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美文 > 散文名篇 > 辣椒 王了一

辣椒 王了一

辣椒作为食品,不知起于何时。只听说孔子不撤姜食,却不曾说他吃辣椒。楚辞中“椒”字最多,离骚中有“杂申椒与菌桂兮”,有“怀椒醑而要之”,九歌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祭神的东西也该是人吃的东西,恰巧屈原又是湖南人,若说他吃辣椒,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依考据家的说法,诗经所谓“椒聊之实”,离骚所谓“申椒”,“椒醑”,“椒浆”,荆楚岁时记所谓“椒酒”,都只是花椒,不是辣椒。由此看来,中国吃辣椒的习惯并不是自古而然的。

辣椒又名番椒,也许是来自西番。清代称川甘云贵等省边境的民族为番户;也许辣椒是由番户传入汉族的,但不一定晚到清代。依现在看来,喜欢辣椒的人多半是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的住民,这一个假说似乎可以成立。然而咱们也不能全靠望文生义来做考证;譬如胡椒又何尝是来自匈奴的呢?我们希望旅行家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阿拉伯,伊朗,阿富汗,印度各处都有吃辣椒的风俗,那么,“辣椒西来说”更可以确信无疑了。

可惜得很,咱们不知道发见辣椒的故事。据说咖啡是这样被发见的:从前亚比西尼亚有一个牧羊人,他看见他的羊群忽然精神兴奋,大跳大跑。他仔细研究原因,才知道它们啮食了某一种树的叶子和果实,以致如此。他采了些果实回家煎汤吃下去,果然他自己也精神兴奋起来。吃上了瘾,就常常煎来吃。后来人们把制法改良了,就成为今日的咖啡。至于辣椒,它是怎样被发见的呢?神农尝百草的时候一定没有遇见它;否则他不会放过了这种佐食的珍品,以致孔夫子只好吃姜。不过,批驳我的人也可以说:神农尝百草为的是觅药治病,并不想要发见好吃的东西,他很明白“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辣椒既然不苦,他自然不收它了。

辣椒的功用,据说是去湿气,助消化,除胃病。我不懂药性,但我猜想它助消化的能力,并不输给胡椒。凡物有幸有不幸,胡椒和辣椒亦复如是。从前有些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知道胡椒是好东西,就视为秘种,在南洋偷种着,把它磨成粉末,带到欧洲卖大价钱。至今法国还有一句俗语,形容物价太高就说“像胡椒一样贵”!后来到了十八世纪有个法国人名叫丕耶尔浦华佛尔的,他想法子得到了些胡椒种子,才把它公开了。所以法国人就把胡椒叫做“浦华佛尔”。现在西餐席上,胡椒瓶和盐瓶并列,西洋人认为“不可一日无此君”,至于辣椒呢,在西洋的菜场上虽偶然可以买到,但是欧洲人是不喜欢吃的。他们看见中国人吃还摇头呢!因此我们希望中国研究药性的科学家细心研究辣椒的功用,如果它真能去湿气,助消化,除胃病,就不妨把它郑重地介绍给西洋人。咱们也不希望留秘种,也不希望把大量的辣椒粉作为主要出产品,运到欧洲去卖大价钱;不过,至少得让西洋人知道中国人会吃好东西!

但是,在未向西洋人宣传以前,川滇黔湘的人应先向江浙闽粤及华北的人去宣传。川滇人把辣椒称为“辣子”,有亲之之意。江浙人叫它做“辣货”,则有远之之意。“辣货”不是比“泼辣货”只差一个字吗?至于闽粤各地,更有些地方完全不懂辣椒的好处的,据说广东的廉江遂溪一带,市面上没有辣椒卖,外省人到那里住的爱吃辣椒时,只好到荒地上找寻野生的辣椒。可见辣椒在中国也尽有发展的园地。只要西南的人肯努力宣传,“口之于味有同嗜焉”。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辣椒将成为全国的好友。据我所知,有几位素来不吃辣椒的太太,在长沙住了两三个月,居然吃起辣椒来;现在竟是相依为命,成为非椒不饱的人了。

