瘕气也 [9]...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告曰:

“君之病恶 [2] ,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 [3] :“此病疽也 [4] ,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臃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 [5] 。成即如期死。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脉 [6] ,得肝气 [7] 。肝气浊而静 [8] ,此内关之病也 [9] 。脉...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

少而喜医方术 [3] 。高后八年 [4] ,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 [5] 。庆年七十馀,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 [6] ,更悉以禁方予之 [7] ,传黄帝、扁鹊之脉书 [8] ,五色诊病 [9] ,知人死生,决嫌疑 [10] ,定可治 [11] ,及药论 [12] ,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扁鹊名闻天下。

过邯郸 [1] ,闻贵妇人 [2] ,即为带下医 [3] ;过洛阳 [4] ,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 [5] ;来人咸阳 [6] ,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7] 。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8] ,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9] 。 【段意】 写扁鹊...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意家居,诏召问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何人也,主名为谁。

诏问故太仓长臣意:“方伎所长 [2] ,及所能治病者? 有其书无有? 皆安受学 [3] ?受学几何岁?尝有所验 [4] ,何县里人也?何病?医药已 [5] ,其病之状皆何如? 具悉而对 [6] 。” 臣意对曰: 自意少时,喜医药,医药方试之多不验者。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菑元里...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3] 。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 [4] ,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 [5] ,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 [6] ,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 [7] ,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8]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 [2] ,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 [3] ,欲以不疾者为功 [4] 。”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日,桓侯体病[9],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

桓侯遂死。 【段意】 写齐桓侯讳疾忌医而死之事。扁鹊洞察齐桓侯之病日渐加深,三次见桓侯都指出其有病及病之所在,并劝其治疗,桓侯不听。第四次见桓侯则断定其已无可救药。扁鹊逃走后,桓侯果然发重病而死。 字数:121 注释 [1]齐桓侯:当为齐国国君田午。...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章武里曹山跗病,臣意诊其脉,曰:

“肺消瘅也 [2] ,加以寒热 [3] 。”即告其人曰:“死,不治 [4] 。适其共养,此不当医治 [5] 。”法曰“后三日而当狂,妄起行,欲走;后五日死” [6] 。即如期死。山跗病得之盛怒而以接内 [7] 。所以知山跗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肺气热也。脉法曰“不平不鼓,...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臣意告曰:

“热蹶也 [2] 。”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 [3] ,病旋已 [4] 。病得之饮酒大醉。 【段意】 记病案之十一:故济北王乳母自述足发热而且烦闷,诊断为热蹶,针刺足心,病愈。病因是饮酒大醉。 字数:115 注释 [1]故济北王:刘兴居,文帝二年封为济北王,文帝...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齐郎中令循病,众医皆以为蹶人中,而刺之。

臣意诊之,曰:“涌疝也 [4] ,令人不得前后溲 [5] 。”循曰:“不得前后溲三日矣。”臣意饮以火齐汤 [6] ,一饮得前(后)溲,再饮大溲 [7] ,三饮而疾愈。病得之内。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脉时,右口气急 [8] ,脉无五脏气 [9] ,右口脉大而数。数者中下热而涌...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塞侯直不疑者,南阳人也。

为郎 [2] ,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 [3] 。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文帝称举 [4] ,稍迁至太中大夫 [5] 。朝,廷见,人或毁曰 [6] :“不疑状貌甚美,然独无奈其善盗嫂...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

绾以戏车为郎 [3] ,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 [4] ,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 [5] ,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馀不诮呵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 [6] ,诏中郎将参乘 [7] ,还而问曰 [8]...

《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未及迁,会陈豨反代。

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3] ,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4]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 [5] ,臣等请为乱。”赵王啮齿出血,曰:“先人失国 [6] ,微陛下,臣等当虫出 [7] 。公等奈何言若是!毋...

