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603页

百药自神农始

淮南子曰:神农始尝百草之滋味,当此之时,一日而七十毒。世本曰:神农和药济人,则百药自神农始也。世纪或云:伏羲尝百草非也。梁陶弘景本草序曰:神农王天下,宣药疗疾,以拯夭伤。高氏小史曰:炎帝尝百药,以治...

三品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药有君臣佐使

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用药犹如立人之制,若多君少臣,多臣少佐,则气力不周也。而检仙经世俗诸方,亦不必皆尔。大抵养命之药多君,养性之药多臣,疗病之药多佐,犹依本性所主,而兼复斟酌详用此者,益当...

药性赋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又闻...

制药论

药有至贱易得,人所常用,而难于修制者,如香附子、菟丝子,艾叶之类。医家昧其节度,或终日疲劳而不能成。本草云:凡菟丝子暖汤淘汰,去沙土漉干,暖酒渍经一宿,漉出,暴微白捣之;不尽者,更以酒渍,经三五日乃出,更晒微干捣之,须臾悉尽,极易碎。盖以其颗细难施工,其说...

煎药

凡煎药,当取新水,令极清洁,微火小沸。若利汤,欲少水而多取,补汤、欲多水而少取,此古法也。其汤剂大小,古今升两不同,当依世俗现行之法。大约每用药三钱七,以水一盏煎取七分为率。其余多少增损,当视病之轻重大...

服药

若用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拾之,取去为度。病在胸隔已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已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凡服丸散,不云酒水饮者,本方如此是可通用也。 凡服利汤欲得侵早。凡服汤...

方剂

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帝曰:三品何谓?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按,神农 ① 云: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也。 宋·林亿...

饮膳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 ① ,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食。 《论语·乡党》 [注]①食饐(yi义)而餲(ai艾):指伤湿而臭之饭食。饐,饭伤湿也...

食疗

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蔬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素问》卷二○《五常政大论》 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

宜忌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引舞

阴康氏之时,水陆不疏,江不行其原,阴凝而易閟,人既郁于内,腠理滞著而多肿膇,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道之,是谓大舞。 宋·罗泌《路史·前纪》卷九 【评】按阴康氏为伏羲氏的臣子,这说明我国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已经出现了原始的气功疗法。...

挢引案扤

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史记》卷一○五 【评】按俞跗是黄帝时代的名人,擅长导引、按摩等疗法。说明远在几千年以前气功就...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黄帝内经素问》卷一 【评】这种身、息、心三者并调的内养方法虽然极其古朴而简易,但是却成为后世气功的基本模式。...

行气铭

行(气);宎(吞)则,则神(伸),神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明(萌),明则 (长), 则 (复), 则天。天 (其) (本)才(在)上,(地) 才下。巡(顺)则生,逆则死。 陈邦怀《战国(行气铭)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七辑) 【评】《行气铭》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气功专著。它为战...

食六气

六气者,《陵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阴,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是为六气也。” 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三 【评】食六气是战国以来颇为流行的功法之一,开后世练功家强调练功...

命门、肾间动气

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 《难经·八难》 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 《难经·三十六难》 命门者,谓精神之...

却谷食气篇

却谷者食石韦。朔日食质,日加一节,旬五而止。月大始銧,日去一节,至晦而复质,与月进退。 食气者为呴吹,则以始卧与始兴。凡响中息而吹,年廿者朝廿暮廿,二日之暮二百;年卅者朝卅暮卅,三日之暮三百,以此数准也。 《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释文》(《文物》,1975年6期)...

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史记》卷一百三十 【评】司马迁论六家要旨,独崇道家,所以他的论...

魏伯阳与内丹

魏伯阳者,吴人也。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之其所以来,谓之治民,养身而已。伯阳作《参同契》、《五相类》凡二卷。其说如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儒者不知神仙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其奥旨矣! 晋·葛洪《神仙传》...

华佗五禽戏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当作经)鸟伸,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

饮玉泉

魏武与皇甫隆令曰:“闻卿年出百岁,而体力不衰,耳目聪明,颜色和悦,此盛事也。所腹食、施行道引,可得闻乎?若有可传,想可密示封内?”隆上疏对曰:“……道甚易知,但莫能行。臣常闻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壮。言人当朝朝服食玉泉、琢齿,使人丁壮。有颜色...

行气治病

行气欲除百病,随病所有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使其愈。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此养生大要也。 晋·张湛《养生要集》(引《医心方》卷二七) 【评】这种存想于病灶部位的运气疗法自后汉以来颇为流行。...

