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美文

《散文美文》

    收录163464

词曲

东坡集子不收自己的词。北宋人不看重词。南宋人开始较重词。但目录学家都不收词曲。 明焦竑把词曲放在诗文评之后。诗文评在集部中已放在末尾处,表示地位低,而词曲尤后,地位更低。 清《千顷堂书目》(黄虞稷)“制举词曲”,把词曲放在制举(八股)之下,地位...

诗文评

现在称为文学批评的,大致与以前所谓诗文评相当。现我国文评仍未发达;但受外国影响,已承认文学批评是文学一部门,同小说等相当。 《隋书·经籍志》把诗文评放在总集类后面,可见仍未有这意念,认为它能成立为独立的一类。凡成为独立的类的,一定是这一部门...

3.余类

以下五类是平常认为没有什么地位的,讲文体的都不看重它。但今天看来,也许有点不同。...

律例

契约亦属之。要简单、严密,因是对权利、义务之规定。亦是代替说话的,不过要更严密,更经济。所谓“博士买驴,书券三纸,不见驴字”就不对了。这是要应用的。 文告、尺牍等多依语言之变而变,如“须至……者”一语,最近就不见了。...

书牍

书牍、文告皆有一定程式。所谓“等因”、“奉此”的话,就是重格式。书牍大概使用近于口语的文字。桐城派不入尺牍语,因尺牍有程式,同时又与口语太近,而与艺术的“文”不近。书牍、文告都是用来代替说话的。...

文告

《尚书》是用当时语言来“告”,而后来用文字“告”,就有了“文告”。汉诏书属之;而汉诏书是给读书人看的,故文一点,多骈偶,后来之诏书亦用骈,亦给读书人看。给普通人看的则为“文告”,虽然亦押韵,但那是为了易记。...

2.文件

这就是所谓狭义的“笔”,六朝的“笔”。...

笔记

隋已有笔记,唐较多,而宋盛。笔记是广义应用方面的文字。 北宋沈括有《梦溪笔谈》,南宋洪迈有《容斋随笔》:是为有宋最有名之笔记,皆作于二人晚年时。他们以笔代口来谈,故文体近于谈话,不重文章技巧,接近语录。随笔是不用系统化的,随便谈就是了。 宋...

语录

宋人讲学,乃有此种体裁。先秦诸子讲学之记录是后人编的,而宋人却是当时编成。 据胡适考,语录始于唐中叶禅宗创始人六祖之《坛经》。这是最早的语录。禅宗认为,以前的经太繁;自六朝来,人重经典章句。他认为要“直指本心,不立文字”,不讲究文字,而只是...

注疏

先秦称解释的文字为“解故”,如韩非《解老》。以文体论,与子书相仿,后日所谓“论辩体”。韩非《喻老》,是所谓“故”。这与后日叙事文相仿。 公羊、穀梁释《春秋》,则又不同,却是逐字解释的。这种逐字逐句的解释,就开了后日注疏的形式。这种细碎的解释...

1.著述

向来认为著述在文的范围以外。《文...

四、别体

以前所谓笔,只指公文。这里说到“别体”,是指骈散以外的。别体也是应用的,但向来不算为“文”,亦不算做“笔”,故称之为“别体”。...

不分骈散文

这一派于清末有之。清末经曾国藩修正的桐城派古文,或称湘乡派,势力大。又有为阮元主骈文一派之反动者,即不分骈散文一派。 清末谭献(同治以后的批评家,多评词、骈文)《复堂日记》八:“吾辈文字,不分骈散,不能就当世古文家范围,亦未必有意决此藩篱也。...

散文

“散文”一名,见于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骈文”一名,则大概始于清时。 自韩愈以来,就有“文统”之规模。清,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且看他们关于“文统”的思想: 桐城派“文统”有“八家”、“六艺”之说。 “八家”之来源:自南宋以来,就有人学韩、...

2.骈散之争

这里特别说清朝。 宋散文虽发达,但国家文告多用散文化之骈文,骈散并行。元代以后,骈文用者渐少。至清,散文地位更高,于是有了骈散文之争。...

1.古文

是韩愈定的“古文”之名称。韩《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时时下笔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乃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则以为小好,大惭则以为大好。不知古文直何用于今世也……”(《文心》已不满时人之文,主复古,见《...

三、骈散

唐以后即有此分别。清时,对此多所讨论。...

