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古代诗文名篇 > 诗歌·屈大均诗《壬戌清明作》

诗歌·屈大均诗《壬戌清明作》

诗歌·屈大均诗《壬戌清明作》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壬戌”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当时,清朝定都北京已近四十年;持续八年之久的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于前一年结束;台湾的郑氏政权也已摇摇欲坠,次年亦告倾覆。这年,自清初以来全国大规模的抗清运动,在满汉大地主的血腥镇压下宣告结束,清王朝得以巩固。屈大均的这首诗就写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首联两句,“朝作轻寒暮作阴”写出了清明时节乍暖还寒、天气阴沉的气候特点,而这一气候正同作者愁闷的心绪相吻合,因而他并不为春天到来而欣喜,相反却是“愁中不觉已春深”。颔联二句,化用杜甫《春望》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意。杜甫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他目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感时恨别,因而看到花容只能溅滴愁人的泪,听到鸟鸣更是惊动愁人的心。屈大均身遭宗国灭亡、山河易主的巨变,其愁更甚于杜甫,故其诗偏从正面说出“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以落花、啼鸟的无知无情,更进一步衬托出自己的深愁远虑。颈联两句表现出作者在眼看复明无望、壮志难酬的情况下所感到的切肤之痛和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情。他只能感叹: 恢复故国江山的事业只能是梦中之事,中华儿女又只能处于暂时消沉的状态。作者对此感到深深的失望。哀莫大于心死,诗中寄托了作者深沉强烈的感情。尾联两句,是作者对自己的描写。“龙蛇”,比喻隐伏草野、待机而起的志士。古人有“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周易·系辞》)和“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汉书·扬雄传》)之句。寒食是传统节日,在农历清明前一日,一说在清明前二日。旧时寒食有禁火之俗。相传春秋时晋国贵族曾从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重耳后回国即位为晋文公,对随从诸臣均有赏赐,独未及介子推。介子推遂作《龙蛇歌》,隐居绵上(在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后来想起他,烧山希望他出来,结果他竟被烧死。后人为了纪念他,这一天禁火寒食。作者在这里借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故事,慨叹自己在明亡后连一个归隐的处所也没有,因而感到极为痛苦。

作者写这首诗时心情悲怆,所以因情写景,情景交融,结构紧凑。从景到情,从客观到主观,最后归结到自己,音节低沉,情调比较消极。诗中表现出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这在明末清初的志士遗民中是很有代表性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诗歌·屈大均诗《壬戌清明作》” 的相关文章

杜甫诗《望岳》7个月前 (10-16)
乐府民歌《西洲曲》7个月前 (10-16)
刘勰文《神思》7个月前 (10-16)
左思诗《咏史》7个月前 (10-17)
李商隐诗《隋宫》7个月前 (10-17)
陶渊明诗《咏荆轲》7个月前 (10-17)
王绩诗《野望》7个月前 (10-17)
陶渊明诗《移居》7个月前 (10-17)
高适诗《燕歌行》7个月前 (10-17)
庄子《逍遥游》7个月前 (10-17)
曹丕诗《燕歌行》7个月前 (10-17)
聂夷中诗《咏田家》7个月前 (10-17)
词·醉落魄《咏鹰》7个月前 (10-17)
孔融诗《杂诗》7个月前 (10-17)
杜牧诗《早雁》7个月前 (10-17)
孟郊诗《游终南山》7个月前 (10-17)
韩愈文《杂说》7个月前 (10-17)
曹丕诗《杂诗二首》7个月前 (10-17)
刘桢诗《赠从弟》7个月前 (10-17)
李贺诗《致酒行》7个月前 (10-17)
刘桢诗《赠徐幹》7个月前 (10-17)
刘琨诗《重赠卢谌》7个月前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