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美文 > 杂文鉴赏 > 以耳代目之类

以耳代目之类

         在满城争说《十五贯》的时候,和一位许久不见面的朋友碰到了一起,我问他对这个轰动一时的戏有什么观感。他回答说:
        “演出的技术并不很完美。”
        “你什么时候看的?”
        “我并没有看。”
        “没有看你怎么知道演出的技术不很完美?”
        “听同事说的。”
        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并不是罕见的。
        文艺界里有什么问题发生了,大家总以 “不为天下先”的态度侧起耳朵探听别人的意见,远方的,企望着北京,想从《文艺报》、《人民文学》上听到一点动静,如果《人民日报》发表了什么文章,那就象定了案,自己欣喜得到 了“依据” 。李太白登上“黄鹤楼”,慨叹于 “眼前有景道不得”,因为 “崔颢题诗在上头”。今天文艺界里却有不少人,怯于表示自己的意见在别人的意见尚未表示之前。
        常有机会读到这样一些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文章真似“韩潮苏海”,其中充满着斯大林如何说,高尔基 如何说,鲁迅如何说……作为读者,想听见的是作者本人如何说,可惜文章里偏偏就缺少了这一点,大师们的意见也就是作者的意见,这与其叫做论文,毋宁叫作“嘉言录杂烩”。开头的一例是以耳代目,这种情况,叫它 “以目代脑”,当受之而无愧。
        许多人对于文艺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总是在揣摩,并不是揣摩这问题的本身,而是揣摩“权威”人士和领导方面对这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这样,可以永远“立于无过之地”,可惜也永远和真理无缘。
        写到这里,我眼前出现了卞和的形象。他把得自楚山中的璞奉献给楚厉王,厉王说他欺骗,削去了他的左脚。武王时代,他又去献宝,结果是失去了他另外的那一只脚。到了文王临朝,他抱着他的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到“泣尽而继之以血” 的程度。楚王听见了,使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贞士而名之以诳。”“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和氏之璧。看这位和氏是何等真知灼见,隔着石头外壳他能看到其中蕴藏的必是宝玉! 有了这坚定不移的看法,他才能有失去双脚还坚持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在眼前百家争鸣的时候,我们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并坚持这见解,当然,首先要苦心钻研建立这种自己的见解。卞和的精神是动人的,但首先他看准了包在石头外壳当中的确是宝玉。

        

(1956年7月13日《人民日报》)


         赏析 这是一篇寓理于事、记叙与议论结合得好的杂文。文章通过三个小故事告诉读者:凡事要有独立见解,要敢于坚持真理,不要人云亦云,迷信、盲从。作者对那种“以耳代目”的做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文章一落笔,就用对话的形式,写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作者与一位久不见面的朋友关于《十五贯》的议论,我们在生活中也不难听到。这种“以耳代目”的现象是典型的,也是常见的,作者批评这种现象是有意义的。由人际间的“以耳代目”,作者深入去写,再点到了文艺界“以耳代目”的情况,这就使得文章的内容既深且广了。第二个事例就举文艺界“以耳代脑”的表现,两个事例,充分表露了作者对迷信、盲从,对不是认真钻研,而是到处“揣摩”的反对。作者还点出了这种现象的危害和实质,令人惊醒。在每个故事之后,作者都插入一些画龙点睛的议论,在两个故事之后,作者又作了一段总说,这种边叙边议的灵活写法,使得文章生动活泼。
        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去做呢?为了进一步解决问题,作者举出一个正面的历史故事来进行说明。卞和识璧献宝,就是被砍去双脚也从不动摇,直到最后被文王所识。故事感人,有针对性,为形象说明事理提供了依据。在三个故事都记叙完了之后,作者恰到好处地点出了本文的题旨: “我们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并坚持这见解。”这就使文章臻于完善,既能以事例感染读者,又能从理论上去提高读者的认识。由此可见,写杂文不能抽象说理,不能单纯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方法去写杂文。要让具体、生动的事例去显示文章的思想倾向,再通过恰当的议论去说明观点。也就是说,杂文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产品,二者不可偏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以耳代目之类” 的相关文章

