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604页

关中种麦

董仲舒说上曰:《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 ① ,令毋后时。 《汉书·食货志》 [注]①宿麦,即冬麦。 【评】秦汉以后,随...

苏绰论农业

人生天地之间,衣食为命。食不足则饥,衣不足则寒。饥寒切体,而欲使人兴行礼让者,此犹逆坂走丸,势不可得也。是以古之圣王知其若此,先足其衣食,然后教化随之。夫衣食所以足者,由于地利...

劝种诸谷

言者谓江北之民杂植诸谷,江南专种粳稻,虽土风各有所宜,至于参植以防水旱,亦古之制。于是诏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江北诸州,亦令就水广种粳稻,并免其租。 《宋史·食货志上》 【评】杂植...

引种占城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后又种于玉宸殿,帝与近臣同观;毕刈,又遣内侍持于朝堂示百官,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

太子中允献踏犁

淳化五年,宋、毫数州牛疫,死者过半,官借钱令就江、淮市牛。未至,属时雨沾足,帝虑其耕稼失时,太子中允武允成献踏犁,运以人力,即分命秘书丞、直史馆陈尧叟等即其州依式制造给民。 《宋史·食货志上》 【评】耕牛和农具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具体条件。这也反映了统...

福州劝农文

福之为州,土狭人稠,岁虽大熟,食且不足,田或两收,号再有秋,其实其薄,不如一获。凡为农人,岂可不勤,勤且多旷,惰复何望,勤于耕畲,土熟如酥,勤于耘籽,草根尽死,勤修沟塍,蓄水必盈,勤于粪壤,苗稼倍长。勤而不慵,是为良农,良农虽苦,可养父母,父母怡怡,妻子熙熙,勤...

隆兴府劝农文

夫劝农故事也。然知劝农而不知去其害农者,则亦文具而已矣。盖不时之科,敷害农也;无故之追,扰害农也;夏秋租税已纳重催,害农也。 宋·真德秀《真文忠公文集》卷四○《隆兴府劝农文》 【评】为使劝农取得实效,必须同时减轻农民负担,这种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设官劝农

中统元年[1260年],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二年[1261年],立劝农司,以陈邃、崔斌等八人为使。至元七年[1270年],立司农司,以左丞张文谦为卿。司农司之设,专掌农桑水利,仍分布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郡邑,察举勤惰。所在牧民长官提点农事,岁终第...

光绪劝谕

农务为富国根本,亟宜振兴,各地可耕之土,未尽地力者尚多,著各督抚督饬各该地方官,劝谕绅民兼采中西各法,切实兴办,……其外洋农学诸书,著各省学堂广为编译,以便肄习。 清《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 【评】这是清政府公开推行西方近代农业科学...

农社

是年(至元七年,1270年),又颁农桑之制一十四条,条多不能尽载,载其所可法者:县邑所属村疃,凡五十家立一社,择高年晓农事者一人为之长。增至百家者,别设长一员。不及五十家者,与近村合为一社,地远人稀,不能相合,各自为社者听。其合为社者,仍择数村之中,立社长官...

农务会

中国患贫久矣,谋富者不乏人,要不出开矿制造经营等事,此固当务之急。然循流溯源,则农尤先务,同人不揣固陋,立会上海讲求此事,将以广树艺,兴畜牧,究新法,浚利源,上以酬朝廷饥渴之意,下以尽草野芹暴之忱,会务内容:今本会翻译欧美日本各种农书农报,创立报章,俾中...

直隶农事试验场

(直隶农事试验场)分蚕桑、森林、园艺、工艺等四科,……调查全省土壤,讲求蚕桑,种植禾稼,并制造各事。 清《农工商部统计表·农政》(引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873—874页) 【评】 1902年在保定成立的直隶农事试验场是我国最早的农业试验的专门机...

农学报

本报之投以明农为主,兼及蚕桑畜牧不及他事。……本报用白纸石印,每月刊报两次,……本报详载各省农政,附本会办事情形,并译东西农书农报,以资讲求。 《农学报略例》(《农学报略例》,1897年) 【评】1897年出版的《农学报》是我国最早的近代农业科学报刊。...

耒耜

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周易·系辞下》 车人为耒,庛长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自其庛缘其外,以致于首,以弦其内,六尺有六寸,与步相中也。坚地欲直庛,柔地欲句庛,直庛则利推,句庛则利发,倨句磬折,谓...

