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籍名著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现存最早的理论著作。简称 《内经》,包括 《素问》、《灵枢》两大部分。全书非一人一时之作,成书年代历来未能确说,至今仍有成书于战国时期、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际、西汉前期等不同考论。一般认为,该书主体内容成于战国时期,后在传抄流布过程中,掺入了一些后人补撰的内容,并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传本。原书18卷,《前汉书 ·艺文志》、《汉艺文志考证》均载 “黄帝内经,十八卷”。其中9卷名《素问》,其传本又名《黄帝素问》、《黄帝内经素问》,书名最早见于 《隋书 ·经籍志》,载 “黄帝素问,九卷”。其传本较多,现存较完善者是唐王冰注、经宋林亿校正、孙兆改误的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由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 (1550) 武陵顾从德据宋嘉祐二年(1057)刻本翻刻本。另外的9卷无书名,汉、晋时代医家取“九卷”为书名(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序》等),其传本至6世纪前后已有 《针经》、《九墟》、《九灵》、《灵枢》等不同书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针经》、《灵枢》,多已佚。现存版本为南宋绍兴二十五年乙亥 (1155) 史嵩氏将其家藏《灵枢》9卷重加校订而刊行的版本,此后 《灵枢》的原文基本定型,后世刊行亦称《灵枢经》、《黄帝内经灵枢》。迄今为止,在流传 《素问》、《灵枢》的单行本同时,更多的是《素问》、《灵枢》的合刊本《黄帝内经》,有宋刻明刻互配本、元后至元刊本、明鳌峰熊宗立氏种德书堂仿元本重刻本、明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绣谷书林周日校刊本、日宽文三年(1663)重刊本、明嘉靖间金溪吴悌校正本、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新安吴勉学校刊 《医统正脉》本、清 《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等。
        1、《素问》
        《素问》原书9卷,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释时,第7卷已佚,故全氏注本只有8卷共69篇。唐应宝元年(762)王冰据全氏注本改编,补入7篇“大论”,即所谓“旧藏之卷”,另有第72篇“刺法”和第73篇 “本病”只有篇名而无原文,编为《黄帝内经素问》24卷共81篇。北宋初,医官院再次校定《素问》。11世纪,北宋政府设校正医书局,以林亿、孙奇、高保衡为首对王冰注本详加校勘注释。改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新校正”本,仍为24卷,81篇。此书保存了王冰注本的全部内容,改正了王注中的一些错误,使《素问》的原文基本定型,成为后世刊刻和研究《素问》的蓝本。现知《素问》的各种刊本不下数十种,大都依“新校正”的24卷本;虽也有12卷本、50卷本,但仅卷次重编而内容不变。
        “素问”之义,全元起谓“素者,本也; 问者,黄帝问歧伯也”,故名。全书内容十分丰富,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对以往的医疗经验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深入地讨论了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诊断、治疗,提出并阐述了中国医学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运气学说、养生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以及诊法、治法、针灸、方药等方面的理论。各卷内容分别是:
        卷1(第1—4篇),论养生,延年、不治已病治未病。
        卷2(第5—7篇),论阴阳,主张养生、祛病皆应法于阴阳。
        卷3 (第8—11篇),论脏腑生理与其主病。
        卷4(第12—16篇),论治法,包括三因制宜及针、砭、灸、汤、酒、熨等法。
        卷5至卷6(第17—20篇),论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着重论述了关于脉诊的方法。
        卷7至卷8(第21—30篇),论五脏、经络、正邪的病因、病机及其病证的诊治。
        卷9至卷13 (第31—49篇),论诸病的诊治,包括热病、疟、厥病、腹中病、风病、痹病、痿病、奇病等。
        卷14至卷18(第50—65篇),论经络、穴位、经脉气血及其病、针刺的手法、补泻和禁忌。
        卷19至卷22(第66—74篇),系唐王冰补入的七篇大论,论述运气学说及其在医学的应用。
        卷23至卷24(第75—81篇),论医道医德,主张知天文、地理、人事,疏五过、戒四失,以及临证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2、《灵枢》
        《灵枢》原书9卷,81篇,隋、唐时期出现过多种不同传本,宋以后原本及传本大多散佚。现存传本系南宋史嵩重新编校的,史校本为24卷,历代又有改编,元改为12卷,明改为23卷,其内容次序均相同。现行本为12卷,81篇。
