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籍名著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简称《法宝坛经》、《六祖坛经》、《坛经》。禅宗经典。一卷。唐慧能述,法海集记。
        本书形成的最初年代,至今难以确定。现今保存的文字资料中,最早提到本书的就是敦煌本《坛经》第四十七节,其中说:“大师言:‘十弟子!已后传法,递相传授一卷《坛经》,不失本宗。不禀受《坛经》,非我宗旨。如今得了,递代流行。得遇《坛经》者,如见吾亲授。’拾僧得教授已,写为《坛经》,递代流行,得者必得见性”(《坛经校释》第九十八页)。据此,慧能自己己经提到本书,则本书应在慧能生前已经形成。然而其中又有“拾僧得教授已,写为《坛经》”的说法,那么本书似应为弟子们于慧能去世之后编辑而成。此处的两种说法相互矛盾,而且许多学者认为这段文字系“后人假托之词”,因此《坛经》中关于本书形成年代的消息并不足信。又《景德传灯录》第二十八卷记载南阳慧忠国师指责当时有人“把他《坛经》改换,添糅鄙谭,削除圣意,惑乱后徒。”慧忠卒于唐大历十年(775年)。据此,则本书至晚于八世纪下半叶已经出现。由于本书在唐代即已经被人改动,因而当时的《坛经》在内容上未必与后来出现的各种版本《坛经》完全一致。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出现的《坛经》是敦煌写本,或说其为唐代所写,或说其为五代时期写成。本书成书之后,不断经过后人的增删、改动,以后在辽国又曾遭到焚毁。元代德异、宗宝二人探求古本,删定正讹,各自重新刊印本书。德异本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刊出,宗宝本于次年印刻。两本相较,宗宝本优于德异本,于是后人又将德异本的序文冠于宗宝本,遂成为至今广为流行的《坛经》版本。
        慧能(又作惠能),俗姓卢。生于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卒于唐先天二年(713年),祖籍范阳(今北京西南一带),出生在南海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禅宗第六代祖师,禅宗南宗创始人。出身寒微,文化水平较低而悟性甚高。初于蕲州黄梅(今湖北)参礼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后回岭南,在世俗民间隐匿十六年,并于南海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落发出家,后又到韶州(今广东韶关一带)曹溪宝林寺弘传禅法,形成禅宗南宗一派。死后被唐宪宗赐号“大鉴禅师”。
        慧能应韶州韦刺史之请,在韶州大梵寺(今韶关南华寺)为众说法,被法海集记下来,成为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编辑者法海,慧能弟子,韶州曲江(在今广东)人,是南宗在岭南一带的重要代表人物,事迹不详。
        本书基本上按照慧能生平活动的先后顺序记述慧能的行迹、说法及其与弟子的机缘对答。根据书中所记内容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的不同,本书大体可以划分为主体部分与附编部分。主体部分主要由慧能对众说法的记录构成,其内容是慧能自叙自己的得法经过并直接提出自己的禅学主张,加之各种版本的《坛经》中有关此类内容的记载差别较小,因而一般认为这一部分比较重要且较真实可信。附编部分由慧能接引弟子的机缘对答、慧能对弟子的临终咐嘱以及慧能的其他行事记录构成,其内容是慧能对个别弟子的应机教化与慧能所述禅宗法脉等等,加之各种版本的《坛经》中有关此类内容的记载差别甚大,因而一般说来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与可信度都不如主体部分。
        本书共分十品。一,《行由品》是慧能在韶州大梵寺讲堂为众人说法的记录,其中叙说慧能的出身、前往黄梅参礼五祖弘忍、在五祖门下劳作、呈偈、受法、潜回岭南、在法性寺落发出家、开东山法门的经历。二,《般若品》也是慧能在大梵寺为众人说法的记录,其内容主要是说明“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慧能把摩诃解释为人的空寂之心,说“摩诃是大,心量广大”;把般若解释为人心的智慧,说“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把波罗蜜解释成人心超离境相的系缚,说“离境无生灭。”他主张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不在口念”,而应“口念心行”;“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另外,本品中说明“万法尽在自心”,并说明“无念”即“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无念法”是成佛的根本途径。