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

    收录163464

政者,正也

《政者,正也》 政的意思就是正。指执政者必须公正、正直。《礼记·哀公问》:“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矣。” 【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德治传统是这个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德治思想,成为千百年来影...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 衔:马嚼子。志向不确立,就如同没有舵的船,没有马嚼子的马。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例】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中具有重大作用。在我国,自孔子...

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见161页〔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指做事徒有形式,没有切实措施,就不会见成效。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才能抓...

忠信谨慎,德义之基

《忠信谨慎,德义之基》 指忠诚守信,做事谨慎,是道德义理的根本。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例】“忠信谨慎,德义之基。”忠实诚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它像一面镜子,使那些虚伪狡诈之...

易犯之愆,勿以禁人;难行之事,勿以令人

《易犯之愆,勿以禁人;难行之事,勿以令人》 愆(qiān):过失。容易犯的过失,不要强行禁止别人;很难做到的事情,不要强迫命令别人。明·钱晓《庭帏杂录》卷下:“可爱之物,勿以求人;易犯之愆,勿以禁人;难行之事,勿以令人。” 【例】你口口声声是为了我...

志于事业,则富贵不足道;志于富贵,则其人不足道

《志于事业,则富贵不足道;志于富贵,则其人不足道》 志在事业的人,不把富贵看在眼里;志在富贵的人,他的人品不值一提。宋·俞文豹《吹剑录》:“志于事业,则富贵不足道;志于富贵,则其人不足道。” 【例】古人说得好:“志于事业,则富贵不足道;志于富贵...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令所以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除,在于违反民意。指国家政令的兴废,全在人心的向背。《管子·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忧国者不谋身,周人者不私己

《忧国者不谋身,周人者不私己》 私己:自私。一心忧劳国家大事的人,不为自身谋虑;一心为别人考虑的人,不为自己着想。宋·李邦献《省心杂言》:“君子修己以俟天,小人怨天而不度己。忧国者不谋身,周人者不私己。” 【例】公而忘私,舍己为人,这是我国传...

忠言直,信言寡

《忠言直,信言寡》 直:直率。寡:少。忠实的话直率,守信的话不在多。宋·李邦献《省心杂言》:“谗言巧,佞言甘,忠言直,信言寡。” 【例】当初他花言巧语,信誓旦旦,谁知到头来全是骗人的鬼话。倒是钢蛋这个人,只说了三句话,如今全兑现了。这正是:...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制订全局策略时,要轻视敌人;解决具体问题时,要认真对待。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也就是说在整体上我们一定要藐视他,在...

愈艰难,就愈要做

《愈艰难,就愈要做》 指做事要有迎难而上、坚持到底的恒心和毅力。鲁迅《中国语文的新生》:“我也同意于一切冷笑家所冷嘲的大众语的前途的艰难;但以为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例】纵观鲁迅的一生,骨头最硬,斗争最坚决,他主张韧的战...

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

《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 意志刚正就不会产生邪念,心情宁静就不会遇事浮躁。《三国志·魏书·王基传》:“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思虑审定,则教令不烦。” 【例】有了坚定的意志,就可抵御邪念的侵扰。古人说:“志正则众邪不生,心...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指修养高、造诣深的人,越加珍惜时光。清·魏源《古微堂·学篇》:“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例】古人说:“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重点是这个“惜”字,爱惜,珍惜,可惜,痛惜,惋惜,吝惜,惜时...

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

《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 任:信任。待人忠诚,就能与众人和睦相处;讲究信用,就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孔子家语·贤君》:“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 【例】无论到什么地方,她都能和大家友好相处,人缘极好。无论办什么事情,...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 早成熟的,不一定能有大成就;晚成熟的,不一定不会取得成功。《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例】“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有...

只能说服,不能压服

《只能说服,不能压服》 见293页〔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

《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 做事情必须在开始前就谋划好,说话必须在说之前考虑到落实。指说话做事应事先考虑好,避免盲目性。宋·朱熹《御定小学集注·嘉言》:“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 【例】说话办事都要事先想好,多打几...

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比喻人不到广阔天地里经风雨受磨炼,就不可能成才。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好比种牛痘,经过了牛痘疫苗的作用,人身上就增强免疫力。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指空谈不如实干。周恩来《生离死别》诗:“梦想那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它,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例】言与行之间,毕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如果把言比作“○”,把行比作“一”,那么,可以这样说:一...