铁农器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曰:“然” 《孟子·滕文公上》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评】这是有关铁制农具使用的最早两条记载。表明至迟到战国时期已较普遍地使用铁农具了。...

牛耕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令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秦)以牛田,水通漕。 《战国策·赵策》 【评】这是关于牛耕的两条较早的记载,表明至迟在战国时期已有了牛耕。...

耨镈

耨,似锄,妪薅禾也。 镈,亦锄田器也。镈,迫也,迫地去草也。 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释用器》 【评】耨镈是两种似锄的中耕除草农器,早在诗经时代就已使用。...

锸 ① ,插也,插地起土也。或曰销,销,削也,能有所穿削也。或曰铧,铧,刳也,刳地为坎也。其板曰叶,象木叶也。 汉·刘熙《释名·释用器》 [注]①锸,又作臿,即今日之铲,或锹铲。 【评】锸源于耒耜,是一种古老的农具,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耦犁

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 《汉书·食货志》 【评】耦犁是赵过为了推广代田法而改良的一种农具,其形制不详,不过二牛三人的耕法在云南等地可以得到实证。...

云南犁

从曲靖州已南,滇池已西,……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耒。蛮治山田,殊为精好。 唐·樊绰《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 【评】二牛三人的耕法,在汉代称为耦犁,此法至今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在使用。...

江东犁

经曰: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頟”,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木与金凡十有一事。耕之土曰“坡”,坡犹块也。起其...

人耕之法

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百姓赖焉。 《旧唐书·王方翼传》 方翼为耦耕法,张机键,力省而见功多,百姓顺赖。 《新唐书·王方翼传》 【评】 由于记载简略,耕地机的制作原理不得而知,但这却是中国使用机耕的最早记载。...

踏犁

静江民颇力于田。其耕也,先施人工踏犁,乃以牛平之。踏犁形如匙,长六尺许。末施横木一尺余,此两手所捉处也。犁柄之中,于其左边施短柄焉,此左脚所踏处也。踏可耕三尺,则释左脚而以两手翻泥,谓之一进。迤逦而前,泥垅悉成行列,不异牛耕。予尝料之,踏犁五日,可当...

代耕架

以坚木作辘轳二具,各径六寸,长尺有六寸,空其中。两端设轵,贯于轴,以利转为度。轴两端为方枘,入架木内,期无摇动。架木前宽后窄,前高后低。每边两枝,则前短而后长。长则三尺有奇,短止二尺三寸。两枝相合如人字样。即于人字交合处作方孔,安其轴。两人字相合,安...

磟碡

《正字通》:磟碡,石辊也,平田器,一作 碡。北方多以石,南人用木,其制可长三尺,或木或石,刊木括之中,受簨轴以利旋转。农家藉畜力挽行,以人牵之,碾打田畴块垡,及碾捍场圃,麦禾工则用以平治堤顶,且预备苇缆打成,用以砑压,可期软熟。 清·麟庆《河工器具图说·修...

锸(耖)

用小木起一架如“口”字,上则农按之以行牛,下则安齿如泥杷;但彼小,此较大如耜耳。齿有竹者,有铁者,亦与耜同,惟耜齿倒用,锸齿则顺行。盖耜继耒后,块尚顽大,齿用顺则镵入土中不出,故须用倒,安向牛后,人立耜上催牛,牛牵耜走,耜盛人走;人身重,压齿,齿锋锐、戛土,...

耰 ① ,摩田器也。 汉·许慎《说文解字》 [注]①耰,即用来打碎土块的榔头。 【评】这种农具主要用于北方旱地农业。...

钁 ① ,大鉏也。从金,矍声,居缚切。 汉·许慎《说文解字》 [注]①鉏,又作镢,即今日农家的镢头。 【评】钁是古今农业中使用相当广泛的一种起土农具。...

耘爪

耘爪,耘水田器也,即古所谓“鸟耘”者。其器用竹管,随手指大小截之,长可逾寸,削去一边,状如爪甲,或好坚利者,以铁为之,穿于指上,乃用耘田,以代指甲,犹鸟之用爪也。 元·《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四》 【评】耘爪不仅是一种劳保用品,而且还可以提高工效。...

