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故大全 > 文化典故 > 二月翻鼓不吹笙

二月翻鼓不吹笙

        在黔东南丹寨四方山一带的苗家山寨,每年都要过两次翻鼓节。第一次是在春二月的猪场天;也有的在牛场天,第二次是秋九月,也是同样的日子过。翻鼓节的活动内容,主要是祭祖。春二月的翻鼓节,偏重于祈求祖宗保佑子孙百事无忧,事事如愿,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秋九月的翻鼓节,则偏重于感谢祖宗的恩典和保佑。
        


        翻鼓节一般持续两天,头天是杀鱼、炖牛皮,蒸糯米饭等洒祭祖宗。第二天便举行吹芦笙,跳铜鼓,斗牛等热闹活动。第三天散客,开始做活路。
        吹芦笙,是苗家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之一。但芦笙却不是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都可以吹的。这有个规矩,就是从九月翻鼓节到来年的二月翻鼓节之间,芦笙可以随便吹。特别是过“苗年”吹笙跳月,后生们走到哪里。吹到哪里,哪里的苗族姑娘便成群成串地跟在后生背后,合着芦笙的节拍跳舞;大人娃儿也围起来看,热闹得不得了。可是过了春二月翻鼓节,后生们就把芦笙擦干净,并用棉花团塞住芦笙管,悬挂在板壁上,不到九月翻鼓节,芦笙是不能取下来乱吹的。
        这种习俗是怎么兴起的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布腊的苗族后生,生得眉清目秀,是个方圆百来里最有名的芦笙手。他吹起芦笙来,曲调特别多,声音特别美,树上的麻雀听了,不敢叽叽喳喳乱叫;天上的云彩听了,不肯随风飘……每当他吹起芦笙走到哪个寨子的芦笙塘时,哪个寨子的男女老幼都向他围过来;当他吹起讨花带的曲调时,姑娘们都把自己手织的最漂亮的花带挑出来,系在他的芦笙管上。
        有一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好,村村寨寨,处处是一片兴旺的景象。过了九月翻鼓节,布腊手持芦笙,走乡串寨。他由方泽到卡乌,从卡乌到晴朗,从晴朗到别仰……一串就是几个月。每到一寨,他吃不焦,住不愁,整天乐悠悠。当他串到舟溪时,已是来年二月翻鼓节了。过了欢乐的二月翻鼓节,布腊才想到春耕忙种的季节到了,也该回家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舟溪。
        当他登上高高的岗养嵘,俯望山下的人家,星罗棋布;远近的梯田,层层叠叠;林中的鸟雀,在亮喉鸣啼;草中的山花,在风中流香……布腊看着,听着,闻着,眼前又浮现出山下姑娘桃花般娇美的容貌,姑娘们含情脉脉争向他赠送花带的情景。”布腊一时忘了回家,口衔芦笙嘴,又深情地吹起“嘟呐嘟呐嘟嘟呐,咚哩唠嗡嗡”的感谢调。他越吹越舍不得放下手上的芦笙。他吹了一遍又一遍,逗得山下的姑娘心头痒痒的。正在埋头刺绣的,再也安不下心来挑花绣朵了;正在挥锄挖土的,再也无心干下去了。她们一个二个都丢下了手上的活路,牵衣连袂地结伴上山来。不一会儿工夫,岗养嵘的山头上,涌来了一大群姑娘。她们围着布腊,一个跟一个,一串连一串的跳起芦笙舞来。布腊的芦笙越吹越响,姑娘们也越跳越欢。吹呀跳呀,姑娘越聚越多,整个岗养嵘的山头上,变成了一个闹洋洋的芦笙塘。
        忽然间,布腊的芦笙好像漏了气,再用劲也吹不响了。姑娘们听不出曲调来,无法再跳,眼睁睁的看着布腊。布腊急了,拔出嘴上含着的芦笙,看了又看,也看不出毛病;拍了又拍,也拍不出个名堂。摆弄了半天,怎么也吹不响。布腊从来没有在姑娘面前这样丢人现眼,一时弄得满头大汗,根本不敢抬头放眼看人。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白胡子老公公,他走到布腊的面前,哈哈地笑了一阵,然后才对布腊说:“你这个最有名的芦笙手,怎么搞的,芦笙都吹不响了呀!”
        布腊什么话也答不出来。
        老公公又说:“把你的芦笙给我试试看,看吹得响不。”
        布腊虽然心头不服,也只好一声不吭地把芦笙递过去。老人接过芦笙一吹,便响起了动听的曲调,布腊和姑娘都感到十分惊讶,仔细听去,才听明白:


        去年收成好;
        处处喜洋洋。
        九月来翻鼓,
        寨寨铜鼓响。
        冬月过苗年,
        寨寨芦笙 。
        正月过大年,
        欢歌漫山乡。
        二月又翻鼓,
        苗家喜欲狂。
        要得年年好,
        切记不能忘:
        季节到二月,
        活路渐渐忙。
        春耕不忙种,
        秋无丰收粮。
        请听阳雀叫,
        声声催回乡。
        你还吹哪样?
        你还走哪方?


        布腊听了老人的芦笙词,脸庞顿时红得像猪肝;姑娘们听了老人的芦笙词,也捂着脸转身下山去了。
        “拿去吧!”老人把芦笙还给布腊。布腊接过芦笙,还来不及感谢老人,忽然一阵风响,转眼之间,老人就不见了。布腊感到十分奇怪,回到家里,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失口喊了一声“天哪”,便一把拉着布腊走出门,双双跪在地上,对天磕了几个响头,然后喃喃地祈祷说:“天上神仙老人呵!我家崽娃年轻不懂事,求你老人家多多原谅,千万不要降灾降难啊!从此以后,过了二月翻鼓节,决不准他再吹芦笙了……”爸爸念完,抬头望天,只见乌云滚滚,接着,雷鸣电闪,大雨就“哗哗哗”地落下来了。爸爸赶紧催促布腊牵牛扛犁,抢水打田……
        这年,水稻、包谷、小米长得特别好,获得大丰收。布腊和他爸爸都认为是神仙老人训导和保佑的功德,乡亲寨邻也没有哪一个不相信的。从那以后,人们每年过了二月翻鼓节就暂时不吹芦笙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吊颈鸡

下一篇:茫耶寻谷种

“二月翻鼓不吹笙” 的相关文章

月季11个月前 (06-03)
哈萨克族的东布拉11个月前 (06-03)
满族腰铃的传说11个月前 (06-03)
欧伦神的传说11个月前 (06-03)
台湾避债戏的传说11个月前 (06-03)
藏戏的传说11个月前 (06-03)
面具的来历11个月前 (06-03)
彝族摔跤的来历11个月前 (06-03)
金华斗牛的由来11个月前 (06-03)
灶王11个月前 (06-03)
新娘穿草鞋11个月前 (06-03)
蜡染11个月前 (06-03)
腊八粥11个月前 (06-03)
春节吃什么11个月前 (06-03)
七月过卯11个月前 (06-03)
奶娃妇女不上桌11个月前 (06-03)
洗和气脸11个月前 (06-03)
高坝赶歌会的传说11个月前 (06-03)
踩花山11个月前 (06-03)
四月兔日祭娅拜11个月前 (06-03)
白洁夫人与火把节11个月前 (06-03)
杀鱼节11个月前 (06-03)
五月端阳11个月前 (06-03)
哈尼族的正月年11个月前 (06-03)
窑王的传说11个月前 (06-03)
端午药泉会11个月前 (06-03)
花姑 百花世界的仙子11个月前 (06-04)
谷神 为人献上盘中餐11个月前 (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