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599页

甘草

甘草,今陕西、河东州郡有之。春生青苗,高一二尺,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似柰,冬结实作角子如毕豆。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色,上有横梁,梁下有细根也。 宋·苏颂《图经本草》(引自《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 【评】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古代也叫密...

莽草

世人用莽草,种类最多,有叶大如手掌者,有细叶者,有叶光厚坚脆可拉者,有柔软而薄者,有蔓生者,多是谬误。按,本草:“若石南,而叶稀,无花实。”今考木若石南,信然;叶...

钩吻

钩吻,《本草》一名野葛。主疗甚多,注释者多端,或云可入药用;或云有大毒,食之杀人。予尝到闽中,土人以野葛毒人及自杀,或误食者,但半叶许入口即死。以流水服之,毒尤速,往往投杯已卒矣。经官司勘鞠者极多,灼然如此。予尝令人完取一株观之,其草蔓生,如葛;其藤色...

凡六种,赤苋、白苋、人苋、紫苋、五色苋、马苋。人苋、白苋俱大寒,又名糠苋、胡苋,二苋味胜他苋,但大者为白苋,小者为人苋耳。紫苋茎叶皆紫,无毒,不寒。赤苋一名,又名花苋,茎叶深赤。五色苋今...

菊类

菊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一种青茎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意,非真。其华[华,同花]正相似,唯以甘苦别之尔。……又有白菊,茎叶都相似,唯花白。 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引自唐·苏敬《新修本草》卷六) 菊……种类颇多。...

牧百兽

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祭祀、丧纪、宾客,共其生兽、死兽之物。 《周礼·地官司徒·囿人》 【评】这说明中国古代早就有畜养野生动物的措施。引文中之“牧百兽”,郑玄注云:“备养众物也,今掖庭有鸟兽,自熊、虎、孔雀至于狐狸、凫、鹤备也。”可见古代的苑...

树木类型

小枝上缭为乔。 《尔雅·释木》 细枝皆翘缭上向者名为乔木。 《尔雅·释木》晋·郭璞注 无枝为檄 《尔雅·释木》 檄棹直上檄 《尔雅·释木》晋·郭璞注 木族生为灌 《尔雅·释木》 【评】《尔雅》分木本植物为三种类型。其中乔(木)、灌(木)两名词,至今还用。...

草部

天地造化而草木生焉。……析族区类,振纲分目。除谷、菜外,凡得草属之可供医药者六百一十一种,分为十类:曰山,曰芳,曰隰,曰毒,曰蔓,曰水,曰石,曰苔,曰杂,曰有名未用。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二 【评】李时珍首次打破了以前的三品分类局限,基本上是以形态...

木部

时珍曰:木乃植物,五行之一。性有土宜,山谷原湿。肇由气化,爰受形质。乔条苞灌,根叶华实。坚脆美恶,各具太极。色香气味,区辨品类。食备果蔬,材充药器。寒温毒良,直有考汇。多识其名,奚止读诗。埤以本草,益启其知。乃肆搜猎,萃而类之。是为木部,凡一百八十种,...

五地植物

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植物宜皂物[皂物,即柞栗类植物]。……二曰川泽,……其植物宜膏物[即杨柳类植物]。……三曰丘陵……其植物宜核物[核物,即核物,梅李类植物]。……四曰坟衍,……其植物宜荚物[荚物,即豆类植物]。……五曰原湿,……其植...

桃李类

楔,荆桃。旄,冬桃。榹桃,山桃。休,无实李。痤,接虑李。驳,赤李。 《尔雅·释木》 【评】这表明二千多年前就将桃李归为同一类,现在植物学上有桃李属。...

杨柳类

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 《尔雅·释木》 【评】虽然现代分类学柽柳不与杨柳同科。但两者因其花序相仿,枝条也都下垂,所以古代将它们列为一类,是有道理的。...

桔类

桔出温郡,最多种。柑乃别其种,柑自别为八种 ① ;桔又自别为十四种 ② ;橙子之属类桔者,又自别为五种 ③ ,合二十有七种。 宋·韩彦直《桔录》 [注]①即真柑、生枝柑、海红柑、洞庭柑、朱柑、金柑、木柑和甜柑等八种。②即黄桔、塌桔、包桔、绵桔、沙桔、荔枝...

