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古籍名句

《古籍名句》

    收录163464

信不继,盟无益也。

(桓公十二年) 信义都不能遵守,结盟又有何益?...

辅车相依。

(僖公五年) 邻国之兴亡,与我关系密切,人与人之间,也是一样。...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庄公三十二年) 为政者顺着民心行事,国家一定会兴盛。所以,为政之先,一定要了然于人民的心向。国家败亡时,为政者每每都寄望于神明赐福,所以先听神的声音。...

举趾高,心不固矣。

(桓公十三年) 人一旦心存傲慢,运步就显得趾高气扬。那么他的心已先浮动,所以失败接踵而至。...

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

(闵公元年) 树木的骨干倒了以后,上面的枝叶才会随之倒下。一个国家失去了立国的根本,子民就会跟着灭亡。...

无戎而城,雠必保焉。

(僖公五年) 一个国家平时有完善的战备,一旦敌人入侵,就可动员全民抗战,保卫国土。...

无丧而戚,忧必雠焉。

(僖公五年) 家无丧事,竟显出悲伤,如此,烦恼和忧愁一定会降临其身。...

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庄公十四年) 坏事的蔓延,就像草原上燃烧的野火一样迅速,使人无法去接近扑灭它。...

筮短龟长。

(僖公四年) 古人占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拿筮竹,另一种是烧龟甲;前者是轻卜,后者是重卜。...

怀德惟宁,宗子惟城。

(僖公五年) 人君常以道德为念,则国家必定安泰;国家安泰,则嫡长子得持以为城也。...

渝盟无享国。

(桓公元前) 与他国结盟,没有理由而毁约,这样的国家是不会长久存在世界的。...

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隐公五年) 没有完善的准备,没有周全的考虑,是不可以出兵作战。 “师”指军队。...

大义灭亲。

(隐公四年) 为了正义,即使是自己的亲骨肉犯刑法,也不能罔法涓免。...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系辞下) 一个伟大人物会厚重而寡言,一个轻薄凡人会急躁而多话。 中心疑者躁。而其辞支离,故言多而乱吉人,圣人也,以其心之平,故不在多言,言必有中也。...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隐公六年) 凡是能亲近仁德,能与邻国建立良好邦交的人,才是真正的国宝。...

自求多福。

(桓公六年) 福泽是经由自己努力而得来的,不是别人赐予的。 “天助自助者”就是这个道理。...

诬善之人,其辞游。

(系辞下) 专门恶言诬蔑好人的人,他的话必然都是不可靠的无稽之谈。 诬善以为恶,行恶而伪恶,此小人之忧,因其心有所枉,是以不得其正,是以其辞不能坚定而游移也。...

中心疑者其辞枝。

(系辞下) 内心存有疑虑的人,他的话必然矛盾百出。 叛者心乱,其辞多愧憾焉。疑者心虑,其辞支离破碎,失其正矣。故曰:“情见乎辞。”因其辞,可从而察知其心之平与不平也。...

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隐公十一年) 山上有树,要如何利用量度,这是匠师的责任。同理,决定宾客席位的顺序,主人当然要择其所宜了。...

民神之主也。

(桓公六年) 夫鬼神之灵,依民而行,故人每当遇到灾害困惑时,便向神明祈祷。 故王者必须率先尽力造福人民,然后再去祭祀。因为祭祀必由人,而神又非民不食,所以说,民是神的主宰。...

无使滋蔓。

(隐公元年) 对待坏的事物,要及早除去,不要使它像莠草一般滋长蔓延。...

蔓草犹不可除。

(隐公元年) 连生的蔓草,若不及早除掉,等它成长蔓延,便难于刈割清理了。凡事在初生时不及早处置,等事情扩大再来处理,就事倍功半来不及了。...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系辞下) 如不是可作某种事的人才,就绝对不可以让他走这条路,因为创业完全靠人才。 虚行,谓能秉中虚而行使也。 易之原理,不仅可以探讨其导源,亦可以因知其源而知其所能行之方。方,亦道也。道,亦天理之常,非不可知,不可行者也。惟知不得其人,非畜德...

