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

    收录163464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畔(pàn):田地的边界。走路时一辈子让路,也多走不了百步;种地时一辈子让畔,也少不了一段。《新唐书·朱仁轨传》:“(仁轨)常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例】邻里之间的田园...

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

《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 指知道做人应该怕什么,懂得什么是羞耻,明白世道的艰难,这才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元史·抄思传》:“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 【例】古人曾说,“人有三...

至信之人,可以感物

《至信之人,可以感物》 最守诚信的人,可以感动万物。《列子·黄帝》:“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 【例】“至信之人,可以感物。”小缨子的事迹见诸报端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四面八方都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朱楠《感天动地孝女情》)...

知耻近乎勇

《知耻近乎勇》 耻:羞耻。近:接近。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敢了。《孔子家语·哀公问政》:“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例】“知耻近乎勇”,这个“近”字实在贴切。仅仅“知耻”而已,还不算是彻底的真勇;只有以此...

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

《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 种树需要选择土壤,因为恶劣的土壤会使树根变坏;结识交往如果失误,中途就会发生诽谤的话语。指择友应慎重。唐·孟郊《审交》诗:“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春荣...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一死,如果人民一旦对统治者失去信任,这个政权就难以巩固了。指立国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例】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加...

自多其名,其名不足;自多其能,其能不足

《自多其名,其名不足;自多其能,其能不足》 多:炫耀,吹嘘。自己炫耀自己的名声,反而证明自己很欠缺;自己吹嘘自己的才能,反而证明自己很平庸。明·彭汝让《木几冗谈》:“自多其名,其名不足;自多其富,其富不足;自多其能,其能不足。” 【例】越是爱自...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知:了解。彼:对方。殆(dài):危险。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发生危险。《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例】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

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 见239页〔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指培育人才是治国的根本大计。唐·权德舆《策问·进士》:“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例】“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育和造就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各级领导应把教育工作摆到重要议...

至理名言能医国

《至理名言能医国》 指至理名言能够疗救国家的弊...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隘:狭窄。知道满足,便会觉得天地宽阔;贪得无厌,便会觉得宇宙狭窄。清·曾国藩《家书·谕纪泽、纪鸿》:“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 【例】一个萝卜两头切?好事哪能全让你一个人都占了。古人说:“...

自智者无明,自材者无能

《自智者无明,自材者无能》 材:才能。自以为很有智慧的人,其实并不聪明;自以为很有才能的人,其实并没有才能。宋·崔敦礼《刍言》卷上:“智者有谋,用之者明;材者有长,用之者能。自智者无明也,自材者无能也。” 【例】一个人到底好不好、行不行,不能...

自下者,人爱之;自守者,人敬之

《自下者,人爱之;自守者,人敬之》 自我谦下的,别人会爱他;自我克制的,别人会敬他。宋·刘炎《迩言·人道》:“富贵宜自下,贫贱宜自守。自下者,人爱之;自守者,人敬之。” 【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个道理,越是自尊自大,想让别人尊敬你,别人越不买...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树人:培育人才。为一辈子作谋划,没有比培育人才更好的了。《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例】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意识到肩上的责任,“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没有一个良好价...

自骄自满,虽安必危;自戒自强,虽乱必理

《自骄自满,虽安必危;自戒自强,虽乱必理》 骄傲自满,即使暂时安定,最终会招致危亡;警戒自强,即使面临混乱,必定会得到逐步治理。唐·白居易《策林·美谦让》:“自谓理且安者,则自骄自满,虽安必危;自谓乱且危者,则自戒自强,虽乱必理。” 【例】人...

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教戒:教导训戒。领兵打仗的方法,首先是教会他们怎样作战。《吴子·治兵》:“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例】兵法上有句格...

用赏者贵诚,用刑者贵必

《用赏者贵诚,用刑者贵必》 奖赏贵在诚信,刑法贵在必行。《管子·九守》:“用赏者贵诚,用刑者贵必。刑赏信必于耳目之所见,则其所不见,莫不暗化矣。” 又作〔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 【例】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见闻,则所不见...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直:正直。谅:诚信。多闻:见闻广博。有益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结交,与诚信的人结交,与见闻广博的人结交。《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用人不宜刻,交友不宜滥

《用人不宜刻,交友不宜滥》 刻:刻薄,苛刻。滥:胡乱。任用人不应当太苛求,交朋友不应当没有选择。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卷一一:“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恭谀者来。” 【例】“用人不宜刻,交友不宜滥。”刻薄则留不住人,大家觉...