胎息铭

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唯细细,纳唯绵绵。坐卧亦尔,行亦坦然。戒于喧杂,忌于腥羶。假名胎息,实曰内丹。非只治病,决定延年。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幻真先生注《胎息经》卷末 【评】明·王文禄说:“此《胎息铭》也,调气咽津,以补中宫元气,每时三咽,子时咽之尤养...

行炁当以生气之时

夫行炁当以生气之时,勿以死气之时也。故曰仙人服六气,此之谓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时,其从半夜以至日中六时为生气,从日中至夜半六时为死气。死气之时,行气无益也。……又行炁大要,不欲多食,及食生菜肥鲜之物,令人气强难闭。又禁恚怒,多恚怒则气乱,既不得溢,或令...

丹田

子欲长生,守一当明。……一有姓字服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或在人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也。 《抱朴子内篇·地真篇》 【评】该节论述了人体内的三个“丹田”,其关于上、中、下三...

仙人入瘟疫秘禁法

思其身为五玉。五玉者,随四时之色,春色青、夏赤、四季月黄、秋白、冬黑。又思冠金巾,思心如炎火,大如斗,则无所谓也。又一法思其发散以被身,一发端辄有一大星缀之。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又思五脏之气,从两目出,周身如云雾,肝青气,肺白气,脾黄...

幸灵的外气疗法

幸灵者,豫章建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也。性少言,与小人群居,见侵辱而无愠色,邑里号之痴,虽其父母兄弟亦以为痴也。 有龚仲儒女病积年,气息财属,灵使以水含之,已而强起,应时大愈。又吕猗母皇氏得痿痹病,十有余年,灵疗之,去皇氏数尺而坐,冥目寂然,有顷,顾谓猗曰:“...

六字气诀

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

仿生气功

龙行气,叩头下视,不息十二通。愈风疥恶疮,热不能入。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三五 蛇行气,曲卧以正身,复起踞。闭目随气所在,不息,少食裁通肠,服气为食,以舐为浆,春出冬藏,不财不养。以治五劳七伤。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三 龟行气,伏衣被中,覆口鼻...

导引专科

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按摩工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消息导引之法。 《旧唐书·职官志》 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 《新唐书·百官志》...

天竺国按摩法

两手相捉纽捩,如洗手法。 两手浅相叉,翻覆向胸。 两手相捉共按胫,左右同。 两手相重按,徐徐捩身,左右同。 以手如挽五石力弓,左右同。 作拳向前筑,左右同。 如拓石法,左右同。 作拳却顿,此是开胸,左右同。 大坐斜身偏欹如排山,左右同。 两手抱头宛转上;此是抽...

老子按摩法

两手按,左右捩身二七遍。 两手捻,左右纽肩二七遍。 左右挑头二七遍。 一手抱头,一手托膝,三折,左右同。 两手托头,三举之。 一手托头,一手托膝,从下向上三遍,左右同。 两手攀头下向,三顿足。 两足相捉头上过,左右三遍。 两手相叉,托心,前推却挽三遍。 两手相...

十二种调气法

冷病者,用大呼三十遍,细呼十遍。呼法:鼻中引气入,口中吐气出,当令声相逐呼字而吐之。热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细呼十遍。吹如吹物之吹,当使字气声似字。肺病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肾病者,用大...

阴跷脉

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跷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惟在阴跷为...

自我按摩法

凡人无问无事有事,须日要一度,令人自首至足,但系关节处,用于按擦各数十次,先百会穴,次头四周,次两眉外,次目眦,次鼻准,次两耳孔及耳后,皆按之;次风池,次项左右,皆揉之;次两肩胛,次臂骨缝,次腕,次手十指、皆捻之;次脊背,或按之,或捶震之;次腰及肾堂,皆搓之;次...

小周天法

盖明任督以保其身,亦犹明君能爱民以安其国也。民毙国亡,任衰身谢。是以上人哲士,先依前注,引导各经,调养纯熟,即仙家之能筑基是也。然后扫除妄念,以静定为基本,而收视返听,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据固内守,注意玄关,顷刻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煎,膀胱似火热,...

六害十少

至于六害不除,十少不存,五要不调,虽为小节之常,终为大道之累。何为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屏虚妄,六曰除嫉妒。六者有一,卫生之道远,而未见其有得也。虽心希妙理,口念真经,咀嚼英华,呼吸景象,不能补其失也。何名十少?一曰少思...