耘荡

江浙之间新制之,形如木屐,而实长尺余,阔约三寸,底列短钉二十余枚,簨其上,以贯竹柄。柄长五尺余。耘田之际,农人执之,推荡禾垅间草泥,使之溷溺,则田可精熟;既胜耙锄,又代手足(水田有手耘、足耘)。况所耘田数,日复兼倍。 元《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四》 【评】...

耧犁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汉·崔寔《政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 【评】耧犁(耧车)是一种条播机,它将耕与播结合起来,一箭双雕,事半功倍,迄今仍有使用。它还传...

耧锄

爰有一器,出自海壖,号曰“耧锄”:耧样,一如下种耧,但独脚无耧斗耳。于独脚下端,从后向上,斜凿一窍,两辕中央近后,旧安耧斗处横桄中亦凿一窍,锄制柄项弯曲,一如芸苗锄,但其柄纯以铁为之,粗细上下若一,锄刃尖圆,如杏叶样,用时将锄柄于耧脚下端斜窍中穿过,其柄末...

砘车

砘车。砘,石碢也,以木轴架碢为轮,故名“砘车”。两碢用一牛,四碢两牛力也。凿石为圆,径可尺许,窍其中以受机栝,畜力挽之,随耧种所过沟垅碾之,使种土相著,易为生发。然亦看土脉干湿何如,用有迟速也。古农法云,耧种后用挞,则垅满土实。又有种人足蹑垅底,各是一...

瓠种

瓠种,窍瓠贮种,量可斗许,乃穿瓠两头,以木贯之,后用手执为柄,前用作觜,(瓠觜中草莛通之,以播种。)泻种于耕过垅畔;随种随泻,务使均匀。 元《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二》 【评】瓠种可将打穴和下种合二为一,大大提高工效。...

秧马

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于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宋《苏东坡集·后集》卷四 【评】秧马是为减轻劳动强度而发明的一种拔(或插)秧...

渴乌

又使掖廷令毕岚铸铜人……又铸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乌 ① ,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后汉书·张让传》 [注]①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 【评】渴乌是利用虹吸原理进行吸水的装置。这是关...

戽斗

戽斗,挹水器也。《唐韵》云:戽,抒也。抒,水器挹也。凡水岸稍下,不容置车,当旱之际,乃用戽斗。控以双绠,两人挈之。抒水上岸,以溉田稼。其斗或柳筲,或木罂,从所便也。 元《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三》 (郑连第) 戽以木为小桶,桶旁系以绳,两人用以取水,名曰:...

虫梳

以竹为之。据竹,尺长,细破之成条,锐其两头成齿,用麻系而横编之,齿密比有如梳然。将长竹柄一根,上开竹口尺余,夹梳于中,亦用麻维之。持向田间,两边俱利用,不似发梳止得一半也。 清·刘应棠《梭山农谱·耘谱》 【评】虫梳制造简易,成本低廉,携带方便,轻便灵活,...

推镰

推镰,敛禾刃也。如荞麦熟时,子易焦落,故制此具,便于收敛。形如偃月,用木柄,长可七尺,首作两股短叉,架以横木,约二尺许,两端各穿小轮圆转,中嵌镰,刃前向,仍左右加以斜杖,谓之“蛾眉杖”,以聚所刬之物。凡用则执柄就地推去,禾茎既断,上以蛾眉杖约之,乃回手左拥...

麋田

海陵县扶江接海,多麇兽,千百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麋。民人随此而略,种稻,不耕而获其利,所收百倍。 晋·张华《博物志》 【评】利用野生动物践踏觅食所留下的原址种植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种植方式。...

稻田养鱼

新[今广东新兴县东]、泷[泷州州城在今广东罗定县东]等州山田,拣荒平处以锄锹开为町畦。伺春雨,丘中聚水,即先买鲩鱼子散于田内。一、二年后,鱼儿长大,食草根并...

淤田

熙宁中,初行淤田法。论者以谓:《史记》所载“泾水一斛,其泥数斗。且粪且溉,长我禾黍。”所谓粪,既淤也。予出使至宿州,得一石碑,乃唐人凿六陡门,发汴水以淤下泽,民获其利,刻石以颂刺史之功。则淤田之法,其来盖久矣。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四《杂志一》 【...

山田

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其人虽至勤俭,而所以为生之具,比他处终无有甚富者。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中途必为之硙,不唯碓米,亦能播精(播精谓去其糠秕。以水运之,正如人为,其机巧如此。)朱行中知泉州,有“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尽力耕”...