        “灵枢”之义,明张景岳谓“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全书内容丰富、广泛,论理概括、精要,在基础理论、临床诊治方面与《素问》互为补充、各有所长;在经络、针灸方面比 《素问》 丰富、翔实,故有 《针经》之称。其核心理论是脏腑经络学说,论述的重点是经络、腧穴、营卫气血、针灸疗法,论及自然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以及医德和医学教育等。各卷内容分别是:
        卷1至卷2(第1—9篇),论九针的形制、十二原穴、五腧穴、根结穴,针刺方法(九变刺、十二节刺、三刺、五刺等),针法补泻,熨法,脏腑病候及与情志的关系。
        卷3至卷4 (第10—19篇),论人体经络 (经脉、经别、经水、经筋),测定经络穴位的骨度、脉度,及营、卫、气、血,三焦所主。
        卷5 (第20—28篇),论五脏病、寒热病、癫狂、厥病、热病、周痹、杂病等病的病候及刺法。
        卷6(第29—40篇),论脏腑解剖、色诊、不同体质刺法、泻血,以及四海、五乱、阴阳清浊、逆顺肥瘦理论和胀病、癃病的针治。
        卷7(第41—47篇),论阴阳应十二月、五行与五腧,针刺之道,疾病传变,梦与疾病,五变病等。
        卷8 (第48—56篇),论脉诊 (人迎、寸口)、望诊、疼痛病机、灸法补泻,以及人体发育、要穴 (标、本、气街)、禁刺等。
        卷9 (第57—64篇),论阴阳25种人体类型、动输、百病始生、病之逆顺、卫气失常、贼风、水肿病等。
        卷10至卷12 (第65—81篇),论人与自然关系、五行所主、九宫八风、五人、尺肤诊法、卫气行、九针论、行针法、刺五节,以及上膈、无言、寒热、目不瞑、疟病、风病、眼疾、痈疽等病的针治。
        综上所述,由 《素问》、《灵枢》组成的 《黄帝内经》是到秦汉为止中国古代医学的集大成,是中国医学现存最古、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该书理论思想深刻,吸收、运用、发挥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朴素系统论观点,奠定了中医学不同于西医学的思想根基,也可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自然哲学著作。该书的学术内容丰富,系统而全面的总结了中国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成就,引用和辑录了前人的几十种医学典籍和文献资料,提出并阐述了天人相应、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方药、针灸等学说,标志着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两千年来中医学的发展即滥觞于《内经》并一直未脱离其理论体系,至今仍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必读的最重要的经典文献。该书的科学价值很高,虽然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难免掺有某些糟粕,但从现代科学的水准来看,其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如实地反映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客观规律,因而指导临床实践有效,并且代有补充和发展,特别有大量理论内容临床应用十分有效而现有的科学知识还难以作出说明,正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和人体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秦汉以来历代医家高度重视对《内经》的研究,出现了大量专门的研究文献和著作,大体可分以下几类:1、注释。有南北朝全元起的《黄帝素问注》,隋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王冰的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明代有马莳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和《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1586)、吴昆的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1594)、张介宾的 《类经》 (1624),清代有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和《黄帝内经灵枢集注》(1672)、高世栻的《黄帝素问直解》(1695)、黄元御的《素问悬解》 和 《灵枢悬解》 (1745)、张琦的 《素问释义》(1829)、周学海的 《内经评文》 (1896) 等。2、节要。有元滑寿的 《黄帝素问钞》(又名 《读素问钞》),明代有汪机续注 《读素问钞》 (1519)、李中梓的 《内经知要》 (1642),清代有汪昂的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1689)、薛雪的 《医经原旨》(1754)、徐大椿的 《内经要略》 (1764)、陈念祖的 《灵枢素问节要浅注》(1865)、唐宗海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1884)等。3、语释。有陈璧琉、郑卓人的《灵枢经语释》(1962),山东中医学院的《灵枢经白话解》(1963),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的《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1958),南京中医学院的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1959) 等。