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至人:超凡脱俗的人。真正的滋味只是清淡,超凡脱俗的人只是平常。明·洪应明《菜根谭》:“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例】甜酸苦辣都尝遍,就会觉得“真味只是淡”;功名利禄都看透,就会认...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 狐疑:多疑。率领三军作战,犹豫不决,疑虑重重,是最大的灾害。《六韬·龙韬·军势》:“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 【例】“用兵之害,犹豫...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指真正勇猛的战士,即使面对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也会毫无畏惧,奋起拼搏。鲁迅《纪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例】乐观主义者在延展自己生命进程...

真知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

《真知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 真知:正确的认识。指亲身经历、体验,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根本途径。陶行知《“伪知识”阶级》:“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 【例】要想获得真知识而不是伪知识,就不能轻信二手材料,不要...

直言不用,故谄谀胜;谄谀不用,则直言胜

《直言不用,故谄谀胜;谄谀不用,则直言胜》 谄谀:阿谀奉承。不采用正直的建议,谄谀的话就会占上风;不理会谄谀的话语,正直的建议就能占上风。唐·姜公辅《对策》:“乱国非无直言也,直言不用,故谄谀胜矣;理国非无谄谀也,谄谀不用,则直言胜矣。” 【...

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

《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 拗(ǎo):折,折断。真玉用火烧不热,宝剑用手折不断。唐·顾况《赠别崔十三长官》诗:“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 【例】“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历代杰出人物这种与祖国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爱国精神,是东方巨龙的传统...

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

《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 珠翠:珠宝首饰。书家:书法家。真正的美女不计较珠宝首饰,真正的书法家不计较名笔好墨。指真的东西不需要装饰。清·曾国藩《书信集·复李榕》:“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之真善战者,岂必争...

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指品德高尚的人,能够青春永驻。《雷锋日记》:“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例】雷锋同志说...

直言之臣,国之良医

《直言之臣,国之良医》 能够直言劝谏的大臣,是国家的好医生。指国家要兴盛离不开忠臣的直谏。清·唐甄《潜书·抑尊》:“直言者,国之良药也;直言之臣,国之良医也。” 【例】治理国家和医病救人有着相同的道理。良医总是在人未病之前就告诫人们要加强预防...

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

《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 亲知:具有切身体会。指实践出真知。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 【例】对客观事物要取得...

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长大的

《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长大的》 秕:谷粒中空或谷粒不饱满。指培养青年成长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好的教育条件。鲁迅《由聋而哑》:“试看今年的选本,便是前三名,也即令人有‘貂不足,狗尾续’之感。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长大的,将来的成就,且要更渺...

用人者,取人之长;教人者,去人之短

《用人者,取人之长;教人者,去人之短》 用人,应当利用他的长处;教人,应当帮助他去掉缺点。清·魏源《古微堂·学篇》:“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惟尽知己之所短而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己之所长而能收人之长。” 【例】...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道:方法。领兵作战,从心理上制服敌人是上策,攻打城堡则为下策。《三国志·蜀书·马谡传》:“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例】“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攻心...

盈把之木,无合拱之枝;荥泽之水,无吞舟之鱼

《盈把之木,无合拱之枝;荥泽之水,无吞舟之鱼》 盈把:满把。合拱:合抱。荥:极小的水。泽:小溪。一把细的树木,不会有合抱粗的分枝;小溪样的水流,不会有能吞下船的大鱼。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盈把之木,无合拱之枝;荥泽之水,无吞舟之鱼。根浅...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器:器具。使用人才如同使用器具,只取各自的长处。《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例】如果弃长就短,硬叫李逵去绣花,让诸葛亮提着大刀上阵,必定得不到好结果。唐太...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 失:过失,错误。指只有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补救他们的缺点。《礼记·学记》:“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 【例】欲为“益友”,便当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使...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治:社会安定。阿(ē):偏袒。国家安定富强,是因为法制健全;国家衰弱混乱,是因为执法不力。指法制要健全,执法要严明。《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君明于此,则正赏罚而非不仁也。” 【例】陈总的这段...