沙田

沙田者,乃江滨出没之地,水激于东,则沙涨于西,水激于西,则沙复涨于东,百姓随沙涨之东西而田焉,是未可以为常也。 宋·叶颙语(引自《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 江上有田,总名曰“沙”,中开畎亩,外绕蒹葭,耐经水旱,远际云霞,耕同陆土,横亘水涯。内备农具,傍泊...

地势之宜

若高田视其地势,高水所会归之处,量其所用而凿为陂塘,约十亩田即损二、三亩,以渚畜水;春夏之交,雨水时至,高大其堤,深阔其中,俾宽广足以有容。堤之上疏植桑柘,可以系牛,牛得凉阴而遂性。堤得牛践而坚实,桑得肥水而沃美,旱即决水以灌溉,潦即不致于弥漫而害稼。...

圩田

江东水乡,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余自溧水县南一舍所,登蒲塘河小舟,至孔镇,水行十二里,备见水之曲折。上自池阳,下至当涂,圩河皆通大江;而蒲塘...

涂田

涂田。《书》云,淮海惟扬州,厥土惟涂泥。大抵水种皆须涂泥。然濒海之地,复有此等田法。其潮水所泛,沙泥积于岛屿,或垫溺盘曲,其顷亩多少不等,上有咸草丛生,候有潮来、渐惹涂泥。初种水稗,斥卤既尽,可为稼田。所谓“潟斥卤兮生稻粱”。沿边海岸筑壁,或树立椿橛...

梯田之名

袁州……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 宋·范成大《骖鸾录》 【评】这是梯田名称的最早记载。...

梯田之法

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处,除磊石及峭壁例同不毛,其余所在土山,下自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裁作重磴,即可种艺。如土石相半,则必叠石相次,包土成田。又有山势峻极,不可展足,播殖之际,人则伛偻蚁沿而上,耨土而种,蹑坎而耘。此山田不等,自下登陟,俱若...

柜田

筑土护田,似围而小,四面俱置瀽穴,如柜形制,顺置田段,便于耕莳。若遇水荒,田制既小,坚筑高峻,外水难入,内水则车之易涸。浅浸处宜种黄穋稻。如水过,泽草自生,糁稗可收。高涸处亦宜陆种诸物,皆可济饥。此救水荒之上法。 元《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

围田

筑土作围,以绕田也。盖江淮之间,地多薮泽,或濒水,不时淹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也。 元《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 【评】 围田(圩田)是宋元以后,江淮地区围湖造田的一种方式,它对于扩大耕地面积,解决人...

架田(葑田)

架,犹筏也。亦名“葑田”。《集韵》云:葑,菰根也。葑亦作“澍”。江东有葑田。又淮东二广皆有之。东坡《请开杭之西湖状》,谓水涸草生,渐成葑田。考之《农书》云,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

濒海之地

濒海之地,潮水往来,淤泥常积,有碱草丛生,此须挑沟筑岸,或树立椿橛,以抵潮汛,其田形中间高,两边下,不及十数丈,即为小沟,百数丈即为中沟,千数丈即为大沟,以注雨潦,此甜水、淡水也,其地初种水稗,斥卤既尽,渐可种稻。 明·袁黄《宝坻劝农书》 【评】早在战国时期...

易涝下地

玄扈先生曰:北方地不宜禾麦者,乃种此(指薥秫,即高粱)。尤宜下地,立秋后五日,虽水潦至一丈深,不能坏之,但立秋前水至即坏,故北土筑堤二、三尺,以御暴水,但求堤防数日,即客水大至,亦无害也。…… 又曰:北土最下地,极苦涝,土人多种薥秫,数岁而一收,因之困敝。余...

鱼塘

或圈(羊)于鱼塘之岸,草粪则每早扫于塘中,以饲草鱼,而羊之粪又可饲鲢鱼。一举三得矣。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一《牧养》 参薄其直收之,佣饥者,给之粟,凿其最洼者池焉,周为高塍,可备坊泄,辟而耕之,岁之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为梁为舍,皆畜...

桑基鱼塘

若该地近水而非近岗,自可用二锹塘养鱼。其法约每亩地将四成为塘,六成为基。其塘底约深四、五尺,于塘底近水处,开窦一眼,内外窦口约阔五、六寸,使可放水出入。……水面阔五亩,约养鱼二千斤有余。 清·卢燮宸《粤中蚕桑刍言》 广东各属所种之桑,多因田土低陷,锹...