治丝而棼之。

(隐公四年) 国君欲统治天下,舍道德之正途,而采择悖乱的方法,就好像整理一团乱丝,反而越理越乱一样。...

爱子教之以义方。

(隐公三年) 真正疼爱子女的父母,不是用溺爱,而是要去教导他做人的道理。 “义方”指正义之道。...

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

(隐公六年) 掌理国家政治的人,见到恶的东西就要像农夫见到杂草一样,务必除去而后已。...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隐公元年) 诸侯子弟所据的城池过大,便会削弱王者的权力,造成国家的损害。 “都城”是诸侯子弟所在之地。“百雉”是指城的面积;长三百丈的城称为百雉。...

因穷而通。

(系辞下) 困苦与贫穷谁都讨厌,但穷困到极点时,会出现可通之路。 人必历经艰苦困涩,以磨励其志,增益其能,所以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人得以困穷而致通达,以挫折而致成功也。...

失守者其辞屈。

(系辞下) 自己既没有确实的根据又没有节操的人,他的话必经不住考验。 失其操守的人,因其行背道,是以心人恶。行背道而心从恶,则自我惶悚,其为言,不能光明正大矣。所以说:“失守者,其辞屈。”...

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

(隐公四年) 国君要以德性来感化他们,才能使老百姓和睦相处。我未曾听过,从事攻伐争战,而能使百姓熙和睦洽的。...

危者,安其位也。

(系辞下) 遇到危险问题能提高警觉,是保全自己身家性命的方法。 语云:“多难兴邦。”又云:“居安思危。”故人知所惕励。以临渊履薄之心以临事,则事必果成。成天下之治,故圣人无不安其位也。...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系辞下) 龙和蛇所以有冬眠,是为保全自己较长的生命。 龙、蛇,冬日蛰居,所以应天时也。所以保精力也。顺天理也。即所以保身也。 又解曰:龙蛇之蛰,隐也。隐而不彰,其知在我,不炫于人,故不为人所嫉,亦所以保身也。...

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系辞下) 由一个君主统治万民是最好的政治,反之如有两个君主来统治国家就要大乱。 一君者,君唯一也,独尊也。二民者,喻民之多也。一国而有二君,乱萌生矣。二民,谓民多。多民,则生之者众矣。仁者在位,政出一门,可不乱。此君子治世之道也。...

彰往而察来。

(系辞下) 易就是阐明过去的事理,并以此为本而推察未来的祸福。 彰明完成之事,究其物理物性,即可以察知未能之物事。故曰:“溯往可以知来。”见微知者,见显知隐,循既变以判知未变,吉凶祸福,不待至而先知矣。...

不远复,无祇悔。

(系辞下) 趁着错误不太大时,赶紧猛回头,以免选成懊悔。 孔子赞颜回:“三月不违仁。”不违仁,知过能改也。君子知其过,而勇于改过,有不俟终日之诚与勇,故惟君子可以无悔也。...

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

(系辞下) 不该操心的而操心,必惹是非,不该占有的而占有,必生危险。 处身必也以其地,若鸟兽之违山林,鱼鳖之离沼泽,致死之道。 又谓非其所当有而有之,器不容于货,则危矣。喻器识之不当其位,身必危。故君子之出处进退,必遵其道,离道则危。...

穷则变,变则通。

(系辞下) 不论何事,穷困到极点必然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以后必然出现可行之路。 易之道,变也。易之变,无穷尽,无终始。时穷则变,变,即所以济穷也。变而后通,通,则畅,可久也。易所谓剥极必复,否极泰来,正是天地之常则,也正是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系辞下) 遇事知道危险而就特别谨慎的人,能获得平安,反之遇事粗心大意而不谨慎的人会遭受灾殃。 易之道,以平衡持其变。不平,则变离常轨,失天地之道矣。故圣人见事之危,知有所轻重失度也,行而平之,转危为安矣。事之有漫者,则使之倾覆。易与天地之法...