柰类

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洒泉有赤柰。西方例多柰,家以为脯,数十百斛以为蓄积,如收藏枣栗。 晋·郭义恭《广志》(引自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四 柰,一名苹婆,江南虽有,而北地为多,与林檎同类。有白、赤、青三色。白为青奈,凉州有大如兔头者。赤为丹...

桐树种类

桐之类非一也。今略志其所识者。 一种:文理粗,而体性慢。叶圆大,而尖长,光滑;而毳稚者,三角。因子而出者,一年可拨三、四尺;由根而出者,可五——七尺;已伐而出于巨桩者,或可尺围。始小成条之时,心叶皆耸毳而嫩,皮体清白,喜生于朝阳之地。其花先叶而开,白色,心...

昆虫

昆虫未蛰。 《礼记·王制》 君道得,则草木昆虫咸得其所。 《汉书·成帝纪》 昆,众也。昆虫,言众虫也。 《汉书·成帝纪》颜师古注 凡小虫之动者曰昆虫,则昆虫自有一类矣。 清·方旭《虫荟》 【评】“昆虫”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出现,但它一直被视为全部动物之总...

蛾类

蟓,桑茧。雠由,樗茧。棘茧。栾茧。蚢,萧茧。 《尔雅·释虫》 【评】这里所列,显然都是能吐丝营茧的蛾类。是以其幼虫所吃食物不同,而互为区别的,共有五种。...

螽类

蛗螽,蠜。草螽,负蠜。蜇螽,蜙蝑。螯螽,螇蚸。土螽,蠰溪。 《尔雅·释虫》 【评】螽,即是蝗,《尔雅·释虫》将这几种与螽有关昆虫并列在一起,共列了五种,表明它们是同属一类的。...

蝗类

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 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虫鱼鸟兽疏》卷 【评】当时已知道蝗类昆虫是以腿节摩擦前翅发音的,并指出了蝗类的形态特点。...

蚁类

蚍蜉,大螘。小者螘。朾螘。螱,飞螘。其子蚳。 《尔雅·释虫》 蚁有君臣义,故字从蚁。亦作螘。大者为蚍蜉,亦曰马蚁。赤者名 ,飞者名螱。 蚁处处有之。有大、...

蜩类

蜩,蜋蜩。蚻,蜻蜻。蠽,茅蜩。 ,马蜩。蜺,寒蜩。蜓蚞,螇螰。 《尔雅·释虫》 蝉,诸蜩之总名也。皆自蛴螬、腹蜟变而为蝉……俱方首广额,两翼六足,以胁而鸣……大而色黑者,蚱蝉也,又曰 ,曰马蜩,豳诗“五月鸣蜩”者是也。头上有花冠,曰螗蜩,曰蝘,曰胡蝉,荡诗“如...

莎鸡

莎鸡,居莎草间,蟋蟀之类,似蝗而斑,有翅数重,下肢正赤。 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虫鱼鸟兽疏》 【评】莎鸡,即斑蝗Ailopus tamulus与蟋蟀同属直翅目昆虫,这里不仅记述了莎鸡的形态和分类,而且也提到了它的栖息环境。...

蜮,水弩也,水虎也,水狐也,短狐也,射工也,射影也,抱枪也,鬼弹也,溪鬼也,溪毒也。似蝉,亦似蜣螂。长二、三寸,广寸许。形扁,前阔后狭,阔头尖喙,喙有二骨。有六足,二足在喙(侧),大而一爪,四足在腹,小而岐爪。腹软背硬如龟甲。六、七月甲下有翅能飞,作铋铋声。 清...

绦虫

寸白者,长一寸,形小扁。 隋·巢元方等编 《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寸白虫候》 予少时病白虫,始逾粳米,岁数之逐长寸馀……以药攻之,下虫数合,或如带长丈馀,蟠如猪脏,慴慴而动,其末寸断,辄为一虫,虫去病少已,数月后复如初,如是者数回。 宋·苏东坡等《苏沈良...

鹈鹕

鹈鹕,大如苍鹅。颐下有皮袋,容二升物,展缩由之,……惟胸前有两块肉,列如拳。 宋·掌禹锡《嘉祐补注神农本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一九) 鹈鹕处处有之,水鸟也。似鹗而甚大,灰色如苍鹅。喙长尺馀,直而且广,口中正赤,颌下胡大如数升囊。好群飞,沉水...

