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古籍名句

《古籍名句》

    收录163464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尽心下) 游说达官贵人,先要不为他的达贵所眩惑,不要把他富贵高显放在眼里。...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下) 在浅显的言语里面,却含有深远的道理的,是最好的言语。 “指”同“旨”。...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尽心下) 古时候的贤者,能先自明其明德,然后乃能使人也明其德。现今在位的人,自己昏昧,不明义理,却要教人明白义理,如何可能呢?...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尽心下) 君子的操守,只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能治国平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下) 国以民为本,所以人民是最当重视的,国家在其次,国君是最轻的。社稷君主,皆为民而立,不能尽其职,则当更置之,国以民立,无民固无君也,故当以民为贵也。...

乡原,德之贼也。

(尽心下) 乡原是戕害道德的蟊贼。...

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尽心下) 孔子得不到持中道而行的人来传授,必然只有就一些志气高和守本份的人来施以教化了。狂者好高骛远,都有进取心。狷者知耻自好,有所不为。孔子自然企盼有持中道而行的人,但因为不一定能够得到,所以就想到退而求其次。...

君子反经而已矣。

(尽心下) 君子只要回复到经常的大道上去就对了。况且经常的大道能够端正起来,百姓自然就会奋发兴起。百姓能够奋发兴起,自然就没有乡原之类的邪恶行为了。 “反经”:朱注“反,复也。经,常也。万世不易之常道也。”...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尽心下) 诸侯的珍宝有三样:土地、人民、政事。若只重宝贵珠玉的,祸患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养心莫善于寡欲。

(尽心下) 养心之道,最好的方法就是清心寡欲。 朱注:“欲,如口鼻耳目四肢之欲。”...

饥者甘食,渴者甘饮。

(尽心上) 饥饿的人,不论什么东西都觉得好吃;口渴的人,不论什么饮料,都觉得好喝。 这是没有得到饮食的正当味道,因为饥渴害了他的缘故。其实何止口腹有饥渴的害处,人心也有同样的害处。有些人在走投无路时,善良的本性被蒙蔽,就会取其不当取,用其不当用...

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尽心下) 财利丰足的人,虽是凶荒年岁,也不致饿死;道德丰厚的人,虽是处在乱世,也不会迷乱他的心志和本性。...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尽心上) 久借他人之物,迟迟不还,那么别人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是借来的呢! 春秋五霸只是假借仁义而已,老百姓怎么知道他不是真有仁义呢?...

君子引而不发。

(尽心上) 君子教人,如同教人射箭一样,只是张弓而不发箭,然而发箭的情势已活跃而出。所以君子教人,总是把一定的教学和方法态度,让学习的人跟着修习。...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尽心下) 木匠和车匠,只能教人各种规矩法度,却不能使人心思灵巧。其主旨是说法度可以言传,而巧妙全在心悟也。 “梓匠”木工也。“轮舆”谓造轮造车之工匠也。...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尽心上) 君子用来教诲人的方法有五种:一种是像及时的雨水孕育草木一样。一种是就他固有的德性来成就他。一种是就他的才能来使他通达。一种是就他所提出的疑难来替他解答。一种是没有及门受业的人,私自摄取君子的善言善行修养自己。...

不素餐兮。

(尽心上) 即所谓无功不受禄。 “素”,就是空的意思。...

其进锐者,其退速。

(尽心上) 求学做事,进步太快的人,往往退步也很快。 朱注:“进锐者用心太过,其势易衰,故退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心下) 完全相信书上的话,那倒不如没有书来得好。这是孟子勉励人们读书应深明大义,辨别是非。...

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

(尽心上) 对于不可以中道而废的事而竟然中道而废,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中道而废了。...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尽心上) 有作为的人,譬如掘井一样;掘到七十二尺深,还没有泉水出现,就罢手不掘,那它仍然是个无用的废井。 此言不达目标,不可中途而废。否则学犹未学也。 论语中他有“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同样是...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率。

(尽心上) 智高技巧的匠师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弟,而改变或废弃使用墨线的方法;而后羿也不会因为学射箭的人笨拙而改变他张弓的限度,以求速效。...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尽心上) 聪明的人,总以当前应先做的事为重要。就是说事有轻重缓急之分,也唯有这样的人,才懂得何事该先做,何事可缓慢一些。...

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

(尽心上) 对于所应该厚待的人而竟薄待他,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薄待的人了。...

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尽心下) 不以正道役使人,即使推行到妻子的身上,也难有效。役使人不以正道,那命令就是在妻子身上也行不通了。...