三,《疑问品》是慧能在韦刺史所设大会斋之后回答韦刺史疑问的记录,其中说明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只是求福,并无功德,求福不等于功德;东方与西方净土之别,实际上只是人们内心染净迷悟的不同;自性如同城中之王,为身心的主宰,“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四,《定慧品》也是慧能对众人说法的记录,其中说明定慧等学、体一不二、即体即用,反对定慧的分别;又将“一行三昧”解释为“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反对有人看心看净、不动不起;又说明“无念”、“无相”、“无住”是慧能法门的根本,“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住”则是“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于诸法上,念念不住。”五,《坐禅品》也是慧能对众人说法的记录,内容是反对看心看净的坐禅方式,把坐禅、禅定作了新的解释,主张“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六,《忏悔品》是慧能在宝林寺为众僧传法的记录,其所传法包括:(一)自性五分法身香,(二)兀相忏悔,(三)发四弘誓愿,(四)无相三归依戒,慧能在这里强调归依自性三身佛。七,《机缘品》是慧能接引开示其弟子无尽藏、法海、法达、智通、智常、志道、行思、怀让、玄觉、智隍、方辩等人的机缘问答的记录,其对诸弟子开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二)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三)反对人们对经典依文诵念而不知宗趣;《法华经》的主旨是为世人开佛知见,而“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四)三身四智不离自性;(五)本心本性虽如虚空,但是并不应“存无见”、“守空知”;“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六)五蕴之身空幻不实,涅槃真乐,无生无灭,体离断常,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七)无阶级可落;令行思到一方分化;(八)马祖道一出怀让足下的谶语;(九)与玄觉的机锋对问;(十)“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十一)指出方辩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十二)示某僧偈。八,《顿渐品》主要是南北宗对立事迹的记录,其中叙述神秀弟子志诚到曹溪窃法而为慧能所化及行昌行刺而为慧能所化的事迹,另外还记有神会参礼慧能的机缘问答。九,《护法品》是慧能处理与朝廷关系的行事记录,其中记叙慧能辞谢武则天、唐中宗的迎请、开示内侍薛简、受到朝廷赏赐等事迹。十,《付嘱品》是慧能灭度之前对弟子遗嘱和开示的记录,基主要内容包括三科法门与三十六对、以《坛经》传宗、传法不传衣、“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禅宗三十三代传法谱系、“自性是佛”等等。
        本书附有法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德异《坛经序》及宗宝《跋》。
        书中所记慧能的说法和开示,集中表现了慧能关于自性清净、智慧本有、人人皆可成佛的心性观点以及自悟自修、无念无住、宝慧等学、顿悟顿修等修行主张,这些思想给以后禅宗的思想和实践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书中所记慧能的行事以及慧能与弟子的机锋对问,也成为后代禅宗师徒经常唱颂与参悟的公案;加之慧能是禅宗南宗的创始者,在禅宗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因而本书在禅宗中是一部权威性经典,在禅宗中影响极大。
        本书是中国佛教徒所作的论著中唯一一部被尊奉为“经”的著作。按照佛教的惯例,只有佛的说法记录才可以被称为“经”;而本书被禅宗信徒尊奉为“经”,而且为整个中国佛教所认可,说明本书在中国佛教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中国佛教的代表性著作。
        本书在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许多不同的版本,据统计,至少不下于十六种之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四个版本:一、敦煌本。卷首题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下署“兼受无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此本共一卷,不分品目,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坛经》写本,一般认为此本最为接近慧能在大梵寺说法的原始记录。此写本在敦煌手写经卷中的编号为S.五四七五,收在《敦煌宝藏》第四十三册。又有日本铃木贞太郎校本和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出版的郭朋校释本(题名《坛经校释》),并收入《大正藏》第四十八卷。二、惠昕本。题名《六祖坛经》,下署“依真小师邕州罗秀山惠进禅院沙门惠昕”,二卷,共分十一门,由惠昕于宋乾德五年(967年)编订而成,晁子健于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刊行,以后流传到日本,由日本兴圣寺再行翻刻而流传下来,因此亦名兴圣寺本,这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坛经》刻本。