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家训孝道蒙学辩学名言名句 > 侮而不斗

侮而不斗

        齐王之谓尹文曰:“寡人甚好 士,以齐国无士何也?”尹文曰:“愿闻大王之所谓士者?”齐王无以应。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君则忠,事亲则孝,交友则信,处乡则顺。有此四行 ,可谓士乎?”齐王曰:“善!此真吾所谓士也。”尹文曰:“王得此人,肯以为臣乎?”王曰:“所愿而不可得也。”是时,齐王好勇,于是尹文曰:“使此人大庭广众之中,见侵侮而终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乎?”王曰:“钜 士也,见侮而不斗,辱也。辱,则寡人不以为臣矣。”尹文曰:“唯见辱而不斗,未失其四行也。是人未失其四行,其所以为士也。然而王一以为臣,一不以为臣,则向之所谓士者,乃非士乎?”齐王无以应。尹文曰:“今有人君,将理其国,人有非,则非之。无非,则亦非之。有功,则赏之。无功,则亦赏之。而怨人之不理也,可乎?”齐王曰:“不可。”尹文曰:“臣窃 观下吏之理齐,其方若此矣。”王曰:“寡人理国,信若先生之言,人虽不理,寡人不敢怨也。意未至然与?”尹文曰:“言之,敢无说乎?王之令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人有畏王之令者,见侮而终不敢斗,是全 王之令也。而王曰:见侮而不敢斗者,辱也。谓之辱,非之也。无非,而王辱之,故因除籍 不以为臣也。不以为臣者,罚之也。此无罪而王罚之也。且王辱不敢斗者,必荣敢斗者也。荣敢斗者是而王是之,必以为臣矣。必以为臣者,赏之也。彼无功而王赏之。王之所赏,吏之所诛 也。上之所是,而法之所非也。赏罚是非,相与四谬,虽十黄帝,不能理也。”齐王无以应焉。(《公孙龙子·迹府》)
        


         【注释】 ①好:喜欢。②行:道德品行。③钜:哪里,难道。④窃:谦辞。⑤全:保全,维护。⑥籍:个人对国家的隶属关系。⑦诛:杀死、铲除。
         【译文】 齐王对尹文子说:“我很喜欢士,而齐国却没有士,这是为什么呢?”尹文子说:“我很想知道大王所说的‘士’是什么样的人?”齐王没有办法回答。尹文子说道:“现在这里有一个人,对君主很忠诚,对父母很孝顺,与朋友交往很讲诚信,与乡邻相处很和顺,有这样四种道德品行的人,可以称他为‘士’吗?”齐王说:“太好了!这真是我所说的‘士’啊。”尹文子问:“大王如果得到了这样的人,肯用他做自己的臣子吗?”齐王说:“那是我所希望而得不到的。”那时齐王喜欢勇武。于是尹文子说:“假如这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侵害、欺侮,而始终不敢奋起搏斗,大王还会用这样的人做臣子吗?”齐王说:“这样的人哪里还能够算是士呢!遇到欺侮而不敢反抗,这是耻辱!这样忍受耻辱的人,我是不会让他做大臣的。”尹文子说:“他只是被欺侮而不敢反抗,但并没有失去他的四种道德品行啊。而他的四种优良品行,就是他所以能称为‘士’的根据。但是大王一会儿要让他做大臣,一会儿又不让他做大臣,那么刚才所说的可以称为‘士’的人,现在不能称为‘士’了吗?”齐王又没有办法回答。
        尹文子说:“有一个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别人有错误就说别人错了,没有错误也说别人错了;有功就奖赏,无功也奖赏,却抱怨说大家不理解他,可以吗?”齐王说:“不可以。”尹文子说:“我个人观察大王治理齐国,用的方法就是像这样的。”齐王说:“我治理国家,即使像先生所说的,大家虽然不理解,我不敢抱怨呀。难道还不够吗?”尹文子说:“您怎么能这么说呢?大王的法令说:‘杀人的要判死刑,伤人的要受惩罚。’有些人担心违抗大王的法律规定,遇到侵侮而不敢反抗,是成全大王的法律呀。但是大王却说:‘遇到侵侮而不反抗,这是耻辱的。’把这称作耻辱,认为这样是错的。没有错而大王以为有错,而且还因为这件事而将他清除,不让他做臣子。大王不让他做臣子,是对他的处罚。这是没有错被大王惩罚。而且大王以为不敢斗的人是耻辱的,一定以为敢斗者是光荣的;以为敢斗者是光荣的,对他给予肯定,想必让他做臣子了。用敢于争斗的人做臣子,这是奖赏他。此人无功而大王却奖赏他。大王所奖赏的,正是官吏所要铲除的;大王所肯定的,正是法律所否定的。在赏罚是非上,产生这么多谬误,即使有十个黄帝,也不能治理好国家。”齐王无话可说。
         【评说】 尹文子在与齐王论“士”的过程中,始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左右着论辩的整个过程。齐王认可了“士”的定义:“士”就是具备忠、孝、信、顺四种道德品行的人。可是当尹文子提出“具有这四种品行,但是被侮而不敢反 抗的人能不能成为士”的问题时,齐王给予了否定的回答。这样一来,齐王所认可的“士”就显得定义范围宽了,因为“士”的内涵缺少了受欺侮而敢于反抗这一属性,从而使得齐王陷入了同时肯定“有忠、孝、信、顺四行者可以为‘士’”,与“有忠、孝、信、顺四行者不可以为‘士’”的自相矛盾之中。
        另外,尹文子还从齐王颁布的法令“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与齐王对于“士”敢不敢争斗的看法出发,指出“敢于争斗则违法,不敢于争斗则合法”的现象,得出了一个结论:齐王所肯定、赞赏的人恰恰是法律所要惩罚、铲除的人。使得齐王又一次陷入自相矛盾之中。尹文子在辩论中,善于“引人入彀”,巧妙地捕捉对方思维中的矛盾,穷追不舍。这种高超的论辩术,由不得我们不佩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侮而不斗” 的相关文章