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尽心上) 祇供给他吃食而不爱他,就是把士人当作猪一样看待;祗是爱而不恭敬,就是把士人当作犬马一样地畜养。...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尽心上) 天下有道的时候,道就随着自身显行于天下;无道的时候,身就随着道隐而退息。...

居移气,养移体。

(尽心上) 地位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体态。处于天下广居的仁人,当然也有高雅的气质。...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尽心上) 虽然要守中庸之道,但如果未能权衡情势,仍只是算是执守一偏之见。...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尽心上) 杨朱是抱着“利己”主义的人,即使拔一根毛而有利于天下,他也不肯做。...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尽心上) 见过海洋的人就难以再看得起其他的水了。游学于圣人门下而领悟大道理的人,也不敢随便谈论天下之达道了。...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尽心上) 古时候的人,得志时,每能把恩泽加诸人民;不得志时,便退而修养自我,最后仍得显名于世。...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尽心上) 以保障人民生活安定为基础而诛戮一些罪民,罪民虽然被杀,也不会怨恨杀他的人。 “生道”谓保民之道,本欲生之也。除害去恶之类是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尽心上) 在穷困时就独自修养自身,显达时就要使天下人能同归于善。...

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尽心上) 不为利害所动心的大丈夫,必先端正自己的身心,而后才去导化天下万事万物。...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尽心上) 士人在一贫如洗之际,仍不会放弃义理;而在显达时,也不会违背正道。穷困时不失义理,所以士人就能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显达时不背大道,所以人民就不会对他失望。...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尽心上) 清晨一听到鸡啼就起床,随即勉行善的人,可以说是遵循舜行善之道的从者。...

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

(尽心上) 以能使人民生活安逸的道理去役使百姓,百姓虽然劳苦也不会抱怨。 “佚道”,谓安民之道。...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尽心上) 推行仁政,虽然能得民心;但远不如良好的教化,可从根本改善人心,因而能使人民自然归向。得人拥护的善政,可以致民于富,而使国家丰足宽裕。但普通深入的教化人民,使人都能知仁守义,大同之治,得以遂行。...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尽心上) 正人君子有三件乐事,而治是天下却不包括在内。 父母都健在,兄弟能和睦相处,是第一件乐事。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是第二件乐事。能 天下英俊的人才而教育他们,是第三件乐事。...

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尽心上) 孤寂的远臣,微贱的庶子,他们抱着危惧之心,抱持着深切的远忧近虑,所以能够通达事理。...

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天之者也。

(尽心上) 能尽天理的人,他要先看看是否有机会施行他的道理于天下,然后才出来事君行道。...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尽心上) 不必经过学习自然就明白的,是人的良能。不必经过思虑,自然就知道的,是人的良知。...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尽心上) 仁厚的言论教化,不如有仁厚的德泽声闻更能感人深切。 “仁言”谓政教法度之言也。“仁声”程子曰:仁声,谓仁闻,有仁之实而为众所称道者也。...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尽心上) 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太小了,登上泰山便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尽心上) 墨子主张“兼爱他人”,即使摩秃头顶,掉光胫毛只要对天下有利的事,他都肯做。...

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尽心上) 圣人所经过的地方,人民都能受到他的德行感化,内心所感受的,更是神奇莫测。他的德业上可配天,下可与天地同运而并行。 “所过者化”谓身所经历之处,无人不为所化。“所存者神”谓心所存之处,神奇莫可测知。此章谓君子以德教化人,与天地同功。...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

(尽心上) 有德行、智慧、道术、才智的人,往往是在忧患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 朱注:“疢疾,犹灾患也。”...

耻之于人大矣。

(尽心上) 羞耻心对于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关系太大了。如果能因不正或不义而感到羞耻,则可成为圣贤。相反的,不知道羞耻而胡作非为,那么将成为最卑鄙的小人。...

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

(尽心上) 要处于文王的教化之下,才能奋发起来的,只是一般的凡人。而才智杰出的人,虽然没有文王的教化,也照样能奋发起来。...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告子下) 春秋时的五霸,都是三代帝王的罪人。 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都是以仁政君临天下。相反的,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都是用霸力统治国家,他们背弃三王的仁政,自然是弃仁用霸的罪魁祸首。...

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告子下) 你穿着尧所穿的衣服,说尧所说的话,做尧所做的事,那你就和尧一样了。 其意思就是说能够学习圣人的言行举止,必可成为圣人。...

