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屈大均《戴家二姬》

屈大均《戴家二姬》

屈大均

可怜双美人,慷慨辞君掌。

沉珠在井中,化为明月上。

此诗原序说:“二姬者,广州诸生(秀才)戴王言之妾也。丙戌冬,城陷,俱入井死。”“丙戌”,公元1646年。这一年八月,唐王朱聿键在汀州被俘,死于福州。十一月,唐王弟聿鐭在广州即位,改元绍武。十二月,清将李成栋破广州,绍武帝自杀。所说“冬,城陷”,即指十二月广州陷落之事。戴王言的两个妾(俗称“小老婆”),即是在这次国难中投井而死的。此诗便是为褒美二姬为国殉身而作。

全诗以时间为序,作过程性的叙述。前两句写二姬告别戴王言,是殉身的准备。首句的“可怜”,意为可爱。殉身的行为悲而壮,用“可怜”、“美”这一类褒美之辞修饰主语,更增强了人物行为的悲剧色彩。次句暗用“掌上明珠”的比喻。“掌上明珠”,也作“掌中珠”、“掌珠”,古代常用以比喻儿女或所喜爱的人。最早用于诗中是晋代傅玄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屈大均在这首小诗中,将二姬比成戴王言的掌上明珠,把她们告别丈夫说成明珠离掌而去。“慷慨”二字传二姬之神,见出这两位弱女子在国难当头时以大义为重,无丝毫儿女之态,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壮烈情怀的自然流露。后两句是对二姬殉身的叙述和赞颂。“沉珠在井中”,同于诗序所说的“俱入井中死”,是写实;“化为明月上”,则是诗人的想象之词。二姬虽已投井身死,但其精神不朽。诗人想象,当其投井之时,圣洁的灵魂已化为明月升上天宇。第三句出“珠”字,承上句“辞君掌”的比喻,将暗用“掌上明珠”比喻中的“珠”字挑明。末句在赞颂语中出现“明月”的意象,也与以珠喻人的比喻一脉相承。古代将夜光珠称作“明月珠”,省作“明月”,因珠光晶莹如明月,故名。李斯《谏逐客书》:“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屈原《涉江》:“被明月兮佩宝璐。”诗中,珠化明月的新奇构想,便是建立在文学传统中“明月”与“珠”这种固有的特殊联系的基础之上的。

屈大均生当明清易代之际,他在年轻时即参加抗清斗争,削发为僧(其后又还俗)后,仍不忘恢复。戴家二姬尽管地位低下,但其事迹感人,精神可嘉,故诗人以惺惺惜惺惺之情作诗表彰,也借以吐露怀抱,弘扬天地间的民族正气。此诗的构思,以“明珠”的比喻贯通全篇,将“掌上明珠”的成语以及珠与明月的传统联系巧妙地化用于诗中,使诗人所要弘扬的民族精神,在表现形态上显示出深刻的民族文化的背景,作品既感情凝重,富于时代气息,又意境优美,极富于诗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屈大均《戴家二姬》” 的相关文章

韦庄《金陵图》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北齐二首》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临泷寺》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建昌江》7个月前 (10-06)
张说《送梁六》7个月前 (10-06)
李白《苏台览古》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李白》7个月前 (10-06)
薛道衡《人日思归》7个月前 (10-06)
杜甫《三绝句》7个月前 (10-06)
吴伟业《采石矶》7个月前 (10-06)
高鹗《古剑》7个月前 (10-06)
王维《相思》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张乔《宴边将》7个月前 (10-06)
张籍《赠王建》7个月前 (10-06)
张籍《秋思》7个月前 (10-06)
韩氏《题红叶》7个月前 (10-06)
杜牧《途中一绝》7个月前 (10-06)
徐凝《忆扬州》7个月前 (10-06)
裴潾《白牡丹》7个月前 (10-06)
张籍《法雄寺东楼》7个月前 (10-06)
窦牟《奉诚园闻笛》7个月前 (10-06)
戴叔伦《过三闾庙》7个月前 (10-06)
周紫芝《题湖上壁》7个月前 (10-07)
汤显祖《冯头滩》7个月前 (10-07)
王安石《北山》7个月前 (10-07)
陆龟蒙《雁》7个月前 (10-07)
司马扎《宫怨》7个月前 (10-07)
许浑《紫藤》7个月前 (10-07)
郑谷《席上贻歌者》7个月前 (10-07)
郭震《米囊花》7个月前 (10-07)
杜甫《少年行》7个月前 (10-07)
裴迪《华子岗》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怨》7个月前 (10-07)
蒲松龄《采莲曲》7个月前 (10-07)