作本色人,说根心话,干近情事

《作本色人,说根心话,干近情事》 指做人应做表里如一的人,说心口如一的话,干通情达理的事。明·吕坤《呻吟语·修身》:“作本色人,说根心话,干近情事。” 【例】我们姊妹几个轮流表态之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空话大话都不要讲,我只叮嘱你们几句:...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难守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难守》 患:怕。子孙不怕少,而是怕他不成才;产业不怕少,而是怕难以守得...

只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新的健全的东西

《只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新的健全的东西》 指陈旧腐朽的东西不除去,新生健全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只有把这些东西破坏了,中国才有救,中国才能着手建设,否则不过是讲空话而已。只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

志不立,万事皆休

《志不立,万事皆休》 指志向不确立,什么事都干不成。蔡锷《军事计划》一章:“惟志不立,万事皆休。夫怵于外患者,退一步即为苟安。” 【例】有志者不怕千难万险,无志者只觉千难万难。“志不立,万事皆休。”没有志气的人,树叶掉下怕砸了头,走路都怕踩...

做到不欺骗人家容易,不欺骗自己最难

《做到不欺骗人家容易,不欺骗自己最难》 指为人必须诚实,不要自欺欺人。徐特立《对青年人的几点希望》:“人最怕不老实,青年人最可贵的是老实作风。‘老实’就是不自欺欺人,做到不欺骗人家容易,不欺骗自己最难。” 【例】虽然别人没有发现,但是他每天...

婴儿常病,伤饱也;贵人常祸,伤宠也

《婴儿常病,伤饱也;贵人常祸,伤宠也》 婴儿得病,多是因为饮食过度;贵人招祸,多是因为恩宠过度。汉·王符《潜夫论·忠贵》:“婴儿常病,伤饱也;贵人常祸,伤宠也。” 【例】饿肚子难受,但吃得过饱,也会得病,“婴儿常病,伤饱也”;受虐待难受,但宠爱...

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在火中能够辨识出玉石不怕烧的本性,经严霜能够辨识出松树不怕寒的贞节。比喻杰出人才越是在艰难危急关头,越能显示出英雄本色。唐·白居易《和〈思归乐〉》诗:“退不苟免难,进不曲求荣。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例】玉...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逸:安逸,清静。休:美好。培养美德,心安神静,声誉会日趋美好;弄虚作假,费尽心机,境遇会越来越糟。《尚书·周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 【例】古人云:作德...

壮而怠则失时,老而懈则无名

《壮而怠则失时,老而懈则无名》 年轻时怠惰,就会失去成功的机会;年老时松懈,就会丧失功名。指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发奋振作。《吕氏春秋·达郁》:“厚于味者薄于德,沉于乐者反于忧。壮而怠则失时,老而解(懈)则无名。” 【例】如果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喝...

友也者,友其德

《友也者,友其德》 交朋友,一定要交德行好的朋友。《孟子·万章下》:“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例】“友也者,友其德也。”无论交什么类型的朋友,都必须把品德放在第一位,否则,有才无德要招祸。(孔庆强《...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 役:役使,使用。使用人的长处,做事就没有不成功的;避开人的短处,世上就没有可废弃的人才。晋·葛洪《抱朴子·务正》:“牛马不能吠守,鸡犬不能驾乘。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俞扁之门,不拒病夫;绳墨之侧,不拒枉材

《俞扁之门,不拒病夫;绳墨之侧,不拒枉材》 俞扁:俞跗(fū)、扁鹊,均为古代名医。绳墨:木工打直线的工具。枉材:弯曲不正的木材。名医的门口,不会拒绝病人;绳墨的一侧,不会拒绝弯曲的木材。《新唐书·阳城传》:“俞扁之门,不拒病夫;绳墨之侧,不拒...