在乡间住了一年多,更懂得辣椒的宝贵。贫穷的人家,辣椒算是最能下饭的好菜。人类是需要刺激的。大都市的人们从电影院和跳舞场中找刺激;乡下人没有这些。除了旱烟和烧酒之外,就只有辣椒能给他们以刺激了。辛苦了一天之后,“持椒把酒”,那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气,竟和骚人墨客的“持螯把酒”差不多。

辣椒之动人,在激,不在诱。而且它激得凶,一进口就像刺入了你的舌头,不像咖啡的慢性刺激。只凭这一点说,它已经具有“刚者”之强。湖南人之喜欢革命,有人归功于辣椒。依这种说法,现在西南各省支持抗战,不屈服,不妥协,自然更是受了辣椒的刚者之德的感召了。向来不喜欢辣椒的我,在辣椒之乡住了几年,颇有同化的倾向。近来新染胃病,再想一试良药。再者,最廉价的香烟每盒的价钱已经超过我每日的收入之半数,我在戒烟之后,很想找出一种最便宜而又最富于刺激性的替代品。因此,我现在已经下决心和椒兄订交了。

王了一,原名王力,是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学者。抗日战争期间,写了大量文辞生动的文章,或痛斥时弊,或点评人生,值得一读。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辣椒,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并不起眼的食品罢了,入文入画都需不俗的笔力。初读《辣椒》,感觉好像喝了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奇。但仔细想来,白开水本色本味,透明真切,自有一种朴实自然之美。作者从辣椒的名称谈起,挺认真地研究起吃辣椒风俗的缘起,并引证了牧羊人偶然发现咖啡的故事,颇为有趣。文章之所以不觉呆板和流于生硬,主要是作者的“研究”中融入了非常个人化的见解,他一边推测,一边考证,一边议论。“至于辣椒,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呢?神农尝百草的时候,一定没有遇见它;否则他不会放过了这种佐食的珍品,以致孔夫子只好吃姜。”如此论断,别开生面,令人莞尔。

在比较辣椒和胡椒的功用时,作者更是无拘无束,饶有趣味地讲述了荷兰人、葡萄牙人利用胡椒发大财的趣事,还煞有介事地希望中国研究药性的科学家将助消化、除胃病的辣椒珍重介绍给西洋人,并说明在国内辣椒也有大力推广的空间,“川滇黔湘”的人应先向江浙闽粤及华北的人去宣传。“川滇人把辣椒称为‘辣子’,有亲之之意;江浙人把辣椒称之为‘辣货’,则有远之之意。”这种对比,点评精到,生动真切。各种例证,更是随手拈来,区区平凡物事,在作者笔下却平添生趣,给读者增添了一种阅读的快乐和兴味。

最后,在谈到辣椒的特性时,作者认为辣椒的个性具有“刚者之强”的特点。由此联想到“现在西南各省支持抗战,不妥协不屈服更是受了辣椒的刚者之德的感召了”,这种顺势推断,水到渠成,令人信服,使人猛觉,前此描写辣椒,也许处处与人的精神面貌相关联。如此而言,作者对辣椒的偏爱也许另有深意,显得含蓄质朴,生动风趣。

生活散文,贵在平常心,以最平易素朴的语言出之,才能切近平凡事物的本色。本篇散文虽出自学者之笔,但并不以高深学识见长,而是着眼于身边耳闻目睹之事,谋篇布局不尚雕饰,文风活泼,运笔自然,娓娓而谈,有如与友人散漫聊天,这也是散文的一种较高的境界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辣椒 王了一” 的相关文章