存,而不忘亡。

(系辞下) 不论国家或事物,现在虽说存在,但不可忘记不存在时的情况。 无论个人或国家,生,不可以忘死,存不可以忘亡。盖生死之道,为天地运行自然之理,生以其德,则死亦不离道。可以无所惧于死矣。盛极必衰,合久必分。国家之存,当时刻惕励,懔于衰之必...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系辞下) 上古时代的人,都用打绳结来作约定,后来圣人用文字代替绳结。 上古无文字,以结绳纪事。上古圣人以诚,信为天下倡,故虽结绳而天下可治也。会颉作字,天下斯有文,后世圣人以天下事繁,非结绳足以志其罔,故以书契代结绳。因之百官赖以治事,万民...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系辞下) 君子处于安乐环境中,也随时提高警觉预防灾害。 世事变易,有常而无常,盛、衰,相继也。安、危,相伴也。居安之时,不知危之将至,不知危之必至,殆矣。居安而思危,则可绸缪于事之未发,以有备而待事之必至,则危亦安之所托也。...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系辞下) 男女精诚合作,就能化育万物而创造一切。 天地之道,象诸男女。男女一体,相感相应,乃得繁衍。天地交泰,乃得化生万物。故曰,易始于阴阳,而万物成化也。 阴阳合德,以体天地之撰,盖以阴阳合为一体,其性可以通神明之德,此正道有别于淫秽也。...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系辞下) 无德而居高位,无智而策大谋,力小而担重任,没有不会招来灾殃的。 不修往而居大位,所知小而所谋者大,力不及而所任者重,均违天地自然之法则,鲜有能违其目的者!故人必须有自知之明,夫然后可以得事之宜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系辞下) 不论什么好事或好东西,只有一点点都不足成大事,所以必须累积起来才能成名。 善不积,不能得福。恶不积,不致获罪。如果人不能随时反省而无悔,灾必随之,无论成名矣。故君子戒慎恐惧,惟善为宝,实至而名归矣。...

垂衣裳而天下治。

(系辞下) 天子只要穿着朝服很威仪的站在那里,就可以使天下太平,这就是无为的善政,乃指遵循乾坤易简之道的黄帝和尧舜的治世。 天子以行仁为首务,不以苛刑,而天子自着其威仪,其威仪出之孚诚信,而民敬之,畏之,归之,仰之。所以黄帝尧舜得垂衣裳而治天...

治而不忘其乱。

(系辞下) 现在虽说天下太平,但不可忘怀天下大乱时的情景。 承平之治,谓世事能得其平,所以治也。惟于世事得其平,恶念遂隐而未显也。或以私欲,或以私情,而恶念由隐而显,违世理之平,则乱萌生矣。故治,不可或忘其乱也。...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系辞下) 尺蠖虫所以把身体弯曲,是准备伸直往后前行。 尺蠖,蛾之幼虫也。 尺蠖以屈伸为移行之方法。有屈,然后得伸。所以说屈,为伸之前奏,往者出来者伸。遂得相互推移,而井然有序。这是圣人教人以尺蠖龙蛇之动而穷屈伸之理,研究极其精策而致用也。...

显微阐幽。

(系辞下) 要洞察明显而大的东西,都是渊源于微小的东西;确认微小而看不见的东西,其实体可能大而又明显。 自物之极微之处,悉心体察,则物象之幽而未明者无不显,世事之顺逆通塞,亦无不明矣。故曰:“见微,所以知着也。”...

知几其神乎。

(系辞下) 还没等事情的结果,就事先知道其祸福,这大概就叫神吧! 易学注重机。机,事之端,动之始也。所谓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慎之始也。事之成败利钝,均在于几。知机,是能知世事成败兴亡之道,与其所经由之途径,进而知其遂行之方,故圣人赞叹谓知几其甚...