2.风人与本色

刘克庄《何谦诗序》:“以性情礼义为本,以鸟兽草木为料:风人之诗也。以书为本,以事为料:文人之诗也。”(性情与环境配合,自然起感应,就是风人之诗。) 又于《刘润诗集序》说:“诗必诗人评之。”“诗非本色人不能评。”刘克庄认为,名节人、学问人、文章...

1.记问与议论

北宋《冷斋夜话》记沈括与吕惠卿等论诗。沈括说:“退之诗,押韵之文耳。虽健美(组织严密,声调自然,强)富赡(材料多),然终不是诗。”吕惠卿反对这种意见,认为韩诗最好。这故事表示宋人喜欢韩诗之散文化。自中唐后,人重现实,语言中重口语。重现实则浪漫...

二、诗文各有体

...

一、诗笔与诗文

六朝时“诗笔”一语表示诗势力大,但时人仍重“文笔”一词。及唐,诗更盛,人们都把“诗”、“笔”对称。杜甫:“贾笔论孤愤,严诗读几篇。”唐时,有韵文章以诗为领导,所以这样说。 杜牧(晚唐):“杜诗韩笔愁来读。” 殷璠(中唐)《河岳英灵集·序》:“诗...

丁 诗文

宋以后至今,有诗文之分。 诗文之分与文学之分不一样。...

4.文学

这时文学之意义无古代之“文学”的意义,而与“文义”意思相同。读书只是为了作文。 宋时科举分:玄、儒、文、史四科。文重要,指诗赋等。这表示,宋时已把文独立,不过以为文学乃技艺,是耳目之玩,价值比实用之学问低。...

3.文章

包括文与笔,诗与笔。...

2.文藻

藻,指比喻、典故。...

1.文义

南朝史书多“文义之士”的称谓,大概是指作诗的人。“义”,理也。在这里,“文义”与“文学”意思差不多,不过“文义”较重“文”,而“文学”较重“学”。“义”,事义也。...

五、总称

六朝有之。...

3.文记

《后汉书·文苑·葛龚传》:“和帝时,以善文记知名。”“记”是记录,指应用的。《后汉书》说,葛龚作品有文、赋、碑、 、书记十二篇。“记”是笔的别称,文则指诗、赋等。...

2.文史

《魏书·繁钦传》:“钦诗云:经纬(说大道理的)曰文,著述(指记录)曰史(二者皆应用文字),斟酌九流,错综幽宗。” 潘岳《西征赋》:“长卿、渊(王褒,字子渊)、云(扬雄,字子云)之文,子长,政(刘向,字子政,有《别录》)、骏(刘歆,字子骏,有《七略》)之史...

1.辞笔

《南史·孔珪传》:“与江淹对掌辞笔。”“辞”,有韵者;“笔”,无韵者。不过这里说的辞、笔皆指应用者而言。...

四、别称

...

三、声色

这是从内容和技术上分。 《文...

二、有韵无韵

《文心雕龙·总术》篇:“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这里,笔是兼指广义、狭义的应用文了。刘勰在文、笔对举时,文指有韵者。但“文心雕龙”一语里,文是兼包笔的。 又有所谓诗、笔。《梁书·刘潜传》:“刘孝绰有三笔六诗。”这表...

一、称谓之始

萧何是“刀笔吏”。刀笔,以刀削木竹,而以笔书于其上也。故“刀笔”之“笔”,乃“公文”之谓也。这是汉初之时。 《汉书·楼护传》引《长安号》(长安人之口号):“谷子云笔札。”笔,亦公文,乃应用文。 这时之所谓“文”,是兼指应用与装饰者而言的。王充...

丙 文笔

...

四、文集

文集之起源,应该在三国时。魏文帝《与吴质书》:“撰其遗文,都为一集。”不过,文集之名虽始见于 此时,而“文集”一词乃泛称,而非如后日之为专称。因为晋陈寿编诸葛亮文章不称为“诸葛亮集”而称为“诸葛亮故事”。故事,历史上之材料也。恐怕自晋以后始...

三、文人

文人在社会上的价值不在“德”、“功”与实用的“业”,而只在于装饰。这种人凭此而生存得很好,而且能传诸后世。文人自辞人而来。汉朝有了文人,至少是后汉时就有了。《后汉书》立了《文苑传》,因后汉已有一班人依文为活,故立《文苑传》以传之。前汉仍无...

二、好尚

文字与实用分离,为的是装饰,那就是诉诸感情了。这就有好尚问题。 章学诚《诗教》:“文辞不能不生其好尚。后人无前人之不得已(指无实际应用),而惟以好尚逐于文辞焉。”于是,文辞独立发展。因此,就有了文人。...

