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诗词文章 > 造句

造句

凡诗,两句即须团却意,句句必须有底盖相承,翻覆而 用。四句之中,皆须团意上道,必须断其小大,使人事不错。 (遍照金刚 《文镜秘府论》南卷)

诗有上句言物色,下句更重拂之体。如“夜闻木叶落,疑 是洞庭秋”、“旷野饶悲风,黄蒿草”, 是其例也。 (同 上)

诗有上句言意,下句言状; 上句言状,下句言意。如“昏 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是也。 (同上)

为诗不论小大,须联环文藻,得隔句相解。古诗云:“扰扰 羁游子,营营市井人。怀金近从利,负剑远辞亲。”此第四句解 第一句,第三句解第二句。今诗云:“青山碾为尘,白日无闲 人。自古推高车,争利入西秦。”此第三句解第一句,第四句解 第二句。(白居易 《文苑诗格》)

落句: 欲似高山放石,一去无回。(白居易 《金针诗 格》)

诗有三般句: 有自然句,有容易句,有苦求句。命题属 意,如有神助,归于自然。命题率意,遂成一章,归于容易。 命题用意,求之不得,归于苦求。(同上)

诗有三般句: 自然句,诗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容易句,李白宫词:“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苦求句,《古 镜》诗:“篆经千古涩,影泻一堂寒。” (《诗人王屑》卷三 引梅尧臣 《续金针诗格》)

影略句法: 郑谷有《咏落叶》诗云:“返蚁难寻穴,归禽易 见窠。满廊僧不厌,一个俗嫌多。”未尝及凋零飘坠之意,人一 见之,自然知为落叶,亦影略句法也。(李颀 《古今诗 话》)

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如“鱼 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类,非 不工矣,终不免此病。其甚,乃有一人名而分用之者,如刘越 石“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谢惠连“虽好相如达,不同长 卿慢”等语,若非前后相映带,殆不可读,然要非全美也。唐 初余风犹未殄,陶冶至杜子美,始净尽矣。(蔡启 《蔡宽 夫诗话》)

前人文章各自一种句法。如老杜“今君起柂春江流,予亦 江边具小舟”,“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如此之 类,老杜句法也。东坡“秋水今几竿”之类,自是东坡句法。鲁 直“夏扇日在摇,行乐亦云聊”,此鲁直句法也。学者若能遍考 前作,自然度越流辈。(吕本中 《童蒙诗训》)

陆士衡《文赋》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 要论也。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盖不能竦动世人。如老 杜及唐人诸诗,无不如此。但晋宋间人,专致力于此,故失于 绮靡而无高古气味。老杜诗云:“ 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惊人 语,即警策也。(同上)

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谓之象 外句。如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是以“落 叶”比“雨声”也。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以“微 阳”比“远烧”也。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引 《冷斋夜话》 语)

诗中有拙句,不失为奇作。若退之逸诗云:“偶上城南上骨 堆,共倾春酒两三杯。”子美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天”之类是也。(阙名 《漫叟诗话》)

诗有一句七言而三意者。杜云:“对食暂餐还不能。”退之 云:“欲去未到先思回。”有一句五言而两意者。陈后山云:“更病 可无醉,犹寒已自知。”诗有句中无其辞,而句外有其意者。 《巷伯》之诗,苏公刺暴公之谮己,而曰:“二人同行,谁为此 祸?”杜云:“遣人向市赊香秔,唤妇出房亲自馔。”上言其力穷, 故曰赊; 下言其无使令,故曰亲。又:“东归贫路自觉难,欲别 上马身无力。”上有相干之意而不言,下有恋别之意而不忍。 又:“朋酒日欢会,老夫今始知。”嘲其独遗己而不招也。又夏日 不赴而云:“野雪兴难乘。”此不言热而反言之也。(杨万里 《诚斋诗话》)

诗有惊人句。杜《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 起烟雾。”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白乐天云:“遥怜天上 桂华孤,为问姮娥更寡无? 月中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 株。”韩子苍《衡岳图》:“故人来自天峰柱,手提石廪与祝融。 两山陂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此亦是用东坡云:“我持此 石归,袖中有东海。”杜牧之云:“我欲东召龙伯公,上天揭取北 斗柄。”“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见底看海空。”李贺云:“女娲炼 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同上)

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

须参活句,勿参死句。(同上)