《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

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 [1] ,景帝召田叔案梁 [2] ,具得其事 [3] ,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 [4] !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 [5] 。”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郎中令周文者,名仁,其先故任城人也。

以医见 [2] 。景帝为太子时,拜为舍人 [3] ,积功稍迁 [4] 。孝文帝时至太中大夫。景帝初即位,拜仁为郎中令。 仁为人阴重 [5] ,不泄 [6] 。常衣敝补衣溺裤,期为不洁清 [7] ,以是得幸。景帝入卧内 [8] ,于后宫秘戏,仁常在旁。至景帝崩,仁尚为郎中令,...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

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 [3] ,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 [4] ,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 [5] 。 建老,白首 [6] ,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 [7] 。入子舍 [8] ,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牏 [9] ,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御史大夫张叔者,名欧,安丘侯说之庶子也。

孝文时,以治刑名言事太子 [2] 。然欧虽治刑名家,其人长者。景帝时尊重,常为九卿。至武帝元朔四年,韩安国免,诏拜欧为御史大夫。自欧为吏,未尝言案人 [3] ,专以诚长者处官 [4] 。官属以为长者 [5] ,亦不敢大欺。上具狱事 [6] ,有可却 [7] ,却之;不可...

《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太史公曰:

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 [1] ,田叔之谓乎!义不忘贤 [2] ,明主之美以救过 [3] 。仁与余善,余故并论之。 【段意】 司马迁对田叔的赞语,并解释附述田仁的原因。 字数:86 注释 [1]《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仁以壮健为卫将军舍人,数从击匈奴。

卫将军进言仁,仁为郎中。数岁,为二千石丞相长史 [3] ,失官。其后使刺举三河 [4] 。上东巡,仁奏事有辞 [5] ,上说,拜为京辅都尉 [6] 。月馀,上迁拜为司直 [7] 。数岁,坐太子事。时左丞相自将兵,令司直田仁主闭守城门 [8] 。坐纵太子,下吏诛死 [9] 。...

《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乃为卫将军舍人,与田仁会,俱为舍人,居门下,同心相爱。

此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 [1] ,家监使养恶啮马 [2] 。两人同床卧,仁窃言曰:“不知人哉家监也 [3] !”任安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卫将军从此两人过平阳主 [4] ,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 [5] ,此二子拔刀列断席别坐 [6] 。主家皆怪而...

《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

其先,齐田氏苗裔也 [2] 。叔喜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 [3] 。叔为人刻廉自喜 [4] ,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 [5] ,赵王贤之 [6] 。 【段意】 开篇交代田叔的地望、出身及其“刻廉自喜”、“切直廉平”...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

简子疾,五日不知人 [5] ,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 [6] ,扁鹊曰:“血脉治也 [7] ,而何怪! 昔秦穆公尝如此 [8] ,七日而寤 [9] 。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 [10] :‘我之帝所甚乐 [11] 。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 [12] 。帝告...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其后扁鹊过虢。

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 [2] :“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3] ?”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 [4] ,交错而不得泄 [5] ,暴发于外 [6] ,则为中害 [7] 。精神不能止邪气 [8] ,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 [9] ,故暴蹶而死 [...

《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

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 [1] ,祸积为崇。故范蠡之去越 [2] ,辞不受官位 [3] ,名传后世,万岁不忘,岂可及哉!后进者慎戒之。 【段意】 篇末以深刻的议论作结。宇宙的规律是盛极必衰,所以应当既知进又知退。告诫后人要学习范蠡,切不可效法田仁、任安之举...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太史公曰:

仲尼有言曰 [1]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 ”,其万石、建陵、张叔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 [3] ,不严而治 [4] 。塞侯微巧 [5] ,而周文处讇 [6] ,君子讥之,为其近于佞也 [7] 。然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8] 。 【段意】 引孔子语肯定万石君、建陵侯及张叔恭...

《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闻之曰田仁故与任安相善。

任安,荥阳人也 [3] 。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 [4] ,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 [5] ,因占著名数,家于武功 [6] 。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栈道近山 [7] 。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 [8] ,易高也 [9] ,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 [10] 。后为亭长。邑中...