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指普及和提高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例】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如何服务,...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指只要能对美好事物有一点好处,就乐于牺牲自己的利益。鲁迅《〈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贪图用力少,绍介多,有些不肯用尽呆力气的坏处,是自问恐怕也在所不免的。但也有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

只做向上人,只问向上路

《只做向上人,只问向上路》 只做向上进取的人,只走向上攀登的路。指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持久不懈地奋斗。明·刘宗周《刘子遗书·学言一》:“只做向上人,只问向上路。只此一路,更无旁蹊。” 【例】古人有言:“只做向上人,只问向上路。”你甭管别人...

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

《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

余粱肉者,难为言隐约;处逸乐者,难为言勤苦

《余粱肉者,难为言隐约;处逸乐者,难为言勤苦》 粱肉:精美的饭食。隐约:困苦。对于吃厌了精美饭食的人,很难同他谈生活的困苦;对于安逸享乐的人,很难同他谈劳动的艰辛。汉·桓宽《盐铁论·取下》:“余粱肉者,难为言隐约;处逸乐者,难为言勤苦。” 【...

众人之智,可以测天

《众人之智,可以测天》 利用众人的智慧,可以测知宇宙的奥秘。汉·刘向《说苑·权谋》:“众人之智,可以测天;兼听独断,惟在一人。此大谋之术也。” 【例】“众人之智,可以测天;兼听独断,惟在一人。此大谋之术也。”这段话点出了集思广益和独立决策的关...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 指养生要遵循自然规律。宋·欧阳修《删正黄庭经序》:“道者,自然之道也;生而必死,亦自然之理也。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 【例】一切事物都受自然法则的制约,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养生也是这样,要“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

以诚感其民,民亦以诚应

《以诚感其民,民亦以诚应》 亦:也。以诚信感动百姓的,百姓也会以诚信相应。明·薛瑄《赠知韩城李居敬序》:“以诚感其民,民亦以诚应;以智笼其民,民亦以智应。” 【例】在官与民的关系上,如果处理不好,发生问题,他的批评在官,而不在民。他说:“爱民...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因权势、利益结合的人,权利一旦消失,交情就疏远了。《史记·郑世家》:“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例】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一向反对从财、利、色、权、势等作为选择朋友的标准。他们认为:“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为国家找到人才很难。指人才难得。《孟子·滕文公上》:“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例】“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这话也是相对而言的,意在强调管理国家的人...

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做一日好事

《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做一日好事》 活一天就应该做一天好人,当一天官就应该做一天好事。明·大围山人《新菜根谭》卷六:“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做一日好事。做好人性情舒畅,血气和平,梦里清净,有说不尽的好处。” 【例...

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选拔人才应当以品德为根本,才能技艺为其次。《康熙政要》卷九:“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例】康熙是封建社会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说:“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这种观点,值得我们借鉴。(温馨《用人当...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 用钱财交往的,一旦钱财用尽,交往就会断绝。《战国策·楚策一》:“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例】“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财交、利交、色交而结成的朋友,都不可能久远,还会...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铄(shuò):熔化。毁:诽谤,指责。销:销毁。众口一词能熔化金属,多次的诬蔑诽谤能够使人毁灭。指舆论力量很强大。也指人多口杂,可混淆是非。汉·刘向《新序·杂事三》:“夫以孔、墨之辩,而不能自免,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以战为守者,善术也;以守为战者,败道也

《以战为守者,善术也;以守为战者,败道也》 以出战的假象来达到防守的目的,是上等战术;以消极的防守来被动应战,是失败之道。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宋文帝》:“以战为守者,善术也;以守为战者,败道也。无他,将无略而以畏谨为万全之策也。” 【例】“...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用实际行动教育人,别人就听从;只用言语教育人,就会发生争论。指身教重于言教。《后汉书·第五伦传》:“‘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例】“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言行一致,为人表率,这是各...

以势临人者辱,以安自恃者危

《以势临人者辱,以安自恃者危》 恃(shì):倚赖,倚仗。自以为权高势大而傲慢待人的,终究会招取羞辱;自以为很安全而放松警惕的,难免会遭受危难。指人必须谦虚谨慎,居安思危。明·宋濂《萝山杂言》:“以术干禄者败,以财树家者祸;以势临人者辱,以安自恃...

