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故大全 > 词语故事

《词语故事》

    收录163464

司马昭之心

原是三国时魏帝曹髦对司马昭蓄意篡权的激愤之词。语出《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曹髦)传》。 三国时,魏国曹丕的孙子曹髦继位后,国家军政大权集中在了当时身为大将军司马昭手里。手握重权的司马昭经常瞒着皇帝曹髦发号施令,最后,司马昭居然纠集部分大臣想...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过于清澈,鱼就难以生存;人过于明鉴,就找不到同伴。此语源自秦汉《荀子》《吕氏春秋》《孔子家语》等古籍中。说法不尽相同,有的写作:“水太清无鱼,人太察无徒。”有的写作:“水清无鱼,人察无徒。”《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东方朔在答复虚拟的客人提...

事半功倍

做事只要付出一半代价,就可以收到双倍的效果。源自《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战国中期,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孟子在与他的学生公孙丑讨论如何统一中国的问题时,以周文王为例,主张以“仁政”来缓和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

舐犊情深

见“老牛舐犊”。...

是古非今

是: 认为对。非: 认为不对。肯定古代的事物,否定当代的事物。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汉书·元帝纪》:“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汉宣帝刘询是在乡下祖母家长...

寿头

“寿”字的常用义指年龄大或老,“寿者”就是长寿的老人。然而上海人喜欢用“寿头”来骂笨头笨脑的人。如:“侬只寿头,这东西奈能(怎么)可以放了此地,快点拿出去!”难道沪语以“寿头”称戆(ɡànɡ)汉,是取老年人可能得老年痴呆症而行动呆滞、思维昏聩吗?...

舐痔

见“吮痈舐痔”。...

势利眼

指只看重人的官职钱财,为人很功利的人。关于这一熟语,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山明水秀、景色怡人的莫干山,有一座宏伟的庙宇。一天,一位衣着朴素的香客来到庙里,方丈见有人来,淡淡地一指石凳道:“坐。”回身对一个小和尚道:“茶。”客人坐定与老方丈...

首级

古时称斩下的人头为“首级”。秦汉之时,军队作战有一条奖励规则,凡是斩下敌人的一个人头,便可赐爵一级,古人称头为首。一首代指一级,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人头叫做首级了。首级制度,原是为了鼓励将士奋勇杀敌,孰料士兵们为争首级,经常自相残杀,甚至残...

手不释卷

释: 放。卷: 书卷。是说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镇守一个重...

首相

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内阁首脑的中文通称。首相为“首席宰相”的缩写。 18世纪末以前,政治舞台没有“首相”职。内阁会议由国王主持。英国乔治一世时期,由于国王不通英语,听不懂内阁大臣们议论政务,就不参加内阁会议,由大臣在阁员中推选治安大臣沃波尔主持内...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轻松、平常,形容不怕死。典出《吕氏春秋·勿躬》。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将足智多谋的管仲推荐给齐国的国君齐桓公。齐桓公就向他询问有关治国安邦方面的问题,管仲一一回答后,又向齐桓公举荐了五个人。说:“开辟土地,扩大城镇,发...

寿比南山

人们给老年人祝寿时所用的颂词。源自《诗经·小雅》。 《诗经·小雅·天保》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这里的“南山”是指山东青州的云门山。因在城南,故亦称“南山”。在云门山山顶北崖上,有一个巨大的“寿”字(高7.5米,宽3.7米),气势磅...

室如悬罄

房子里空无他物。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公元前634年(春秋时期),齐孝公亲自率兵攻打鲁国,陈兵鲁国的北部边陲。鲁国因国力不如齐国强盛,为缓和矛盾,派遣特使展喜前往齐地,犒劳齐师。展喜见齐孝公...

舐糠及米

舐糠: 用舌头舔米的糠。语出《史记·吴王濞(bì)列传》:“里语有之,‘舐糠及米’。” 汉高祖刘邦夺取全国政权以后,把一些刘姓子弟分封到各地,形成了若干诸侯王国。其中大的王国占据有五六个郡的地盘,而中央直辖的地盘只有15个郡。刘邦死后,各诸侯王国...