此诗中四句 (按指杜甫 《秋夜》 中二联:“疏灯自照孤帆 宿,新月犹悬双杵鸣。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自是一家句法。“千岩无人万壑静,三步回头五步坐”,是也;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亦是也。山谷得之,则 古诗用为“沧江鸥鹭野心性、阴壑虎豹雄牙须”,亦是也。盖上 四字下三字,本是两句,今以合为一句,而中不相粘,实则不 可拆离也。试先读上四字绝句,然后读下三字,则句法截然可 见矣。(方回 《瀛奎律髓》卷一二)

杜诗法多在首联两句,上句为颔联之主,下句为颈联之 主。(杨载 《诗法家数》)

诗用倒字倒句法,乃觉劲健。如杜诗“风帘自上钩”、“风窗 展书卷”、“风鸳藏近渚”,“风”字皆倒用。至“风江飒飒乱帆 秋”,尤为警策。(李东阳 《怀麓堂诗话》)

叠字为句,不过合者折之,顺者倒之,便成法。如“委波 金不定”,合者析之也。本言草碧,却云“碧知湖外草”; 本言 獭趁鱼而喧,却云“溪喧獭趁鱼”,所谓顺者倒之也。举此可类 其余。(胡震亨 《唐音癸签》卷四)

五字句以上二下三为脉,七字句以上四下三为脉,其恒 也。有变五字句上三下二者 (如元微之”庾公楼怅望,巴子国 生涯”,孟郊“藏千寻布水,出十八高僧”之类),变七字句上三 下四者 (如韩退之“落以斧引以墨徽”,又“虽欲悔舌不可扪”之 类),皆蹇吃不足多学。(同上)

只此五七字叠成句,万变无穷,如人面只眼耳口鼻四尔, 不知如何位置来无一相肖者。诗人工巧,真侔造化哉!古人所 以有句图之作,令学者触类而长也。然究竟法变非句图所能 尽。(同上)

一诗之中,妙在一句,为诗之根本。根本不凡,则花叶自 然殊异。如君子在位,善人皆来。(同上书卷四引 《诗家 一指》语)

宋人眼光只见句法,其诗话于此有可观者,不可弃之。 开、宝诸公用心处,在诗之大端,而好句自得。大历以后,渐 渐束心于句,句虽佳而诗之大端失矣。(吴乔 《围炉诗 话》卷一)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语似排 偶,而下三语与上一语相匹。李白“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车 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窃取此法而逆 用之。盖从无截然,四方八段之风雅也。(王夫之《薑斋 诗话》卷一)

诗须篇中炼句,句中炼字,此所谓句法也。以气韵清高深 渺者绝,以格力雅健雄豪者胜。故宁律不谐,而不得使句弱; 宁用字不工,而不可使语俗。七言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 力处也。愚窃以为字字当活、活则字字皆响,又何分平仄哉? (郎廷槐《师友诗传录》述张实居语)

诗家点染法,有以物色衬地名者,如郑都官”雨昏青草湖 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是也。有以地名衬物色者,如韦端己 “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是也。(顾嗣立《寒 厅诗话》)

诗先要起句得手。杜诗云:“客睡何曾着”,又云“亦知戌不 返”,如此起法,何人有此? (李调元 《雨村诗话》 卷 下)

诗有就题便为起句者,如李白“牛渚西江夜”,周朴“湖州 安吉县,门与白云齐”,张祜“一到东林寺,春深景致芳”是 也。又有离题为起句者,如齐己 《渔父》诗“湘潭春水满,湘 岸草青青”,曹松《闻猿》诗“曾宿三巴路,今来不愿听”,于 鹄《牡丹》诗“万计教人买,华轩保惜深”,崔道融《春闺》诗 “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是也。(冒春荣 《葚原诗说》 卷一)

句法最忌直率,直率则浅薄而少深婉之致。戴叔伦之“如 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不若赵嘏“星星一镜发,草草百年 身”。韩愈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秋” ,不若灵一“官柳乡愁 乱,春山客路遥”。贯休之“故国在何处? 多年未得归”,不若 司马札“芳草失归路,故乡空暮云”。两相比较,浅薄深婉自 见。(同上)