开山法

凡山除巉岩峭壑莫施人力及已标样柴薪外,其人众地狭之所,皆宜开种。开山法,择稍平地为棚,自山尖以下分为七层,五层以下乃可开种,就下层开起。……初开无论秋冬,先遍种萝葡一熟……乃种玉黍、稗子、杂以芦稷、粟,其土膏较重者,亦可种棉花,皆宜择稍平地掘坑种芋,...

菑新畲

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 《诗经·周颂·信南山》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 ① 。 《诗经·小雅·采芑》 [注]①菑、新、畲,《尔雅·择地》:“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 【评】这表明《诗经》时代的耕作制已由撩荒制开始向休闲制...

制地颁田

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 《周礼·地官·司徒》 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 ① ,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

一岁再获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 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吕氏春秋任地》 【评】这些记载表明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已走上了谷麦等轮作复种的二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制的道路。...

瓜地种薤、豆

种瓜,瓮四面各一子,……又种薤十根,令周回瓮,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 种桑法……每亩以黍、椹子各三升合种之,黍、桑当俱生,锄之,桑令稀疏调适。黍熟获之。桑生正与黍高平,因以...

盖下白稻

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 晋·郭义恭《广志》(《齐民要术·水稻第十一》) 【评】这是中国古文献中,有关再生稻的最早记录。再生稻,古称为“稻孙”,是双季稻的最初形式。...

谷田之底

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常见瓜底 ① ,不减绿豆,本既不论,聊复记之。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第三》 [注]①底,前作也。 【评】这里证明当时已有谷与豆、麻、黍、菜、瓜等作物轮作制度。轮作的目的在于提高谷田的肥...

稻田种麦

从曲靖州已南,滇池已西,土俗唯业水田,种麻、豆、黍、稷不过町疃。水田每年一熟。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月、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小麦即于岗陵种之,十二月下旬已抽节如三月。小麦与大麦同时收刈。 唐·樊绰《云南志·云...

茶桐间作

桐木之性,与茶相宜,而茶至冬则畏寒,桐木望秋而先落,茶至夏而畏日,桐木至春而渐茂,理亦然也。 宋·赵汝砺《北苑别录·开畲》 【评】茶桐间作是一种人工群落,它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可以充分地利用土地。...

蔗粮轮作

凡蔗最因地力,不可杂他种,而今年为蔗田者,明年改种五谷,以休地力,田有余者,至为改种三年。 宋·王灼《糖霜谱》第三 【评】在不能实行间种套作的蔗田中,采用蔗与粮食作物的轮作是一种恢复地力的办法。...

刈麦种禾

吴中地沃而物夥……其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 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物产》 【评】宋代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人口激增,稻麦二熟制在江南得到发展,此其较早的一例。...

竞种春稼

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 宋·庄季裕《鸡肋编》 【评】江南种麦由来已久,但南宋始盛,并为稻麦二熟制的发展创造了...

水稻三熟

钦州……地暖,故无月不种,无月不收。正、二月种者曰早禾,至四、五月收;三月、四月种曰晚早禾,至六月、七月收;五月、六月种曰晚禾,至八月、九月收。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八 【评】这可能是通过间套复种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的水稻一年三熟制,是耕作制度的新...

桑下栽苎

若桑圃近家,即可作墙篱,仍更疏植桑,令畦垄差阔,其下遍栽苎,因粪苎即桑亦获肥益矣,是两得之也。桑根植深,苎根植浅,并不相妨,而利倍差。 宋《陈旉农书》卷下《种桑之法篇》 【评】在行株比较稀的桑园中,间作苎麻形成人工群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这也是充分利...

桑间种田禾

桑间可种田禾,与桑有宜与不宜。如种谷,必揭得地脉亢干。至秋,桑叶先黄。到明年,桑叶涩薄,十减二三。又招天水牛,生蠹根、吮皮等虫。若种薥黍,其梢叶与桑等,如此丛杂,桑亦不茂。如种绿豆、黑豆、芝麻、瓜芋,其桑郁茂,明年叶增二三分。种黍亦可。农家有云:“桑...

区田套种

区,当于闲时旋旋掘下。正月,种春大麦;二、三月,种山药、芋子;三、四、五月种谷,大、...