孔子慎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论语·乡党》 【评】该章对饮食节度、饮食卫生以及有关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养生论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 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致也。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

养性之方

养性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不欲甚劳,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唾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

养性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至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代异邪?将人失之也。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以酒为浆,...

道林养性

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仍莫强食,莫强酒,莫强...

保生铭

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睡不苦高枕,唾涕不远顾。寅丑日剪甲,理发须百度。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旋溺。行坐莫当风,居处无小隙。向北大小便,一生昏幂幂。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避。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忍辱为上...

养生要诀

《老子养生要诀》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胸臆之设,犹宫室也;支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川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志人能理其身,亦犹明君能治其国。夫爱其民所以爱其国,爱其气所以全其身;民弊即国亡,气衰即身谢。是以志人...

饮食调治

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力强。故脾胃者,五脏之宗也。四脏之气,皆禀于脾。故四时皆以胃气为本。《生气通天论》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是以一身之中,阴...

保养

安乐之道,惟善保养者得之。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太乙真人曰:“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精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真道。”凡在万形之中,...

老人十拗

郭功父谓老人有十拗。诗谓:不记近事记远事;不能近视能远视;哭无泪,笑有泪;夜不睡,日里睡;不肯坐,只好行;不肯食软要食硬;子不惜,惜子孙;大事不问碎事絮;少饮酒,多饮茶;暖不出,寒即出。切中老人之...

摄生

善摄生者,行住坐卧,一意不散,固守丹田,默运神气,冲透三关,自然生精生气,形可壮,老可耐矣。 发宜多栉,齿宜多叩,液宜常咽,气宜清炼,手宜在面,此为修昆仑之法。 《坐忘铭》曰: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

三叟要言

有人见三叟,年各百余,锄禾莠,拜问何以得此。上叟曰:“室内姬粗丑。”二叟曰:“量腹接所受。”下叟曰:“暮卧不覆首。”要哉言也。 明·郑暄《昨日庵日纂》卷七 【评】后世有十叟长寿歌,内容即增益本文所成,均是养生方面的精佳之作。...

养生篇

坐 维坐容,背欲直,貌端庄,手供臆,仰为骄,俯为戚,毋箕以踞,欹以侧,坚静若山乃恒德。 立 足之比也如植,手之恭也如翼;其中也敬,而外也直;不为物迁,进退可式,将有立乎圣贤之域。 行 行履欲重,容止欲舒,周旋迟速,与仁义俱。行不畔乎仁义,是为坦途。 寝 形倦于昼,...

多食与不食

多食之人有五苦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饶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业,五者多患食不消化,自滞苦际。 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灭欲心,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稳,亦不作...

喜乐所伤

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淮南子·原道训》曰:“大怒破阴,大喜坠阳”《汉书·东方朔传》曰:“乐太甚则阳溢,哀太过则阴损。”阴阳变则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及。故《论衡》教人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颜氏家训》亦...

论食精

朱子释《乡党》,谓食精则能养人,脍粗则能害人。盖日食不须珍品,只能精,则自然有益于人。余所见近人之精于饮食者,如孙寄圃节相,黄左田尚书钺,皆年登上寿,神明不衰。左田尚书工活馔,素食尤精。尝谓人曰:晚年调摄之宜,不能尽禁常物使不入,而必当坚守宝物使不出...

早、烂、热、少

韩桂尚书崶,家居时年逾七十矣。每消寒会食,必以四字为准:曰早,曰烂,曰热,曰少。曾嘱余与吴棣华廉访赋诗纪之。忆郎仁宝《七修类稿》云:食烂则易于咀嚼,热则不失香味,洁则动其食兴,少则不致厌饫。老年人饮食,尤应讲此。乃知韩语亦有所本也。 清·梁章巨《退庵...

秋冬调摄

高濂《遵生八戕》中所载逐月调摄之法,语多琐碎,惟云“秋月宜冻足冻脑,冬月宜温足冻脑,此二语必有所授,养生家不可不知也。 清·梁章巨《退庵随笔》卷一二...

保生四要

一曰:节饮食,人身之贵,父母遗体,食饮非宜,疾病蜂起。外邪乘此,缠绵靡己,浸淫经络,凝塞腠理,变症百端,不可胜纪。唯有纵酒,厥祸尤烈,酒毒上攻,虚炎灼肺,变为阴虚,只缘酷醉,虚羸之体,全赖脾胃,莫嗜膏粱,淡食为最,口腹无讥,真真可贵。 二曰:慎风寒,人身之中,曰荣...

养生大旨

杂志曰: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洞息,可以养筋...