三、曹溪原本。题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下无署名,共一卷,分为十品,此本实际上是由北宋禅僧契嵩编订而成,故亦名契嵩本,此本有明代刻本。四、宗宝本。题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下署“凡幡报恩光孝禅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宝编”,共一卷,分为十品,由宗宝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编订并印行,是为《坛经》诸本中最为流行的版本。此本于明代开始入藏,今收入《大正藏》第四十八卷,并有上海医学书局刊印的丁福保笺注本(题名《六祖坛经笺注》)。一九四四年上海普慧大藏经刊印会将以上四种《坛经》版本合编刊行;日本学者柳田圣山收集十一种《坛经》版本,题名《六祖坛经诸本集成》,于一九七六年由日本中国书店影印出版;一九八一年齐鲁书社出版郭朋编订的《〈坛经〉对勘》,其中对上述四种版本按内容分类逐段对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平山冷燕

下一篇:广弘明集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的相关文章

四元玉鉴9个月前 (08-29)
测圆海镜9个月前 (08-29)
数术记遗9个月前 (08-29)
诸家神品丹法9个月前 (08-29)
豫章丛书9个月前 (08-29)
算法统宗9个月前 (08-29)
则古昔斋算学9个月前 (08-29)
割圆密率捷法9个月前 (08-29)
嘉业堂丛书9个月前 (08-29)
丛书集成初编9个月前 (08-29)
金华丛书9个月前 (08-29)
古逸丛书9个月前 (08-29)
周髀算经9个月前 (08-29)
广雅书局丛书9个月前 (08-29)
四库简明目录标注9个月前 (08-29)
相雨书9个月前 (08-29)
步天歌9个月前 (08-29)
田家五行9个月前 (08-29)
历象考成9个月前 (08-29)
玉函山房辑佚书9个月前 (08-29)
函海9个月前 (08-29)
云林石谱9个月前 (08-29)
华夷图9个月前 (08-29)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9个月前 (08-29)
四库全书9个月前 (08-29)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9个月前 (08-29)
兆域图9个月前 (08-29)
禹迹图9个月前 (08-29)
明史·艺文志9个月前 (08-29)
皇舆全图9个月前 (08-29)
骈字类编9个月前 (08-29)
雅雨堂藏书9个月前 (08-29)
子史精华9个月前 (08-29)
京城全图9个月前 (08-29)
澹生堂藏书目9个月前 (08-29)
海潮辑说9个月前 (08-29)
古今图书集成9个月前 (08-29)
绛云楼书目9个月前 (08-29)
百川书志9个月前 (08-29)
盐邑志林9个月前 (08-29)
范蠡养鱼经9个月前 (08-29)
茶经9个月前 (08-29)
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9个月前 (08-29)
禽经9个月前 (08-29)
山堂肆考9个月前 (08-29)
蚕书9个月前 (08-29)
桔录9个月前 (08-29)
喻林9个月前 (08-29)
群书类编故事9个月前 (08-29)
王氏兰谱9个月前 (08-29)
遂初堂书目9个月前 (08-29)
儒学警悟9个月前 (08-29)
授时通考9个月前 (08-29)
岁时广记9个月前 (08-29)
事林广记9个月前 (08-29)
养蚕成法9个月前 (08-29)
异鱼图赞9个月前 (08-29)
册府元龟9个月前 (08-29)
植物名实图考9个月前 (08-29)
崇文总目9个月前 (08-29)
事类赋9个月前 (08-29)
七略9个月前 (08-29)
汉书·艺文志9个月前 (08-29)
隋书·经籍志9个月前 (08-29)
诸病源候论9个月前 (08-29)
中藏经9个月前 (08-29)
经效产宝9个月前 (08-30)
禅林宝训9个月前 (08-30)
佛祖统纪9个月前 (08-30)
儒门事亲9个月前 (08-30)
素问玄机原病式9个月前 (08-30)
珍珠囊药性赋9个月前 (08-30)
楞严经义疏9个月前 (08-30)
诊家枢要9个月前 (08-30)
坛经9个月前 (08-30)
百法明门论疏9个月前 (08-30)
金光明经玄义9个月前 (08-30)
因明入正理论疏9个月前 (08-30)
世医得效方9个月前 (08-30)
成唯识论述记9个月前 (08-30)
普济方9个月前 (08-30)
道典论9个月前 (08-30)
医学纲目9个月前 (08-30)
弘明集9个月前 (08-30)
审视瑶函9个月前 (08-30)
无量寿经义疏9个月前 (08-30)
济阴纲目9个月前 (08-30)
寿世保元9个月前 (08-30)
高僧传9个月前 (08-30)
阴持入经注9个月前 (08-30)
出三藏记集9个月前 (08-30)
六科准绳9个月前 (08-30)
医贯9个月前 (08-30)
龙门心法9个月前 (08-30)
医学源流论9个月前 (08-30)
道藏目录详注9个月前 (08-30)
医学心悟9个月前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