以诚待人,则人思竭忠;以疑遇物,则人思苟免

《以诚待人,则人思竭忠;以疑遇物,则人思苟免》 以诚心对待别人,别人就会一心想着竭尽全力来效忠你;以疑心对待别人,别人只能心存戒备,只图眼前免于祸患。《宋史·上官均传》:“以诚待人,则人思竭忠;以疑遇物,则人思苟免。” 【例】人与人之间,最糟...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用武力征服别人,人们不会心悦诚服。指做事不能以力服人。《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例】用武力拳头去对付,就是所谓“霸道”。然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替:衰。以铜镜作为借鉴,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为借鉴,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以他人作为借鉴,可以汲取事业成败的经验和教训。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夫以铜为镜...

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

《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 众人所帮助的,即使暂时弱小,最终也必定会强大;人心背离的,即使暂时强大,最终也必定会灭亡。指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心向背。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为己者,众去之。众...

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

《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 指仗着具有某种优势而不作充分的准备,就不能发挥优势。毛泽东《论持久战》:“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 【例】毛主席说过:...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恶(wù):厌恶。察:考察。好(hào):喜爱。对于众人都厌恶或都喜欢的,一定要考察之后再做结论。《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例】“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在...

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可:肯定。用战争制止战争,虽然也是战争,但它是正义的,应该肯定。《司马法·仁本》:“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例】我们呼吁和平,反对战争,但不是笼统地一概反对战争。《司马法》说:“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战争不会自行消...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得以成功,努力去实行的人常常达到目标。...

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为高,不高矣。

喜好大而不去实施, 永远不能达到大的程度、 境界; 喜好高而不去实施, 永远不能达到高的程度、 境界。...

夫术数直见一端, 不能尽其实; 虽审一事, 曲辩问之, 辄不能尽知。 何则? 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

靠方法、 道理和逻辑判断来推算, 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不能够全部了解它的真实情况;即便是详细地了解一事,从各方面去考察、 追问, 还是不能全部了解。 什么原因呢? 没有亲眼看到和结合亲口询问, 是不能全部弄清楚的。...

根深而枝叶茂, 行久而名誉远。

就像根扎得深才能枝叶茂盛一样, 做好事的时间长了, 其美名才会传播很远。...

与民之惠有限,不扰之惠无穷

《与民之惠有限,不扰之惠无穷》 惠:好处。给予人民的好处是有限度的,不去烦扰的好处则是没有穷尽的。清·石成金《绅瑜》一集:“清风明月不用钱,竹篱茅舍不费钱,读书明道不求钱,贪心何自生乎?与民之惠有限,不扰之惠无穷。” 【例】“与民之惠有限,不...

以俭治身,则无忧;以俭治家,则无求

《以俭治身,则无忧;以俭治家,则无求》 用俭朴治理自身,就没有忧愁;用俭朴治理家庭,就不用求乞。元·许名奎《劝忍百箴》:“以俭治身,则无忧;以俭治家,则无求。人生用物,各有天限。” 【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勤俭朴素,不用求人,省去了多少烦恼...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接触实境,内心有所激发, 才能写出传神的诗句;闭门造车,靠自我想象, 写出的诗句总缺乏真情实感。...

事以简为止, 言以简为当。

文章的内容以简练为止境, 文章的语言以简练为确当。...

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

《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 事物只有具备了现实的价值和作用,才会具有长远的价值和作用。鲁迅《论“第三种人”》:“将来是现在的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 【例】“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鲁迅重视将来,但这是执着...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善美的语言,比丝帛加身还温暖;恶毒的语言,比兵器刺伤还厉害。《荀子·荣辱》:“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例】这些祝词贺语与诗词曲赋等文学作品一样具...

中河失船,一壶千金

《中河失船,一壶千金》 中河:河中心。壶:通“瓠”,葫芦。一个葫芦在陆地上并不值钱,但在河中心翻了船时,它就会具有千金的价值。指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会有不同的价值。宋·陆佃解《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

与其用一人,不如用一国

《与其用一人,不如用一国》 与其依赖一个人,不如依靠全国人民的力量。《韩非子·八经》:“力不敌众,智不尽物。与其用一人,不如用一国,故智力敌而群物胜。” 【例】老话说:“一人不敌二人计,三人出的好主意。”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万事精通。所以...

