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张仲素《塞下曲五首(其二)》

张仲素《塞下曲五首(其二)》

张仲素

猎马千行雁几双,燕然山下碧油幢。

传声漠北单于破,火照旌旗夜受降。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江宁之后,张仲素得其遗响。”这首诗写塞外征战,构思精妙,音节高亮,雄浑自然,便颇具王昌龄边塞诸作之长。

首联用长镜头,取景极为辽阔。燕然山即今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昔时为匈奴腹地。唐军打败匈奴,长驱到此,又马不停蹄,直指漠北去追击单于。留下连绵如云的营寨依绕山麓,其中“碧油幢”乃将军运筹之地,用桐油涂成青绿色,又高又大,格外醒目。远处,旷野浩翰,浮动着一群又一群猎马。上空,有鸿雁成双成对,在悠然飘翔。雁最怕孤,孤雁是骚乱悲伤的象征。诗人特意点出“雁几双”,显得环境尤为和平幽静。然而,环境的静并不等于人的内心世界也入了静。人们在静静地盼望、等待,等待着漠北决战的消息。

第三句转折有力。捷报传来,留守燕然的将士奔走相告,整个军营沉浸在热烈喜庆的氛围中。诗人顾不得描述战斗经过,径直把镜头对准最为动人的场面,使读者仿佛看到,篝火映红了大漠深处的夜空,彩旗划破了沉睡千年的幽寂。神情沮丧的单于献上降表,也献上塞外的安宁与和平。身披战尘的征人热泪盈眶,欢呼雀跃。

全诗只有四句,却包括两个镜头,一写燕然,一写漠北,一淡一浓,一静一动,两者互为映衬,转换巧妙,宛若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表现出决战前后人们的心情由高度紧张到欣喜欲狂的戏剧性变化。特别是把最为神采飞扬的镜头,偏从“传声”中化出,尤觉耐人寻味。

据《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诗中暗用其事,表现了作者报国安边的志向和誓除外患的气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张仲素《塞下曲五首(其二)》” 的相关文章

子兰·《襄阳曲》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代赠二首》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魏王堤》7个月前 (10-06)
杜牧《读韩杜集》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临泷寺》7个月前 (10-06)
张说《送梁六》7个月前 (10-06)
李白《苏台览古》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花卿》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李白》7个月前 (10-06)
薛道衡《人日思归》7个月前 (10-06)
赵翼《论诗》7个月前 (10-06)
王维《相思》7个月前 (10-06)
邓肃《花石诗四首》7个月前 (10-06)
陆游《示儿》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皮日休《汴河怀古》7个月前 (10-06)
韦庄《梦入关》7个月前 (10-06)
张籍《秋思》7个月前 (10-06)
来鹄《云》7个月前 (10-06)
杜牧《途中一绝》7个月前 (10-06)
徐凝《忆扬州》7个月前 (10-06)
张籍《法雄寺东楼》7个月前 (10-06)
柳淡《征人怨》7个月前 (10-06)
杜甫《漫成一绝》7个月前 (10-06)
窦牟《奉诚园闻笛》7个月前 (10-06)
韩愈《湘中》7个月前 (10-06)
王勃《蜀中九日》7个月前 (10-06)
李白《越中览古》7个月前 (10-07)
吴伟业《伍员》7个月前 (10-07)
汪藻《即事》7个月前 (10-07)
王安石《北山》7个月前 (10-07)
王禹偁《泛吴淞江》7个月前 (10-07)
司马扎《宫怨》7个月前 (10-07)
许浑《紫藤》7个月前 (10-07)
高蟾《金陵晚望》7个月前 (10-07)
郑谷《席上贻歌者》7个月前 (10-07)
杜牧《兰溪》7个月前 (10-07)
杜牧《金谷园》7个月前 (10-07)
杜牧《题齐安城楼》7个月前 (10-07)
郭震《米囊花》7个月前 (10-07)
李端《拜新月》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雪》7个月前 (10-07)
李益《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蒲松龄《采莲曲》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