手谈

下围棋的别称,是一个历史较为悠久的词语。 《世说新语·巧艺》:“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在静谧的雅舍中,两人对局于黑白世界,在棋子的起落中,了解对方的意图、要求、心情乃至性格,就好像用手谈心,叫作手谈。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书香门第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人家。“书香”源于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而在书箱中放置的一种芸香草。这种芸香草有种清香之气,夹有芸香草的书籍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书香”。 芸香草亦称芸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西部,有特异的香气,可以入药,嚼...

噬脐莫及

噬: 咬。及: 到。意思是后悔时,就像用嘴咬不着自己的肚脐那样,没有用的。源自《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脐。” 公元前688年(春秋时期),楚文王攻打申国,经过邓国。邓祁侯说:“楚文王是我的外甥。”于是把楚文王留下,并设宴招待他。邓祁...

嗜痂成癖

嗜: 爱好。痂: 疮口或伤口表面凝结的硬壳。初作“嗜痂之癖”,比喻怪僻的嗜好。典出《南史·刘穆之传》。 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有个名叫刘穆之的人忠心耿耿,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刘穆之死后,刘裕追封他为南康郡公,将南康郡(今江西赣县西...

手里捏把汗

心情紧张而手心出汗。源出《元史·赵璧传》。 据明人姜南《风月堂杂识》载:“按《元史》宪宗(蒙哥)召赵璧问曰:‘天下何如而治?’对曰:‘请先诛近侍之尤不善者。’宪宗不悦。璧退,世祖(忽必烈)曰:‘秀才,汝浑身是胆耶?吾亦为汝握两手汗也。’”这段话大...

首善之区

在古代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首都,因为实施教化自京师开始,京师为四方所景仰;二是指最好的地方。“首善”最早见于《汉书》。 汉武帝时太常孔臧曾建议朝廷劝学励贤。他在所写《汉书·儒林传序》中说:“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从此,“首善之地”或“...

市井

市,《说文解字》解释为“买卖之所也”。可见“市”字的本义是交易货物的场所。例如《易经·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里的“市”是指临时或定期集中一地进行的贸易活动。又如《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

世外桃源

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好地方。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沿着河流行走,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分布在河的两岸有几百步远,桃花林中没有杂树,花草很茂盛,落花飘飘。渔人感到很奇怪,又往前走,想要走...

十三点

意指痴头怪脑、愚蠢无知者,与北方方言“二百五”相近。由于它是一个吴语俗语,所以很难确定其产生年代和原因,故“十三点”一语说法众多: ① 源于故事传说,明末清初,在上海南市小东门有个名叫石三的,为人老实,常被人戏弄。一次,有人引他去赌牌九。石...

使节

本指古代卿大夫朝聘天子诸侯时所持的一种“符信”,即一种官职凭证。据《周礼·地官·掌节》载:“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这里提到的英荡是一种带画的盛器。 “节”这种“信物”,春秋、战国由天子、诸侯...

始作俑者

俑: 古代陪葬用的木制或陶土制的偶像。原意是第一个用木或陶等制作俑人来代替真人进行陪葬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孔子(前551—前479)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活人殉葬与作俑陪葬同时并行。孔子...

世界

指时间和空间统一的宇宙。该词最早是从梵文佛经翻译过来的。 据《楞严经》记载:“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另据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塔》诗:...

食言

食: 吞没。言而无信,不履行诺言。《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这是商汤伐纣时的誓词,意思是:“你们百姓若和我一心伐纣,我答应过你们的也一定兑现。”这是“食言”的最早出处。 据《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记载,春秋时,鲁国有个叫孟武伯的...

时间就是金钱

美国大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提出的至理名言。 富兰克林的父亲是个制作蜡烛的手艺人,生了16个孩子,却无力供他们读书。本杰明·富兰克林排行第十,10岁时他便失学了。但他终身坚持刻苦自学,成了在科学、哲学、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精深修养的大...

十全十美

形容一切完美、毫无缺陷。此语源于两个典故: “十全”最早见之于《周礼·天官·医师》。书中说:“十全(痊)为上,十失一次之。”就是说医治十个患者治愈十个为上等,医十人好九人者次之。 “十美”者据《虞初新志》记载,宸濠请六如(唐伯虎)画“十美图”献...