《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

“公知天下长者乎 [1] ?”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也,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 [2] ,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3]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馀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

《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其后用任安为益州刺史,以田仁为丞相长史。

田仁上书言:“天下郡太守多为奸利 [2] ,三河尤甚,臣请先刺举三河。三河太守皆内倚中贵人 [3] ,与三公有亲属 [4] ,无所畏惮,宜先正三河以警天下奸吏。”是时河南、河内太守皆御史大夫杜父兄子弟也 [5] ,河东太守石丞相子孙也 [6] 。是时石氏九人为二千...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

“六马 [2] 。”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 [3] ,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4] 。 元狩元年 [5] ,上立太子,选群臣可为傅者,庆自沛守为太子太傅 [6] ,七岁迁为御史大夫。 元鼎五年秋 [7] ,丞相有罪 [8] ,罢。制诏御...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

舍客长桑君过 [4] ,扁鹊独奇之 [5] ,常谨遇之 [6]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7] 。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 [8] ,间与语曰 [9] :“我有禁方 [10] ,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11] !”扁鹊曰:“敬诺 [12] 。”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 [13...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 [2] ,法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 [3] 。内史府居太上庙堧中 [4] ,门东出,不便,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堧垣 [5] 。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 [4] ,属之廷尉 [5] 。释之治问 [6] 。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 [7] 。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 [8] ,一人犯跸,当罚金 [9]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 [10] ,令他马 [11] ,固不败伤我乎 [1...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盎素不好晁错,晁错所居坐,盎去;盎坐,错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

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 [1] ,晁错为御史大夫 [2] ,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 [3] ,抵罪 [4] ,诏赦以为庶人。 吴、楚反 [5] ,闻,晁错谓丞史曰 [6] :“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计谋 [7] 。”丞史曰:“事未发,治之有...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释之从行,登虎圈。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 [3] ,十馀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4]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 [5] ,甚悉 [6] ,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7] 。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 [8] !”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9] 。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

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5] 。薄太后闻之 [6] ,文帝免冠谢曰 [7] :“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 [8] 、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 [9] ,拜为中大夫 [10] 。 【段意】 张释之严格执行礼法,制止并弹劾太子、梁王于公门不下车的非礼行为,...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有兄仲同居 [3] 。以訾为骑郎 [4] ,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 [5] ,无所知名 [6] 。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 [7] ,不遂 [8] 。”欲自免归 [9] 。中郎将袁盎知其贤 [10] ,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11] 。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12] 。文帝曰:“卑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病。

欲免去 [4] ,惧大诛至;欲见谢 [5] ,则未知何如。用王生计,卒见谢 [6] ,景帝不过也 [7] 。 王生者,善为黄老言 [8] ,处士也 [9] 。尝召居廷中 [10] ,三公九卿尽会立 [11] ,王生老人,曰“吾袜解 [12] ”,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 [13] !”释之跪而结之...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吴楚已破,上更以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袁盎为楚相。

尝上书有所言,不用。袁盎病免居家 [2] ,与闾里浮沉 [3] ,相随行,斗鸡走狗。洛阳剧孟尝过袁盎,盎善待之。安陵富人有谓盎曰 [4] :“吾闻剧孟博徒 [5] ,将军何自通之?”盎曰:“剧孟虽博徒,然母死,客送葬千馀乘,此亦有过人者。且缓急人所有。夫一旦有...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昂)[印]。

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 [4] :“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 [5] ,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6]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 [7] ,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 [8]...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晁错者,颍川人也。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 [2] ,与洛阳宋孟及刘礼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3] 。 错为人峭直刻深 [4] 。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 [5]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6] ,治《尚书》,年九十馀,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太史公曰:

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 [2] ;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 [3] !语曰 [4] “不知其人,视其友”。二君之所称诵,可著廊庙 [5] 。《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 [6] 。”张季、冯公近之矣 [7] 。 【段意】作者热情称颂张释之、冯唐二...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太史公曰:

袁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 [1] ,仁心为质 [2] ,引义慷慨。遭孝文初立,资适逢世 [3] 。时以变易 [4] ,及吴楚一说 [5] ,说虽行哉,然复不遂 [6] 。好声矜贤 [7] ,竟以名败 [8] 。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顷之,至中郎将。

从行至霸陵 [2] ,居北临厕 [3] 。是时慎夫人从 [4] ,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 [5] ,曰:“此走邯郸道也 [6] 。”使慎夫人鼓瑟 [7] ,上自倚瑟而歌 [8] ,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 以北山石为椁,用紵絮斫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 [9] !”左右皆曰:“善...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