飞龙

岁贡鸟名飞笼(龙)者,斐耶楞古之转音也。形似雌雉,脚小,有毛。肉味与雉同,汤尤鲜美。然较雉难得,多在深林密薮,故汉名树鸡。有呼鸡者,非也。沙鸡又一种。《尔雅注》:“鵽鸠生北方沙漠地,大似鸽,形似雌鴙,鼠脚,无后趾,岐尾,为鸟憨急,群飞。”《本草》[指李时珍...

鼍,水虫,似蜥蜴,长大。 汉·许慎《说文》黽部 鼍,形似蜥蜴,四足,长丈馀。生卵大如鹅卵,甲如铠,今合药鼍鱼甲是也。其坚厚,可以冒鼓。 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 【评】甲骨卜辞中就有像形的“鼍”字。在古代鼍为重要动物资源之一。《说文》和《...

,似蜥易[蜴],长一丈,水潜,吞人即...

鲤脊中鳞一道,每鳞上有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七 【评】段成式首次描述了鲤鱼侧线鳞的数目和鳞上的黑点。...

鲚鱼

鲚生江湖中,常以三月始出。状狭而长,薄如削木片,亦如长薄尖刀形。细鳞白色。吻上有二硬须,腮下有长鬣如麦芒。腹下有硬角剌,快利若刀。腹后近尾有短鬣,肉中多细刺。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四 【评】鲚为习见小型鱼类。李时珍对其形态特征的描述是很详细...

五地动物

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毛物,指兽类],……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鳞物,指鱼类],……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羽物,指鸟类],……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介物,指龟、鳖类],……五曰原湿,其动物宜裸物[裸物,指人类]。 《周礼·地官》 【...

裸属

厚唇,翕口,出目,短耳,大胸,耀后,大体,短脰(脰,即脖颈),若是者谓之裸属。 《周礼·冬官考工记》 【评】在古代动物分类中,人类被称为裸属,裸又写作“倮”。《大戴礼·易本命》曰:“倮之虫(倮属动物)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可见古代乃视人为动物中的一类。...

兽部

时珍曰:兽者四足而毛之总称,地产也。豢养者谓之畜。《素问》曰,五畜为益是矣。……于是集诸兽之可供膳食、药药、服器者为兽类,凡八十六种,分为五类:曰畜,曰兽,曰鼠,曰寓,曰怪。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 【评】李时珍沿用了《尔雅》对兽类的定义,但在对...

禽部

时珍曰:二足而羽曰禽。师旷《禽经》云:羽虫三百六十,毛协四时,色合五方。山禽岩栖,原鸟地处。林鸟朝嘲,水鸟夜。山禽咮短而尾修,水禽咮长而尾促。……于是集其可供庖药及毒恶当知者为禽部,凡七十种,分为四类:曰水,曰原,曰林,曰山。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

介部

时珍曰: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龟盖介虫之灵者也……唐、宋本草皆混入虫鱼,今析为介部。凡四十六种。分为二类,曰龟鳖,曰蚌蛤。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五 【评】《本草纲目》动物分类中,介虫部包含有部分爬行动物(龟鳖)和软体动物(贝类)。...

鳞部

时珍曰:鳞虫有水、陆两类,类虽不同,同为鳞也。是故龙蛇灵物,鱼乃水畜,种族虽别,变化相通,是质异而感同也。……《唐本草》虫鱼不分。今析为鳞部,凡九十四种,分为四类:曰龙,曰蛇,曰鱼,曰无鳞鱼。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三 【评】在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动...

虫部

时珍曰:虫乃生物之微者,其类甚繁……其物虽微,不可与麟、凤、龟、龙为伍,然有羽、毛、鳞、介、倮之形,胎、卵、风、湿、化生之异,蠢动含灵,各具性气。录其功,明其毒,故圣人辨之。……于是集小虫之有功、有害者为虫部,凡一百零六种,分为三类:曰卵生,曰化生,曰...

鹿类

麋牡麔,牝麇,其子,其迹躔,绝有力狄。 鹿牡麚,牝麀,其子麛,其迹速,绝有力。 麕牡麌,牝麜,其子麆,其迹解,绝有力豜。 《尔雅·释兽》 【评】这说明《尔雅》已区别出三种鹿。并分别给以三种特有的名称。...