始乱终弃

乱: 淫乱,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开始加以玩弄,后来就遗弃了。源自唐·元...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是指刷新眼光,对人改变旧的看法。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鲁肃抚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国时吴国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在十多岁时,他...

史不绝书

本义是史官或史书不断有记载。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晋平公是杞国女所生,所以他很重视治理杞这块地方,决定大兴土木,修筑杞城。公元前544年(晋平公十四年),知悼子会合各诸侯国...

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思是说能认清当前形势,紧跟时代潮流的人,才是英雄豪杰,才能成为出色的人。源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东汉末年,涿县(今河北涿州市)的刘备乱中起兵,并不...

十艺九传

古代指的是师傅传授技艺时,十招中总要留一招不传授给徒弟,目的是不能让徒弟超过师傅。十艺九传的说法源于西周。 西周王朝很讲究礼制,按照“周礼”的说法,朝廷中专门设有一种管理礼制的官,正职叫大宗伯,副职称小宗伯。在宗伯下面,有肆师等管理祭祀宗庙...

实事求是

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刘德是汉景帝刘启14个儿子中的一个,在今河北河间县一带被封为河间王,谥号献,故称“河间献王”。 刘德酷爱藏书,从民间收集了许多先秦时期的旧书,终日潜心研读整理,令很多读书人深为赞叹,都愿...

食毛践土

毛: 指谷物。践: 踩、踏。意思是说吃的东西和住的地方都是君主所有。源自《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春秋时期,楚灵王在做令尹的时候,使用国王的旌旗打猎,一位叫无宇的人将旌旗砍断,说:“一个国家两个君王,谁受...

拾人牙慧

拾: 捡...

食肉寝皮

割他的肉吃,剥他的皮睡。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臣为隶新。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春秋时期,晋国的勇士州绰因晋国内乱而投奔了齐国。一天,齐庄公上朝,指着殖绰、郭最对州绰说:“这是寡人的大公鸡。”州绰说:“君认为是...

士为知己者死

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语出《战国策·赵策一》。 春秋时期,晋国有位侠士名叫豫让。他先后投奔大贵族范氏和中行氏,可这两人都不重用他,只把他当作一般的食客看待。于是豫让离开他们,来到另一个贵族智伯那里。智伯很尊敬、宠信豫让,以上宾的礼遇对...

时髦

时髦,本意是指当下的杰出人物。它的由来可以远溯到汉代,而且它的古代含义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据《后汉书·顺帝纪赞》载:“孝顺初立,时髦允集。”李贤注:“《尔雅》曰:‘髦,俊也。’郭璞注曰:‘士中之俊,犹毛中之髦。’时张皓、王龚、庞参、张衡、李...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竖子: 小子,鄙夷不屑的称谓。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当年世上没有真正的英雄人物,而使小人成就事业而获得名声。语出《晋书·阮籍传》:“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魏晋之际的文学家、哲学家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师出无名

指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源自《汉书·高帝纪上》:“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乘项羽领兵北上攻打齐王田荣之机,挥师出关东下,南渡平阴津,攻占洛阳。新城县的三老(乡里掌管教化的小官)董公拦住刘邦说...

胜败乃兵家常事

据《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载:“胜负兵家之常。今但当论用兵方略,察将帅之不胜任者易之,兵食不足者助之耳,岂得以一将失利,遽议罢兵耶?”这里是指军事上打胜仗或打败仗是军事家常有的事,局部失败不用气馁,关键是要总结经验,增强自己。这句话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 种植,培植。木: 树木。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极为重要。源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春秋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形容诗歌形象地描写景物,使读者如置身图画中;画里富有诗意。 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的绘画,以人物故事为主,山水画是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唐代开元年间,有位山水画家叫王维,字摩诘,他不但擅长画画,诗也写得很美妙。后来辞官归故里,以诗画自娱,闲来描绘...

声泪俱下

边诉说,边哭泣。原以形容陈说理由十分正当,言辞愤激、气度慷慨,很动感情的样子。语出《晋书·王彬传》:“(王彬)因勃然数敦(王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东晋时,荆州牧王敦为夺取元帝司马睿的政权,...

尸位素餐

尸: 古代祭礼中代表神像端坐着,而没有任何其他动作的人。尸位: 比喻居位而不做工作。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素: 白。素餐: 就是吃白饭的意思,指不劳而获。出自《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尸位”...