一、文体

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说:后来之文体,皆是从战国发展出来的。因最早的记录是经,作用无非在应用方面。战国说辞,记录下来,就成了后来文体之渊源。从纵横家之说辞,至屈原之辞赋,都重装饰,重诉诸人的感情。至此,“著作(指实用之记录)衰,而辞章之学...

乙 文变

文章有其独立价值,也就是一种“变”。...

二、文章与文辞

“文章”本是表示图案的意思。及汉,词赋发展,觉得词赋也有装饰的意味(先秦只是实用),故“文章”一词,用以称词赋一类的东西。 《汉书·公孙弘传·赞》:“文章则司马迁、相如。”由此可见,史记一类实用性的文字,与装饰性的词赋一类,都称“文章”。“文...

一、文与文学

“文”,本来是装饰的意思。《说文》:“文,错画也。”古代陶器上画有条纹,用以装饰。 后来,文字亦是一方面为记录,一方面为装饰。就是没有装饰的意思罢,也因为是笔画交错,故称之为“文”。后来就把用文字记录的东西称“文”。 《论语》:“子有四教:...

甲 文学

...

第三章 文笔

这章说及文分多少体,来源如何,及文学意念之变迁发展等。...

四、时世

正变当然亦与时势有关。 《抱朴子·钧势》篇:“时移世改,理自然也。”这理,于《文心·时世》篇说得尤为详细,以为文学随时世而改变。西晋以来,大家都一致承认这点。明袁中道《宋元诗序》:“气运所限,不能强同。”“气”,就是指时代之习俗,“运”就是...

三、分期

明初把唐诗分为三期或四期,后来对宋诗亦分。中国文学史上只是对诗有明确的分期。本来,《宋书·谢灵运传》及《新唐书》都有讲及文“变”的,却无明显的分期。 分期之说,始于南宋末年严羽《沧浪诗话》。他分为: 盛唐 大历以还 晚唐 他论诗,是自汉魏始;而...

二、正变

郑玄《诗谱序》:“诗之正经,变风变雅。”是按时代来分正变的。以为古时为正经,后则为变。这是指诗所表现的时代生活而说的,并非批评诗的好坏。 后来人则用以讲文。文体自六朝而“变”。唐复古,又“正”。但这点唐人并不觉得。用“正”“变”之意念来评到...

一、稽古

评作品总是多以古之同类作品来比较批评的。这样做,其毛病在于使日后作品有一限制。《论衡·自序》:“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安得名佬好称工巧。”他说,子女不一定似父母,但不一定就比父母坏。三王五帝功业不同。假如完全要以肖古为事,不...

戊 古今

...

三、格调二义

“格调”二字,本来亦用以评人。 晚唐方干诗:“直缘多情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赠美人》)这里,是说其人多艺、能干、有派头。 秦韬玉《贫女》诗:“谁念风流高格调,若怜时势俭梳妆。” 以上所引诗句中,“格调”指做人的标准、态度。 又有所谓“风...

二、别称

“格”有别称,如“体”就是。殷璠说,诗有雅、野、鄙、俗体。“体”即“格”也,较重其“意境”之意义;当然,与“法式”、“标准”之义亦有关。 《文心·定势》篇:“因情立体(体类),即体成势。”“势”,亦“格”也。这里,较多“法式”意义,当然也有“...

3.意境

皎然《诗式》说“体”(钟嵘《诗品》则说“品”,“品”即“格”):“辨体十有九字:高——风韵切畅(自然也)曰高;逸——体格闲放曰逸……”这里,“格”即“意境”之意。 《文镜秘府论》(日释空海)五:“凡作诗之体(“体”指“法式”,“格”的第一个意义),...

2.标准

唐释皎然《诗议》说,诗有五格:不用事第一(自然,不用典),作用事第二(用典而自费一番苦心),直用事第三,有事无事第四(用典而人弄不清楚其意),有事无事,情格(指意境)俱下第五。——这里,可知“格”就是标准。当然,也包含“法式”之义。也含有“意境”...

1.法式

从以上所引,可知“格”的第一个意义为:法式。 说到文学方面,白居易诗:“每被老元偷格律。”这是说元稹有时模仿他的诗。原注:白曾抄录许多诗送给元稹,自此元格乃变。——格律同义,方法也。如二人俱重详细描写,这就是“格”。此外,“格”又有“意思”...

一、格三义

今说“风格”(style)。我国自来便有“格 ”、“调”之说。 《礼记·缁衣》篇:“言有物而行有格也。”说话有范围,行为有规矩。格,范围、规矩也。 唐人始用“格”来评文,而以“格”评人始于晋。 《新唐书·刑法志》有所谓“律”、“令”、“格”、“式”。...