治则强,乱则弱

《治则强,乱则弱》 社会安定,国家就会强盛;社会动乱,国家就会衰弱。《商君书·弱民》:“治则强,乱则弱。强则物来,弱则物去。” 【例】如果社会动荡,祸乱不息,整天忙于“救火”,哪有时间和精力图谋发展呢?因此,古人说“治则强,乱则弱”。实乃传世...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烦:烦杂,烦琐。废:废弃。治理大事不要烦琐,太烦琐就会导致混乱;治理小事不要懈怠,懈怠了就会前功尽弃。指干大事要抓住重点,做小事要深入细致。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

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悲以哀

《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悲以哀》 盛世的音乐安详欢乐,乱世的音乐怨恨愤怒,濒临灭亡的国家的音乐悲伤哀痛。《吕氏春秋·适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国之音悲以哀,其政险也。” 【例】纵观音乐发...

治身以及家,治家以及国

《治身以及家,治家以及国》 治理好自身,然后才能治理好家庭;治理好家庭,然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列子·杨朱》:“治身以及家,治家以及国,此言自于近至于远也。” 【例】树立治国安邦的雄心壮志是可喜可佩的,但更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具体的事...

治家者先修己,修己者先正心

《治家者先修己,修己者先正心》 治理家庭,先修养自身;修养自身,先端正心性。《宋史·苏舜钦传》:“夫治国如治家,治家者先修己,修己者先正心,心正则神明集而万物理。” 【例】治国和治家的道理是相同的。古训说:“治家者先修己,修己者先正心。”作为...

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国家安定强盛,容易谋求发展;国家衰弱混乱,很难谋求发展。《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故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例】“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治安,严厉打击...

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

《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 裘:皮衣。腋(yè):指狐狸腋下的毛皮。珍贵的皮衣,用众多的狐皮缝制才得以保暖;高大的房屋,用众多的材料构建才得以成功。唐·刘知几《史通·采撰》:“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 【例】杨先生著书立说时...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常:常法。治理国家有常法,有利于人民是根本。指一切事情都要以利民为准则。汉·刘安《淮南子·汜论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例】“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治理国家有规律可循,其中有利于人民是...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渊:深潭。玉石蕴藏在深山,草木因此而润泽;珍珠生长在水潭里,崖岸因此不干枯。《荀子·劝学》:“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例】古语云: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我...

治国而缓法制者亡,理军而废纪律者败

《治国而缓法制者亡,理军而废纪律者败》 缓:不抓紧。废:荒废。治理国家不抓紧法制,就会衰亡;治理军队而荒废纪律,就会衰败。宋·何去非《备论·李广》:“正义之立,在国为法制,在军为纪律。治国而缓法制者亡,理军而废纪律者败。” 【例】“治国而缓法...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 见35页〔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

正言务规谏,邪言务谤谀

《正言务规谏,邪言务谤谀》 务:致力。规谏:规劝谏诤。谤:诽谤。谀(yú):阿谀奉承。正直的话专门从事规劝、谏诤,邪佞的话专门从事诽谤、奉承。《明史·唐铎传》:“人有公私,故言有邪正。正言务规谏,邪言务谤谀。” 【例】做领导工作,要善于听取各方...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指胸怀广大是治疗心病最好的药物,不用服药是健身强体的最好药物。曾国藩《家书·致沅弟、季弟》:“希庵五月之季病势极重,余缄告之云:‘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例...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玉石可以被破碎,但不可改变它洁白的本色;竹子可以被焚烧,但不能毁掉它坚贞的节操。《三国演义》七六回:“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例】关公...

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

《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 治国以道德为上策,行事以仁义为根本。汉·陆贾《新语·本行》:“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故尊于位而无德者黜,富于财而无义者刑,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 【例】“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在这个前提...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源头的水清澈,支流的水就会清澈;源头的水混浊,支流的水就会混浊。指做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荀子·君道》:“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例】“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基于这种认识而有“观国,观君”之说。(刘泽华...