见几而作。

(系辞下) 君子看到事物的征兆之后,立刻就会采取因应措施。 君子见其机,而知决其相应之道,所谓适其宜者。见机,然后作,得其宜矣。 (参阅前节“知机其神乎”。)...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系辞上) 一心一德之人所说出的话,其芳香有如幽兰。 兰为王者之香。其臭如兰,喻其芳馨雅洁之至。二人同心,则出至诚。惟诚可以格天,故同心之言,所以能其臭如兰也。 臭,指气味,非恶臭也。...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系辞上) 在天地宇宙之间,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靠五官来控制的是在形下面的器,形上而无形的是道。 圣人论宇宙万象,以形之一字包括之。形上形下,本为一物,特因其变通而异其体。形而上,是抽象的,可得而知,但不为人所能摸触的,那就是道。形而下,是实...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系辞上) 易教帮助圣人提高道德,并且扩大他们的事业。 孔子曰:易其至矣夫,意思是说,易,已得天地之极。前节曾谓:“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他认为圣人之崇德广业,都是学易以得知。所以说,圣人修易以崇其德,行易以...

圣人之大宝曰位。

(系辞上) 圣人所最宝贵的职位,就是天子职位。 圣人,君上也。惟圣人居其位,乃可行其德,布其仁,而使泽被天下万民。 惟圣人必在其位,始可布施其正,不在其位,不得以行政也。故曰,圣人之大宝在位。 夫位,天下之至尊,权力之枢机所在,非圣人而在其位,...

退藏于密。

(系辞上) 有为之人如天下太平,就息影家园不问世事。等待一旦国家有事,好再出来给国家效力就在暗中韬光养晦。 孔子言道,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无所不至其极。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所谓退藏于密,与弥六合为相对。谓其能大能小,不以其异形而损...

开物成务。

(系辞上) 易道占吉凶是开发事务,以便促成一切事业成功。 孔子以为易是创造万物,及形成事物的根源。所以说,天道之变化,尽在易中,所以圣人认为借易就可以通天下之志,断天下之疑,祇有易才是天道人道的最高境界。...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系辞上) 天很高,地很低,而易的阴阳万象交替变化,就在天地之间进行。 天高而地卑,易则介乎天地之中。故易之理,衡天地之变,执其本性而顺其规范。所以说,易之变,有其序,不爽毫厘,故言易之变,则称天命,天秩。...

何以聚人曰财。

(系辞下) 要用什么来号召人才呢?那就是用散财。 人之所向往者,生也,人之所欲者,财货也。圣人货殖天下,则财恒是矣。财,可以维其生,可以填其欲,故曰聚人曰财。...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系辞上) 使事业发达而富有就叫大业,每天都研究学问而获得新知识就叫盛德。 君子日新之新,德业愈积愈厚,天下之盛至矣。乾坤之道,万物资生,生生不息,得以天心植之大地,则乾坤富且裕矣。富且裕,天下之大业成矣。...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系辞上) 如不把财物放好,会诱发人的盗窃之心,所谓之“财不露白”。女人打扮得很妖艳,容易诱使人想入非非。 后之学者,认本节语句芜杂,系后人之伪窜。 所谓慢藏诲盗,谓器小而藏其大,位卑而得其高。则引人生妒,而启其盗心。 冶容,谓化妆之及于妖艳。...

何以守位曰仁。

(系辞下) 要用什么来保住天子之位呢?那就是实行仁道。 前已言之,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以保民为心,保民之道,莫逾于生,故圣人以导民之生为行政之首。生长也,成也。对人体察天理物性以治天下,仁之至也。天子行仁,而民悦之,归之,其位自能守也。...