间作稻

闽广之地,稻收再熟,人以为获而栽种,非也。予常识永嘉儒者池仲彬,任黄州黄陂县主簿,询之,言其乡以清明前下种,芒种莳苗,一垄之间,稀行密莳,先种其早者,旬日后,复莳晚苗于行间,俟立秋成熟,刈去早禾,乃鉏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实,然后收其再熟也。 明·长谷真逸《...

两栽两获

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其种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粒》 【评】这表明明代双季稻的栽培又有所发展。平原地区普遍种起了连作稻。...

插杉法

玄扈先生曰:插杉法:江南宣、歙、池、饶等处,山广土肥。先将地耕过,种芝麻一年。来岁正二月气盛之时,截嫩苗头一尺二三寸。先用橛舂穴,插下一半,筑实。离四五尺成行,密则长,稀则大,勿杂他木。每年耘锄。至高三四尺,则不必锄。如山可种,则夏种粟,冬种麦,可当芸...

种棉翻稻

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种棉二年,翻稻一年,即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多不得过三年,过则生虫。三年而无力种稻者,收棉后,周田作岸,积水过冬,入春冻解,放水候干,耕锄如法,可种棉,虫亦不生。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五《蚕桑广类》 【评】这段论述表明当...

种麦杂棉

凡田,来年拟种稻者,可种麦;拟棉者,勿种也。谚曰:“歇田当一熟。”言息地力,即古代田之义。若人稠地狭,万不得已,可种大麦或稞麦,仍以粪壅力补之,决不可种小麦。……今人种麦杂棉者,多苦迟,亦有一法,预于旧冬耕熟地,穴种麦,来春,就于麦陇中,穴种棉,但能穴种麦,...

吉郡种豆法

江南又有高脚黄,六月刈早稻,方再种,九、十月收获。江西吉郡,种法甚妙,其刈稻田,竟不耕垦,每禾稿头中拈豆三、四粒,以指扱之,其稿凝露水以滋豆,豆性充发,复浸烂稿根以滋,已生苗之后,遇无雨亢干,则汲水一升以灌之,一灌之后,再耨之余,收获甚多。 明·宋应星《天...

一岁数收之法

法宜冬月预将白地一亩上油渣二百斤,再上粪五车,治熟。春二月种大蓝,苗长四、五寸,至四月间,套栽小蓝于其空中,挑去大蓝,再上油渣一百五、六十斤,俟小蓝苗高尺余,空中遂布粟谷一料。及割去小蓝,谷苗能长四、五寸高,但只黄冗,经风一吹,用水一灌,苗即暴长,叶青。...

且割且种

五月种豆,豆勿过早,但得雨,不妨且割且种,勿失时也。即雨不甚足,但接黄塽土即种之,但能出,即旱廿余日亦不妨。且种后但得小雨,则垄眼中即可接湿。 清·蒲松龄《农桑经》 【评】这种且割且种的套种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抢墒播种的问题。在黄淮平原一直沿用至今。...

二稻一麦

若麦地又种早晚稻者,大麦三月下旬始获,小麦四月上旬始获,其栽秧比之白地只迟半月。先期宜于三月上旬浸种,三十日而秧齐,新麦既收,急即粪田一次,犁耙各一次,四月上旬前后,总可插秧,大暑后立秋前亦获稻矣。其晚稻预先寄插者,仍于霜降后照常黄熟,并不相妨也。此...

土与壤

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 《周礼·地官·大司徒》 [注]土,万物自生焉,则言土;壤,人所耕稼而树艺焉,则言壤。 【评】这是关于土壤的最早记载。已有了...

土化之法

[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凡粪种骍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鹿,碱潟用狟,勃壤用狐,埴垆用豕,疆 用蕡轻燢用犬。 《周礼·地官·草人》 【评】这里所提出的因地制宜,种植作物改良土壤的原则是值得注意的。...

杀草粪田

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礼记·月令》 【评】这表明先秦时代已认识到杂草的肥田作用,实开了绿肥的先声。...

潟卤生稻粱

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潟卤兮生稻粱。 《汉书·沟洫志》 (郑国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 《史记·河渠书》 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既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

人粪尿

[种麻]树高一尺,以蚕矢粪之,树三升,无蚕矢,以溷 ① 中熟粪粪之亦善。 汉《氾胜之书》 [注]①溷:厕所 【评】这是使用人粪尿的最早记载。利用人粪尿作肥料,最晚至前汉已开始。同时,这也是我国文献关于追肥的最早记载。...

