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红楼梦诗词鉴赏 > 《大观园题咏十一首(其五)》

《大观园题咏十一首(其五)》

《大观园题咏十一首(其五)》文采风流(匾额)

文采风流(匾额)

贾探春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迎春、探春、惜春三人中,探春的诗才要出于姊妹之上,“然自忖难与薛、林争衡”,只得随众应命。探春题匾额为“文采风流”,是指大观园中景物多彩,风光美好,人事不凡。她的这首七律,也正应匾额之义,不仅写大观园的风光,也写元春省亲、游幸大观园的盛况,这是与元春、迎春、惜春之诗的不同之处。第一、二句乃是对大观园风光的描写,“秀水明山抱复回”系承元春诗之首句“衔山抱水建来精”而来,内容上虽然无多少新意,但遣词造句较元春之诗工丽,意境上也较元春之诗优美:秀水明山赋予山水以鲜亮的光影和秀雅的色调,而这正是诗人的主体感受在描写对象上的投影。“抱复回”比“衔山抱水”写得更为具体,且能调动接受者的想象力,它形容大观园中的山水合抱而又回转,突现出园中山与水、水与山互相曲折萦绕的景致。第二句写得平平,前四字是为点“题”,后三字也不过是一个用滥了的比喻,说大观园的美景犹如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一般。第三、四句颇具文采,此二句系描绘元妃省亲时,大观园中盛大的歌舞场面。前一句说,用绿绸裁制而成的歌扇与芳草的颜色一样,迷离难分。“歌扇”乃女伶歌唱时用以遮面的扇子。作者把歌扇之绿与春草之绿联系起来描写,就不仅写出歌扇之美,而且也把歌舞时的环境——时空之美作了恰到好处的点染。(《红楼梦》的地理背景很似江南,江南春早,上元之日有“花市灯如昼”之称,故有芳草之绿亦不谬也)后一句说:刺绣而成的湘缎裙上衬着红花,舞动时如红梅落瓣,随风飞舞回旋。(江南早春,芳草如茵,落梅成阵,以迎风飘飘的红梅落英,比喻回风舞动的翩翩彩裙,写出舞姿之美,也写出歌舞时的自然氛围之美。)这颔联二句对仗工而辞构丽,文采斐然,描摹细腻,非探春之才不能为也。后面四句又复归于平庸的颂辞,内容大致是:贵妃珠玉般的诗文自然会在升平盛世流传,今朝何幸,仙子般的贵妃会自瑶台下凡;(“瑶台”乃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比喻元春省亲为仙子下凡。)名园今宵一经贵人游赏,便变成了仙境,凡人何敢再来这里游憩驻足?凡此种种都是一片空洞、陈旧的“颂圣”之辞。

脂本中将这首诗及匾辞派定为李纨所作。并以“李纨也勉强凑成一律”为据。程乙本改此诗为探春所作,并将李纨之作与探春“万象争辉”相对调,改为“李纨也……凑成一绝”。程乙本这种对调是极有道理的,因为这首诗绝非“勉强”能作诗的李纨所能作出的,而且就其中称颂贵妃之辞亦与自身日后远嫁、成为王妃之事暗合,因而将这首律诗归为探春最为恰切。程乙本的改动是有道理、有眼光的。兹从程乙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大观园题咏十一首(其五)》” 的相关文章

《古偈二则》7个月前 (10-14)
《签诗》7个月前 (10-14)
《歌谣(当地传言)》7个月前 (10-14)
《晴雯;袭人》7个月前 (10-14)
《虚花悟》7个月前 (10-14)
《分骨肉》7个月前 (10-14)
《史湘云》7个月前 (10-14)
《聪明累》7个月前 (10-14)
《好事终》7个月前 (10-14)
《旷性怡情(迎春)》7个月前 (10-14)
《题《石头记》》7个月前 (10-14)
《文采风流(李纨)》7个月前 (10-14)
《结《红楼梦》偈》7个月前 (10-14)
《其一(探春)》7个月前 (10-14)
《芦雪庭即景联句》7个月前 (10-14)
《万象争辉(探春)》7个月前 (10-14)
《无才石头偈》7个月前 (10-14)
《世外仙源(黛玉)》7个月前 (10-14)
《桃花行(黛玉)》7个月前 (10-14)
《答林黛玉禅话》7个月前 (10-14)
《春梦歌》7个月前 (10-14)
《送白海棠帖》7个月前 (10-14)
《酒令》7个月前 (10-14)
《贾祠联额三副》7个月前 (10-14)
《贾探春房内对联》7个月前 (10-14)
《石上偈》7个月前 (10-14)
《赞会芳园》7个月前 (10-14)
《匿名揭帖儿》7个月前 (10-14)
《自题一绝》7个月前 (10-14)
《赞林黛玉》7个月前 (10-14)
《葬花吟》7个月前 (10-14)
《叹林黛玉之死》7个月前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