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系辞上) 谦字首先要谨慎自己的行为,如此才能保全现在自己所居的地位。 此系孔子为言谦道的效用。夫谦,逊也,敬也。执谦守礼以事上,以劝下,则可以保其正位,保其正位,即能得天道之中,谦道之为用大矣。...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系辞上) 默默不语会有成绩,不发言而受人信任,这完全是由于其人的品德。 易论宇宙之变化,首重象。易之至理,原是圣人就象之显现者,由观察中得来。天地之道,显着象,然后圣人始由象而得其真。圣人之于易,默而成之;正是这个道理。 夫太极肇始,衍成宇宙...

几事不密则害成。

(系辞上) 如把决定命运的机密随便泄混露他人,必然带来灾害而招致失败。 孔子为言:“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君失其臣,臣失其身,非害成而何。所以圣人以守事机之密以成其大,是有由来的。...

言行君子之枢极,枢极之发,荣辱之主也。

(系辞上) 言行是决定君子命运的重要机能,此机能之发动又成为决定君子荣辱之因素。 何以君子一言可以动天地?因君子一言之发,即为世之所用。盖一言之发,必有感应;一念之善,即获超升。一念之恶,即坠落,此种定律绝无倖免。所以说言行是君子修德化民的关键...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系辞上) 文字无法表达全部所要说的话,语言不能表达整个的心意。 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与孔子之说相吻合。易,是抽象的,是无穷尽的。其中的奥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故孔子谓易之为道,道之于理,书不能尽言。言,也不能畅其意。...

天地之大德曰生。

(系辞上) 在天地的所有恩德之中,最大的就是创造万物。 易之道,生也。唯生生不息,然后能得宇宙之平,得见宇宙之常。不有生,则天道尽矣。所以说,天地间之至德莫若生。 天地有好生之德,圣人得其位,而发扬光大之。有土斯有财,有财,然后民有所托,用之于...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系辞上) 易先有太极,太极是宇宙的根源,既可称为道,也可称为理,从太极又生阴阳,此阴阳两者的交替,就是阴阳两极。 易谓太极为乾坤之始。以周圆为一,象征宇宙之第一颗种子。然后逐渐衍生,生生不息,而形成宇宙之大,与宇宙之恒。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系辞上) 一切祸乱的发生,都是由说话所造成,所以人必须谨慎发言。 君子处世之道,厥为慎言,盖言之轻率,为肇乱之源,犹若致乱之阶梯也。孔子以慎言为密。密之本意近慎而意更深远。有隐微之意,有退藏之意。...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系辞上) 两人如能一心一德,其力量足以切断金属。 孔子之言同心,盖与老子之讲“玄同”,墨子之讲“上同”,同其命意。因同,则无间,则合一。合一,即近乎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故曰二人同心其利可以断金也。今日所言“物力”,合力必大于分力。力...

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困彖) 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改变自己平日的人生态度,这样做就算是君子,所享是前进之道,也就是君子的处世态度。 亨,通也,顺也。 君子虽身遭困窘,仍能坦荡荡以不失其亨。 孟子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故君子不当为困所困,而...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系辞上) 男子靠平易的道理来掌理一切事情,女人靠简单的道理来整顿万事。 知曰良知。能曰良能。 良知原为每人之所有,良能亦随生以俱来,故称易、简。易、简即以代乾、坤,谓天地之为用,简而易者也。...

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既济 九五) 东邻的人杀牛祭神其诚心不如西邻的人,虽其拿出很少的贡品但却有诚心。所以西邻的人能获神的赐福。 用牛为太牢之礼,祭之尊者。祀为普通之夏祭。东家宰牛以行太牢之祭,转不若西家之仅行祀祭之能格神祇也。祭当以诚为主,不尚形式。如东家只重祭...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困 彖) 越巧言诡辩,越会使自己陷于窘态。 水下于泽,则水下漏。水下漏,则泽枯矣。故君子居困之终,言而不信,言不及义,空言泛泛,是乃穷也。君子不能困于穷,而失其亨也。...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中孚 九二) 喻人只要有诚在心,即使表面上没有看见,必能产生共鸣。 鹤鸣于树阴之下,其雏应而和之。夫以母子之亲,更逾同类,宜其感应共鸣,相应相求。推论其理,惟至诚可以感人,可以感物。易经的本性,特为着重感应。认为以德教化,以诚感应,可以感动天...

