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经典文言文翻译 >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注释

⒈选自《四部丛刊》本《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三。司马谏议,指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曾写信反对王安石变法,本文是王安石的回信。
⒉某启:我的陈述。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⒊游处:交往共处。
⒋所操之术:所持的主张和方法。
⒌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⒍上报:回信。
⒎视遇:看待。
⒏反复:指书信往来。
⒐名实:名义和实际。
⒑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这是司马光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四条罪状。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来官吏的职权。生事,废旧立新,名目繁多,生事扰民。征利,设法生财,与民争利。拒谏,拒绝接受意见。
⒒修:修正。
⒓难壬(rén)人:批驳巧言献媚的人。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⒔汹汹:波涛声。在此指为反对新法而大声吵闹的声音。
⒕盘庚之迁:商朝君主盘庚即位后,认为国都设在商地(今河南商丘),不适宜实行教化,决定迁都亳(Bo,第二声)(今河南偃师),改国号为殷。见《尚书·盘庚》。
⒖胥(xū):相与,都
⒗膏泽:原意恩惠,这里作动词表示给予好处。
17.蒙教:承蒙赐教。指接到司马光的信。
18.窃:谦词,私下。代“我”。
19.视遇:对待。
20.名实:名义和实际。
21.举先王之政:举,实行。
22.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我对您)不由得从内心仰慕之至。不任,不胜。区区,情意诚挚到了极点。此句为古时书信常用的客套话。

译文
我王安石说: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向您)硬啰嗦几句,(但)终究一定(是)不能蒙受(您)考虑(我的意见),所以(我)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再三考虑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财利;抨击不正确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的相关文章

目不见睫(韩非子)12个月前 (05-14)
宋史·高登传12个月前 (05-15)
楚归晋知罃(左传)12个月前 (05-15)
新唐书·元德秀传12个月前 (05-15)
金壶丹书(晏子春秋)12个月前 (05-15)
南桔北枳(晏子春秋)12个月前 (05-15)
冷泉亭记(白居易)12个月前 (05-15)
浣花溪记(钟惺)12个月前 (05-15)
明史·杨慎传12个月前 (05-15)
魏书·长孙嵩12个月前 (05-15)
小人无朋(欧阳修)12个月前 (05-16)
宋史·刘安世为谏官12个月前 (05-16)
旧唐书·杜暹传12个月前 (05-16)
范仲淹苦学12个月前 (05-16)
圬者王承福传(韩愈)12个月前 (05-16)
临皋闲题|苏轼12个月前 (05-16)
猫号|刘元卿12个月前 (05-16)
桂州新城记|王安石12个月前 (05-16)
山川之美|陶弘景12个月前 (05-16)
大政|贾谊12个月前 (05-17)
宋史·刘汲传12个月前 (05-17)
放翁家训(陆游)12个月前 (05-17)
新唐书·郭子仪传12个月前 (05-17)
焚驴志(王若虚)12个月前 (05-17)
晋书·刘毅传12个月前 (05-17)
晋书·王浚传12个月前 (05-18)
柳敬亭传(黄宗羲)12个月前 (05-18)
元史·陈祐传11个月前 (05-18)
后汉书·孟尝传11个月前 (05-18)
连处士,应山人也11个月前 (05-18)
子思荐苟变11个月前 (05-18)
吕僧珍为官11个月前 (05-18)
韩君择鹑11个月前 (05-18)
谢小娥传(李公佐)11个月前 (05-19)
南史选译·阮孝绪传11个月前 (05-19)
明史·王来传11个月前 (05-19)
髯樵传(顾彩)11个月前 (05-19)
燕喜亭记(韩昌黎)11个月前 (05-19)
后汉书·董宣传11个月前 (05-19)
后汉书·梁统传11个月前 (05-19)
旧唐书·高士廉传11个月前 (05-19)
避风岩记(张明弼)11个月前 (05-19)
明史·陈镒传11个月前 (05-20)
汉书·原涉传11个月前 (05-20)
读李翱文(欧阳修)11个月前 (05-20)
宋史·黄祖舜传11个月前 (05-20)
南唐书·柴克宏传11个月前 (05-20)
明史·卢象昇传11个月前 (05-20)
宋史·牟子才传11个月前 (05-20)
南史·陈庆之传11个月前 (05-20)
宋史·李谘传11个月前 (05-20)
梁书·柳庆远传11个月前 (05-21)
晋书·王凝之妻11个月前 (05-21)
中和胜相院记(苏轼)11个月前 (05-21)
明史·王轼传11个月前 (05-21)
韩愈《与李翱书》11个月前 (05-21)
宋史·孙觉传11个月前 (05-21)
后汉书·郑玄传11个月前 (05-21)
列子·天瑞11个月前 (05-21)
金史·完颜伯嘉传11个月前 (05-21)
明史·钱士升传11个月前 (05-21)
明史·韩邦奇传11个月前 (05-21)
宋史·杨绘传11个月前 (05-22)
宋史·杨存中传11个月前 (05-22)
明史·李景隆传11个月前 (05-22)
新唐书·萧铣传11个月前 (05-22)
明史·陈有年传11个月前 (05-22)
晋书·王舒传11个月前 (05-22)
旧唐书·郑善果传11个月前 (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