无耻之耻,无耻矣。

(尽心上) 能够知道无耻的可耻,就不会做出羞辱自己的事情来。 此章言知耻即可免辱也。...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告子上) 五谷,是所有种子里面最好的,可是假使不成熟,反不如成熟的荑稗来得有用。...

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告子下) 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家臣和辅弼的贤士,国外又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终究是会灭亡的。然后我们知道生在忧患的环境中,才能生存,生在安乐的环境中反而会因循惰志,趋于败亡。 “法家拂士”,法家谓法度大臣之家。拂士,谓辅弼贤能之士...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尽心上) 保存自己灵明的本心,修养自己天赋的本性,这就是事天之道。...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告子下) 圣人尧舜的道理,不过是孝悌二字罢了。悌是慢慢地走在长辈的后面,亦作友于兄弟解。...

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

(告子下) 道就像大路一样,那里会难懂呢?一般人的心病就在不肯用心探求罢了。...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告子下) 夏禹治水,是顺着水性的,所以夏禹以四海做为聚水的坑谷。 “水之道”谓顺水之性也。...

訑訑之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

(告子下) 自以为聪明才智过人,而不肯接纳他人的善言,处处表现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将把人们拒于千里之外。 “訑訑”谓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告子下) 不量度事物的根本,而祗是整齐它的末梢,那么即使是一方寸高的木头,也会以为它可高过高楼。...

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告子下) 不教导人民礼义,而驱使他们去打仗,这便是遗祸人民。 朱注:“教民者,教之礼义,使人入事父兄,出事长上也。用之,使之战也。” 因为不知道礼义孝悌的士兵,也不懂得该为国家牺牲的道理。所以由这种人组成的军队,势必力量薄弱,而且斗志消沉在这...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 上天要把重任交给某个人时,一定先困苦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躯体,穷乏他的身家,扰乱他的行为,使他的所作所为都不顺遂,为的是要激励他的心志,坚忍他的性情,增强他所缺乏的耐力。...

人不可以无耻。

(尽心上) 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

君子不亮,恶乎执。

(告子下) 君子如果不诚信,遇事又怎么能有所执着呢? “亮”同谅,信也。“恶平执”失注:“言凡事苟且,无所执持也。”...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告子上) 做工艺的师傅教人做木工,一定用圆的规,制方的矩;学的人也一定要懂得如何使用。...

万物皆备于我矣。

(尽心上) 一切人伦事理都具备在自己的身上。反省自身,如果能够真实无欺,那没有比这更安愉的了。勉励推行恕道,求仁的途径,也没有比这个更近便的。 “万物”指一切关于为人之事物,即人伦事理也。...

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心上) 知道天命的人,不站在危墙的下面。 此章乃言人必趋命,贵受其正,岩墙之疑,君子远之。...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告子下) 教诲人的方法很多!我不屑于教诲他,实际也正是在教诲他!...

好善优于天下。

(告子下) 喜欢做善事的人,即使让他治理天下也绰有余力,更何况是治理一国呢? “优”朱注:“有余裕也,言虽治天下犹有余力也。”...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 研究学问的途径没有别的,只要把丢失的心找回来就行了。...

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告子上) 一个人如果不能保存夜里的清明神气,那就和禽兽相差不远了,人们看他和禽兽一样,便以为他本来就没有好的资质,这难道真的就是人的本性吗? “夜气”意谓着在夜深人静时,在睡眠中能感觉到人存有纯洁无垢的本性,也就是所谓的良心。...

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告子上) 水这种东西,若搏击它,使它溅起来,可以高过人的额头;若阻塞它,使它逆流,可以往山上流;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水的本性是往低处流,但如果违反它的本性,就会变成如此。人亦是这样,本性是善良的,但若被外在的物质或利害所诱惑时,一定也会不顾一...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告子上) 只注意养小的口腹的人,那是小人;养大的心志的人,才是大人。 人身体的各部,有贵贱、大小的分别,不要只顾小的口腹之惠,而妨害大的心志。处理事情时,其道理也是相同的。...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告子上) 假如能得到适当的培养,没有一件事物不生长;相对地,假如失去适当的培养,没有一件事物不因此消亡。其意思也就是说人都具有善良的本性,为人长者只要有耐心,肯下工夫好好去开导、启发他,将来必有所成。...

位卑而言高,罪也。

(万章下) 自己的官位低而高谈国家大事,甚至批评长官的处事原则,是有罪的,其意思也就是说君子的所作所为绝不能超出自己的地位及能力范围。...

