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钱珝《江行无题(其八十八)》

钱珝《江行无题(其八十八)》

钱珝

细竹渔家路,晴阳看结罾。

喜来邀客坐,分与折腰菱。

这首诗纪渔家之行。诗人依次描述所见所闻,像导游一样指引读者去领略渔家风光和人情。这种顺乎自然的文字,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跟渔家淳朴之风相谐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首句落笔于路。在茂密的竹林中,有一条渔人往来江边的小径,两旁翠竹枯劲清瘦,显得又高又细。作者为访渔家扶路而行,于遮天蔽日的浓荫中忽高忽低,时左时右,顿生曲径通幽之感。

次句和首句之间剪去了不少过节。此行既不同于孟浩然“过故人庄”,亦不同于陆放翁“游山西村”。因为人地两生,所以尽管找到渔人之家,也不便孟浪从事。正在犹豫之际,传来悠扬的渔歌,便循声向前,来到一片阳光和暖的空地,欣赏渔家姑娘晒网结罾的手艺。“罾”本来特指以竹或棍为支架的方形鱼网,这里用作泛指。

也许,诗人和姑娘的谈话惊动了老渔翁,他知有客自远方来,非常高兴,可见其多么善良质朴;又邀请客人到家中小坐,再见其热情好客;“分与折腰菱”,更显其憨直豪爽。“折腰菱”因两角上翘、状如折腰而得名,香甜可口,乃渔家特产。老翁恐初来乍到之人不好意思,就硬把菱分放到来客手上,让你不能不尝。诗人用简巧传神的“分与”二字,使渔翁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刚从人情薄如纸的官场败北而来的作者,一踏上“渔家路”,就恍若步入诗境。尽管他没有直接抒写主观感受,但其陶陶欲醉之情却充盈于字里行间。他寄爱于笔端,由景及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渔翁形象,透发着淳美的人情味和浓厚的水乡味,开掘并展现出古朴民风的诗意内涵,给人以新美的艺术享受。在描写渔家生活的诗歌中,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钱珝《江行无题(其八十八)》” 的相关文章

子兰·《襄阳曲》7个月前 (10-06)
韦庄《金陵图》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代赠二首》7个月前 (10-06)
于武陵《高楼》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北齐二首》7个月前 (10-06)
许浑《谢亭送别》7个月前 (10-06)
李涉《竹枝词》7个月前 (10-06)
司空曙《金陵怀古》7个月前 (10-06)
张说《送梁六》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花卿》7个月前 (10-06)
高适《别董大》7个月前 (10-06)
杜甫《三绝句》7个月前 (10-06)
吴伟业《采石矶》7个月前 (10-06)
高鹗《古剑》7个月前 (10-06)
杨万里《初入淮河》7个月前 (10-06)
秦观《邗沟》7个月前 (10-06)
陆游《示儿》7个月前 (10-06)
祖咏《终南望余雪》7个月前 (10-06)
苏轼《望海楼晚景》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荆叔《题慈恩塔》7个月前 (10-06)
狄归昌《题马嵬驿》7个月前 (10-06)
钱珝《未展芭蕉》7个月前 (10-06)
张乔《宴边将》7个月前 (10-06)
韩氏《题红叶》7个月前 (10-06)
裴潾《白牡丹》7个月前 (10-06)
张籍《法雄寺东楼》7个月前 (10-06)
杜甫《漫成一绝》7个月前 (10-06)
窦牟《奉诚园闻笛》7个月前 (10-06)
王勃《蜀中九日》7个月前 (10-06)
王士禛《江上》7个月前 (10-07)
吴伟业《伍员》7个月前 (10-07)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周紫芝《题湖上壁》7个月前 (10-07)
许浑《紫藤》7个月前 (10-07)
张仲素《春闺思》7个月前 (10-07)
杜牧《兰溪》7个月前 (10-07)
张籍《泾州塞》7个月前 (10-07)
薛涛《筹边楼》7个月前 (10-07)
杨敬之《赠项斯》7个月前 (10-07)
杜牧《题齐安城楼》7个月前 (10-07)
蒲松龄《采莲曲》7个月前 (10-07)
厉鹗《春寒》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