丁 格调

与模仿有关。...

三、选集

选集往往分体。如《文...

二、体类

《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人性总有同处,生活亦有同处,而且语言文字都同。) 汉人认为,自有文字始,就分为记言、记事二体。《礼记·玉藻》篇:“左史记言,右史记动。”由此可见,汉人从文字之作用上把文分为二类,也就是从实用来分的。所谓...

一、才性

讨论体裁者,始于魏文帝《典论·论文》。他说:“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一个人的才性是天生的,对于写作,是有特擅一体的现象的。所长、所短都由于才性。如七子,就各有所长。如徐幹,“时有齐气”,朱先生说,“...

丙 体裁

...

3.桐城派

现在来谈谈桐城派: 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桐城姚鼐古文,学其先辈方苞,师刘大櫆,又师姚范(方苞为桐城派中较重要者)。方苞、刘大櫆、姚范皆一时人望。姚鼐更专心为古文,故“历城周书昌为之语曰: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用语见于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

2.江西派

南宋初年又有江西诗派。江西诗派的主要人物为吕居仁。吕有《江西宗派图》。他们实际上是结社。南宋以来,文人多结社作诗文。但亦有政治意味。这也是反映在朝风气。此派人共同模仿黄鲁直(山谷,江西人)。《江西宗派图》吕居仁《序》(见《苕溪渔隐诗话》前集四...

1.西昆体

宋初有《西昆(崑)酬唱集》,其中的诗成为“西昆体”。这儿所谓“体”,不仅是广义的派,而且是自觉的派,其中主要的人为杨亿,他有势力,居高位。这派共同处在学李商隐。李于晚唐时诗文本已成为领导,多人学他,特别是在文这一方面。不过那时是不自觉的。到...

二、派别

派别与模拟有关系。 从文学史上看,大致说来,凡是所谓什么体,如建安体、元嘉体、永明体等(见《沧浪诗话》),广义观之,也是派别。大抵在同一时代中各人作风有相同处,不自觉地相同。但我们现在说的是自觉的派。 所谓自觉的派,就是有一批人在文学上结成一...

4.品第

《诗品》不以时代定诗作之体裁、作风。及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就说到时世方面,以时代来分体了。他分出:建安体,齐梁体,元祐体(苏东坡等人之诗)。 此外,又以人分,有所谓陶体、谢体。 更有以选本分,有所谓“玉台体”、“西昆体”等。 我们在这里特别提出...

3.时世

...

2.作者

《诗品》中论及二百一十二人,其中讨论及其渊源的有三十七人: 其实,阮籍影响大。据朱先生意见,阮籍不出于《小雅》,而出于《楚辞》。不过,《诗品》说,《楚辞》影响大,很对。《诗品》说阮籍出于《小雅》,因《小雅》怨,而阮亦怨。《楚辞》以下,李陵是...

1.经典

...

一、渊源

从作者作品来源来说。 讲“渊源”,自六朝《诗品》说起。《诗品》对作者之作品,一方面是品评,一方面是推源,推究作品的根源。...

乙 源流

...

3.独造

独造与融铸实不能分开。 韩愈说,“惟陈言之务去”,他是一方面继承秦汉文体,一方面有独造精神的。 曾国藩《复许振祎书》说,从周秦诸子以至后来之名家,都是各有各的章法原则的,“力去陈言,戛戛独造”。用这些手段,才达到“声调铿锵,包蕴不...

2.融铸

变形是就字句方面说,“融铸”是就整篇文章而言。 清人说及此意,特别着重散文方面。姚鼐《与伯昂从侄孙尺牍》里说:“模拟一家已得似后,再易一家。如是数番之后,自能融铸古人,自成一体。”这是对初学的说法,亦即表示前人学文之法。他又说,初学必得求像...

1.变形

黄山谷有所谓“脱胎换骨”法,这就是变形。把古人的话稍加改变而成新的,要改变到某种程度,使大家承认它有新的东西出来。 “花间失路鸟先知”是唐人句,它表示一个人很闲散,跟着鸟在花丛中走。东坡《题画》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模仿,但却是写鸭之活泼...

三、脱化

...

能入不能出

剽窃词句,能入不能出。 清初汪琬《与梁日缉论歌稿书》:“凡为文者,其始也,必求其所从入。其既也,必求其所从出。彼句剽字窃,步趋尺寸以言工者,皆能入而不能出者也。”作文自然免不了要模仿别人,特别是在文言不一致的时代。但不能完全依傍古人(古文实...