五字为句, 有上二下三, 上三下二, 上一下四, 上四下一, 上二下二中一, 上二中二下一, 上一中二下二, 上一下一中三, 凡八法。 上二下三, 如“玉剑浮云骑, 金鞭明月弓”(卢照邻)、“涧水空山道, 柴门老树村”(杜甫)。 上三下二, 如“把君诗过日, 念此别惊神”(杜甫)、“一封书未返, 千树叶皆飞”(于武陵)。 上一下四, 如“台倚乌龙岭, 楼侵白雁潭” (许浑)、“雁惜楚山晚, 蝉知秦树秋”(司空曙)。 上四下一, 如“雀啄北窗晚, 僧开西阁寒”(喻凫)、“莲花国土异, 贝叶梵书能”(僧护国)。 上二中一下二, 如“旌旗朝朔气, 笳吹夜边声”(杜审言)、“星河秋一雁, 砧杵夜千家”(韩翃)。 上二中二下一,如“春风骑马醉, 江月钓鱼歌”(司空曙)、“晴山开殿翠, 秋水掩帘寒”(许浑)。 上一中二下二, 如“地盘山入海, 河绕国连天”(张祜)、“井凿山含月, 风吹磬出林”(贾岛)。 上一下一中三, 如“星临万户动, 月傍九霄多”(杜甫)、“剑留南斗近, 书寄北风遥”(祖咏)。 此皆以五字成句, 而句中有读者也。 (同上)

句法有倒装横插、明暗呼应、藏头歇后诸法。法所从生, 本为声律所拘,十字之意,不能直达,因委曲以就之,所以律 诗句法多于古诗,实由唐人开此法门。后人不能尽晓其法,所 以句多直率,意多浅薄,与前人较工拙,其故即在此。 (同上)

唐人多以句法就声律,不以声律就句法,故语意多曲,耐 人寻味。后人不知此法,顺笔写去,一见了然,无意味矣。如 老杜“清旭楚宫南,霜空万里含”,顺之当云“万里楚宫南,霜 空清旭含”也。“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顺之当云“谁悯貂 裘敝,北冲雨雪归”也。“野禽啼杜宇,山蝶梦庄周”,顺之当云 “庄周山蝶梦,杜宇野禽啼”也。玩此可以类推。(同上)

七字为句,中二联最忌重调。句法则有上四下三,上三下 四,上二下五,上五下二,上一下六,上六下一,上二中二下 三,上一中三下三,上二中四下一,上一中四下二,上四中一 下二,上三中一下三,此十二法尽之。上四下三,如“九天阊 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 别殿漫焚香”(杜甫)。上三下四,如“洛阳城见梅迎雪,鱼口 桥逢雪送梅” (李绅)、“斑竹冈连山雨暗,枇把门向楚天秋” (韩翃)。上二下五,如“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杜甫)、“霜落雁声来紫塞,月明人梦在青楼”(刘沧)。上五下 二,如“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杜甫)、“同餐夏 果山何处,共钓寒涛石在无”。上一下六,如“盘剥白鸦谷口 栗,饭煮青泥坊底芹”(杜甫)、“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 雨陵”(唐彦谦)。上六下一,如“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前 星宿稀” (杜甫)、“却从城里携琴去,许到山中寄药来” (贾 岛)。上二中二下三,如“旌旗落日黄云动,鼓角因风白草翻” (李频)、“论旧举杯先下泪,伤离临水更登楼”(杨巨源)、“百年 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 影动摇”(杜甫)。上一中三下三,如“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 飞花落舞筵” (杜甫)、“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 (郎士元)。上二中四下一,如“山河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 畤平”(崔颢)、“宫中下见南山尽, 城上平临北斗悬”(苏)。 上一中四下二,如“诗怀白阁僧吟苦,俸买青田鹤价偏”(陆龟 蒙)。上四中一下二,如“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杜甫)。 上三中一下三, 如“黄金甲锁雷霆印, 红锦络日月 符”。此皆以七言成句,句中有读者也。(同上书卷二)

杜诗有反言之者。如云:“久拼野鹤如双鬓”,若正言之, 当云“双鬓如野鹤”也; 又云:“黄鹄高于五尺童,化为白凫似老 翁”,若正言之,当云“五尺童时似黄鹄,化为老翁似白凫 ” 也。《左氏传》曰:“室于怒,市于色”,曾南丰曰:“室于议,涂 于叹”,皆如此类。(马鲁《南苑一知集》卷一 《论诗》)