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告子上) 孟子说:“两手可以合围或一手可以把握的桐树、梓树,人们如果要它生长,都知道怎么样去培养它;至于自己的身子,却不知道怎样培养,难道爱自己的身子远不如爱桐树、梓树吗?实在太不用心了。” 孟子之意乃警惕人们应知养身。...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告子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是因为他们比我们一般人先领悟义,理而能付诸实行罢了。...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告子上) 仁道必胜不仁,就像水必胜火一样。假如行仁道的人,拿一杯水去救一整车正在燃烧的木材,不能熄灭,就说水不能胜火,这种说法,恰好大大助长了不仁的气焰,最后一定弄得仁道不复见于今世。 此乃勉励世人不可为仁不力,反咎其仁。为道不卒,徒损于贤...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告子上) 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若舍弃大路而不行走,丢失本心而不寻求,那真是可悲呀!...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

(万章下) 一乡之中最有善行的人,才能结交一乡里面有善行的人。又一国之中最有善行的人,才能结交一国里面有善行的人。...

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告子上) 依照仁义的本质而行动的人,必可成为大人;顺着感官的欲望而行动的人,也必为小人。 “大体”,指心思礼义也,“小体”指纵恣情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告子上) 鱼,是我所喜好的;熊掌,也是我所喜好的;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只好舍弃鱼而取熊掌。 又说生命和大义都是我所喜好的;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只有舍弃生命而取大义。固然生命确是我所喜好的,可是有比生命更值得爱好的,所以绝不苟且偷生...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告子上) 假如自己所喜好的,远在生命之上,那么只好舍弃生命,而得到更宝贵的。...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告子上) 仁、义、礼、智,并不是从外面来铄炼我的,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有的,只是不去想罢了,所以说,推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失掉它。...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告子上) 古时候的人,专心修养自己天然的爵位,而人世的爵位自然就跟着来了。现在的人,修养自己天然的爵位,为的是求取人世的爵位;既得到了人世的爵位,却把天然的爵位抛弃,真是糊涂到极点。...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告子上) 虽然天下有最容易生长的东西,但如果只有一天曝晒它,却有十天阴寒它,那么它也就不能生长了。...

食色,性也。

喜欢美丽的女色,这是人的本性。 “食色”甘食悦色也。...

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告子上) 别人所给的尊贵,并不是最珍贵的。赵孟是晋国的卿大夫,非常有权势,他所给予的爵位能使人尊贵,但赵孟也能夺去他给的爵位使人贫贱。所以说人爵并不可靠。...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告子上) 一小竹筒的饭,一碗羹汤,得到了就可活命,得不到就要饿死。如果是呼叱着给人吃,即使是饥饿的路人,也不愿意接受;要是蹬着脚表示给人吃,便是乞丐也不屑于理睬。隐喻大凡施恩于人时,须诚心诚意力可。...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

(万章上) 在做官时,应该迅速离去就迅速离去,可以久居留的话就留下,可以隐居在野就隐居起来,可以出仕就出仕。...

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离娄下) 君子经常觉得自己的修养不够,而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君子只有一种终身都存在内心的忧愁。即使有一时从外面飞来的祸患,君子认为那并不是自己的过错,所以他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

于禽兽,又何难焉?

(离娄下) 不明事理,胡作非为的人,简直有如禽兽,因此对于禽兽般的人,你又何必用心地去责骂他呢?假使有人以强横无理的态度对待我时,必先自我反省一番。然而反省之后觉得自己的行为都合乎仁、礼,对方仍不改其粗暴的态度时,可以不必理会这种如禽兽般的人...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万章上) 不是人力所能做的而居然做到了,这是天意;不是人力去求得而自然来到的,这是命运。...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离娄下) 站在妻子的立场而言,丈夫是她一辈子所仰望的重要人物。所以,为人丈夫者的言行举止,必须做到值得他的妻子尊敬的地步...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万章上) 天上不可能有两个太阳,人民也不可能有两个天子。...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万章上) 男女同居一室,而结成夫妇,这是做人最大的伦理。...

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万章上) 德行高的人,国君用他时,不是以一般的臣吏来使唤,而以宾礼相待。父子之间也是一样,不会把他当作小孩般来看待。...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万章上) 不可以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辞句的意思,不可拘泥于辞句的意思而误解了作者的本意,要以自己的意思去迎合推度作者的本意,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意旨。 “文”,字也。“辞”,话也。“志”,作者之意。“以意逆志”:逆,迎也,言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也。...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万章下) 交友之道在于不要自恃年长,不要自恃地位高,不要自恃兄弟的权势;因为交朋友,是结交他的品德,不可以有所自恃。 “挟”,有所挟持而自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