尔等读书,须求识字11个月前 (06-14)
为人妻者,其德有六11个月前 (06-15)
取小名招大辱11个月前 (06-15)
忍令若曹享富之乐也11个月前 (06-15)
爱惜之误为暴殄11个月前 (06-15)
行路以赏为罚11个月前 (06-15)
处事当无愧心11个月前 (06-15)
报怨以直乃公心11个月前 (06-15)
正身范物,修己安人11个月前 (06-15)
谋事难成则永久11个月前 (06-15)
人生劳逸常相若11个月前 (06-15)
恒劳而知逸11个月前 (06-15)
约己正身11个月前 (06-15)
与人方便11个月前 (06-15)
耳闻不如目见11个月前 (06-15)
良药苦口利于病11个月前 (06-15)
知足常足11个月前 (06-15)
无颜见自己11个月前 (06-15)
欺人容易自欺难11个月前 (06-15)
做第一等人11个月前 (06-15)
人怕不是福11个月前 (06-15)
责己要厚11个月前 (06-15)
读圣贤书11个月前 (06-15)
人当知足11个月前 (06-15)
苦难是老师11个月前 (06-15)
休要杀人害命11个月前 (06-15)
语少不如语好11个月前 (06-15)
别人过失不细究11个月前 (06-15)
别嫉贤妒能11个月前 (06-15)
三省吾身11个月前 (06-15)
报恩不报怨11个月前 (06-15)
敬听父母教诲11个月前 (06-16)
知人知心11个月前 (06-16)
拒绝巴结11个月前 (06-16)
待人以诚11个月前 (06-16)
兼听则明11个月前 (06-16)
莫炫耀莫消沉11个月前 (06-16)
大丈夫能屈伸11个月前 (06-16)
口蜜腹剑11个月前 (06-16)
尊严为大11个月前 (06-16)
路不拾遗11个月前 (06-16)
夜读不辍11个月前 (06-16)
虚者虚之 疑中生疑11个月前 (06-16)
攻者攻心,守者守气11个月前 (06-16)
伐人其主,贤于己伐11个月前 (06-16)
士知必死,毕力奋争11个月前 (06-16)
善战之术 出奇设伏11个月前 (06-16)
死得其所 是死犹生11个月前 (06-16)
治乱之道,在于刑赏11个月前 (06-16)
用众在乎心一11个月前 (06-16)
古今胜败,率由一误11个月前 (06-16)
四民用足,国乃安乐11个月前 (06-16)
能柔能刚,其国弥光11个月前 (06-16)
得而勿有,居而勿守11个月前 (06-16)
姜太公钓鱼11个月前 (06-16)
仁之所在,天下归之11个月前 (06-16)
求敌如求亡子11个月前 (06-16)
兵者自备,圣人之事11个月前 (06-16)
阳还终始,阴极反阳11个月前 (06-17)
事事皆有规律11个月前 (06-17)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11个月前 (06-17)
修道保法 胜败之政11个月前 (06-17)
温故知新11个月前 (06-17)
辩无胜11个月前 (06-17)
善譬11个月前 (06-17)
田文弃玉11个月前 (06-17)
名形要相符11个月前 (06-17)
马与白马11个月前 (06-17)
辩的原则11个月前 (06-17)
不死之药11个月前 (06-17)
见端以知末11个月前 (06-17)
穿井得人11个月前 (06-17)
如何“见”人11个月前 (06-17)
郑人争年11个月前 (06-17)
同类同理11个月前 (06-17)
以名乱名11个月前 (06-17)
圣治11个月前 (06-17)
桓公负妇11个月前 (06-17)
纪孝行11个月前 (06-17)
观点要明确11个月前 (06-17)
三才11个月前 (06-17)
感应11个月前 (06-17)
诸侯11个月前 (06-17)
杨香扼虎救父11个月前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