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诗人离任扬州入京,与相知歌妓举袂,赋《赠别》二首。其一,全用赞颂笔调,寓蓄离别意绪。这首则着力抒写饯行场景,表达依依眷恋的心怀。

前二句,摄取特写镜头,透示矛盾的心境。在临别夜宴上,诗人想到她平日里脉脉多情,却总似未觉其对自己有情;今夕面前摆着酒樽,心塞悲凄,相对无言而坐,只是感到强露笑脸不成,难以形成欢趣、人生有这种规律性的情况,当一种感情已经获得,往往不以为然,一旦将要失去,才深有所悟,意识到它的可贵。这里正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波动,具有一种哲理意味。“却似”言无情,“惟觉”言有情,一顿一折,相反而相成,写心态转迁,乃见一往情深。不用“多情自古伤离别”来直接袒露,却用“惟觉樽前笑不成”间接表现,诗句活脱而成“诗眼”。平日相聚,欢歌笑语,是谓多情,而今“笑不成”,是谓远行顿失“多情”。一个“笑”字,照应起手,又一隐悲愁,境界全出。

后二句,转笔咏物,借物寄情。筵席上,点燃着蜡烛,烛花闪动,烛泪流注,若怀有惜别的心情,不断替这一对相知垂泪,一夜到天明。当“蜡炬成灰泪始干”之时,也是分离的悲剧开始之际。“有心”、“替人”,寻常词语入句,勃然生色,若蛟龙出渊,腾跃起来。既是以含情之眼视物,则物亦生情,人间相别,蜡烛有心,也为之伤悲,离情最苦,不堪言状;也是以物之情写人,富有象征意义,烛心与人心,蜡泪与眼泪,主客体结合,若即若离,二人心心相印,已是难舍难分。“到天明”,点出别宴延续之久,亦折射出二人之依依惜别。而天明的背后,隐藏着“天隔一方”的结局,男女主人公陷入无法自遣的悲境。甚得“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之妙用。

诗的象征手法,可比拟于李白的诗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意境相似。后人亦有学步。宋晏几道《蝶恋花》有“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的词句,即由此化出。

此诗写艳情,厚重而不轻佻,诚挚而不薄幸,看来杜牧和这位年少歌妓是有真情实感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的相关文章

曹邺《老圃堂》7个月前 (10-06)
罗隐《炀帝陵》7个月前 (10-06)
于武陵《高楼》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北齐二首》7个月前 (10-06)
司空曙《金陵怀古》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建昌江》7个月前 (10-06)
杜甫《八阵图》7个月前 (10-06)
高适《营州歌》7个月前 (10-06)
赵翼《论诗》7个月前 (10-06)
秦观《邗沟》7个月前 (10-06)
王维《杂诗三首》7个月前 (10-06)
祖咏《终南望余雪》7个月前 (10-06)
苏轼《望海楼晚景》7个月前 (10-06)
荆叔《题慈恩塔》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张文姬《沙上鹭》7个月前 (10-06)
韦庄《梦入关》7个月前 (10-06)
张籍《赠王建》7个月前 (10-06)
张籍《秋思》7个月前 (10-06)
施肩吾《幼女词》7个月前 (10-06)
柳淡《征人怨》7个月前 (10-06)
杜甫《漫成一绝》7个月前 (10-06)
孟云卿《寒食》7个月前 (10-06)
常建《落第长安》7个月前 (10-06)
窦牟《奉诚园闻笛》7个月前 (10-06)
戴叔伦《过三闾庙》7个月前 (10-06)
韦应物《登楼》7个月前 (10-06)
李白《秋下荆门》7个月前 (10-07)
吴伟业《伍员》7个月前 (10-07)
王禹偁《泛吴淞江》7个月前 (10-07)
陆龟蒙《雁》7个月前 (10-07)
许浑《紫藤》7个月前 (10-07)
葛鸦儿《怀良人》7个月前 (10-07)
高蟾《金陵晚望》7个月前 (10-07)
张文姬《溪口云》7个月前 (10-07)
唐彦谦《小院》7个月前 (10-07)
张仲素《春闺思》7个月前 (10-07)
杜牧《兰溪》7个月前 (10-07)
张籍《泾州塞》7个月前 (10-07)
杜牧《金谷园》7个月前 (10-07)
杜牧《题齐安城楼》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雪》7个月前 (10-07)
李益《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岑参《春梦》7个月前 (10-07)
皇甫冉《送王司直》7个月前 (10-07)
蒲松龄《采莲曲》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