沈从文《常德的船》2年前 (2022-11-05)
苏叔阳《春天的梦》2年前 (2022-11-05)
郁达夫《钓台的春昼》2年前 (2022-11-05)
冰心《等待》2年前 (2022-11-05)
鲁迅《过客》2年前 (2022-11-05)
鲁迅《幽默的叫卖声》2年前 (2022-11-05)
周作人《祖先崇拜》2年前 (2022-11-05)
周作人《乌篷船》2年前 (2022-11-05)
郭沫若《石榴》2年前 (2022-11-05)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2年前 (2022-11-05)
茹志鹃《故乡情》2年前 (2022-11-05)
汪曾祺《花园》2年前 (2022-11-05)
巴金《我的幼年》2年前 (2022-11-05)
丰子恺《忆儿时》2年前 (2022-11-05)
靳以《大城颂》2年前 (2022-11-05)
黄秋耘《丁香花下》2年前 (2022-11-05)
袁鹰《筏子》2年前 (2022-11-05)
郁达夫《故都的秋》2年前 (2022-11-05)
许钦文《鬼的世界》2年前 (2022-11-05)
陆蠡《光阴》2年前 (2022-11-05)
萧乾《鼓声》2年前 (2022-11-05)
张抗抗《橄榄》2年前 (2022-11-05)
吴组缃《黄昏》2年前 (2022-11-05)
菡子《黄山小记》2年前 (2022-11-05)
陶然《回音壁》2年前 (2022-11-05)
丰子恺《渐》2年前 (2022-11-05)
冰心《寄小读者(十)》2年前 (2022-11-05)
夏衍《甲子谈鼠》2年前 (2022-11-05)
张洁《拣麦穗》2年前 (2022-11-05)
茅盾《叩门》2年前 (2022-11-05)
丰子恺《口中剿匪记》2年前 (2022-11-05)
吴伯箫《难老泉》2年前 (2022-11-05)
余秋雨《牌坊》2年前 (2022-11-05)
陆蠡《囚绿记》2年前 (2022-11-05)
刘白羽《启明星》2年前 (2022-11-05)
吴烟痕《水上长城》2年前 (2022-11-05)
范若丁《神胎》2年前 (2022-11-05)
蒋勋《石头记》2年前 (2022-11-05)
徐志摩《泰山日出》2年前 (2022-11-05)
沈从文《桃源与沅州》2年前 (2022-11-05)
黄裳《谈校对》2年前 (2022-11-05)
汪曾祺《桃花源记》2年前 (2022-11-05)
张爱玲《谈音乐》2年前 (2022-11-05)
徐开垒《卫生科长》2年前 (2022-11-05)
方令孺《信》2年前 (2022-11-05)
苏雪林《溪水》2年前 (2022-11-05)
张秀亚《星的故事》2年前 (2022-11-05)
庐隐《异国秋思》2年前 (2022-11-05)
杨季康《阴》2年前 (2022-11-05)
何其芳《雨前》2年前 (2022-11-05)
杨朔《印度情思》2年前 (2022-11-05)
彭荆风《驿路梨花》2年前 (2022-11-05)
贾平凹《月迹》2年前 (2022-11-05)
许杰《种西瓜玩儿》2年前 (2022-11-05)
穆青《在斜塔下》2年前 (2022-11-05)
冯骥才《珍珠鸟》2年前 (2022-11-05)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2年前 (2022-11-05)
夏丏尊《白马湖之冬》2年前 (2022-11-05)
茅盾《白杨礼赞》2年前 (2022-11-05)
老舍《北京的春节》2年前 (2022-11-05)
黄裳《白门秋柳》2年前 (2022-11-05)
李元洛《崩霆琴》2年前 (2022-11-05)
陶然《别离的故事》2年前 (2022-11-05)
梁衡《把栏杆拍遍》2年前 (2022-11-05)
林彧《保险柜里的人》2年前 (2022-11-05)
郁达夫《超山的梅花》2年前 (2022-11-05)
台静农《春夜的幽灵》2年前 (2022-11-05)
杨朔《茶花赋》2年前 (2022-11-05)
杜宣《长相忆》2年前 (2022-11-05)
钱钟书《窗》2年前 (2022-11-05)
张晓风《春之怀古》2年前 (2022-11-05)
叶圣陶《答丏翁》2年前 (2022-11-05)
老舍《大明湖之春》2年前 (2022-11-05)
李霁《读书与生活》2年前 (2022-11-05)
何其芳《独语》2年前 (2022-11-05)
何为《第二次考试》2年前 (2022-11-05)
鲁迅《二丑艺术》2年前 (2022-11-05)
郑振铎《访笺杂记》2年前 (20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