情性论

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而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汉书·艺文志》 素女曰:有采女者,妙得道术,王使采女问彭祖延年益寿之法。彭祖曰:爱精、养神、服食众...

男子性欲

夫欲交接之道,男候四至乃可致女九气。黄帝曰:何谓四至?玄女曰:玉茎不怒,和气不至;怒而不大,肌气不至;大而不坚,骨气不至;坚而不热,神气不至。故怒者精之明,大者精之关,坚者精之户,热者精之门。四气至而节之以道,开机不妄,开精不泄矣。 《玉房秘诀》(双梅景闇...

女子性欲

黄帝曰:何以知女之快也?素女曰:五征五欲又有十动,以观其变而知其故。 夫五征之候,一曰面赤则徐徐合之;二曰乳坚鼻汗则徐徐内之;三曰嗌干咽唾,则徐徐摇之,四曰阴滑则徐徐澡之;五曰尻传液则徐徐引之。 素女曰:五欲者以知其应:一曰意欲得之,则屏息屏气;二曰阴欲...

损益

气有八益有七孙(损),不能用八益去七孙(损),则行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耳目不聪明,七十下枯上况(脱),阴气不用,淉(涕)泣留(流)出。令人复壮有道,去七孙(损)以抵其病,用八益以贰其气,是故老者复壮、壮不衰。 八益: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

禁忌

彭祖曰:消息之情,不可不去,又当避大寒大热,大风大雨,日月蚀,地动雷电,此天忌也。醉饱、喜怒、忧怨、恐惧,此人忌也。山明神祗,社稷井灶之处,此地之忌也。即避三忌,犯此忌者,即致疾病,子必短寿。 《玉房秘诀》(双梅景闇丛书本) 交接所向时日吉利益损,顺时效比...

医德

子曰:“南人有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论语·子路》 【评】古代医家无不受儒家的道德规范所影响,在医德表现方面,很多地方体现了这种人道主义精神。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

望诊

五色诊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百岁。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

闻诊

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 夫中寒...

问诊

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 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

切诊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

脉诊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诊虚里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 【评】虚里相当于心脏所在的位置,古人在诊法能这样精细,说明在诊断学方面成就是很大的。...

诊血脉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久痹,赤黑青色多见寒热。血脉,即络脉,肌皮嫩薄者,视之可见。……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臂多青脉,则曰脱血。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卷二 【评】对血脉的诊断方法,很符合实际。...

诊毛发

发枯生穗,血少火盛;毛发堕落,卫疏有风;若还眉堕,风证难愈;头上毛逆,久病必凶。经云: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 血枯不荣,如枯草不柔顺,劲直。小儿疳病多此,亦主有虫。然此以既病为言,若无病而见此候,亦非吉兆。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卷二 【评】发为血...

诊额

黑色出于额上发际下,直鼻脊两颧上者,主死在五日中。 凡诊时,切左,则以右手抵其额;切右,则以左手抵其额。此眩晕也。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卷二 【评】诊额的方法,是中医诊法之一。...

诊日月角

脉鉴云:日角主肝翠羽色,黑青伤冷及风寒,黄色肝虚须要补,白如秋季少平安(注云:日角在左眉上) 月角主胃四季看,胃气不和黄色见,黄兼赤色胃家热,紫色毒气积病缠。(注云:月角在右眉上也) 胆胃黑色春目疾,四季发青木旺刑。(注云:左、右眉上)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

诊眉

眉中色见青赤黑,远候还须半年期,近看三五七日内,忽然暴死更无疑。若然白色连眉目,知是皮肤肺疾微。黄色入目一年期,黑色从眉绕目悲。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卷二 【评】眉诊,也是中医诊法之一。...

诊爪甲

脉经曰:病人爪甲青者、死。又曰:爪甲白者,不治。又曰:手足爪甲下肉黑者,八日死。《医灯续焰》云:爪甲下肉黑有瘀血,亦有下出能生者。又曰:手足爪甲青,或脱落,呼骂不休,筋绝八日死。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卷二 【评】爪甲即指甲,是“筋之余”,诊爪甲也是中医...

神农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汉·班固《白虎通》卷一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 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

后稷

周后稷名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 《史记·周本纪》 【评】这是关于农业起源的一...

天雨谷

天雨谷,论者谓之从天而下,变而生,如以云雨论之,雨谷之变,不足怪也。何以验之?夫云雨出于丘山,降散则为雨矣,人见其从上而坠,则谓之天雨水也,夏日则雨水,冬日天寒则雨凝而为雪,皆由云气发于丘山,不从天上降集于地,明矣。夫谷之雨,犹复云布之,亦从地起,因与疾风...