句法五言有上一下四者,如贾岛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 下门”; 有上四下一者,如杜审言之”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 春”; 有上二下三者,如常建之“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有上三下二者,如郑谷之“两廊僧不厌,一个俗嫌多”。七言有 上一下六者,如刘禹锡之”朝驱旌斾行时令,夜见星辰忆旧 官”; 有上六下一者,如李峤之“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 边回”; 有上二下五者,如少陵之“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 麋鹿游”; 有上五下二者,如少陵之“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 河影动摇”; 有上三下四者,如柳宗元之“岭树重遮千里目,江 流曲似九回肠”; 有上四下三者,如许浑之“楸梧远近千官塚, 禾黍高低六代宫”。凡此之类,皆可相间用之。(钟秀 《观我生斋诗话》卷二)

又有颠倒呼应句法: 如郑谷之“林下听径秋苑鹿,溪边扫 叶夕阳僧”,此颠倒句法也; 古诗之“丈夫何在西击胡”,李义 山之“君问归期未有期”,此呼应句法也。又有叠字连珠句法: 如少陵之“野日荒荒白,江流泯泯清”,叠字也;“落花游丝白日 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连珠也。又有一句两字句法: 如郑谷 之“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一句两字也。又有上 下申明句法: 如少陵之“林花着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上申下也;“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下申上也。又有句中 子母法: 如“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句中子母也。 (同上)

乐天诗喜类聚一时景物以为句者,如“风回云断雨初晴”、 “草香沙暖水云晴”、“岸浅桥平池面宽”、“石浅沙平流水寒”、“风 清泉冷竹修修”、“树深藤老竹回环”、“笋老兰长在渐稀”、“野桃 山杏水林檎”、“枣赤梨红稻穗黄”、“柳湖松岛莲花寺”、“沙巾草 履竹簑衣”、“短靴低帽白蕉衫”、“乌帽青毡白裘”、“竹鞋葵扇 白绡巾”、“萝巾惠带竹皮冠”。其为联语者曰:“玉佩金章紫花 绶, 衫藤带白纶巾”、“重裘暖帽宽毡履, 小阁低窗深地炉”、 “轻履单衣薄纱帽,浅池平岸痺滕床”。此本于子美“风急天高 猿啸哀”二语,他人集中亦不多有也。后惟放翁时一效之。 (沈其光 《瓶粟斋诗话》 卷一)

大家各有句法。老杜往往喜用五入声字为句者。如云:“业 白出石壁”、“石壁滑侧足”、“壁色立积铁”、“渴日绝壁出”、“白日 亦寂寞”等是也。又喜用一字,如云:“宇宙一膻腥”、“窕窕一林 麓”、“昏霾一空阔”、“万古一骸骨”、“青衿一憔悴、“四海一涂 炭”、“溪行一流水”、“青林一灰烬”等句是也,此皆他人集中无 之。(同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用字

下一篇:体式

“造句” 的相关文章

写渌水的诗词校考2年前 (2022-11-07)
写幽居的古诗词解析2年前 (2022-11-07)
写秋思的古诗词解析2年前 (2022-11-07)
诗人之间的名句摘抄2年前 (2022-11-07)
般若化意境与诗词创作2年前 (2022-11-07)
月出惊山鸟2年前 (2022-11-07)
归来掩柴门2年前 (2022-11-07)
中国文化的诗与酒2年前 (2022-11-07)
春风不改旧时波2年前 (2022-11-07)
高歌取醉化茫然2年前 (2022-11-07)
诗是一种生态现象2年前 (2022-11-07)
那山, 那水, 那人2年前 (2022-11-07)
原来古人也玩八卦2年前 (2022-11-07)
把酒临风岳阳楼2年前 (2022-11-07)
王杨卢骆当时体2年前 (2022-11-07)
沈宋诗派2年前 (2022-11-07)
白话诗派2年前 (2022-11-07)
田园山水诗派2年前 (2022-11-07)
中晚唐意象诗派2年前 (2022-11-07)
晚唐山林隐逸诗派2年前 (2022-11-07)
唐代诗歌中的其他诗派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骚体?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古风?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近体诗?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词?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词余?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诗话?2年前 (2022-11-07)
如何辨平仄?2年前 (2022-11-07)
如何平仄相配?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孤平?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三平尾”?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八病”?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平仄两用字?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仄韵诗?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大拗?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特拗?2年前 (2022-11-07)
近体诗可以用新韵吗?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工对”?2年前 (2022-11-07)
唐代盛世气象的实证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假借对”?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交错对”?2年前 (2022-11-07)
什么是“扇对”?2年前 (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