琢磨贵分阴,岁月若飙驰

《琢磨贵分阴,岁月若飙驰》 琢磨:雕刻打磨玉石。分阴:一分光阴。飙(biāo):狂风,暴风。治学如同琢磨玉石,贵在抓紧每一分光阴;时光就像暴风飞驰,稍有松懈就会一去不回。指应珍惜时光,不可懈...

止讹之术,在乎识断

《止讹之术,在乎识断》 讹(é):错误。术:方法。制止错误的方法,在于见识和决断。《宋史·张咏传》:“妖则有形,讹则有声。止讹之术,在乎识断,不在乎厌胜也。” 【例】聪明智慧的人,必定具有远见卓识,对于错误的东西,能够保持清醒和理智,洞若观火...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睦:和睦。治家严谨,家庭就祥和;待人宽厚,邻里间就和睦。清·张鉴《浅近录·家法》:“门内罕闻嬉笑怒骂,其家范可知;座右多书名语格言,其志趣可知。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例】古人说:“治家严,家乃...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 要想物体高大,必须使基础坚实;要想枝叶茂盛,必须使根柢深固。指任何事物的成长壮大,都必须从基础做起。晋·葛洪《抱朴子·循本》:“德行文学者,君子之本也,莫或无本而能立焉。是以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

欲当大事,须是笃实

《欲当大事,须是笃实》 笃(dǔ)实:忠诚老实。要想担当起大事,必须忠诚老实,专心致志。宋·朱熹《近思录》卷一○引明道语:“克勤小物最难。欲当大事,须是笃实。” 【例】孙中山说过,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朱熹说:“欲当大事,须是笃实。”没...

有深谋者不轻言,有奇勇者不轻斗

《有深谋者不轻言,有奇勇者不轻斗》 指大智大勇的人不会轻举妄动。清·朱锡绶《幽梦续影》:“有深谋者不轻言,有奇勇者不轻斗,有远志者不轻进。” 【例】古训说:“有深谋者不轻言,有奇勇者不轻斗。”依我看来,区区小事,何劳大哥亲自出驾?先派手下人前...

欲知其人,视其朋友

《欲知其人,视其朋友》 见26页〔不知其人视其友〕。...

有贤不能知,与无贤同;知而不能用,与不知同;用而不能信,与不用同

《有贤不能知,与无贤同;知而不能用,与不知同;用而不能信,与不用同》 贤:人才。有人才却不知道,与没有人才是一样的;发现人才却不重用,与没有发现是一样的;用人才却不信任,与不用人才是一样的。宋·司马光《功名论》:“有贤不能知,与无贤同;知而不...

朱绿所以改素丝,训诲所以移蒙蔽

《朱绿所以改素丝,训诲所以移蒙蔽》 朱:红色。素:白色。移:改变。蒙:幼童。蔽:无知。红红绿绿的颜料,能改变白丝的本色;训导和教诲,能改变幼童的无知。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朱绿所以改素丝,训诲所以移蒙蔽。” 【例】孩子原本就像一块白布,...

欲富国者,莫如足民

《欲富国者,莫如足民》 要想使国家富强,最有效的措施是先使人民富足。明·袁帙《世纬·革奢》:“是故欲富国者,莫如足民;欲足民者,莫如节用。” 【例】古代有识之士一贯认为:治理国家要以民为本。人民富裕了,国家才会强大。明朝的袁帙就一再强调:“欲...

有法而不用,与无法等

《有法而不用,与无法等》 等:等同。有法令而不执行,同没有法令是一样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变法者,非无法也;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 又作〔有法不依,与无法同〕 【例】古人云:“有法...

有治人,无治法

《有治人,无治法》 有能治理一切的人,没有能治理一切的法。《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例】因为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主要的是一种艺术。管理工作没有一定之规,它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自古以来,有...

欲寿国脉,必厚民生

《欲寿国脉,必厚民生》 国脉:国家的命脉。厚:富足。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让人民安定富裕。《宋史·危昭德传》:“民者,邦之命脉。欲寿国脉,必厚民生;欲厚民生,必宽民力。” 【例】民众好比国家的命脉所在。古人说:“欲寿国脉,必厚民生。”只有民...