        《黄帝内经》一书在古代就在亚洲地区广为流传,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均作为主要的医学经典著作,有多种传本、刊本并大量引录。1、日本。日本最早的医事法令“大宝令”(701)所规定的医学生必读书目中就有《素问》、《黄帝针经》,日人编写的各种医书也广泛地引录《内经》原文。隋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在唐代即传入日本,13世纪后该书传本在国内亡佚,现行本系清代从日本的抄本 (其抄录年代相当于我国唐僖宗光启三年即887年)影录而来。日本亦有多种日人撰写的《黄帝内经》诠释本,如竹中通庵的《素问要语》和《灵枢要语》(1699),喜多村直宽的《黄帝内经讲义》 (1854),丹波元简的 《素问识》 和 《灵枢识》(1806),丹波元坚的《素问绍识》(1846)等。2、朝鲜。《黄帝内经》早年传入朝鲜,高丽国于1091年派使节来华送还的当时在我国已失传的多种古医书中,就有《黄帝针经》、《九墟经》、《黄帝太素》等。朝鲜在1136年制定的医事制度中将《素问》、《针经》列为必修课目。在《乡药集成方》(1433)、《医方类聚》(1445)、《东医宝鉴》(1611)等著作中均引录大量《内经》原文。3、欧美。《黄帝内经》是欧美各国研究中国医学最重要的经典文献。英国的福克 (A·Forke)撰《中国人的世界观、天文、宇宙和物理哲学的理论》(1925),美国的摩西 (R·Morse) 撰《中国医学》 (1934)、道森 (M·Dawson)撰《素问——中国医学的基础》(1925)等论著中,都译述了 《内经》的有关内容。美国的维茨(I. Veith) 于1949年以将 《黄帝内经》 (实是 《素问》的前34篇) 译成英文出版而获博士学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黄帝内经” 的相关文章

墨经8个月前 (08-29)
四元玉鉴8个月前 (08-29)
周易参同契8个月前 (08-29)
龙虎还丹诀8个月前 (08-29)
算学启蒙8个月前 (08-29)
算经十书8个月前 (08-29)
海岛算经8个月前 (08-29)
数书九章8个月前 (08-29)
求恕斋丛书8个月前 (08-29)
求表捷术8个月前 (08-29)
割圆密率捷法8个月前 (08-29)
善本书室藏书志8个月前 (08-29)
嘉业堂丛书8个月前 (08-29)
皕宋楼藏书志8个月前 (08-29)
浑天仪注8个月前 (08-29)
星经8个月前 (08-29)
周髀算经8个月前 (08-29)
五星占8个月前 (08-29)
常州先哲遗书8个月前 (08-29)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8个月前 (08-29)
铜壶漏箭制度8个月前 (08-29)
粤雅堂丛书8个月前 (08-29)
指海8个月前 (08-29)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8个月前 (08-29)
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8个月前 (08-29)
历象考成后编8个月前 (08-29)
郑堂读书记8个月前 (08-29)
山海经8个月前 (08-29)
历象考成8个月前 (08-29)
云林石谱8个月前 (08-29)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8个月前 (08-29)
平津馆丛书8个月前 (08-29)
汇刻书目8个月前 (08-29)
柳庭舆地隅说8个月前 (08-29)
经训堂丛书8个月前 (08-29)
事物异名录8个月前 (08-29)
异域录8个月前 (08-29)
骈字类编8个月前 (08-29)
渊鉴类函8个月前 (08-29)
古今图书集成8个月前 (08-29)
水道提纲8个月前 (08-29)
绛云楼书目8个月前 (08-29)
格致丛书8个月前 (08-29)
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8个月前 (08-29)
四民月令8个月前 (08-29)
千顷堂书目8个月前 (08-29)
山堂肆考8个月前 (08-29)
桐谱8个月前 (08-29)
唐类函8个月前 (08-29)
菊谱8个月前 (08-29)
夷门广牍8个月前 (08-29)
桔录8个月前 (08-29)
救荒本草8个月前 (08-29)
永乐大典8个月前 (08-29)
农桑衣食撮要8个月前 (08-29)
王氏兰谱8个月前 (08-29)
闽中海错疏8个月前 (08-29)
授时通考8个月前 (08-29)
岁时广记8个月前 (08-29)
初学记8个月前 (08-29)
花镜8个月前 (08-29)
海录碎事8个月前 (08-29)
马王堆汉墓医书8个月前 (08-29)
野蚕录8个月前 (08-29)
难经8个月前 (08-29)
太平御览8个月前 (08-29)
伤寒论8个月前 (08-29)
事物纪原8个月前 (08-29)
旧唐书·经籍志8个月前 (08-29)
事类赋8个月前 (08-29)
唐书·艺文志8个月前 (08-29)
艺文类聚8个月前 (08-29)
隋书·经籍志8个月前 (08-29)
北堂书钞8个月前 (08-29)
古尊宿语录8个月前 (08-30)
经效产宝8个月前 (08-30)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8个月前 (08-30)
禅林宝训8个月前 (08-30)
人天眼目8个月前 (08-30)
一切经音义8个月前 (08-30)
医说8个月前 (08-30)
珍珠囊药性赋8个月前 (08-30)
宗镜录8个月前 (08-30)
四明十义书8个月前 (08-30)
华严经探玄记8个月前 (08-30)
坛经8个月前 (08-30)
医学入门8个月前 (08-30)
阿弥陀经义记8个月前 (08-30)
安乐集8个月前 (08-30)
高僧法显传8个月前 (08-30)
大乘起信论8个月前 (08-30)
审视瑶函8个月前 (08-30)
外科正宗8个月前 (08-30)
无量寿经义疏8个月前 (08-30)
济阴纲目8个月前 (08-30)
医门法律8个月前 (08-30)
温疫论8个月前 (08-30)
重阳立教十五论8个月前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