与其有求于人,不若无欲于己

《与其有求于人,不若无欲于己》 不若:不如。与其向别人乞求,不如自己没有欲望。宋·楼钥《攻愧集·益阳县丞赵君墓志铭》:“与其有求于人,不若无欲于己;与其取贱于人,不若以贱自安。” 【例】“与其有求于人,不若无欲于己。”人不求人一般高。不到万不...

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毋(wú)宁:不如。与其要求整齐划一,不如充分发展个性。蔡元培《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例】俗话说:百人百性。每个人先天的遗传因素不同,后天的生活环境各...

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犹此类也。蓬生麻间,不扶自直; 白沙入缁(zi姿),不练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

人的德性,善良可以变成邪恶,邪恶可以变成善良,犹如这样的道理: 蓬草生长在麻中间,不用支扶自然会长直; 白纱放到黑色的染料中,不用染的工序自然变黑。蓬草的特性易倒伏,白纱的质地并非黑色,经过麻的托扶,黑色的浸染,使它们长直变黑。人的德性如同蓬草白纱一样...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戚:亲近。如果对人诚实,即使原来关系疏远也会亲密起来;如果对人虚伪,即使原来关系亲近也会渐渐疏远。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夫实之与实,如胶如漆;虚之与虚,...

文章虽不要蹈袭古人一言一句,然古人自有夺胎换骨等法,所谓灵丹一粒, 点铁成金。

写文章虽然不能因袭古人的字句, 但是从古人那里可以学得推陈出新等方法,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用灵丹一粒, 就可使铁变成金子。...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以:因为。愠(yùn):愤怒。君主不可因为一时的怒气而兴师作战,将帅不可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孙子·火攻》:“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例】《孙子兵法》也指...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 以诚信来对待人,就能取得天下人的信任。三国吴·杨泉《物理论》卷一:“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例】“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如果不讲信义,言行不一,不以真心待人,那么,即使与最...

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

《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 孰若:哪里比得上。与其事后出了问题再巧妙地维持,不如事先笨拙的戒备防范。宋·吕本中《官箴》:“‘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此天下之要言,当官处事之大法,用力简而见功多,无如此言者。” 【例】俗话说:“万事...

凡作文须养得一块雄厚之气, 下笔拈来自成一篇好议论。

大凡写作, 必须先培养自己深厚广泛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气质, 如此才能运笔自如, 写出好文章来。...

学者好为高论, 犹贫人谈金: 辨其体色, 权其轻重, 商其贵贱, 其言未必非也, 然终不如富人之有金, 未尝自言金之美也。

学者喜欢高谈阔论, 犹如贫穷的人喜欢谈论金子; 怎样辨别金子的成色, 怎样称量金子的重量, 怎样商量金子的价格。他们说的不一定都错, 然而终究不如富人的金子多, 虽然富人未曾大谈金子的美好。...

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

善于描绘景物的, 其所以高妙之处在于能够触景生情, 写出真情实感来。...

后生学文, 先能展开滂沛, 后欲收敛简古甚易, 若一下便学简古,后欲展开作大篇难矣。

青年人学习作文章,先学习将文章展开描叙,使之详尽华盛;以后想收缩, 使之文笔简略古奥就容易了。 如果一开始就学习简略古奥的笔法, 以后再想扩展铺叙作大篇幅就难了。...

《鹤林》云: “绘雪者不能绘其清, 绘月者不能绘其明, 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泉者不能绘其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夫丹青图画, 元依形似; 而文字模拟, 足传

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有的人描绘冰雪不能表现出清寒, 描绘月亮不能表现出明洁, 描绘花卉不能表现出它的芳香,描绘流泉不能表现出它的声响,描绘人不能表现出他的情感。”绘画艺术原靠的是画面形体与实际相象; 而文字描写, 却能充分传达出人物的精神...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安之者。

懂得道理的人, 不如去实行的人; 去实行的人, 又不如习惯于此的人。...

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

你果真想要学习写诗, 功夫应下在诗外的生活实践中。...

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宜先代此一人立心。

语言, 是人的心声; 写作中要代替一个人讲话, 就要先代替此人确定好他的思想意识。...