农道

凡农之道,厚之为宝。斩木不时,不折必穗,稼就而不获,必遇天灾。……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茎相若,称之,得时者重,粟之多。量粟相当而舂之,得时者多米。量米相若而食之,得时者忍饥。 《吕氏春秋》卷二六《审时》 [注]厚,候也,即农业生产之季节性。 【评】...

经济区划

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

畜牧和工副业区划

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 清·唐甄《潜书·富民》 【评】这里对当时的畜养业和手工业做了真实的区划,体现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思想。...

长梧封人为禾

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减裂之,其实亦减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飧。 《庄子》卷八《则阳》 【评】这里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耕深耰熟的意义,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已开始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

稼与三才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吕氏春秋·审时》 【评】这里阐明了农业生产与人、地、天三者的关系,直接了当地用“三才”观念阐述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并将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为历代农学家和思想家所继承。...

地气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桔逾淮而北为枳,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 《周礼·考工记》 【评】地气说为风土论的前身,又成为风土不宜论的口实。这里记录了桔因为地气不同而变异为...

顺天时,量地利

凡谷成熟有早晚,苗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早熟者苗短而收多,晚熟者苗长而收少。强苗者短,黄谷之属是也;弱苗者长,青、白、黑是也。收少者美而耗,收多者恶而息也。)地势有良薄,(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良地非独宜晚,早亦无...

陈旉论时宜

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尚何匮乏之足患,冻馁之足忧哉! 宋《陈旉农书》卷上《六种之宜篇》 【评】这里提出了多种经营与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的经营原则,其要点即在于时宜。...

论苎麻木棉

大哉!造物发生之理,无乎不在。苎麻,本南方之物,木棉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二方之民,深荷其利。遂即已试之效,令所在种之。悠悠之论,率以风土不宜为解。盖不知中国之物,出于异方者非一。以古言之,胡桃、西瓜,...

论九谷风土及种莳时月

谷之为品不一。风土各有所宜,种艺之时,早晚又各不同。案《书·禹贡》:冀州,厥土惟白壤,厥田惟中中;兖州,厥土黑坟,厥田惟中下;青州,厥土白坟,厥田惟上下;徐州,厥土赤埴坟,厥田惟上中;扬州,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荆州,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豫州,厥土惟壤,下...

王祯论风土

夫封畛之别,地势辽绝,其间物产所宜者,亦往往而异焉。何则?风行地上,各有方位,东方谷风,东南方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方凉风,西方闾阖风,西北方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土性所宜,因随气化,所以远近彼此之间风土各有别也。 …… 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

人力回天

地土,高下燥湿不同,而同于生物,生物之性虽同,而所生之物则有宜不宜焉。土性虽有宜不宜,人力亦有至不至。人力之至,亦或可以回天,况地乎? 明·丘濬《大学衍义补》卷一四 【评】这里作者明确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陆世仪论三才

天时、地利、人和,不特用兵为然,凡事皆有之,即农田一事关系尤重。水旱,天时也;肥瘠,地利也;修治垦辟,人和也。三者之中,亦以人和为重,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假如雨旸时若,此固人之所望也,然天可不必,一有不时,硗埆卑下之地,先受其害,惟良田不然,此天时不如地...

玄扈论风土

古来蔬果,如颇陵、安石榴、海棠、蒜之属,自外国来者多矣。今姜、荸荠之属,移栽北方,其种特盛,亦向时所谓“土地不宜”者也。凡地方所无,皆是昔无此种;或有之,而偶绝。果若尽力树艺,殆无不可宜者。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农本》 玄扈先生曰:贾氏《齐民...

稼穑之艰难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尚书·周书·无逸》 【评】这是关于重农的最早记载,它表明重农思想在西周初年就已萌芽。...

籍田

先时五日,瞽告有协风至,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王乃淳濯飨醴。及期,郁人荐,牺人荐醴,王裸,飨醴乃行,百吏、庶民毕从。及籍,后稷监之,膳夫、农正陈籍礼,太史赞王,王敬从之。王耕一坺,班三之,庶民终于千亩。其后稷省功,太史监之;司徒省民,太师监之。...

先务于农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吕氏春秋·上农》 【评】这里阐明了统治阶级重农的原因,为历代思想家所继承。...

管子重农说

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

论积贮疏

《筦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

论贵粟疏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

关中种麦

董仲舒说上曰:《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 ① ,令毋后时。 《汉书·食货志》 [注]①宿麦,即冬麦。 【评】秦汉以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