不由衷

宋祁《笔记》:“今人但务新奇剽窃,全无由衷真的之见。”他说,作文不要执意求奇,亦不要故意求古。奇,是指散文而言,自韩以来,有一派故意使文奇怪僻幽,使人难懂。古,是指骈文而言。奇、古都不能表达意见。宋祁说,作文最要表现个性,表意,重组织。但...

3.剽窃

唐、宋时有讨论及此。 韩愈《樊绍述墓志铭》:“惟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然相袭,自汉迄今用一律。”自汉以来,于词赋中,词句特别多偷用前人的。特别是骈文更易于抄袭,因骈文用典、用喻,这就不是写实,而不过是表示感情,所以能很随...

古人词不相袭

唐李翱《与王载言书》说:“六经创意造言,各不相师。故其读《春秋》也,如未尝有《诗》。”李翱亦主新创,务去陈言,与韩愈一样。 明焦竑《与友人论文书》说:“夫词非文之急也,而古之词又不以相袭为美。《书》不借采于《易》,《诗》非假途于《春秋》也。...

古不尽可法

顾亭林《日知录·文人模仿之...

非极诣

...

2.肖古

先说“肖古”,再回过头来说“尊古”。 李梦阳、何景明特别重“肖古”,以为要得古人影子。 关于肖古人,明以前的人不以为会有这种问题,因以为学古人应有变化,不一定要肖。明人学古,简直生吞活剥。这就引起清人之反动。 唐刘知几《史通·模拟》篇提出“貌...

1.尊古

...

二、求似

...

3.师法

“诵读”一项,自汉人说起。扬雄《答桓谭书》:“能读千赋则善赋。”清以来又有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话大概是有道理的。熟读则对古人创作之甘苦可体会到,自己很有用处。又,扬雄时,辞赋一体之文字,假使作为语言看,则与当时口语...

2.仿作

...

1.诵读

...

一、学古

...

甲 释义

此章多取材于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明以后,一般人特别提倡仿古,故模拟一事是明代人们自觉地特别加以提倡,而引起反对意见者。明、清时对这问题有详细讨论。...

第二章 模拟

《言志与言情》一章是偏于内容方面,《模拟》一章则偏于形式。...

穿凿附会

(1)成见 ①旧传统 ②新倾向 如对《诗》之解释,旧时用教化意义,后改以诗本义解释。宋人又以政教释《诗》。王安石注经典都任己意,如说“滑,水之骨”等就是。这就使人多穿凿附会。 (2)割裂 ①引喻 ②引辞 唐诗:“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意本显浅,但有...

触类多通

清周济《宋四家词...

2.仁智

一篇东西,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该如何解释?...

多义

翻译佛经名词,有所谓多义不译。如“般若”二字是多义的,其意约等于“智慧”而意更丰富,所以找不出能表其意的相当字眼来翻译。“多义”字就从此而来。 (1)表里 ①文义 ②意思 朱熹说,讲诗如只知文义,看不出诗的好处来。如林和靖《梅花诗》:“疏影横斜水...

言意之辨

(1)言不尽意 言不能把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①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语见《易·系辞》(战国时人作)。孔颖达《正义》解释说,说话时多繁碎,而记载时与说话不一样,又有方言、声音、表情的关系,故“书不尽言”。又,有许多很深、很委曲的意义语言不能表达,故“...

1.辞义

这是说语言与意义的关系...

四、意义

...

规矩

李梦阳尤重仿效古人,偷古人句。他说:“规矩者,法也。仆之尺尺而寸寸之者,固法也。以我之情,述今人之事,尺寸有法,固袭其辞……此奚不可也?” (1)繁简 古文运动以后,人皆讲繁简要照规矩。 (2)尺寸 自唐起,刘知几《史通》就倡“简”。倡简与骈文有关,...

2.法

...

因声求气

明李何往往用古诗句子稍改几个字而成自己的句子,结果因辞太断而陷入涩。 八股文重声调,与骈文近。 桐城派起,亦重声调,有所谓“因声求气”的话,他们注重“读”。 (1)字句 (2)神气 刘大櫆《论文偶记》:“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

唐中叶李德裕《文章论》:“气不可以不贯,势不可以不息。”他受旧传统影响,以为韩等太参差了。他说,气要连起来,势是气的限度,是气的一方面。他这话的意思是说,韩等文句太长,与人的呼吸不相应,不能一口气读下来。 裴度说,韩“磔裂章句,隳废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