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红楼梦诗词鉴赏 > 《菊花诗十二首(其六)》

《菊花诗十二首(其六)》

《菊花诗十二首(其六)》咏菊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这首《咏菊》,被李纨评为十二首之冠。这恐怕是曹雪芹借李纨的口说出了他自己的心里话。

咏菊,这不是平常诗人们拟题时的那种含义。这个诗题的意思是要求作者描绘出诗人作咏菊诗的时候是怎样一种情形。潇湘妃子咏菊的时候跟一般人不同:“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诗魔”,象神魔附体似的,使得她从早到晚激动不已。无赖,即无奈,无可奈何,摆脱不了,欲罢不能。这正是创作灵感到来时的情景。这种灵感一到,她甚至不能静坐于书斋,逼着她“绕篱欹石”到菊花身边去沉吟。艺术来源于实践,咏物诗当师法于自然,咏菊则去绕篱欹石,这实在是道尽了所有咏菊诗人的创作艰苦及其经验之谈。潇湘妃子仅此一联就可说是压倒群芳了。更有甚者:“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临霜写,何异于现场写生;对月吟,谁管它早晚。迷于斯,醉于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正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毫端蕴秀,说明构思成熟,下笔生花;口齿噙香,不仅是说创作现场的菊花香气扑鼻,而且也是说吟出来的诗句佳丽芳香。口齿噙香,黛玉自己也许感到“伤于纤巧些”,但在读者看来,这正道出了一位高洁的年青女诗人的创作个性。实在是维妙维肖的描绘。

但这首诗中最发人深思的还是下面两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素怨秋心,都是指咏菊时的情怀。菊有何怨?寄人篱下,“一样花开为底迟?”菊该当有怨。菊有何心?孤标傲世,不合时宜,也可以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其实,这菊之怨、菊之心,不正是黛玉之怨、黛玉之心吗?有谁怜她?自怜而已。有谁理解?知音难觅。再深一层看,这满纸素怨、片言秋心,也就是曹雪芹本人的悲愤之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这里,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曹雪芹的心声!可以这样讲,这首诗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可以和曹雪芹本人的诗作比美的。“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这虽然是以陶渊明等咏菊诗人之多来高度概括文学史上这一奇特的创作热,但我们也可以套用这句诗来概括学术界的红学热:“一从脂砚平章后,半部红楼说到今。”《咏菊》诗的结尾是否流露了曹雪芹的这种自信呢?我觉得还是宁可信其有为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菊花诗十二首(其六)》” 的相关文章

《贾迎春》7个月前 (10-14)
《葬花吟(黛玉)》7个月前 (10-14)
《签诗》7个月前 (10-14)
《感怀(薛蝌)》7个月前 (10-14)
《妙玉》7个月前 (10-14)
《悼晴雯词(宝玉)》7个月前 (10-14)
《歌谣(当地传言)》7个月前 (10-14)
《晚韶华》7个月前 (10-14)
《虚花悟》7个月前 (10-14)
《匿名帖》7个月前 (10-14)
《留余庆》7个月前 (10-14)
《柳絮词五首》7个月前 (10-14)
《结《红楼梦》偈》7个月前 (10-14)
《灯谜一组》7个月前 (10-14)
《五美吟(黛玉)》7个月前 (10-14)
《其一(探春)》7个月前 (10-14)
《咏蟹诗三首》7个月前 (10-14)
《咏红梅诗四首》7个月前 (10-14)
《离尘歌(宝玉)》7个月前 (10-14)
《桃花行(黛玉)》7个月前 (10-14)
《访妙玉乞红梅》7个月前 (10-14)
《第二回回前诗》7个月前 (10-14)
《好了歌注》7个月前 (10-14)
《参禅偈》7个月前 (10-14)
《贾祠联额三副》7个月前 (10-14)
《酒令三首(其一)》7个月前 (10-14)
《荣禧堂对联》7个月前 (10-14)
《离尘歌》7个月前 (10-14)
《石上偈》7个月前 (10-14)
《宁府上房内对联》7个月前 (10-14)
《寄生草·解偈》7个月前 (10-14)
《太虚幻境对联》7个月前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