王充论土壤

夫肥沃硗埆,土地之本性也。肥而沃者性美,树稼丰茂。硗而埆者性恶,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其树稼与彼肥沃者相似类也。地之高下亦如此焉。以钁锸凿地,以增埤下,则其下与高者齐,如复增钁锸,则夫下者不徒齐者也,反更为高,而其高者反为下。 汉·王...

出谷多者地力盛

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苗田,人知出谷多者地力盛。 汉·王充《论衡·效力》 【评】这里表明东汉时期已认识到地力与产量的密切关系。...

踏粪法

凡田地中有良有薄者,即须加粪粪之。其踏粪法:凡人家秋收治田后,场上所有穰、谷积等,并须收贮一处。每日布牛脚下,三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还依前布之,经宿即堆聚。计经冬一具牛,踏成三十车粪。至十二月、正月之间,即载粪粪地。计小亩亩别用五车,计粪得六亩。...

美田之法

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种,七月、八月犁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第一》 【评】豆科作物具有固氮作用,这里首次提出用豆科作物为绿肥,以增进地力。...

垃圾

每见衢婺之人,收蓄粪壤,家家山积,市井之间,扫拾无遗,故土膏肥美,稻根耐旱,米粒精壮。 宋·程珌《洺水集·富阳劝农》 【评】垃圾作肥,变废为宝,既可清洁卫生,又可肥田,一举两得。...

粪屋

凡农居之侧必置粪屋,低为檐楹,以避风雨飘浸,且粪露星月,亦不肥矣。粪屋之中凿为深池,甃以砖甓,勿使渗漏。凡扫除之土,烧燃之灰、簸扬之糠秕、断稿叶,积而焚之,沃以粪汁,积之既久,不觉其多。凡欲播种,筛去瓦石,取其细者和匀种子,疏把撮之,待其苗长又撒以壅之,...

土壤治宜

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且黑壤之地信美矣,然肥沃之过,或苗茂而实不坚,当取生新之土,以解利之,即疏爽得宜也。硗确之土信瘠恶矣,然粪壤滋培,即其苗畅茂而实坚栗也。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 宋《陈旉农书》卷...

地力常新壮

或谓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说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矣!抑何敝何衰之有! 宋《陈旉农书》卷上《粪田之宜篇》 【评】这里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土敝气衰”的论调,提...

聚糠稿法

于厨栈于,深阔凿一池,结甃,使不渗泄,每舂米,即聚砻簸壳及腐稿败叶,沤渍其中,以收涤器肥水,与渗漉泔淀,沤久自然腐烂浮泛。 宋《陈旉农书》卷下《种桑之法》 【评】聚糠稿法将腐朽化神奇,变废为宝是农家积肥的好办法。...

麻枯

麻枯难使,须细杵碎和火粪,窖罨如作面样。候其发热生鼠毛,即摊开中间,热者置四旁,收敛田旁。冷者置中间,又堆窖罨,如此三四次,直待不发热乃可用,不然即烧杀物矣。 宋《陈旉农书》卷上《善其根苗篇》 【评】麻枯属饼肥之一,其使用是宋代肥料的一个新发展。...

烧治

于秋冬即再三深耕之,俾霜雪冰冱,土壤苏碎,又积腐藁败叶,划薙枯朽根荄,遍铺烧治,即土暖且爽。 宋《陈旉农书》卷上《善其根苗篇》 【评】这是关于熏土的最早记载,这种方法至今某些地方还有保留。...

耘除之草

耘除之草……和泥渥浊深埋之稻苗根下,沤罨既久,即皆浥烂而泥土肥美,嘉谷蕃茂矣。……根荄腐朽,来岁不复生,又因得以粪土田也。 宋《陈旉农书》卷上《薅耘之宜》 至十月,又并其下腐草败叶锄转,蕴积根下,谓之“罨萚”,最浮泛肥美也。 宋·陈旉《农书》卷下《种...

粪壤

田有良薄,土有肥硗,耕农之事,粪壤为急。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 元《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之三》...

泥肥

又有泥粪,于沟港内乘船,以竹夹取青泥,杴泼岸上,凝定,裁成块子,担去同大粪和用,此常粪得力甚多。 元《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之三》 晴天罱在大地,阴天罱在埂地,雨天罱在潭里,候干挑在远地。泥干趁时倒 ,晒曝如菱壳样,敲碎如粉方肥。 明《沈氏农书》(清张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