赵亡,徙居温 [3] 。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 [4] ,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 [5] ?”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 [6] 。”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 [7] ,以...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及晁错已诛,袁盎以太常使吴。

吴王欲使将 [1] ,不肯。欲杀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盎军中。袁盎自其为吴相时,(尝)有从史 [2] ,尝盗爱盎侍儿 [3] ,盎知之,弗泄,遇之如故 [4] 。人有告从史,言“君知尔与侍者通”,乃亡归 [5] 。袁盎驱自追之,遂以侍者赐之,复为从史。及袁盎使吴见...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

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 [2] ,奏当弃市 [3] 。上大怒曰:“人之无道 [4] ,乃盗先帝庙器 [5] !吾属廷尉者 [6] ,欲致之族 [7] ,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8] 。”释之免冠顿首谢曰 [9] :“法如是足也 [10] 。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 [11] 。...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

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 [2] ,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3] ?”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 [4] ,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2] ,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 [3]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4]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 [5] ,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 [2] 。汉兴,徙安陵 [3] 。唐以孝著 [4] ,为中郎署长 [5] ,事文帝。文帝辇过 [6] ,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 家安在 [7] ?”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 [8] ,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9] ,战于钜鹿下 [10] 。今或每饭 [11] ,意未...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袁盎虽家居,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

梁王欲求为嗣 [2] ,袁盎进说 [3] ,其后语塞 [4]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刺者至关中,问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乃见袁盎曰:“臣受梁王金来刺君,君长者 [5] ,不忍刺君。然后刺君者十馀曹 [6] ,备之!”袁盎心不乐,家又多怪,乃之桔生所问占 [7]...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丞相从车上谢袁盎。

袁盎还,愧其吏 [4] ,乃之丞相舍上谒,求见丞相。丞相良久而见之。盎因跪曰:“愿请间 [5] 。”丞相曰:“使君所言公事 [6] ,之曹与长史掾议 [7] ,吾且奏之 [8] ;即私邪 [9] ,吾不受私语 [10] 。”袁盎即跪说曰 [11] :“君为丞相,自度孰与陈平、绛侯 [...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孝惠时,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吕后 [2] ,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3] 。”诸将皆阿吕后意 [4] ,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 夫高帝将兵四十馀万众,困于平城 [5] ,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 [6] !且秦以事于...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骑,并车揽辔 [3] 。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4] ,百金之子不骑衡 [5] ,圣主不乘危而徼幸 [6] 。今陛下骋六騑 [7] ,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 [8] ?”上乃止。 【段意】 写袁盎谏文帝不可驰下陡...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

宦者赵同以数幸 [2] ,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 [3] ,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 [4] ,使其毁不用 [5] 。”孝文帝出,赵同参乘 [6] ,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 [7] ,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馀人...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

事贵人赵同等 [3] ,与窦长君善 [4] 。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 [5] 。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 [6] ,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

父故为群盗 [2] ,徙处安陵 [3] 。高后时 [4] ,盎尝为吕禄舍人 [5] 。及孝文帝即位 [6] ,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7] 。 绛侯为丞相 [8] ,朝罢趋出,意得甚 [9] 。上礼之恭,常自送之 [10] 。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 [11] 。”盎曰:“...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叔孙通者,薛人也。

秦时以文学征 [2] ,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 [3] ?”博士诸生三十馀人前曰:“人臣无将 [4] ,将即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 [5] 。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迁为齐相。徙为吴相,辞行,种谓盎曰:“吴王骄日久 [3] ,国多奸 [4] 。今苟欲劾治 [5] ,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南方卑湿 [6] ,君能日饮 [7] ,毋苛 [8] ,时说王曰‘毋反’而已 [9] 。如此幸得脱。”盎用种之计,吴王厚遇...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

袁盎谏曰:“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 [4] 。”上弗用。淮南王益横。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 [5] ,治 [6] ,连淮南王,淮南王征 [7] ,上因迁之蜀 [8] ,车传送 [9] 。袁盎时为中郎将 [10] ,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 [1...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曰[19]:“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20]!”盎遂不谢[21]。