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

《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 要想成为天下最高尚的人,就应当做出最高尚的事。指人的价值,只能通过他所做的事情来体现。明·胡居仁《居业录·圣贤》:“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做当今一个好人,须壁立千仞。” 【例】古人说:“...

有自得之善者,何畏于人毁;无自得之善者,何取于人夸

《有自得之善者,何畏于人毁;无自得之善者,何取于人夸》 有自己得意的善行,何必怕人诋毁;没有自己得意的善行,何必要人夸奖。明·赵仲全《梅峰语录》卷下:“有自得之善者,何畏于人毁;无自得之善者,何取于人夸。为善不求人知,方是真善。” 【例】只要...

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旧之方

《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旧之方》 想要求得常新的实效,必须先有除旧的方法。陶行知《试验主义与新教育》:“故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旧之方。实验者,去旧之方也。” 【例】“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旧之方。”但“去旧”不可操之过急,可以先搞试点,取...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想要思谋得利,必须考虑到受害;想要思谋成功,必须考虑到失败。指考虑问题要深远、辩证。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册·思虑》:“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例】当...

欲足民者,莫如节用

《欲足民者,莫如节用》 足:富足。要想让人民富足,最好是节省费用。明·袁帙《世纬·革奢》:“是故欲富国者,莫如足民;欲足民者,莫如节用。” 【例】我们口口声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么,欲足民者,莫如节用,先从领导机关、...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苟且偷生的人,虽生犹死;崇高伟大的人,虽死犹生。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 有了法规制度,就不能用诈伪来欺诈;有了衡量标准,就不能用轻重来欺骗。《管子·明法》:“以法治国,则举错而已。是故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 【例】“有...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战士即使有缺点,也值得敬仰;苍蝇哪怕很完美,也遭人唾弃。鲁迅《战士和苍蝇》:“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它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他们的完全,远在战士...

欲致鱼者先通谷,欲求鸟者先树木

《欲致鱼者先通谷,欲求鸟者先树木》 致:得到。谷:水道。树:栽培。要想得到鱼,就得先疏通水道;要想求得鸟,就得先栽种树木。比喻要想招徕人才,就得创造有利于人才的环境。《文子·上德》:“欲致鱼者先通谷,欲求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欲人之信己,则微言而笃行

《欲人之信己,则微言而笃行》 微言:少说空话。笃(dǔ)行:踏踏实实地专心做事。指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就应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汉·徐干《中论·贵验》:“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 【例】尽管他恪守“欲人之信己,则微言而笃行”的原则,但在...

有才而急于见其才,小才也;有智而急于见其智,小智也

《有才而急于见其才,小才也;有智而急于见其智,小智也》 见(xiàn):表现。有才能智慧而急于表现的,只不过是小才智。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有才而急于见其才,小才也;有智而急于见其智,小智也。惟默观事会之来,不动声色而先机调处,思患预防,...

有国者,未尝不以恭俭也;失国者,未尝不以骄奢也

《有国者,未尝不以恭俭也;失国者,未尝不以骄奢也》 未尝:未曾。能够拥有国家的,都是因为恭谨节俭;凡是丧失国家的,都是因为骄傲奢侈。指恭俭能兴邦,骄奢必亡国。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昔戎将由余使秦,秦缪公问以得失之要,对曰:古有国者,未...

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见193页〔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指人应各尽其力,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贡献。鲁迅《随感录》四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例】让我们都像一根小小的火柴那样,有一分热,发...

智役众人,力穷一身

《智役众人,力穷一身》 役:役使。穷:穷...

智不相近,虽听言而不入;信不相及,虽纳忠而不受

《智不相近,虽听言而不入;信不相及,虽纳忠而不受》 智:志趣。信:信任。及:达到。志趣不相近,即使听人说话也并没有听进去;互相不信任,即使采纳忠言也不是由衷地接受。宋·胡宏《胡子知言·纷华》:“智不相近,虽听言而不入;信不相及,虽纳忠而不受。...