麋,水兽也。青黑色,肉蹄,一牡能乘十牝。鹿属也。 宋·陆佃《埤雅》卷三 麋,鹿属也,牡者有角。鹿喜山而属阳,故夏至解角,麋喜泽而属阴,故冬至解角。麋似鹿而色青黑。大如小牛,肉蹄,目下有二窍为夜眼……《博物志》云:南方麋千百成群,食泽草,践处成泥,名曰麋畯,...

鹳亦有两种,似鹄而巢树者为白鹳,黑色曲颈者为阳乌鹳。 粱·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引自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一五) 【评】我国境内有四种鹳,但除白鹳、黑鹳外,其它两种非常稀见。因此陶当时记述我国有黑、白两种鹳,基本上是正确的。...

测风器的设置

凡候风者,必于高迥平原,立五丈长竿。以鸡羽八两为葆,属于竿上以候风。风吹羽葆平直,则占。亦可于竿首作盘,盘上作木乌三足。两足连上而外立,一足系羽下而内转。风来则乌转回首向之。乌口衔花,花施则占之。……以鸡羽五两系其端,羽平应占,……竿不必过长,但以...

空气温度计

作法:用琉璃器。如甲乙丙...

验冷热器

验冷热器:此器能诊试虚实,分别气候,证诸药之性情。其用甚广,另有专书。 清·戴榕《黄履庄小传》附《奇器目略》(清·张潮《虞初新志》卷六) 【评】此为近代早期中国人自己制作温度计的较早记载,但文中所言专书已佚。其时间在南怀仁引进西方温度计之后。...

水银温度计

寒暑碱者,以玻璃为筒,长数寸许,状如笔管,上通下塞,下有圆胆,中贮水硍(银),其入水硍之法,先以灯火炙热圆胆,则筒中之气渐行散出,乃以指头掩压筒口,俟圆胆复冷,即将筒口蘸入水硍之中,然后移开指头,水硍即由筒口走入胆里,务以满至半筒为止,再以灯火炙热圆胆,令水...

悬炭识燥湿

悬炭识雨。……秤土炭二物,使轻重等,悬室中,天将雨,则炭重,天晴,则炭轻。以此验二至不雨之时,夏至一阴生即炭重,冬至一阳生即炭轻,二气变也。 晋·张华《感应类丛志》(见《说郛》 一百九) 【评】在汉代,我国已能用易于吸附水微粒的物品的重量来测定空气的干湿...

湿度计

欲察天气燥湿之变,而万物中惟鸟兽之筋皮显而易见,故借其筋弦以为测器,见一百九图。法曰:用新造鹿筋弦,长约二尺,厚一分,以相称之斤两坠之,以通气之明架,空中横收之。上截架内夹紧之,下截以长表穿之,表之下安地平盘。令表中心即筋弦垂线正对地平中心。本表以龙...

验燥湿器

验燥湿器:内有一针,能左右旋。燥则左旋,湿则右旋,毫发不爽,并可预证阴晴。 清·戴榕《黄履小庄传》附《奇器目略》(见清·张潮《虞初新志》卷六) 【评】按黄履生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黄氏所制的中国近代早期的验湿器是利用弦线随湿度的变化而伸缩的原理来...

气压表

风雨针者,以玻璃制一小筒,大如笔管,长约二尺五寸,上塞下通,筒中以平滑为贵,另制一圆瓯,大如茶杯,先以顶净水硍一两(水硍不净即不应验)内于瓯中,再将玻璃筒实以水硍,然后插入瓯里,则筒中水硍与瓯里水硍相连,竖而直之,筒内水硍定必泻下数寸,自与地气之力相称,乃...

小虫大兽

梓人为笋虚。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裸者,羽者,鳞者。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裸者、羽者、鳞者以为笋虚。外骨,内骨,却行,仄行,连行,纡人,以脰鸣者,以注鸣者,以旁鸣者,以翼鸣者,以股鸣者,有胸鸣者,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 《周礼·冬官考工记》 【评】...

鸟兽定义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尔雅·释鸟》 【评】这是对鸟类和哺乳类所下的定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准确性,至今还在沿用。...