及绛侯免相之国 [22] ,国人上书告以为反 [23] ,征系清室 [24] ,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段意】 介绍袁盎的出身、为中郎的过程,及写同绛侯周勃的恩怨。周勃自以为拥立文帝即位有殊勋,故对上有骄...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太史公曰:

以项羽之气 [1] ,而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屦(典)〔覆〕军搴旗者数矣 [2] ,可谓壮士。然至被刑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 [3] ,故终为汉名将。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 [4] ,非能勇也,其计画无...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

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 [3] ,袁盎引却慎夫人坐 [4] 。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 [5] 。且陛下幸之 [6] ,即厚赐之。陛下所...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季布弟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皆争为之死。

尝杀人,亡之吴,从袁丝匿 [1] 。长事袁丝,弟畜灌夫、籍福之属 [2] 。尝为中司马,中尉郅都不敢不加礼 [3] 。少年多时时窃籍其名以行 [4] 。当是时,季心以勇,布以诺,著闻关中。 季布母弟丁公 [5] ,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

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2] 。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3] 。”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

布乃称曰 [1] :“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反时 [2] ,以军功封俞侯 [3] ,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 [4] ,号曰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 [5] ,牺牲不如令 [6]...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

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 [3] ,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 [4] 。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 [5] ?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 [6] 。”方提趣汤 [7] ,布顾曰 [8] :“愿一言而死。”...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 [1] ,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 [2] ,敢有舍匿 [3] ,罪及三族 [4] 。季布匿濮阳周氏 [5] 。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6] ,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 [7] 。”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 [8]...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太史公曰:

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1] 。”信哉 [2] ! 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輓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 叔孙通希世度务 [3] ,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汉九年,高帝徙叔孙通为太子太傅。

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早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 [3] ,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栾布者,梁人也。

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 [2] 。穷困,赁佣于齐 [3] ,为酒人保 [4] 。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 [5] ,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 [6] 。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

《史记·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 信武侯靳歙,以中涓从,起宛朐。

攻济阳 [3] 。破李由军 [4] 。击秦军亳南 [5] 、开封东北,斩骑千人将一人,首五十七级,捕虏七十三人,赐爵封号临平君。又战蓝田北 [6] ,斩车司马二人,骑长一人,首二十八级,捕虏五十七人。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赐歙爵建武侯,迁为骑都尉 [7] 。 从定...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 汉三年秋,项羽击汉,拔荥阳,汉兵遁保巩、洛。

楚人闻淮阴侯破赵,彭越数反梁地,则分兵救之。淮阴方东击齐 [3] ,汉王数困荥阳、成皋 [4] ,计欲捐成皋以东 [5] ,屯巩、洛以拒楚。郦生因曰:“臣闻知天之天者 [6] ,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夫敖仓 [7] ,...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刘敬者,齐人也。

汉五年 [1] ,戍陇西 [2] ,过洛阳,高帝在焉。娄敬脱輓辂 [3] ,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 [4] 。”虞将军欲与之鲜衣 [5] ,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于是虞将军入言上。 上召入见,赐食。 已而问娄敬,娄...

《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 丞相匡衡者,东海人也。

好读书,从博士受《诗》,家贫,衡佣作以给食饮。才下,数射策不中 [2] ,至九,乃中丙科 [3] 。其经以不中科故明习 [4] 。补平原文学卒史 [5] 。数年,郡不尊敬。御史征之,以补百石属荐为郎 [6] ,而补博士,拜为太子少傅,而事孝元帝。孝元好《诗》,而迁...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

至晋阳 [2] ,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 [3] ,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

《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 韦丞相玄成者,即前韦丞相子也。

代父,后失列侯。其人少时好读书,明于《诗》、《论语》。为吏至卫尉 [1] ,徙为太子太傅 [2] 。御史大夫薛君免 [3] ,为御史大夫。于丞相乞骸骨免,而为丞相。因封故邑为扶阳侯 [4] ,数年,病死。孝元帝亲临丧,赐赏甚厚。子嗣后。其治容容 [5] ,随世俗浮...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

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 [1] ,数苦北边 [2] 。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 [3] ,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于诸吕至深[28],而卒不诛。

计画所以全者 [29] ,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 [30] 。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 [31] 。”遂自刭。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