文章之妙, 语快令人舞, 语悲令人泣, 语幽令人冷, 语怜令人惜,语险令人危,语慎令人密,语怒令人按剑,语激令人投笔,语高令人入云, 语低令人下石。

美妙的文章, 有着很强的感染力。文章描述痛快之处能使人起舞, 描述悲哀之处能使人哭泣,描述幽深之处能使人冷静, 描述哀怜之处能使人痛惜,描述惊险之处能使人紧张, 描述谨严之处能使人缜密,描述愤怒之处能使人抚剑而起,描述激昂之处能使人掷笔从戎, 描述高尚...

大抵作文,办料识格在于平日。及作文之日,得题, 即放胆。立定主意,便布置间架, 以平日所见,一笔扫就,却旋改, 可也。如此, 则笔力不馁。

大致说来, 写文章准备素材、 认识作文的标准和格式在于平时。 到了写作时, 拿到题目, 就尽管放开去写。 先要确定主题意旨, 考虑好结构层次, 以平日积累的材料, 付诸笔端, 一气呵成,然后再回过头来修改就可以了。像这样做,写作能力就不会减退。...

气要坚, 神莫耗。若不行, 空老耄(mao冒)。

志气要坚定, 精神莫消耗。 如果不实行, 空自度年华。...

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

写文章以善于避免因袭旧法为好,又以善于触犯旧法、 勇于创新为好。...

天下之祸,莫大于不足为,材力不足者次之。

天下的祸患, 没有比认为不值得去做再大的了; 一个人的才学、 能力不足是次要的。...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代有所成就的人学习知识都是竭尽全力的, 少壮时的努力到年老才能获得成功。 从书上学得的知识终究是肤浅的, 要想彻底了解事物就必须亲身实践。...

学者欲其进, 须钦其事; 钦其事则有立, 有立则有成。 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

学者要想求得进步, 必须敬爱自己所做的事业, 敬爱自己所做的事业才会树立志向, 树立了志向才会有所成就。 没有不敬爱自己的事业却能树立雄心壮志的, 不能树立雄心壮志; 怎么能有希望取得成就?...

学者有所闻, 而不著乎心, 不见(现)乎行, 则其所闻固自他人之言耳, 于已何与焉?

学者对于所听到的,而不能够记在心里,不能表现在行动上,那么所听到的仍然是他人的言语, 对于自己有什么相干呢?...

既学而先有以功业为意者, 于学便相害; 既有意必穿凿, 创意作起事也。德未成而先以事业为事,是代大匠斲(zhuo琢)希不伤手也。

学习还没打好基础,就先想着去建功立业,对学习便有危害;因为既然一心一意只想着有所建树,必然要穿凿附会,随意从事。优良的道德品行还未形成就先想着建功立业, 这是代替手艺高超的木匠去砍削木头, 很少有不砍伤手的。...

道虽近, 不行不至; 事虽小, 不为不成; 每自多者, 出人不远矣。

路途虽然很近, 但不行走就不会到达; 事情虽然很小, 但不去做就不会成功; 一个人常常自以为有才能, 超过别人就不会很多。...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清·李渔《闲情偶寄·大收》)

著述的开头, 应当以奇文妙句来吸引人, 使人们一读到它就被吸引...

能改则瑕可为瑜,瓦砾可为珠玉。

反复修改的文章, 就像使瑕玉变成了美玉, 瓦片变成了珍珠宝玉。...

学者须要实见得理明,应事方得力,徒守死敬,而见理明,则用处不通, 便差却。

学者必须确实把道理看得明白, 应付事情才得力自如; 只是死守书本, 不通达灵活, 即使看明白了道理, 使用的地方却不知变通, 那就太差了。...

功名之士, 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 轻浮之子, 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

追求功名的人, 决不能写出泉清石洁般的自然淡泊之作; 举止轻浮的人, 决不能写出敦厚雄壮、 高雅纯正的作品。...

为学最要务实, 知一理则行一理, 知一事则行一事, 自然理与事相安, 无虚泛不切之患。

治学最需要努力实践。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按这个道理行事,懂得了一件事如何做就照这样去做, 如此, 自然理与事相符没有冲突, 也就没有空泛不实的忧虑。...

文章大道以为公, 今昔何能强使同?只写性情流纸上, 莫将唐宋滞胸中!

写作文章要遵循文章内在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怎么能强迫古今写作一个样呢? 重要的是追求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不要用唐宋人的文章框框来束缚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