以虹候风雨

水虹,屈霓也,主雨。风虹,月晕也,主风。水虹,滇人呼为水桩。 明·杨慎《升庵集》卷七四《水虹风虹》 【评】明代已有根据“虹”的不同以预报风雨。...

动物异常候阴雨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诗经·国风·东山》 将阴雨则穴处者先知,故蚁出垤而鹳就食之,遂鸣于其上也。 南宋·朱熹《诗集传》卷八 【评】中国很早就能根据动物的异常行为预测阴雨天气的到来。...

观虹候雨

朝 于西,崇朝其雨。 《诗经·国风·蝃 》 [注] :虹也。 【评】我国很早就已能根据虹出现的位置预测雨。...

观云候雨

云平而雨不甚,无委云雨则遫已。 《管子·侈靡篇》 【评】这是有关云型与降雨关系的较早记述。 凡候雨,以晦朔弦望云汉,四塞者,皆当雨。如斗牛彘 ,当雨暴。有异云如水牛,不三日大雨。黑云如群羊,奔如飞鸟,五日必雨,云如浮船,皆雨。北斗独有云,不五日,大雨。四...

候月知雨

候月,知雨少多。八月一日二日三日,月色赤黄者,其月少雨,月色青者,其月多雨。常以五卯日候西北有云如群羊者,即有雨矣。……日上有冠云,大者即雨,小者少雨。 《师旷占》(据洪颐煊《经典集林》卷二八) 【评】《师旷占》旧题春秋时代师旷著,后人疑其成书于春秋之...

占雨石

占雨石:学士苏颋有一锦纹花石,镂为笔架。置于砚席间,每天欲雨,即此石架津出如汗,逡巡而雨。以此常为雨候,固无差矣。 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占雨石》 【评】“占雨石”为一种候雨之术,它将大气湿度的增加作为天将雨的前兆。...

风欲作大雾充塞

新年暗曀觉春悭,变化相椉一瞬间。 雨脚稍收初见日,风花忽起又遮山。 (自注:风欲作则大雾充塞,谓之风花。)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七《自开岁略无三日晴戏作长句》 【评】此为有关雾发生预报风发生的记载。...

譬若伣 ① 之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 《淮南子·齐俗训》 [注]伣:又作“綄”。 【评】在甲骨文中已发现有“伣”字。伣为候风之羽毛。此为有关“伣”的较早记述。...

相风鸠

帝子与娥皇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薰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今之相风,此之遗像也。 晋·王嘉《拾遗记》卷一 【评】这是在船上用风向计的最早记载。...

五色旌与占风铎

五王宫中,各于庭中竖长竿,挂五色旌于杆头,旌之四垂缀以小金铃。有声,即使侍从者,视旌之所向,可以知四方之风候也。 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相风旌》 岐王宫中,于竹林内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玉片子相触之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铎。 后周·王仁裕《开元...

形成气候

海市春夏见,秋冬少见;大雾之后天晴见,天阴不见;微风见无风不见,大风不见;风微急其见也速而巧,风微缓其见也迟而拙。 吴兴慎蒙《观海市记》(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三《海市》) 【评】这是有关海市蜃楼与季节、天气关系的较详细的记述。...

变幻过程

尝读汉《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初未之信。庚寅(1290年)季春,予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极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父老观以为何异。予骇而出,会颖川主人走使邀予,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列如碎岫,隐见不常。移...

蓬莱海市

蓬莱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 《山海经·海内北经》 东海之处,大荒之中,有山名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 《山海经·大荒东经》 【评】这是有关蓬莱海市的较早记载。...

太原海市

海上居人,时见飞楼如缔构之状甚壮丽者。太原以北,晨行则烟霭之中,睹城阙状如女墙雉堞者,皆天官书所说气也。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天官所书气》 【评】唐代已对海市蜃楼进行了较详细地描述。...

沙漠蜃景

与马一匹,劳谢而别。自是孑然孤游沙漠矣。唯望骨聚马粪等渐进。倾间,忽有军众数百队,满沙碛间,乍行乍止,皆裘 驼马之象,及旌旗槊纛之形,易貌移质,条忽千变。遥瞻极著,渐近而微。法师初睹,谓为贼众,渐近见灭,乃知妖鬼。 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 【...