生男勿喜,生女勿悲

这句民间古谚约产生于汉武帝时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多年无子。他的姐姐平阳公主很关心这事,就挑选了十几个美女准备献给汉武帝。有一天汉武帝到她家来,平阳公主让美女们侍候他,谁知汉武帝一个也看不上。后来,宴会时,歌女卫子夫出...

师范

即学习榜样的意思。该词源于汉。 “师”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夏、商、周时对奴隶主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人,称为“师保”。西汉末年,扬雄《法言》中称:“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强调了教师对学生负有重大责任。最早使用“师...

师直为壮

师: 军队。直: 指理直。谓出兵理由正当,则士气旺盛,战斗力就强。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比较强盛,宋、卫、曹三国,一向都依附于楚国。后来宋国忽然背叛了楚国而依附于晋国,楚国便发兵讨伐...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毫、厘: 是计量单位中很小的数目,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差: 错误。差读“chà”,不能念成“ch...

盛气凌人

盛气: 原指怒气,后指威严傲慢的气势。凌人: 欺凌。以傲慢的气势压人。源自《史记·赵世家》。 公元前265年,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力薄,请求齐国援助。但齐国提出条件,要赵太后最小的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才能出兵援赵。可是赵太后非常宠爱长安君...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

失色

脸上失去了原来的颜色,意思是脸色不正常。语出《庄子·天地》:“子贡卑陬(zōu)失色。” 孔子的弟子子贡在经过晋国时,看见一位老人用一只大瓦罐盛水浇地。于是他上前问道:“老人家,为什么不用点简单的机械呢?那样灌溉起来又快又好呀!” 老人看了看子贡...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生吞活剥

比喻生硬地搬弄或模仿、抄袭别人的言语或文章。语出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 唐初枣强县(今河北冀州市)县尉张怀庆,想写诗冒充风雅,但又不肯下苦功,总是胡乱搬用别人的东西。据说,当时有一个叫李义府的人写了一首《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实: 实际;副: 符合。声名太盛,实际未必能相称。谓名过其实。典出《后汉书·黄琼传》:“尝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东汉时,很多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进入仕途为官往往是通过大官们的征聘...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 日出处,指早晨。桑榆: 指日落时太阳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语出《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由于王莽的残暴统治,18年,琅玡人樊崇...

十恶不赦

封建社会指十种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十恶”作为我国封建刑律中的大罪,发端于西汉。 西汉王朝统治者认为,大逆不道、大不敬等都是严重的犯罪,是国家打击的重点。这可以说是“十恶”的萌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继续沿袭。《北齐律》中的“重罪十条”...

声名狼藉

声名: 名誉。狼藉: 散乱不整齐的样子。据《通俗编》引《苏鹗演义》:“狼,藉草而卧,去则灭乱,故凡物之纵横散乱者,谓之狼藉。”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狼藉”又作“狼籍”。《史记·蒙恬列传》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籍,布于诸国。” 秦始皇时,蒙...

生桑梦

梦见桑树生在井中。源于晋朝。 据西晋·陈寿《益都耆旧传》记载: 晋代人何祗,有一天梦见桑树生长在井中,醒来后很是惊疑。于是,他请来了一个名叫赵直的人为自己解梦,以测吉凶。赵直听完他叙述的梦境后说:“桑树不是井中能长出来的东西。‘桑’字是四十...

上一号

是用来表达上厕所的一句隐语。其由来有两种说法: ① 是外来语,20世纪40年代初已在中国流行。 美国人喜欢把厕所称为Job,大便称为No.1Job,小便称为NO.2Job,意思为一号工作,二号工作。渐渐地上厕所就统称为上一号,一号就成了厕所的代名词。 ② 南京...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云长在曹操营中时,心里总想回到刘备那儿去。比喻坚守节操,忠于故主。语出罗贯中《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曹操把持朝政,为了铲除异己,决定先消灭实力较弱的刘备。那时,刘备刚到徐州,立足未稳,兵力又少。曹操大军来到,很快就打败了刘备。兵荒马乱之...