生生之谓易。

(系辞上) 观察天地自然之姿,阳生阴,阴生阳,不停的交替变化,此种阴阳变化就叫易。 天道运行,交替变化,不以衰而竭,不以盛而盈。人间之生死,亦复如是。故生生不息,使天地得保其恒久,这就是易理精义之所在。...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系辞上) 乾是积极性的道,具有男子性格,坤是消极性的道,具有女子性格。 乾,是积极进取之象,因以成男。阴,消极柔致之客,因以成女。阴阳调和,万物肇始。谓以乾道之奋进创造,刚健蓬勃,须以坤道之阴柔以济其极,然后才能收调和之功,生生不息也。...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革 彖) 商汤王的灭亡夏桀王,周武王的灭亡殷纣王,都算是伟大的革命行为,他们的革命不但是上从天意,而且是下应民心。 革,变也,克也。夫水盛则火息,火盛则水息,是水火互为之革。 殷汤王之伐夏桀,周武王之伐商纣,盖因桀纣无道,失其德,置人民于水火...

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中孚 上九 象) 喻无实力的人即使爬升高位,不但不会久享虚名,反而会成为灾难之源。 翰音,鸟高飞之音也。 如鸟之高飞,虽高登于天,其羽翮划空之音,终是虚声,不可以长久的。 由此引喻,居高位者,德过于名,华而不实,有虚誉耳。正如翰音之不可久也。...

盛德大业,至矣哉。

(系辞上) 如能把道德发扬光大,靠此道德所建立的事业也自然最伟大。 圣人负悲天悯人襟抱,深通道是“藏于仁,显于用。”以成万物的至理,其结果自有盛德大业,自然就能臻于天道之极至。...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系辞上) 天高地低,如能模仿天地的这种形态,就可决定《易经》中的乾卦与坤卦。 宇宙之发展,要在阴阳。 天地对立,称日乾坤。天地之象,现于人世者,现象中有高卑,在人事上有贵贱,在变动中分阴阳,亦即刚柔之所由生。故依天地之有高卑,宇宙万象之序,为...

中行无咎。

(夬 九五) 只要肯实行中庸之道,不论何时何地都不会犯错。 苋陆,即今人所称之马齿苋。本草说它其根至蔓,而傍根复生。以喻小人滋蔓之速。 决,示掘除之也。 中行无咎,是释苋陆湲湲无咎辞中之一句。意思是说,小人滋蔓之速如苋陆。小人之难决亦如苋陆。君子...

(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小过 象) 君子的举止都非常恭谨,办理丧事也极为哀痛,但费用却很节...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系辞上) 易之教与天地之道并行,而且以易教为准,所以易教整顿天道的唯一方法。 弥纶,充满之意也。 易的道理,与天地之道相牟合,所以能为天地之准则。充满宇宙者,为天地推移之变化,这种变化,也就是生生不息之谓,易之至义也。...

乐天知命,故不忧。

(系辞上) 知道天命,并以此为乐,自然无忧愁。 人能乐自然之理,察性命之源,自不会有忧疑存在。知天命之所在,则可随遇而安,而守之以仁,故能爱。用是乐天知命,无惭惧于天地之道,自可不忧不惧而收发从心矣。...

信及豚鱼也。

(中孚彖) 人间信义力量,足以感动猪和鱼。 以天道行治道,自能孚信于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况豚鱼乎?孚信及于豚鱼,人遂会有不遵教化的?是所以能天下归心,治化邦国了。...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系辞上) 不考虑事物的复杂或困难,都要以平易简单的方式来观察,那就可掌握天下的真理了。 良知,易也;良能,简也。明白简易之理,则宇宙万物之变,可以驭于掌。以简驭繁,为天下治事之最高法则,所谓一以贯之,得天地之道矣。...