峨嵋佛光

人云佛现悉以午,今己申后,不若归舍。明日复来逡巡,忽云出岩下旁谷中,即雷洞山也。云行勃勃如队仗,既当岩,则少驻。云头现大圆光,杂色之晕数重,倚立相对,中有水墨影,若仙圣跨象者。碗茶顷,光没,而其旁复现一光如前,有顷亦没。云中复有金光两道,横射岩腹,人亦谓...

以天象候风雨

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尚书·洪范篇》 【评】二千多年前,已知风雨与星月有关系。 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箕星为风,东北之星也。……月去中道,移而东北入箕,若东南入轸,则多风,西方为雨。...

风力分级

凡风动,初迟后疾,其来远;初急后缓,其发近。凡风动叶十里,鸣条百里,摇枝二百里,坠叶三百里,折小枝四百里,折大枝五百里。一云:折木飞砂石一千里。或云:伐木施千里。又云折木千里,拔木树及根五千里。 唐·李淳风《乙巳占》卷一○《占风远近法第六十九》 【评】...

焚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 《诗经·小雅·谷风》 【评】这里所述的“谷风”即今日之焚风。此为中国古代有关焚风现象的较早记述。...

季风

扬子钱塘二江者,……[舟船]编蒲为帆,大者或数十幅,自白沙沂流而上,常待东北风,谓之潮信[一本作信风]。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鸟信,五月有麦信。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叙舟楫之利》 【评】至唐代,对季风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名称亦很多。...

旋风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诗经·大雅·卷阿》 【评】这是有关旋风(即“飘风”)的较早记载。...

龙卷风

船泛外国买卖,……若经昆仑、沙漠、蛇龙、乌猪等洋,神物多于此中行雨,上略起朵云,便见龙现全身,目光如电,爪角宛然,独不见尾耳。顷刻大雨如注,风浪掀天,可畏龙甚。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二《江海船舰》 吴越之俗,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不知其何据。前此夏...

飓风

天大雷电以风。千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尚书·金滕》 【评】这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详细描述的一次台风过境的过程。 熙安间多飓风。飓者,具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未至时,三日鸡...

七雄虓阚,分裂诸夏,龙战虎争,游说之徒,风飑电激,并起而救之。 汉·班固《答宾戏》(载南北朝梁·萧统《文...

雷阵雨

夏月雨旸鬲辄而三时不同者。盖雨乃阴气,从地而生。夏则阳气盛极于外。或有阴生,即为消烁。惟龙,阳物也,随时以计。云从龙者,阴气附阳而生也。升必降而为雨。埤雅所谓蛟龙雨也。龙各有域,故鬲辄也。至于咫尺而分者。此阳气消阴之不...

地形雨

大小漏天,在雅州西北[今四川雅安县],山谷高深,沈[沉]晦多雨。 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引《梁益记》 【评】中国古代已知某些地形雨区与局部地形的关系。...

梅雨

江淮春夏之交多雨,其俗谓之梅雨也。盖夏至前后各半月,或疑西北,不然。余谓东南泽国,春夏天地气交,水气上腾,遂多雨,于理有之。 宋·陈长方《步里客谈》卷下 【评】这是较早对“梅雨”一词下定义并解释其成因的文献。 吴俗以芒种节气后遇壬,为入梅,凡十五日;夏...

形成地形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诗·国风·殷其 》 【评】三千年前,已经知道雷的形成与地形条件有关。...

出现季节

实说雷者,太阳之激气也。何以明之?正月阳动,故正月始雷;五月阳盛,故五月雷迅;秋冬阳衰,故秋冬雷潜。 汉·王充《论衡·雷虚篇》 【评】东汉,对雷出现季节已有一定认识。...

四方风

东方曰折,来风曰...

八方风

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左传·隐公五年》 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评】左氏首用“八风”之名,但未述各风向的具体名称。 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 风,西...

水郁之发,阳气乃辟,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雰结为霜雪。 《黄帝内经素问》卷二一《六元正纪大论》 【评】这是有关霜雪成因的较早记述。...

形状

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曰霙,雪云曰同,云同谓云阴与天同为一色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已佚,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四引) 【评】这是有关雪花为六角形的最早记载。...

霰与雪之关系

如彼雨雪,先集维霰。 《诗·小雅·頍弁》 【评】霰即米雪,为天将降雪时常见之。对此,中国古代早已有所认识。这里是比较早的记载。...