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

《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 智慧是谋略的根本,有智慧才能有谋略。邓拓《智谋是可靠的吗?》:“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所以智比谋更重要。” 【例】谋略不是凭空产生的。邓拓同志说:“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那么,“智”又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谈到...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指通过比较才能鉴别出差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 【例】求异,就要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只有比较,才能发现差异。比较,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

智不足,量不大

《智不足,量不大》 智慧不足的人,度量也不会大。明·冯梦龙《增广智囊·通简》:“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例】有智慧的人遇到难题不怯懦,点子多,办法多,自然胸怀宽广。智慧不足的人,遇到难题束手无策,只会怨天...

智不深则非智,勇不沉则非勇

《智不深则非智,勇不沉则非勇》 非:不是。智谋不深沉,就不是真正的智谋;勇敢不深沉,就不是真正的勇敢。明·钱琦《钱公良测语·敛精》:“智不深则非智,勇不沉则非勇。深所以藏智,而出之使不测;沉所以养勇,而发之使必遂。” 【例】“智不深则非智,勇...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有准备就能制服对方,没有准备就会受制于人。指有了防备才能掌握主动权。汉·桓宽《盐铁论·险固》:“蝮蛇有螫,人忌而不轻。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例】古人说得好:“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所以,欲打赢...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 见187页〔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告诫人们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悲观失望。鲁迅《记谈话》:“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如果历史家的话不是诳话,则世界上的事物可还没有因为黑暗而长存的先例。” 【例】一旦遇到“坏...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易相对而成。指一切事物都是在对立统一关系中产生和变化的。《老子》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

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保其神则精盛

《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保其神则精盛》 智士:聪明的人。智士注重节俭,家用就不缺;圣人保养精神,精力就旺盛。《韩非子·解老》:“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保其神则精盛。” 【例】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珍爱生命的人,应该注重蓄养自...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的人不受迷惑,仁德的人总是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论语·子罕》:“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例】“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具有聪明智慧的人没有疑惑,具有高尚仁德的人没有忧愁...

有名而无实,天下之大患

《有名而无实,天下之大患》 患:祸患。指名不副实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最大祸患。宋·李觏《庆历民言·效实》:“官,名也;事,实也。有名而无实,天下之大患。” 【例】虚名就像五彩泡泡,虽然令人羡慕,但不堪一击,不能长久。古人说得好:“有名而无实,天下...

有容,德乃大

《有容,德乃大》 容:包容,宽容。指有了包容万物的襟怀,就能有高尚的品德。《尚书·周书·君陈》:“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例】《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黄健...

智多勇少,实力难言;勇多智少,大事难成

《智多勇少,实力难言;勇多智少,大事难成》 智谋多,但缺少勇气,难说具有实力;勇气多,但智谋欠缺,很难干成大事。蔡锷《曾胡治兵语录·将材》:“智多勇少,实力难言;勇多智少,大事难成。而其要以得人为主。” 【例】智和勇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智谋...

有公天下之心,方做得天下之事

《有公天下之心,方做得天下之事》 有了以天下为公的志向,才能胜任以天下为公的事业。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有公天下之心,方做得天下之事。公生明,私生昏。” 【例】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给他灌输这样的思想:“有公天下之心,方做得天下之事...

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笃:专一,专注。志向不专注的人,在实践中也不会努力去做。宋·程颢等《二程粹言·论学》:“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例】今天想干这,明天想干那,挑来捡去,没有一件落实的,岂不是空想、幻想?要知道“志不...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泛指有辱人格的施舍。有志气的人不愿喝名叫“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有辱人格的施舍。《后汉书·乐羊妻子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例】古人说,志士...

政之大本,在于刑赏

《政之大本,在于刑赏》 指施政最根本的是刑罚和奖赏。《资治通鉴·晋纪一》:“政之大本,在于刑赏;刑赏不明,政何以成!” 【例】《资治通鉴》中说:“政之大本,在于刑赏。”古人把刑罚和奖赏当作实施政治的大本,认为赏罚不明,就不能很好地施政。(李优观...

政体主于宽厚,政令全要严明

《政体主于宽厚,政令全要严明》 施政的主导思想要宽厚,政令的贯彻实行要严明。明·吕坤《吏品》二:“政体主于宽厚,政令全要严明。” 【例】吕坤的《吏品》是专门写给官吏,阐述做官人品的。他说:“政体主于宽厚,政令全要严明。”制订政策要宽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