仰以观于天文,脩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系辞上) 上观天体的实相,下察大地之万象,就可了解人事,所以才能明白阴阳的道理。 幽、明,所以示天堂、地狱。 易理,往复之谓。观天文,观乎日、月、星辰运转之象。察地理,省察地山川草木之形。宇宙一切均是对立的。生不过是人的旅程,死,则是人的归宿...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系辞上) 集阴精与阳气而创造物质,散游魂与降魂而使其发生变化。 鬼,精气也。神,游魂也。 易指精为阴而气为阳,精、气相和而成物。物则因变而化成长,依天地循环之理,而使物尽其性。故事物之产生与变化,阴阳神鬼无不包含其中,故察物理之成与变,当能启...

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革 象) 一个伟大人物,每天进步都很快,所以变化也就极大。 大人,谓君子之居君位者,故称大人。 大德之人,德之光华,如虎之文彩。大人制礼作乐,蔚乎其有文章,不卜而知其信也。...

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解 六三) 一个没有坐车身分的人,却获得崇高地位,或者窃夺超过自己身分的职位,必将因招忌而发生灾祸。 身分之微贱者,负重而逾其纲,位不正也。君上之任人不以其分,亦谓其不得其位之正也。 寇者,违也。负者,贱役也。乘者,尊位也。 受付托而逾其分,越...

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

(蹇彖) 如看到前面有危险,就准备停止脚步,此人堪称为聪明人。 唯有具大智慧的人,才能见险而止。但险阻之来,吾人亦当深自反省,敦品励行,使德业日增,不至因险阻而退缩,仍当突破险阻,跻于成功境地也。...

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蹇彖) 如遇到困难,首先要反躬自问,错误是否在我自己,进而再敦品励行。 蹇,艰难而不顺畅之谓。 水在山上,水为山势所阻,自然不能畅其流。以喻事之遭遇挫折困难也。当此时际,君子当反求诸己,以修德养性,冀能渡此艰难也。...

损上益下,民说无疆。

(益 象) 什么是真利益呢?削减上面增加底下的,那人民的喜悦就会无限。 上有损而下受益,则民悦之。因为政治由上下达,所以其道光大。民悦无疆,则能诚心悦服,可与之前进,利涉大川,可以使之冒险而犯难了。...

(君子以)惩忿窒欲。

(损 象) 压制内心的忿怒,就可消灭欲念。 以上所释掼益盈虚,与时偕行,也就是说要想恰合机宜,为君上的,必须平其恚愤,制其私欲。如此,才能见到事理之真,与时机恰当。...

正家,而天下定矣。

(家人 彖) 使家庭安定方正,方能安定天下。 家能正,则长幼有序,父子有亲,有如火热生风,而风再助火,因而得以畅旺。所以家能正,则家人相助相扶,此安定富庶之道。家给而富足,天下定矣。...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

(家人 彖) 妇女应在家中坚守岗位,男子应在外面坚守岗位。 男正位呼外,刚也。女正位呼内,柔也。刚柔适中,顺天地之道也。...

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晋 六五) 不要为了一点点得失,而就烦恼不堪,因为再往前还有吉庆。 治事或得或失,不必有所忧惧。果能持其信心,勇往直前,亦可以得成功。...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蹇 六二) 为人臣的,遇有艰难不可屈服,不能顾及自身安全,要一心忠于君王。 王者在五,臣者在二,坎之外卦为王者之蹇。坎之中爻为臣之蹇,故曰王臣蹇蹇。 本卦系辞及爻辞均谓王臣之本身固无错失,不当灾厉,唯因外在大环境居蹇之中,因亦处于蹇中也。因此...

羝羊触藩,赢其角。

(大壮 九三) 喻小人的得意忘形,而不知如何进退。 羝羊,牡羊也。 羝羊角小而羸弱,自不能触破藩篱。羝羊触藩。喻力小而图大,终不能成功,不自量力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