霰非暴雪

且初为霰者,久必暴雪,故言暴雪耳,非谓霰即暴雪也。 《诗经·小雅·頍弁》唐·孔颖达疏...

消雹法

许宏声,字闻秀,雍正七年[1729年]举人,考授中书,迁甘肃平凉府盐茶同知,驻固原……有黑云裂风自西来,吏驰报曰:“大雹至矣!”一城尽惊。宏声曰:“是可力驰也”,亟请提督令军士排鸟枪齐发,声震天,雹遂却民庐获全,沿边因得却雹法。 清·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

雹区分布

至正十一年[1351年]乙丑四月雨雹,大者如斧,……地广三十里,长百有馀里,树木皆如斧所劈,伤行人,皆禽畜其众。 [顺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十一日未时大雨雹,大者如拳,广数里,长数十里,麦与秋禾无遗者。 清·杨世达纂修河南《汤阴县志》卷一○ 【评】已清楚地认识...

骤雨不终日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德经》二十三章...

地震云

熙宁五年[1072年]九月丙寅,华州少华山前阜头峰越八盘领及谷,推陷于石子坡,东西五里,南北十里,溃散坟裂,涌起堆阜,各高数丈,长若堤岸,至陷居民六社,凡数百户,林木、庐舍亦无存者。并山之民言:“数年以来,峰上常有云,每遇风雨,即隐隐有声,是夜初昏,略无风雨,山...

前兆

[清康熙七年六月七日(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莒县]先是苦雨几一日,是日城南渠暴涨忽涸,见者异之,顷云作若大雨状,既雨殊未大,而黄紫云亘西壁,由南迤北,声若辘轳,……忽震声发西北,雷轰电讯,地势闪忽跳纵,疑火疑潮,而震声、圻裂声、崩梁摧壁声、折树声、水声...

动物异常

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 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地境》 【评】对动物在震前的异常反应,我国从唐代开始便有记载。...

破坏性最大之地震

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壬寅[23日]。是日,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陕西渭南、华州、朝邑、三源等处,山西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池中,或平地突城山阜,或一日连震数次,或城郭房屋陷河,谓泛张华...

观测

僖公五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左传·僖公五年》 【评】这是中国古代有关云的定期观测的最早记载。...

雾云同类

盖火气之在地,成烟;水气之在天成雾。雾,云之类也。 宋·蔡卞《毛诗名物解》卷二《雾》 【评】北宋蔡卞对云雾关系的记述与近代气象学大师所言“云为空中之雾,雾为地面之云”是一致的,但时间上要早七百多年。...

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五月甲子夜,黑气起东北方,近浊,长五丈许,良久散。十一月甲子夜苍白,云起南,近浊,久方散。…… ……浊氛又系其日之明晦风雨,人间烟气尘氛,变作不常。 《宋史·天文志》 【评】《宋史》所述之“浊”即今日之霭。宋代,已知霭的形成原因...

水平断层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七月癸酉,澄城麻坡山界头岭,昼夜吼数日,山忽中断,移走东西三里,南北五里。 《明史·五行志三·山颓》 【评】明代,已对地震造成的水平断层有所认识。...

海陆变迁

王远字方平,东海[治今山东剡城县北]人也。举孝廉,除郎中,稍加至中散大夫,博学五经,尤明天文、图谶、河洛之要……麻姑自说:“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往复扬尘也。” 晋·葛洪...

陆地变迁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潜莫惩?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评】这是因大雷电引起山崩造成地表变化的最早记载。 海盐县:本武原县,在秦属会稽,《汉书·地理志》云:故武原有塘。《官寰宇记》云;广斥盐田相望,...

火山

悦般国[在巴尔喀什湖西北]……其国南界有火山,山傍石皆焦熔,流地数十里乃凝坚,人取为药,即石硫磺也。 《魏书·西域传》 [斯加里野国]本国有山穴至深,四季出火,远望则朝烟暮火。近观则火势烈甚。国人相与扛舁大石,重五百斤或一千斤,抛掷穴中,须臾爆出,碎如浮...

成因

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指泾水、渭水、洛水]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国语》卷一 【评】这是最早以阴阳说解释地震成因的记载,对后世影响较大。 [晏子]见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