深藏若虚

虚: 空。本义是指把宝贵的东西严严实实地隐藏起来,看上去就好像没有似的。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本名李耳,被尊为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曾在周朝做过管理藏书的史官,在...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为了捉住狼,应该舍得牺牲孩子的生命。这句俗语的原版应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 过去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的人家,常常会遭到狼的袭击,家畜被咬死,甚至连老人小孩也会被伤害。为了保证安全,人们便想方设法去捉狼。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套狼。为了诱骗狼上...

少见多怪

少: 与“多”相对。见识少,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源出东汉·牟融《理惑论》。 从前,有一个人,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骆驼这种动物。有一天,他在路上看见几只骆驼,不知是什么动物,看到它们背上长着两个大大的肉疙瘩,感到十分奇怪,忍不住大喊道:...

蛇影

见“杯弓蛇影”。...

甚嚣尘上

甚嚣: 喧嚷很厉害。尘上: 地上尘土飞扬起来。人声喧嚷,尘土飞扬。语出《左传·成公十六年》:“王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 公元前575年,郑国背叛晋国,倾向楚国,晋国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兴兵援郑。 晋师渡过黄河,听到楚兵...

上下其手

玩弄手法,串通作假的意思。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公元前547年,楚国将领穿封戌攻下郑国重镇城麇,生擒了守城的郑将皇...

升堂入室

堂: 古代指正厅。室: 指内室。人们进家的次序是: 先进门,次升堂,后入室。升堂比喻刚刚入门,入室比喻更高境界。源自《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因材施教,所以教育出不少人才。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

尚方宝剑

指皇帝使用的宝剑,常被赐给臣下,授权以便宜行事。尚方,也作“上方”,是专门制办和储藏皇室所用的刀剑等兵器和玩好器物的官署。秦代始置,汉末分左、中、右三尚方,隶属少府。“尚方”的负责官员称“尚方令”,如《后汉书》中就有记载:“尚方令一人,六...

舌耕

旧时授徒者恃口说以谋生,犹耕田求得粟米,故称“舌耕”。 该词源于东汉经学家贾逵的故事。东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载: 贾逵“门徒来学……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口倦,世所谓舌耕也”。贾逵从小聪慧过人,十岁时已...

身无长物

见“别无长物”。...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剐: 即剐刑,把人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地割下来,直到死去。与此语相近的句子源于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书中第二十五回描写了来旺儿听说自己的老婆与西门庆有勾搭,潘金莲是窝主时,便气得背地里骂潘金莲:“我的仇恨,与他结的有天来大!常言道一不做,...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杭州曾为历史上有名的繁华都市,可与天堂媲美。这一流传极广的俗谚,其由来有一个演变过程。早在北宋年间,汴京就流行有“苏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宫”的民谚,用以比喻苏杭二地的繁盛美好。 清·翟灏的《通俗编》里,引北宋·刘焘《树萱录》句:“员半千...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壮: 少读“shào”,不能念成“shǎo”。指年轻力壮。老大: 年龄大了。徒: 白白地,徒劳地。年轻时不奋发学习或工作,到了老年悔之晚矣,白白地悲伤也没有用了。语出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清·蒲松龄...

舍我其谁

除了我还能有谁?形容自视甚高,非常自负。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想到齐国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雄图大志,希望齐国君王能像商汤和周武王那样有作为。到了齐国以后,齐王虽然任用了孟子,但孟子并不觉得...

神机妙算

意思是机敏过人,料事如神。语出元·李文蔚《破苻坚蒋神灵应》杂剧第四折:“也是你妙算神机,不差半米也。”《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里也有相关记载。 曹操率军攻打东吴,驻兵于赤壁长江北岸。吴蜀联兵抗曹,诸葛亮(字孔...

射石饮羽

羽: 箭尾的羽毛。饮: 隐没。箭射到石头里,隐没了箭尾。比喻用心精诚或功力精深。射石饮羽的传说,在古代流传很广,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也。”记述简略,说春秋时楚国大夫养由基见卧石,以为是犀牛(兕: sì,...

舍我复谁

见“舍我其谁”。...

上行下效

原本意指君王欲教化众人,理应身体力行,成为世人效仿的楷模。源自东汉·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而这一思想(主张)则至少在春秋时就已产生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喜欢穿紫...