拟叶公子张对话2年前 (2022-10-25)
话说古今书生2年前 (2022-10-25)
金钱难动赤子心2年前 (2022-10-25)
花生米2年前 (2022-10-25)
代拟重庆三大铭文2年前 (2022-10-25)
分清美与丑2年前 (2022-10-25)
面对一幅历史照片2年前 (2022-10-25)
中国式好人2年前 (2022-10-25)
谈笑2年前 (2022-10-25)
岳飞·汉文帝·裙带风2年前 (2022-10-25)
魂兮归来2年前 (2022-10-25)
长肉诗2年前 (2022-10-25)
有感于曹丕学驴叫2年前 (2022-10-25)
谈串门2年前 (2022-10-25)
华表的沧桑2年前 (2022-10-25)
杂感集(节选)2年前 (2022-10-25)
有感于卡玛罢宴2年前 (2022-10-25)
论“赔本赚吆喝”2年前 (2022-10-25)
有感于乔老爷的白鼻梁2年前 (2022-10-25)
想起了娄阿鼠2年前 (2022-10-25)
哀“八旗子弟”2年前 (2022-10-25)
北京小景2年前 (2022-10-25)
黄山云2年前 (2022-10-25)
真理的位置2年前 (2022-10-25)
朱贵的风格2年前 (2022-10-25)
无刺的蔷薇2年前 (2022-10-25)
长命草2年前 (2022-10-25)
胡昭衡致朱焘2年前 (2022-10-25)
井底蛙2年前 (2022-10-25)
永不走路 永不摔跤2年前 (2022-10-25)
专治“健忘症”2年前 (2022-10-25)
“伟大的空话”2年前 (2022-10-25)
古人的业余学习2年前 (2022-10-25)
讥偶像的俗语2年前 (2022-10-25)
谢夏公赠糖2年前 (2022-10-25)
郑板桥的两封家书2年前 (2022-10-25)
不要怕民主2年前 (2022-10-25)
“敲草榔头”之类2年前 (2022-10-25)
况钟的笔2年前 (2022-10-25)
忙的问题2年前 (2022-10-25)
论“狗娘养的”2年前 (2022-10-25)
关于伍修权将军2年前 (2022-10-25)
固执与成见2年前 (2022-10-25)
《人世百图》后记2年前 (2022-10-25)
陈启天的“妾德”2年前 (2022-10-25)
论不满现状2年前 (2022-10-25)
南京的歪风2年前 (2022-10-25)
人身自由何在?2年前 (2022-10-25)
论说谎政治2年前 (2022-10-25)
2年前 (2022-10-25)
汉奸是怎样造成的2年前 (2022-10-25)
我若为王2年前 (2022-10-25)
吻潮微语2年前 (2022-10-25)
儿童节的感想2年前 (2022-10-25)
好名二术2年前 (2022-10-25)
向大海投石2年前 (2022-10-25)
英雄主义与奴才主义2年前 (2022-10-25)
私刑·人市·血的赏玩2年前 (2022-10-25)
辣椒2年前 (2022-10-25)
杂文还废不得说2年前 (2022-10-25)
嚣张录2年前 (2022-10-25)
狼叫2年前 (2022-10-25)
天堂2年前 (2022-10-25)
狮和龙2年前 (2022-10-25)
人头蜘蛛2年前 (2022-10-25)
空壳2年前 (2022-10-25)
风途杂感2年前 (2022-10-25)
舔去为妙2年前 (2022-10-25)
小品三题2年前 (2022-10-25)
周瑜的死2年前 (2022-10-25)
默鼠盗浆2年前 (2022-10-25)
科举与选举2年前 (2022-10-25)
“别人”的事2年前 (2022-10-25)
“就义”种种2年前 (2022-10-25)
踢走它2年前 (2022-10-25)
雅与俗2年前 (2022-10-25)
《自由谈》复刊献词2年前 (2022-10-25)
从枪决汉奸说起2年前 (2022-10-25)
从学鲜卑语讲起2年前 (2022-10-25)
“重进罗马”的精神2年前 (2022-10-25)
做一个战士2年前 (2022-10-25)
鬼混哲学2年前 (2022-10-25)
给匆忙走路的人2年前 (2022-10-25)
谈“粉饰”2年前 (2022-10-25)
贫穷何颂2年前 (2022-10-25)
镜子的人们2年前 (2022-10-25)
民意与民气2年前 (2022-10-25)
不敢求甚解2年前 (2022-10-25)
谈魏晋间文人生活2年前 (2022-10-25)
蚊子2年前 (2022-10-25)
喜剧世界2年前 (2022-10-25)
沉默救国2年前 (2022-10-25)
谈鼠2年前 (2022-10-25)
说隐逸2年前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