删削

指修改文章。该词与修改文章结缘,与古时在竹简木牍上写字有关。 在我国古代,竹简和木牍上的字是用毛笔写的。我国的毛笔最晚在商代就有了。那时,有些甲骨、玉片和陶器已有用毛笔写的字迹。从出土的战国竹木简的实物来看,其文字都是写的,并没有见过刀刻的...

上楼去梯

让人爬上高楼,然后搬走梯子。谓诱人上当。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随后,逐步统一了北方。一度依附袁绍的刘备迫于形势,南下投靠荆州的刘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做自己的军师。...

傻瓜

瓜子,原是古代的一个族名。春秋时期,人们把聚居在秦岭一带姓姜的瓜州人称为“瓜子族”。据《左传》记载,姜戎氏的祖先吾离,被秦军赶到瓜州。后来,这些姓姜的人在瓜州聚居,就以地名取族名叫“瓜子族”。瓜子族人为人诚实,每当受雇于人时,劳作终日不歇...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头上没有一片瓦,脚下没有立锥之地。比喻一无所有,极端贫穷。语出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深夜了,寺内的讲经堂内还灯火通明,几个老和尚正在讲经说法。夹山和尚问:“什么样的人才算有了道呢?”...

山外青山楼外楼

形容风景胜地一处比一处美丽。 出自南宋·林升《题临安...

山高水长

像山一样高耸,像水一样长流。比喻人的品格节操高洁,影响深远。始见于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又北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是范仲淹为东汉高士严光祠...

上当

原意是指到当铺去典当东西。该词源于传说。 很早以前,清河地方有一家姓王的富户,在城里开了一爿当铺。经过世代流传,资产多了,当铺也越开越大。后来由于生活富裕了,各房族人都开始懒于经营,只将自己名下的一份资金作股存在当铺里,按股金分利金。到了清...

杀鸡取卵

见“杀鹅取卵”。...

杀人不眨眼

杀人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源于宋代禅师缘德对抗大将曹翰的一段历史故事。 据南宋僧普济所编《五灯会元》卷十一《元通缘德禅师》记载: 宋朝大将曹翰性情暴烈,嗜酒成性,是一个十分残忍凶暴的家伙。宋太祖赵匡胤“平江南”的时候,曹翰率兵渡长江南下。一天...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源自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 据该书记载,东汉末年,刘晨、阮肇两人入天台山采药,迷失了路径,一连十三日不能出山。遂采食山桃,喝饮溪水。后来在桃源深处遇见两位仙女,仙女留两人住下,并热情款待。两人在山中停留了半年,然后寻觅旧路返回家乡,在家...

山重水复

意思是山峦重重叠叠、河流弯弯曲曲。出自南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一脍炙人口的名句,后来人们在沿用时,有时把前一句改作“山穷水尽疑无路”。这样一改,虽然念起来顺口,但影响了整首诗的意境,山穷水尽,就是说山...

煞风景

见“杀风景”。...

山姆大叔

美国或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相传1812年美国和英国打仗期间,美国纽约州有一个专门供应军用牛肉的商人,他的名字叫山姆尔·威尔逊(Samuel Wilson)。人们都管这位山姆尔·威尔逊叫“山姆大叔”(Uncle Sam)。官方在收购山姆尔的牛肉以后,在肉箱上盖上US的记号,...

商人

即做买卖的人。该词是从“商国之人”这个词组演变而来的。在我国历史上,“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个朝代。商(殷)朝历经盘庚和武丁两代君主,经济上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局面。随着社会分工不断复杂化以及生活消费不断多样化,贸易的交换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杀一儆百

见“惩一警百”。...

伤化败俗

见“伤风败俗”。...

商贾

贾: 古代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现泛指做买卖的人。贾读“gǔ”,不能念成“jiǎ”。在我国古代,“商人”分为两类,凡是在固定处所进行商业活动的经营者,称为“贾”;而流动在各地进行贸易的,则叫“商”。 《周礼》郑玄注称“行曰商,处曰贾”。《司市》也...

山呼万岁

亦称“嵩呼万岁”“三呼万岁”,是封建王朝臣民朝见皇帝的大礼之一。古代百官朝见皇帝,总要“山呼万岁”。 据《汉书·武帝纪》载: 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上太室山(即嵩山),跟随的大臣听到从山中隐隐传来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武帝把这作为“祥瑞”写在诏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